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
- 2023(1364)
- 2022(1247)
- 2021(1191)
- 2020(1091)
- 2019(2271)
- 2018(2343)
- 2017(3276)
- 2016(2722)
- 2015(3360)
- 2014(3360)
- 2013(2965)
- 2012(2917)
- 2011(2545)
- 2010(2650)
- 2009(2139)
- 2008(2194)
- 2007(2001)
- 2006(1630)
- 2005(1398)
- 学科
- 教学(4021)
- 学(3992)
- 教育(3864)
- 理论(3357)
- 学法(2927)
- 教学法(2927)
- 学理(2706)
- 学理论(2706)
- 虫(2405)
- 济(2215)
- 经济(2211)
- 水产(2174)
- 动物(2043)
- 研究(2038)
- 业(1966)
- 害(1890)
- 管理(1830)
- 动物学(1805)
- 农(1742)
- 虫害(1670)
- 中国(1541)
- 生(1541)
- 病虫(1317)
- 病虫害(1317)
- 研究生(1308)
- 及其(1284)
- 防(1283)
- 防治(1237)
- 治(1236)
- 物(1188)
- 机构
- 学院(34800)
- 大学(33292)
- 农(17745)
- 研究(17237)
- 科学(15199)
- 农业(14711)
- 所(11683)
- 业大(11679)
- 研究所(11096)
- 技术(9718)
- 室(9391)
- 中国(9381)
- 农业大学(9357)
- 实验(8741)
- 实验室(8482)
- 业(8351)
- 重点(8036)
- 省(7972)
- 京(7843)
- 江(6546)
- 中心(6482)
- 科学院(6236)
- 部(6127)
- 院(6082)
- 教育(5839)
- 生物(5736)
- 范(5541)
- 技术学院(5378)
- 师范(5312)
- 职业(5283)
共检索到54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学聘 韩一凡 戴莲韵 李玲 田颖川
以携带35S-Ω-B.t-Nos嵌合基因的双元载体农杆菌pB48.214和pB482.15(B.t基因片断长度分别为2.1kb和1.8kb),转化欧美杨叶片和茎段外植体,共获得225株转化再生植株。以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innaeus)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后,获得杀虫率分别为55—80%的抗虫转基因植株共3株(R-135,R-123和R-140),经组培苗和苗圃移栽植株的PCR分析,苗圃移栽植株PCR产物杂交和Southernblot分析表明,B.t毒蛋白基因已整合到上述抗虫植株的细胞DNA中,并表达出杀虫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益文 任亚超 刘娇娇 梁海永 杨敏生
【目的】鉴定并分析转双抗虫基因(BtCryl AC和API基因)欧美杨107杨(简称:转基因107杨)中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且筛选出对鳞翅目害虫美国白蛾和杨扇舟蛾具有高抗虫性的转基因107杨株系【方法】以10个转基因107杨株系2年生田间苗为试验材料,未转基因107杨为对照(CK),进行外源基因表达测定,包括PC r检测、绝对荧光定量PC r检测和毒蛋白检测以及鳞翅目害虫抗虫性对比试验【结果】PCr检测结果表明,10个转基因株系均检测到外源基因BtCryl AC和API而对照未检测到,证明BtCryl AC和API基因已稳定插入转基因植株基因组中。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8月份PB1,PB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学聘 卞祖娴 张香华 卢孟柱
欧美杨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王学聘,卞祖娴,张香华,卢孟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关键词欧美杨,转基因植株,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naenseChainReactionPCR)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操作简便、结果...
