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5)
2023(7962)
2022(6719)
2021(6048)
2020(4896)
2019(11145)
2018(10940)
2017(20293)
2016(11417)
2015(12335)
2014(12441)
2013(12372)
2012(12188)
2011(11282)
2010(11746)
2009(10695)
2008(10742)
2007(9670)
2006(8917)
2005(8409)
作者
(36471)
(30487)
(30479)
(28691)
(19526)
(14643)
(13542)
(11831)
(11748)
(11078)
(10772)
(10177)
(10081)
(9946)
(9887)
(9414)
(9074)
(8953)
(8950)
(8825)
(8033)
(7776)
(7594)
(7070)
(6918)
(6903)
(6875)
(6810)
(6362)
(6108)
学科
(55485)
经济(55439)
(27475)
管理(26143)
(20111)
企业(20111)
地方(19504)
中国(18601)
方法(16485)
(16224)
数学(13910)
数学方法(13737)
业经(13045)
(12446)
地方经济(11161)
农业(11052)
(10445)
金融(10441)
(10192)
(9942)
(9886)
银行(9853)
(9809)
(9678)
(9301)
贸易(9290)
(8891)
环境(8700)
产业(8676)
(7780)
机构
学院(169386)
大学(167445)
(68955)
研究(68618)
经济(67492)
管理(56701)
中国(50339)
理学(47671)
理学院(46914)
管理学(45917)
管理学院(45599)
科学(44520)
(37883)
(37433)
(36521)
研究所(34122)
(31108)
中心(29222)
农业(28657)
(27957)
业大(27581)
(25579)
师范(25232)
(24491)
北京(24377)
财经(23858)
(22824)
(22300)
科学院(21778)
(21539)
基金
项目(109607)
科学(85423)
研究(77591)
基金(77391)
(69476)
国家(68867)
科学基金(56960)
社会(48515)
社会科(45973)
社会科学(45961)
(44967)
基金项目(40441)
(37927)
自然(36573)
自然科(35698)
自然科学(35684)
教育(35032)
自然科学基金(35013)
资助(31775)
(30630)
编号(30373)
重点(26015)
成果(25424)
发展(24198)
(23763)
课题(23364)
(23255)
(22612)
计划(21421)
创新(21306)
期刊
(86301)
经济(86301)
研究(53939)
中国(39594)
(35417)
学报(32441)
科学(28991)
农业(24350)
大学(23530)
管理(22764)
学学(22319)
(21733)
教育(21090)
(18469)
金融(18469)
业经(15486)
技术(14389)
经济研究(13940)
(12553)
财经(11893)
问题(11374)
(10360)
(8944)
业大(8866)
世界(8764)
科技(8591)
商业(8425)
(8372)
技术经济(8308)
资源(8219)
共检索到272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董德珂  韩云华  李东华  王彦荣  刘志鹏  
易裂荚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的荚果开裂主要是由离层和细胞失水产生的机械拉力导致的,但是在抗裂荚的箭筈豌豆中的组织结构尚不明确。该研究以抗裂荚的135号箭筈豌豆(V.sativasubsp.sativa No.135)为对象,对其荚果在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水分含量、发芽率及腹缝线横截面解剖结构等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以探讨抗裂荚箭筈豌豆荚果的抗裂机理,以及为生产中确定其种子收获的适宜时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135号箭筈豌豆约在盛花后26d荚果变为棕黑色,荚果的大小、干重已经达到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鋆  黄梦迪  吴会琴  杨璞  高小丽  
为探明绿豆开花后荚粒生长发育规律及籽粒灌浆和物质积累特性,以‘西绿1号’和‘安绿7号’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开花后绿豆荚色、粒色、荚长、荚宽、荚体积、籽粒体积、荚粒数、荚壳鲜重、荚壳干重、百荚鲜重、百荚干重、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等性状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绿豆荚果发育过程中荚壳和籽粒干物质分配以及籽粒灌浆速率变化,用Logistic方程拟合灌浆过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绿豆籽粒形成过程中,荚色从深绿色转为绿色再转为黑色,粒色从透亮青绿色到嫩绿色再到深绿色;荚长和荚宽为先增长后基本保持平稳的趋势,荚体积和籽粒体积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增长后下降再趋于平缓;籽粒含水量呈不断下降趋势,荚壳干物质分配指数不断降低,籽粒干物质分配指数不断增大,籽粒灌浆速率呈慢-快-慢的单峰曲线变化,在开花后15d左右达到峰值,灌浆过程符合Logistic方程。相关性分析表明,绿豆百粒干重与百荚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鲜重与籽粒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荚宽、荚体积、荚壳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荚粒数呈显著负相关;百粒干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平均灌浆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生长活跃期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绿豆育种中应选育大荚品种,栽培中注重花后15d前后的肥水供应,以保证籽粒灌浆饱满,实现高产优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潘多锋  张瑞博  李道明  金慧  高超  张睿  王明泽  高嫱  周春薇  张举梅  
