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6)
- 2023(9220)
- 2022(8297)
- 2021(8003)
- 2020(6706)
- 2019(15558)
- 2018(15691)
- 2017(30056)
- 2016(16680)
- 2015(18729)
- 2014(18772)
- 2013(18442)
- 2012(16796)
- 2011(14975)
- 2010(14786)
- 2009(13230)
- 2008(12914)
- 2007(10992)
- 2006(9326)
- 2005(7918)
- 学科
- 济(61361)
- 经济(61297)
- 管理(46372)
- 业(43251)
- 企(36848)
- 企业(36848)
- 方法(31592)
- 数学(27304)
- 数学方法(26904)
- 学(15488)
- 农(15442)
- 中国(14640)
- 财(14621)
- 业经(13549)
- 地方(12248)
- 理论(11679)
- 和(10686)
- 贸(10607)
- 贸易(10603)
- 农业(10353)
- 易(10282)
- 技术(10260)
- 务(9920)
- 环境(9859)
- 财务(9858)
- 财务管理(9840)
- 制(9488)
- 企业财务(9274)
- 教育(8967)
- 划(8868)
- 机构
- 大学(231048)
- 学院(229781)
- 管理(93776)
- 济(82629)
- 理学(82223)
- 理学院(81300)
- 经济(80611)
- 管理学(79695)
- 管理学院(79306)
- 研究(75268)
- 中国(53182)
- 科学(51064)
- 京(50059)
- 农(40541)
- 业大(38826)
- 所(38736)
- 财(36173)
- 研究所(35876)
- 中心(33587)
- 农业(32230)
- 江(31748)
- 北京(31386)
- 范(30072)
- 财经(29861)
- 师范(29753)
- 院(27515)
- 经(27147)
- 州(26605)
- 技术(26181)
- 师范大学(24098)
- 基金
- 项目(165784)
- 科学(128411)
- 基金(118643)
- 研究(118471)
- 家(104416)
- 国家(103555)
- 科学基金(88289)
- 社会(70773)
- 社会科(66937)
- 社会科学(66918)
- 省(66032)
- 基金项目(63933)
- 自然(60275)
- 自然科(58861)
- 自然科学(58846)
- 自然科学基金(57750)
- 划(55543)
- 教育(54225)
- 资助(49404)
- 编号(48882)
- 成果(39094)
- 重点(36705)
- 部(35444)
- 发(34462)
- 创(34389)
- 课题(33423)
- 科研(32277)
- 创新(32005)
- 计划(31345)
- 大学(30620)
共检索到318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盛承发 王少丽 宣维健 王红托
本文综述了世界特别是中国的杂交棉、Bt抗虫棉以及抗虫杂交棉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美国首先研究杂交棉 ,但印度与中国首先大规模应用。Bt转基因抗虫棉首先由美国研究和应用 ,中国紧随其后。由于劳动力低廉 ,加上生物高技术发展较快 ,中国抗虫杂交棉居国际领先地位。这些抗虫杂交棉的抗虫性一般与美国 NC33B相当 ,但产量高 15 %左右。为加速发展 ,当前研究和管理方面的几个问题应予适当解决。
关键词:
Bt棉 杂交种 中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素恩 张香云 耿军义 郭宝生 刘存敬 崔瑞敏 王兆晓
冀优杂69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种间杂交转基因后代与常规棉杂交育成,其突出表现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2003-2004年在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DP99B分别增产25.4%和33.9%,适宜冀中南棉区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区春播种植。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冀优杂69 选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征彬 王长征
棉花病虫害是制约棉花高产稳产和提高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减轻病虫对棉花的危害,节省防治投资、提高防治效果,尤其是进一步保护环境、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持棉田生态平衡,争取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是棉花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杂种优势 产量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征彬 张金发 冯纯大 周斌
以转基因Bt 抗虫棉为供体亲本,以一组高产、抗病或抗虫品种( 系) 为母本杂交培育了一批抗虫杂交新材料,结果证明以无蜜腺棉与Bt 转基因品系杂交获得的杂交种在产量、品质和抗虫性方面表现最好,是一种理想的抗虫新材料。
关键词:
棉花 抗虫 新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存敬 李延增 李之树 刘素恩
通过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间及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与不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间的杂交组合配置 ,分析了不同类别抗棉铃虫杂交种与新棉 99B的比较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杂交种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中 ,霜前皮棉产量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 ,霜前子棉产量次之 ,衣分、铃重、株高具有明显杂种优势 ,单株果枝数次之 ,子指不具优势 ,单株结铃数具有负优势。抗虫性、抗病性的杂种优势与杂交种类别有关。
关键词:
抗棉铃虫棉花 杂交种 优势 利用 类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晓 胡尚钦 童文 牟方生 黄璐琳 杨伟华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不完全设计研究氮肥、密度和缩节安对抗虫杂交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索川杂13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栽培因子对群体总果节量、成铃率、总铃数、单铃重、霜前皮棉产量及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施氮增加铃重、籽指;增加种植密度将降低籽指和单铃重;施缩节安提高籽指,降低衣分和单铃重.建立了抗虫杂交棉川杂13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型,经回归模拟寻优,获得皮棉产量在1650~1800kg/hm2的技术组合为施纯氮332.0~339.6kg/hm2,密度36520~37089株/hm2,缩节安98.0~100.8g/hm2.
