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9)
2023(7503)
2022(6707)
2021(6098)
2020(5644)
2019(12839)
2018(12695)
2017(24153)
2016(14115)
2015(15870)
2014(16256)
2013(16282)
2012(15531)
2011(14283)
2010(14571)
2009(13530)
2008(13846)
2007(12739)
2006(10950)
2005(9689)
作者
(47475)
(40024)
(39867)
(37907)
(25378)
(19454)
(18268)
(15689)
(15098)
(14502)
(13765)
(13459)
(13009)
(12928)
(12840)
(12770)
(12340)
(11884)
(11633)
(11601)
(10417)
(10137)
(10085)
(9105)
(9056)
(9018)
(8981)
(8874)
(8386)
(8282)
学科
(55929)
经济(55872)
管理(33200)
(33067)
方法(28984)
数学(25777)
(25486)
企业(25486)
数学方法(25462)
(17467)
(16059)
中国(13231)
(13057)
(10918)
贸易(10918)
业经(10699)
农业(10686)
(10576)
地方(10407)
(9394)
(8846)
理论(8717)
环境(8456)
(8005)
银行(7932)
(7859)
(7850)
金融(7844)
财务(7835)
财务管理(7809)
机构
大学(216714)
学院(213372)
研究(79565)
(79491)
经济(77733)
管理(73024)
理学(63354)
理学院(62416)
管理学(60826)
管理学院(60443)
科学(57114)
中国(56016)
(53810)
(47046)
(45306)
农业(43423)
业大(42496)
研究所(42163)
(35186)
中心(34973)
(33597)
(29208)
北京(28923)
农业大学(28784)
师范(28745)
财经(28573)
(27654)
(26343)
(25919)
(25819)
基金
项目(146715)
科学(111364)
基金(104586)
研究(96033)
(95889)
国家(95158)
科学基金(77423)
(59012)
社会(57219)
基金项目(55666)
自然(54245)
社会科(54022)
社会科学(53999)
自然科(52949)
自然科学(52916)
自然科学基金(51986)
(50729)
教育(45076)
资助(43825)
编号(37612)
重点(34567)
计划(31855)
成果(31612)
(31546)
(31496)
科研(29571)
(29559)
科技(29315)
创新(27856)
课题(27330)
期刊
(84161)
经济(84161)
研究(55665)
学报(51068)
(48394)
科学(41255)
中国(39467)
大学(35792)
学学(34235)
农业(32445)
(27227)
管理(23524)
教育(20830)
(17523)
技术(16390)
(15283)
金融(15283)
业大(14834)
(14394)
财经(14042)
经济研究(13357)
业经(13242)
农业大学(12406)
(12066)
问题(11768)
科技(11020)
林业(10606)
资源(10326)
统计(10323)
技术经济(10306)
共检索到305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萍  周玉书  孟祥梅  李忠洲  朴静子  
在沈阳农业大学昆虫抗性实验室已有的二斑叶螨抗性种群的基础上,以杀死种群60%的剂量用2.0%的阿维菌素乳油继续汰选。选育至35代,抗性增长到13.76倍。离体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的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3.6233和3.0475倍,暗示这两种酶活力的增强是二斑叶螨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酯酶同工酶电泳结果显示,二斑叶螨敏感品系和抗性筛选品系均有至少4条明显的谱带,所有的抗性品系酶带染色均比敏感品系的强,表明二斑叶螨经过长期的阿维菌素汰选,酯酶活性增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新菊  张志刚  段辛乐  沈慧敏  
【目的】筛选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并明确其解毒酶的变化。【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发展趋势及其解毒酶活力变化。【结果】室内用四螨嗪筛选二斑叶螨21代(Clo-R21品系),抗性倍数(RR)为122.26;Clo-R21品系对哒螨.四螨嗪和浏阳霉素具有较高的交互抗性,RR分别为21.80和10.66;对阿维菌素、甲氰菊酯、三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三唑锡和苦皮藤生物碱具有低水平的交互抗性,RR分别为6.85、5.45、5.02、3.88、3.48、1.68;对苯丁锡、唑螨酯、噻螨酮具有负交互抗性,RR分别为0.72、0.65、0.55;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兴隆  杨顺义  李静静  沈慧敏  
【目的】明确二斑叶螨对杀虫杀螨剂的多重抗性机制,为延缓二斑叶螨抗性发展及其抗性治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螺螨酯、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为靶标,通过室内抗性汰选获得二斑叶螨多重抗性品系(Mp-R),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Mp-R和敏感品系(SS)羧酸酯酶(CarE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的活性差异,并估计了其抗性遗传力及相对适合度。【结果】经过连续50代室内抗性选育,二斑叶螨对阿维菌素、甲氰菊酯和螺螨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603.03,167.65和51.77倍,其抗性发展趋势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岳秀利  高新菊  王进军  吕娟娟  沈慧敏  
【目的】筛选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敏感(SS)和抗甲氰菊酯品系(Fe-R)中合适的内参基因,并通过基因相对表达定量PCR研究二斑叶螨抗性品系解毒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RT-qPCR)技术,分析二斑叶螨5.8S rRNA、α-tubulin、β-actin、ELF、GAPDH、RPL13a、SDHA和TBP共8个候选内参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稳定性,并分析二斑叶螨酯酶(Carboxyl/cholinesterases,CCEs)、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兴隆  宋丽雯  杨顺义  李静静  王进军  张新虎  沈慧敏  