关键词:
欧美杨,转基因植株,聚合酶,链式反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彬 夏秀英 毕晓颖 栾雨时
以欧美杨107(Populus×euram ericanacv.“74/76”)叶片为试材,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胆碱单加氧酶(CMO)基因转化,获得了耐盐转基因植株。试验结果表明,15 mg.L-1卡那霉素(Km)可作为筛选转化细胞的选择压;在农杆菌工程菌液中添加200μmol.L-1的乙酰丁香酮(As)可以显著提高抗性芽诱导率;PCR及Southern检测证明CMO基因已整合进抗性植株基因组;组织培养条件下的植株耐盐性测定及离体叶片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得到了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颖 李强 李玲 韩一凡 田颖川
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Western印迹法分析陈颖,李强,李玲,韩一凡,田颖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Bt.基因,转基因欧洲黑杨,Western印迹法WESTERNBLOTANAL...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涛 张川红 郑勇奇 贾志清 马淼 胡建军
以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和非转基因欧洲黑杨无性系对照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其扦插苗在盆栽条件下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目的是了解外源基因的导入是否对欧洲黑杨的光合作用产生了非预期效应。结果表明:除了Ci和Fv/Fm外,转基因欧洲黑杨和对照在其他光合指标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转基因欧洲黑杨和对照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表现为双峰曲线,但Pn的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各异,光合"午休"的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经相关性检验表明,转基因欧洲黑杨的Pn与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对照仅有Gs日变化曲线与Pn日变化曲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玲 齐力旺 韩一凡 汪迎春 李文彬
取在1/2MS+ NAA0-02 mg/L 培养基中发育4 ~6 周的欧洲黑杨转Bt 基因植株15n192 试管苗幼叶,在MS+ BA0-2 mg/L+ NAA0-02 mg/L培养基中培养16h ,分别用基因枪法和叶盘法转化TA29Barnase嵌合基因,其Barnase 基因的转化率依次为16-1 % 和23 % ,再生株数分别为175/12 和71/10 。试验表明,选择发育适宜的叶片,利于目的基因转化后的植株再生。进一步用SDS 法提取转基因植株总DNA,经PCR 检测表明:转化植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的DNA 片段与Barnase 基因的大小一致;Southern Blot 分析出转...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侠 高宝嘉 张炬红 王进茂 姜文虎 李彦慧 周国娜
在室内用转基因741杨叶片连续饲养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以探讨转基因741杨对不同世代昆虫的影响及昆虫种群的持续效应.转基因741杨对连续两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抗虫性高于只第一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只第一代幼虫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而下一代取食CK的幼虫,其死亡率高于两代均取食CK的幼虫.另外,连续两代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的幼虫蜕皮指数、排粪量、化蛹率及羽化率都低于仅一代取食转基因741杨的幼虫,且二者均低于取食对照的幼虫.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的抗虫性具有持续性,可以影响到下一代幼虫的生长发育,使下一代幼虫的死亡率升高,生长发育减慢,降低下一代幼虫虫口密度,进而影响到未来种群的发生与发展,达...
关键词:
转基因杨 舞毒蛾 杨扇舟蛾 抗虫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洲 李永丽 安世恒 胡建军
欧美杨108生产性状优良,是基因工程转化的理想受体,高效的组培再生系统是转化工作的基础。以欧美杨108茎段、叶柄、叶片3种外植体为起始材料,确定了植株再生过程中诱导丛生芽、芽的茎伸长和生根培养的最优培养条件,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再生培养系统。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MS优于WPM;最适从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TDZ 0.05 Mg/L+6-BA 0.05 Mg/L+NAA 0.05 Mg/L+蔗糖30 g/L,茎段、叶柄、叶片3种外植体丛生芽诱导率分别达100%、100%和86%。丛生芽需要进行茎伸长诱导的环节,茎伸长诱导效率最高是MS+KT 0.5 Mg/L+gA3 2 Mg/L+果糖30 g/L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开强 李孝琼 韦宇 陈颖 王小姣 李林娟 郭嗣斌
【目的】培育适合广西种植的抗螟虫转基因杂交水稻恢复系,为广西杂交水稻抗虫育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广西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亲本广恢998、桂恢1561和桂恢110为受体,以携带Bt抗虫基因cry1C~*的抗螟虫转基因材料T1C-19为供体,通过1次杂交、3次回交和8次自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结合抗虫鉴定(室内离体接虫鉴定与室外自然鉴定)、苏云金芽孢杆菌(Baclillus thuringiensis)蛋白(Bt蛋白)含量测定和农艺性状选择培育适合广西推广应用的抗螟虫杂交水稻恢复系。【结果】对经过杂交、回交和自交育成的3个抗螟虫转基因恢复系KH998、KH1561和KH110进行农艺性状考查,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的千粒重均低于供体亲本T1C-19,KH1561的千粒重比原始亲本桂恢1561低,而KH998和KH110的千粒重较原始亲本分别提高1.40和3.40 g,产量优势变大;以KH110组配的杂交组合天丰A/KH110的产量比对照天优华占(CK2)增加1.29%,但所组配的其他杂交组合产量均低于对照特优63(CK1)和CK2。抗虫鉴定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及其配配杂交组合均具有与抗虫供体亲本T1C-19相当的抗性,均可有效抵御螟虫危害;杀虫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的平均Bt蛋白含量分别为0.24、0.65和1.41μg/g FW,其中,KH998和KH1561抗性群体的Bt蛋白能稳定表达,而KH110抗性群体的Bt蛋白表达不够稳定。【结论】通过回交转育结合MAS育成的3个抗螟虫转基因恢复系KH998、KH1561和KH110均可稳定遗传cry1C~*基因,并成功表达Bt杀虫蛋白,且具有与供体亲本T1C-19相当的抗螟虫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海涛 周静 张川红 冯锦霞 郑勇奇
