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9)
- 2023(15524)
- 2022(12812)
- 2021(11864)
- 2020(9699)
- 2019(21959)
- 2018(21080)
- 2017(38314)
- 2016(21985)
- 2015(24582)
- 2014(24212)
- 2013(22865)
- 2012(20581)
- 2011(18679)
- 2010(19063)
- 2009(17533)
- 2008(16463)
- 2007(14688)
- 2006(12946)
- 2005(11816)
- 学科
- 济(68925)
- 经济(68812)
- 管理(60471)
- 业(56504)
- 企(47564)
- 企业(47564)
- 中国(31734)
- 方法(28760)
- 融(27344)
- 金融(27341)
- 银(25717)
- 银行(25662)
- 财(25022)
- 数学(24939)
- 行(24774)
- 数学方法(24625)
- 教育(22508)
- 制(22037)
- 农(20566)
- 业经(18414)
- 理论(16927)
- 学(16223)
- 务(15842)
- 财务(15813)
- 财务管理(15784)
- 企业财务(15078)
- 地方(15058)
- 贸(14769)
- 贸易(14752)
- 易(14438)
- 机构
- 大学(294190)
- 学院(291219)
- 济(110766)
- 经济(108200)
- 管理(101568)
- 研究(101545)
- 理学(87958)
- 理学院(86878)
- 管理学(85171)
- 管理学院(84632)
- 中国(76127)
- 京(62116)
- 科学(61241)
- 财(55633)
- 农(52789)
- 所(50660)
- 中心(47474)
- 范(46271)
- 研究所(46153)
- 师范(45761)
- 江(45700)
- 业大(44916)
- 财经(43531)
- 农业(41552)
- 教育(39956)
- 经(39658)
- 北京(39179)
- 师范大学(37324)
- 院(36505)
- 州(35994)
- 基金
- 项目(197420)
- 科学(156325)
- 研究(147797)
- 基金(140303)
- 家(123525)
- 国家(122330)
- 科学基金(103780)
- 社会(92999)
- 社会科(88093)
- 社会科学(88075)
- 省(80138)
- 教育(76550)
- 基金项目(73694)
- 划(69069)
- 自然(65646)
- 自然科(64197)
- 自然科学(64175)
- 自然科学基金(63058)
- 编号(60235)
- 资助(55446)
- 成果(51091)
- 重点(46791)
- 课题(46108)
- 部(45051)
- 发(43445)
- 创(43078)
- 制(40884)
- 创新(40000)
- 教育部(39490)
- 性(38408)
共检索到448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雁 张文秀
工作压力是影响教师积极行为的重要变量。从抗逆力理论视角出发,考察工作压力对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影响机制,可以发现,工作压力对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教师能动性在工作压力与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学校融合氛围对教师能动性和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对融合氛围较积极的学校而言,教师能动性对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提升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应倡导抗逆力理论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即“看到”适当工作压力的积极价值,进而挖掘教师成长潜能,充分发挥教师能动性的核心动力作用;积极创建和谐共生的学校融合氛围,使之成为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提升的重要支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星宇 韩平
本研究以压力认知交互理论与持续性认知理论为基础,引入工作反刍(问题解决沉思和情感反刍)与特质正念作为中间变量,基于385份纵向问卷的结构方程建模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员工对工作压力源同时产生挑战、阻断和威胁性评价。挑战性压力源主要引发挑战性评价,而阻断性压力源主要诱发威胁性评价。(2)挑战性评价引发了员工在非工作时间的问题解决沉思,阻断和威胁性评价则诱发情感反刍。“压力源→认知评价→持续性认知→幸福感”的链式中介关系成立。(3)特质正念强化了员工对挑战性压力源的积极评价,减弱他们对该类压力源的负面评价,但员工对阻断性压力源的初步认知评价不受正念影响。(4)特质正念加快将员工对压力源的积极初步认知转化为积极持续认知,同时减缓他们对压力源的负面认知转化为负面持续性认知,最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幸福感。研究揭示了压力对幸福感的复杂作用机制,为管理者制定针对性的压力干预措施提供了启发。
关键词:
工作压力 工作相关反刍 幸福感 特质正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国礼 边玉芳 董奇
应用教学素养、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问卷对中小学教师1985人进行调查,探讨教学素养、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学素养与工作压力具有负相关,学生观、教学组织对工作压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具有负相关,职业因素、组织因素、自我因素、学生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教学理念、教学技能一方面直接影响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教学理念、教学技能通过工作压力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丹 王雁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385名中小学随班就读教师所处的学校氛围、工作压力和能动性以及职业倦怠的程度进行了评估,旨在探讨学校融合氛围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及工作压力和能动性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学校融合氛围对职业倦怠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工作压力和能动性是重要的中介要素,学校融合氛围可以通过工作压力和能动性分别影响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和能动性在学校融合氛围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其中能动性的效果更显著。基于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随班就读教师的培养,提出营造学校融合氛围,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充分发挥教师能动性和重视多重因素对职业倦怠共同作用等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婷 侯婷婷
《国标》是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其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中体现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课程交叉现象,因应了我国不断推进融合教育的进程,对于当前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具有引领作用。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载体,以培养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为目标的融合教育课程,需要直面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现场需求,课程目标从特殊教育知识补充转向融合教育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从阶段性师范教育到强调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课堂教学从重视教师知识输入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课程资源建设从重视教师教学资源的开发,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指导服务体系建构。
关键词:
融合教育素养 融合教育课程 中小学教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扬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信度、效度良好的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调查问卷,包括态度、知识、技能、获取相关支持的能力四个维度。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整体水平和态度、技能、知识、获取支持的能力四个方面都不甚理想,四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态度、技能、知识、获得支持的能力;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主要受从教经验、专业背景和幼儿园性质三个因素影响。同时,对提高我国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