抗旱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是抗旱品种选育的基础。鉴定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确定抗旱评价指标和方法,筛选抗旱种质资源,为抗旱箭筈豌豆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本研究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对52份箭筈豌豆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箭筈豌豆的株高、地上部干鲜重、地下部干鲜重、根冠比以及根瘤数。相关分析表明,地上部干鲜重与株高显著正相关,与地下部干鲜重和根冠比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5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6.3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箭筈豌豆资源可分为高抗旱型、抗旱型、中抗型、敏感型和极度敏感型5个类别。地上部生物量和株高与箭筈豌豆抗旱性的关联度较高,它们可作为箭筈豌豆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评价的重要指标。VS35、VS34、VS30和VS21的抗旱能力强,可作为抗旱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而VS16、VS28、VS27和VS46的抗旱能力较差,但可作为箭筈豌豆抗旱机理、调控机制等方面研究的基础材料。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伟珍  丁婷婷  段廷玉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以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anjian No.3)为试验材料,探究接种AM真菌扭形球囊霉(Glomus tortuosum)与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对箭筈豌豆生长及炭疽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扭形球囊霉后,箭筈豌豆炭疽病的发生受到明显抑制,发病率较不接种对照降低70.15%,病情指数较对照降低51.36%;两种AM真菌显著促进了箭筈豌豆生长及N、P吸收,接种扭形球囊霉和根内根孢囊霉后地上生物量相比对照增加18.44%~54.92%,地下生物量增加25.68%~84.68%,N、P含量增幅最高在1倍以上;两种AM真菌也显著增加了箭筈豌豆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 <0.05)。综上可知,扭形球囊霉和根内根孢囊霉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箭筈豌豆炭疽病的发生,而且可显著促进植物养分吸收和植株生长,影响植物抗逆生化指标,有作为箭筈豌豆炭疽病潜在的生防菌株的潜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奔  陆忠杰  唐丽  王昭懿  杨丰  王松  董瑞  
为了探究不同耐冷性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对冷驯化的生理及分子响应机制,以‘兰箭1号’(冷敏感型)和‘兰箭3号’(冷耐受型)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的方法,对1周龄箭筈豌豆幼苗依次进行不同时间的4℃冷胁迫及10℃冷驯化,探讨了冷驯化对箭筈豌豆幼苗叶绿素荧光、抗氧化特性及冷响应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处理后,箭筈豌豆幼苗的叶片叶绿素荧光值有所降低;‘兰箭1号’的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LCHA5基因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SS含量、AHP1、LCHA5、IAA14和FNR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冷处理组(P <0.05)高于‘兰箭1号’;IAA14和FNR基因表达量也高于‘兰箭1号’。‘兰箭3号’在冷驯化环节表现出较好的渗透调节能力,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冷响应基因表达量,研究结果揭示了冷驯化对箭筈豌豆的生理机制特性的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琼  马莉霞  段廷玉  南志标  