根据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中的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NPTⅡ标记基因以及Bt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相应引物,采用单重PCR和多重PCR技术对启动子、终止子、选择标记基因以及目的基因等多个外源基因进行检测,并对各引物的退火温度及引物之间的浓度配比进行优化,建立了适用于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检测的Bt、NPTⅡ和NOS基因的三重PCR分析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当各组引物的终浓度配比为1.0∶0.5∶0.5,退火温度为59℃时,所建立的三重PCR检测体系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中的转基因成分,实现了对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快速、高效、准确的鉴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举仁 杨爱芳 张可炜 李蓓 魏爱英 李宁
我国有大面积的盐碱地,淡水资源也相对匮乏,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耐盐耐旱玉米品种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本实验室以我国生产上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分析了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优化了转化参数,建立起一套优化程序,将来自E.coli的甘氨酸甜菜碱合成酶基因betA、来自盐生植物盐芥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NHX1和液泡膜上焦磷酸酶PPase基因分别转入玉米优良自交系,获得了耐盐耐旱性明显提高的转基因自交系.其中一些自交系的幼苗在0.8%NaCl浇灌下仍能较好生长,耐旱性也显著提高,在干旱或盐胁迫下植株受害程度及细胞膜损伤较轻.一些转基因耐盐耐旱自交系组配的单交种在滨海盐碱地中比对照品种显著增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常香 宋云枝 温孚江
【目的】利用RNA介导抗性培育抗多种植物病毒的转基因烟草。【方法】分别以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全长衣壳蛋白(CP)基因为模板,通过设计PCR引物和亚克隆获得PVYCP3′端长度100bp、TMVCP3′端长度100bp和CMVCP3′端长度200bp的cDNA片段并拼接成嵌合基因,并以此为模板构建反向重复结构嵌合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RHPTC。将pRHPTC通过冻融法导入农杆菌LBA4404,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NC89,然后测定转基因烟草对3种病毒的抗性。【结果】经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共获得276株转基因烟草。Southern和Northe...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超 王进茂 赵洁 庞丁玮 张德健 杨敏生
【目的】探究转多基因欧美杨107杨中外源Bt基因是否稳定存在及表达,探索转基因107杨不同时间、不同部位Bt毒蛋白表达规律,研究多基因转化的载体结构及基因互作对外源基因表达稳定性和高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年生转Cry1Ac-Cry3A-NTHK1基因107杨3个株系(A1、A2、A3)和转Cry1Ac-Cry3A-BADH基因107杨3个株系(B1、B2、B3),通过PCR技术对转基因107杨中外源基因进行检测和验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Bt基因的转录丰度进行检测,利用ELISA技术对转基因107杨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毒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107杨均能扩增出与阳性对照大小一致的特异性条带,阴性对照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证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107杨中稳定存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2种Bt基因在转基因107杨中均能稳定表达,Cry1Ac基因的转录丰度在2.1×10~4~5.1×10~4之间,Cry3A基因的转录丰度在2.8×10~6~5.6×10~7之间,Cry1Ac基因和Cry3A基因转录丰度无相关性; ELISA技术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107杨中均检测到Cry1Ac和Cry3A毒蛋白存在。2种Bt基因转录丰度和毒蛋白含量无相关性,但2种Bt毒蛋白含量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转2种不同载体的107杨6、7月份2种Bt毒蛋白的含量较低,8月份急剧上升,Cry1Ac毒蛋白的含量均在9月份达到峰值,Cry3A毒蛋白含量均在8月份达到峰值,10月急剧下降。8月份不同部位(上、中、下)的叶片Bt毒蛋白含量未表现出一致性规律,不同部位(上、中、下)木质部的Bt毒蛋白含量也未呈现出一致性规律。【结论】转Cry1Ac-Cry3A-NTHK1基因107杨和转Cry1Ac-Cry3A-BADH基因107杨不同株系间2种Bt基因的转录丰度存在显著差异,Cry3A基因的转录丰度显著高于Cry1Ac基因; 2种Bt毒蛋白在各株系间存在显著差异,Cry1Ac毒蛋白含量极低,Cry3A毒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Cry1Ac,与转录水平检测结果一致。2种不同载体之间Cry1Ac基因转录丰度、毒蛋白表达模式及含量无明显差异,Cry3A基因转录丰度、毒蛋白表达模式及含量也无明显差异。在转基因107杨整个生长季中,Cry1Ac和Cry3A平均毒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单峰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伟溪 刘浡洋 丁昌俊 张冰玉 黄秦军 褚延广 苏晓华
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在激活胁迫相关基因、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来自极端抗逆木本植物霸王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基因(ZxZF)为外源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欧美杨‘渤丰1号’进行遗传转化。经卡那霉素筛选获得80株抗性植株,通过PCR检测获得17株呈阳性植株,Southern印记杂交检测证实外源基因以单拷贝方式整合到5个转基因株系体内,RT-PCR及qRT-PCR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在4个转基因株系中成功表达。PEG模拟干旱胁迫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转基因株系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植株10%以上,转基因株系抗旱性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研究表明ZxZF转录因子...
关键词:
欧美杨 锌指蛋白基因 遗传转化 抗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