关键词:
抗虫杂交棉 高产 栽培技术 川杂1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芬 李增书 赵国忠 李爱国
冀创棉一是利用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与抗病材料5013杂交育成,突出表现为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2年皮棉总产分别比对照新棉33B和DP99B增产21.5%和19.2%,2006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适宜冀中南棉区和同类生态区域种植。
关键词:
冀创棉1号 杂交抗虫棉 新品种 选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耿军义 李之树 李延增
抗棉铃虫杂交棉抗虫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研究@耿军义@李之树@李延增¥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抗棉铃虫杂交棉抗虫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研究StudiesonBolwormResistanceandMajorEconomicCharactersofBolworm┐Re...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朝晖 钟林光 陈益元 步洪凤 李鸿达
本研究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分析育苗方式(水浮育苗、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与耕作方式(翻耕、旋耕、免耕)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影响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主导因子是育苗方式。水浮育苗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和较低的丙二醛含量,果枝叶片光合速率高、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比值趋于合理,营养钵次之,穴盘育苗最差,翻耕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和较低的丙二醛含量,果枝叶片光合速率高、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比值趋于合理,旋耕次之,...
关键词:
棉花 育苗方式 耕作方式 生理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以春 张献龙 杨细燕 郭小平
选用 3个美国抗虫棉品种和 4个国产抗虫棉品种 (系),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 12个组合,对其不同发育时期 3个光合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优势表现,配合力效应及主要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花盛期(15 /07)、结铃期(15 /08)和吐絮始期 (15 /09)的光合速率的群体正向平均优势显著, 15 /07和15 /09蒸腾速率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的群体平均优势,不同时期测定的光合性状群体超亲优势以负向为主。F1 和F2 籽、皮棉产量的群体平均和超亲优势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单株铃数的增加,其次是单铃重。不同亲本之间 3个光合性状的GCA效应值差异明显...
关键词:
抗虫棉 杂种优势 配合力 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瑞莲 陈金湘 刘爱玉 周文新 熊格生
2002-2004年,以转基因抗虫棉农杂62,H16,H64的F1,F2,F3为材料,比较了杂种后代的产量优势.结果表明,F1平均皮棉总产量为1296.30kg/hm2,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214.38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19.81%;F2平均皮棉产量为1168.65kg/hm2,比对照增产86.73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8.01%;F3平均皮棉产量为1117.65kg/hm2,比对照增产35.73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3.30%.F1竞争优势最大,其次为F2,F3.F2,F3的衰退率与竞争优势一致,其平均优势衰退率分别下降了12.59%和17.62%.在试验材料中,农杂6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爱玉 李瑞莲 陈金湘
为提高杂交棉产量和品质,采用二次回归最优混合设计(311设计),研究了播期、栽培密度、施氮量三个栽培因子与抗虫杂交棉农杂62早熟性及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栽培因子对群体总果节量、成铃率、总铃数、单铃重、霜前皮棉产量及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处理群体总果节量变幅为(224.1~328.5)×104个/hm2,单株铃数变幅为23.57~52.94个,全株平均单铃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早播使全株平均单铃重降低,密度对单铃重无显著影响,缺氮和早播导致霜前花比例显著增高.经模拟寻优,供试品种农杂62在湖南棉区4月17~18日播种、每公顷栽培2.25×104株、施氮量为262.5kg/hm2时,...
关键词:
棉花 播期 密度 施氮量 早熟性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超 毛正轩 牟方生 杨泽湖 龚一耘 戢沛诚
用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创制的新型完全核不育系MAr为母本,以优质抗虫品系R36为父本,选育的川杂棉17号,在四川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4.5%和23.1%,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抗红铃虫。结果分析表明,川杂棉17号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纤维品质均属很好的优良杂交种,而且其杂交种子生产方法简化,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棉花 杂交种 核不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爱玉 陈金湘 张志刚 余筱南 李瑞莲
为探索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途径,采用多因子最优混合设计(311设计)研究了播期、栽培密度和施氮量对抗虫杂交棉农杂62棉铃形成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棉铃时间分布影响最大,随播期推迟,成铃高峰推迟,秋桃比例增加,而伏桃和伏前桃比例减小;施氮量影响次之,施N量增加,秋桃比例增加;密度影响最小.试验因子对棉铃空间分布均有较大影响,播期推迟,棉株下部内围铃比例增加,上部及叶枝铃比例减小;施N量增加,上部及外围铃比例增加,中下部铃比例减小;密度增加,叶枝铃及外围铃比例显著减小.各试验因子对棉铃形成时空分布的影响有互作效应.
关键词:
栽培因子 抗虫杂交棉 棉铃 时空分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锐 王远 马维军 郭三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