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是我国草地农业系统中重要的豆科牧草及绿肥作物。本文归纳了国内外箭筈豌豆非真菌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病原物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截止2017年底,国内外共报道箭筈豌豆非真菌病害38种,其中细菌病害4种,病毒病害5种,线虫病害24种,寄生性种子植物引致病害5种。发生于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摩洛哥等15个国家。我国特有病害2种,分别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病和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病。对箭筈豌豆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性赤斑病、卷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病、北方根结线虫病、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病和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病等危害、发生规律和防治策略,但对其他病害的研究较少。今后应加强其他病害研究,加大箭筈豌豆与其他作物病害一体化研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丁婷婷  王晓瑜  聂斌  张伟珍  段廷玉  
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是重要的牧草和绿肥,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价值。小扁豆刺盘孢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entis)是影响箭筈豌豆生长的新病害。本研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从植物生长、根瘤形成、病程相关酶以及其他抗病相关物质方面,探究了炭疽病对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anjian No.3’)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病菌侵染植物后,单独接种病原菌处理与对照相比,两种水解酶活性分别提高33.09%、10.74%,木质素和茉莉酸浓度分别提高26.77%、70.34%。接种根瘤菌的条件下接种病原菌使过氧化物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提高36.69%。此外,与对照处理相比病害可导致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降低26.90%~40.00%(P <0.05)。因此,炭疽病造成箭筈豌豆抗病相关系统严重受损,从而直接影响到箭筈豌豆的产量及品质,应高度关注该病害的发生,加快防控技术研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关正翾  娜尔克孜  朱亚琼  郑伟  刘岳含  艾丽菲热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群体密度和混播群落结构对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的种子产量、质量和种子产量构成等性状的影响。将播量作为群体密度控制因素,将混播方式(同行混播、异行混播)和混播比例作为群落结构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随着播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呈增加趋势,各混播处理种子产量均小于单播处理,但发芽势有所提升;随着箭筈豌豆混播比例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种子发芽势均呈增加趋势,混播方式(同行、异行混播)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较小。2)群体密度和群落结构主要通过影响箭筈豌豆分枝数和结荚数来影响其种子产量;而荚长、每荚籽粒数、发芽率等生物学性状变化较小。3)燕麦(Avena sativa)在混播系统中处于强竞争者的地位,提高箭筈豌豆混播比例和采用异行混播有利于增加其竞争率,也有利于提高种子产量。因此,在冷凉地区进行箭筈豌豆种子生产,其播量应高于120 kg·hm–2为宜;为了提高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防止倒伏,可采用箭筈豌豆混播比例高于75%+异行混播方式进行种子田建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富强  向洁  王立威  余成群  沈振西  邵小明  
以一年生牧草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与绿麦草(Secale cereale)为研究对象,人工模拟不同水分胁迫对混播或单播牧草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16 d后箭筈豌豆单播的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混播处理和绿麦草单播(P <0.05);株高和叶长、叶宽的抗旱系数值均小于1,而根长的抗旱系数均大于1,表明在土壤水分胁迫的条件下,抑制了植物地上部的生长,促进了地下部根系的伸长生长;通过隶属函数法对箭筈豌豆与绿麦草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单播箭筈豌豆的抗旱性最强,试验设计的3个比例混播处理较单播而言没有明显的抗旱优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梦宇  刘鲁盟  唐俊  李赛  王明明  任春环  程箫  张子军  黄桠锋  
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一年生豆科野豌豆属草料兼用作物,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等优良特性,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其甲烷排放。近年来,箭筈豌豆在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已被广泛种植。本文主要阐述了箭筈豌豆的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及品种、刈割期、栽培措施等影响因素,探究了箭筈豌豆作为反刍动物饲草的应用效果,发现箭筈豌豆在我国种植与应用具有巨大潜力,在未来可作为优质饲草进行推广和利用。本文为进一步提升箭筈豌豆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促进草地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望力  南志标  