融合教育 教师专业素养 融合教育素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丹 王雁
美国作为融合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非常重视融合教育教师的培养与研究,尤其关注融合教育教师素养的提升。着眼于我国随班就读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提升的现实需求,本文从融合教育教师素养入手,研究发现美国融合教育教师素养构成的三个基本维度(专业价值、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及其融合性胜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促进我国随班就读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提升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美国 融合教育教师 教师素养 随班就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丽丽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融合教育态度和融合教育效能感的现状及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1377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融合教育效能感和融合教育态度处于较高的水平;(2)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和融合教育效能感及融合教育态度在教龄和特殊幼儿教育经历上存在显著差异,融合教育效能感和融合教育态度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3)幼儿园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显著正向预测融合教育效能感;(4)融合教育态度在融合教育素养和融合教育效能感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在职培训力度、加大融合教育理念普及力度、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三个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延昇 李芬芬
信息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员工意见,鼓励员工发言。但是建言具有挑战性和人际风险性,尤其当员工面临一定工作压力时,员工建言需要更多的认知过程。目前有关工作压力与建言行为的关系的研究仍存在分歧。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根据资源守恒理论和成本收益分析理论,提出了建言价值认知和建言成本认知两个中介变量来构建工作压力与建言行为的认知模型,并假设不同类型的工作压力与建言行为关系不同。通过对国内三家大型企业260名员工的调查,对以上假设及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工作压力对建言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结果不同,挑战性压力促进建言行为,阻碍性压力抑制建言行为;员工会通过对比建言的价值和成本来决定是否建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范文静 张文秀 王雁
融合教育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偏低是制约我国融合教育高质量开展的瓶颈性因素,提高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成为当前融合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国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的政策执行效果不佳,从史密斯政策执行分析模型来看,其原因包括:政策文本概念与目标模糊、可操作性不足以及政策体系不完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执行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政策的积极性不高;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对政策缺乏认同且缺少专业师资;教育缺少政策宣导及制度保障。对此,应明确提出开设融合教育必修课程的要求,完善职前教师融合素养培养政策;加强地方教育行政人员对政策的理解与认同,提高执行力度;采用MOOC等技术促进融合教育课程开设,探索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模式;广泛宣传政策的必要性,为师范专业开设融合教育课程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
关键词:
职前教师 融合教育素养培养 政策执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红
工程硕士是"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教育形式,其信息素养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工程硕士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工程硕士信息素养教育应当进行内容重组,构建融合专业的信息意识、契合实践的信息知识、嵌入职业的信息能力、联系实际的信息伦理教学内容体系。其实施策略包括培养单位、教师、用人单位三个层面。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佘丽 冯灵 黄灿灿 黄珊
培养职前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是推动融合教育发展的关键。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外2010-2020年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的实证研究文献分析发现:近十年研究成果量起伏较大;研究主体彰显合作属性,但跨领域、跨国际合作单薄;研究方法多元性不足,且偏重量化研究;研究主题集中在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发展现状、培养方向、培养途径、培养效果方面,但主题间分化较严重。在未来,应加强跨国际、跨学科的合作,提升方法的多元性与科学性,注重主题的丰富性与创新性。
关键词:
职前教师 融合教育素养 实证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雁 范文静 冯雅静
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演进,对普通教师应具备融合教育素养提出了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整个教师教育体系的变革予以"回应",即为融合教育培养教师。通过分析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现状及美国培养经验,探究如何进行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职前培养,并形成如下建议:在教育领域的有关法律和文件中,明确提出培养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要求;将融合教育课程纳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加大从业要求中融合教育素养的力度;定融合教育课程"必修"之性质,拓展课程内容的宽度;课程实施突出实践导向,倡导基于实践的学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晓丽 陈逢文
高等教育发展日益迅速,环境不断变化;随着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对高校教师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已成为影响高校绩效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外源工作压力对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内源压力对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采取适度提高高校教师工作中的内源压力、降低外源压力、重视沟通交流和细化工作分析等措施,加强高校教师的压力管理,提高工作绩效。
关键词:
工作压力 工作绩效 高校教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娇娇 唐佳益 朱楠 王雁
普通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是影响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充分重视普通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职前培养。单独增设课程是西方国家培养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一种实践形式,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面临重重挑战。内容获取播客是基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及其教学设计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技术,它的运用有力地冲击了国外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课程的传统教学形式。本文介绍了内容获取播客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梳理并归纳了其在提升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中的实践应用,结合其优势与局限,对我国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提出启示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