【目的】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螨,由于个体小、繁殖快等特点,极易产生抗药性,论文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探讨二斑叶螨m rna水平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旨在明确二斑叶螨对混剂的多重抗性机制,为该螨的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温度(25±l)℃,相对湿度60%±5%,光周期l﹕D=16 h﹕8 h的室内条件下,于盆栽豇豆苗上饲养不接触任何药剂的二斑叶螨敏感品系(ss)和用螺螨酯、甲氰菊酯、阿维菌素以其单剂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汰选浓度混合连续汰选的多重抗性品系(mp-r);mp-r品系用药4—5次待其种群扩增后,参照FaO推荐的叶片残毒法进行室内毒力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边银丙  周茂繁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松色二孢菌7个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测定。来自湖南、湖北两省致病力较强的4个HZ型(华中型)菌株共分离出8条酶带,菌株间酶谱相似系数为0.67~0.83;来自广东省致病力较弱的3个HN型(华南型)菌株共分离出12条酶带,菌株间酶谱相似系数为0.46~0.57。HZ型菌株与HN型菌株之间酶谱相似系数在0.18~0.57范围内,平均值仅为0.38,反映出这2种类型的菌株在酯类分枝代谢途径上存在分化,这种分化与两者在子实体形态、产孢条件、致病力强弱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表现是一致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昌文  丁志祥  程昌文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柑桔属4个种的6个品种,两个营养系芽变品系和1个杂交后代的成熟春梢的叶片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蛋白质电泳带型。根据酶谱及带型的异同,探讨其彼此的亲缘关系,鉴别芽变品系和杂种。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酶带清晰,种间酶带差异明显,种内不明显。蛋白质电泳带无拖尾现象,清晰而窄,种间和种内不同品种间谱带差异明显;芽变品系具有原品种所有带型,并出现新的谱带;种间杂种带型复杂,谱带条数多。不仅具有双亲所具有的谱带,又不完全表现为两亲本谱带的互补型,亲本所具有的个别谱带在子代中消失,而且出现了双亲所不具有的杂种谱带。柑桔叶片酯酶同工酶分析,可作为探测基因差异和遗传关系的一种手段,其酶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一  王波  卢冰  赵晓青  甘炳成  贾定洪  彭卫红  黄忠乾  张小平  
对川西高原113个蘑菇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酯酶同工酶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在相似系数0.5的水平上,可划分为5大类群,菌株间遗传差异与菌株采集地理位置差异相关性不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兰秀锦  喻春莲  刘登才  郑有良  王志容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孔凡骏  周凯  
本文通过肌肉注射感染方法,分别对感染非01群霍乱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学弧菌的病虾组织进行了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乳酸脱氢同工酶(LDH)和苹果酸脱氢同工酶(MOH)在健康虾与病虾间无明显差异。脂酶(EST)在肝胰腺中表达最明显,病虾酶活性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肌肉组织显示较明显,病虾该酶活性显著提高,是对虾体内免疫系统应激反应的表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丹  严善春  曹传旺  廖月枝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毒杀效力,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LC50剂量药剂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幼虫体内各种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4龄、5龄幼虫均表现出极高的杀虫活性,见效速度块;而且黄褐天幕毛虫4龄、5龄幼虫经过多杀菌素处理后,谷胱甘肽S-转移酶均表现为复杂的抑制-激活-再抑制作用,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则均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多杀菌素对4龄幼虫羧酸酯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对乙酰胆碱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均具有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先激活再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对过氧化氢酶则表现为复杂的先抑制再激活后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彭卫红  甘炳成  
对19个白色金针菇菌株和14个黄色金针菇菌株以及黄色金针菇F411菌株的6个组织分离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白色金针菇与黄色金针菇在谱带上存在差异,且一些酶谱带可作为区别黄色金针菇与白色金针菇的特征酶谱带。相异系数聚类分析表明,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可各自聚为一类群,但其中黄色金针菇F26菌株与白色金针菇菌株聚在一类。在供试的33个菌株中,共有21个菌株在酯酶同工酶谱带上完全相同,表明其亲缘关系非常相近。此外,组织分离菌株与出发菌株在酯酶同工酶谱带上完全相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鄢杰明  钟华  严俊鑫  严善春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森林害虫舞毒蛾的杀虫活性,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及致死中量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杀菌素24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249mg·L-1(3龄)和0.2269mg·L-1(5龄);致死中量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体内解毒酶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多功能氧化酶(MFO)和碱性磷酸酯酶(ALP)大体上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差异显著(P<0.05);而对酸性磷酸酯酶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LC10和LC50剂量的多杀菌素对舞毒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玉茜  陈捷  韩梅  梁春浩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木霉菌的野生菌株T21及其4株REMI转化子T31、T34、T47、T55的可溶性蛋白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转化子之间、转化子与野生菌株之间的谱带均有差异。野生菌株T21及转化子T31、T34、T47、T55的蛋白谱带为22,21,19,17,24条;酯酶谱带为6,8,4,5,3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甘炳成  彭卫红  黄忠乾  贾定洪  王建东  
对10个刺芹侧耳杂交菌株进行农艺性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0个刺芹侧耳杂交菌株中,有6个杂交菌株的产量高于亲株,其中产量最高的为Pe2515菌株;有5个杂交菌株子实体形态特征与亲株Pe1相似,呈保龄球形;有2个杂交菌株为粗棒状,介于双亲株之间;另有2个杂交菌株子实体为细棒状,与Pe2菌体相近。酯酶同工酶聚类分析表明,在隶属度0.325时刺芹侧耳杂交菌株与亲株可分为5大类群,其中杂交菌株可分为2大类群,杂交菌株与亲株之间的隶属度在0.672以下,表明杂交菌株与亲株之间遗传差异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