在青藏高原拉萨地区,通过连续两年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轮作系统的干物质产量、土壤肥力和经济收入。研究采用的5个轮作处理分别为休闲–冬青稞(Hordeum vulgare)–休闲(F–H–F),油菜(Brassica napus)–冬青稞–油菜(R–H–R),箭筈豌豆–冬青稞–箭筈豌豆(V–H–V),箭筈豌豆–冬青稞–油菜(V–H–R)和油菜–箭筈豌豆–油菜(R–V–R)。结果表明V–H–R和R–H–R产量最高,分别达27.24和26.89 t·hm~(–2)。各轮作系统间总粗蛋白质产量存在显著差异(P 0.05)。各轮作系统经济产值,以V–H–V和V–H–R最高,分别达44 284和41 444 CNY·hm~(–2)。因此,春箭筈豌豆为缓解青藏高原畜牧业饲草料短缺时的优良饲草,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杰  巩林  连露  崔国文  尹航  张亚玲  付佳琦  
在青海省低海拔地区的民和县和高海拔地区的湟中县,每隔50~100m分别设置1 740、1 854、1 960、2 080、2 190和2 614、2 668、2 715、2 784、2 918m共10个样地,研究海拔高度和混播比例(9∶1、8∶2、7∶3、6∶4、5∶5)对燕麦(Arena sativ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产草量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燕麦、箭筈豌豆单播干草产量表现为低海拔地区平均值高于高海拔地区;除海拔1 854、1 960、2 080、2 190m外,在同一海拔高度下均表现为混播牧草干草产量最大,燕麦单播次之,箭筈豌豆单播最小;在所有处理中,海拔1 960m处的5∶5混播组合牧草干草产量最高,为12.87t·hm-2,较同一海拔燕麦单播干草产量显著提高了60.88%(P<0.05)。在牧草品质方面,牧草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随海拔升高呈无规律性变化,但在同一海拔高度下,随着箭筈豌豆混播比例的增大,牧草粗蛋白含量呈增加趋势;燕麦、箭筈豌豆单播及混播牧草的粗脂肪含量均表现为低海拔地区平均值高于高海拔地区,而牧草的NDF、ADF含量表现为低海拔地区平均值低于高海拔地区。经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各个海拔高度的最佳种植方式均为混播,最佳混播组合为8∶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小莉  张志新  黄桠锋  牛学礼  南志标  
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是高产优质的豆科牧草和绿肥兼用作物,氮、磷、钾肥对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认识了解施肥与其生长发育的关系对高寒地区栽培草地建立与可持续性发展十分关键。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春箭筈豌豆对氮、磷、钾肥单施和配施响应的相关研究。分析得知,单施或配施氮、磷、钾肥可以降低箭筈豌豆呼吸作用(24.5%~69.5%),提高植株N、P、K养分含量(1.7%~69.7%),同时促进根瘤生长增加其生物固氮量,从而提高其产量构成因素(4.7%~110.3%)。此外,还可以增加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等含量(0.9%~51.5%),最终对春箭筈豌豆生产性能与品质发挥重要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进一步阐明各肥料元素提高春箭筈豌豆产量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及优化不同肥料搭配的施肥管理技术,进一步改善春箭筈豌豆产量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陶晓丽  马利超  聂斌  王彦荣  刘志鹏  
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是自花授粉的二倍体一年生豆科牧草,可为我国高海拔地区的反刍动物提供优质蛋白粗饲料。以"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为研究对象,采用DNase I法纯化叶绿体,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2000进行测序,并对"兰箭3号"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箭3号"叶绿体基因组仅包括一个单拷贝的反向重复序列,其叶绿体全基因组大小为121 883bp,共编码了109个基因,包括4个核糖体RNA(rRNA)基因,29个转运RNA(tRNA)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慎华  原现军  董志浩  李君风  王奇  赵杰  邵涛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添加乳酸菌和糖蜜对箭筈豌豆和苇状羊茅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方法]将处于抽穗初期的苇状羊茅和处于结荚期的箭筈豌豆以7∶3(鲜质量比)混合青贮,并单独或组合添加乳酸菌制剂(10~6CFU·g~(-1))和糖蜜(4%),分别在青贮后的第7、24、45和60天开窖取样,分析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对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而糖蜜或糖蜜+乳酸菌制剂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并在整个青贮过程中保持最高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