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3)
- 2023(10677)
- 2022(9508)
- 2021(9026)
- 2020(7628)
- 2019(17458)
- 2018(17707)
- 2017(33673)
- 2016(18796)
- 2015(21235)
- 2014(21431)
- 2013(20879)
- 2012(19004)
- 2011(17074)
- 2010(16903)
- 2009(15199)
- 2008(14657)
- 2007(12656)
- 2006(10958)
- 2005(9335)
- 学科
- 济(66882)
- 经济(66797)
- 管理(51743)
- 业(46883)
- 企(39558)
- 企业(39558)
- 方法(31592)
- 数学(27025)
- 数学方法(26695)
- 农(18129)
- 学(18011)
- 中国(17836)
- 财(16772)
- 业经(14972)
- 地方(14214)
- 制(13340)
- 理论(13217)
- 贸(11912)
- 贸易(11908)
- 农业(11782)
- 和(11772)
- 易(11556)
- 教育(10984)
- 技术(10958)
- 环境(10800)
- 务(10595)
- 财务(10525)
- 财务管理(10506)
- 银(10284)
- 银行(10233)
- 机构
- 大学(259471)
- 学院(258210)
- 管理(101912)
- 济(92617)
- 经济(90263)
- 理学(88679)
- 理学院(87628)
- 研究(87559)
- 管理学(85946)
- 管理学院(85502)
- 中国(62252)
- 科学(58642)
- 京(56214)
- 农(48107)
- 所(45172)
- 业大(43592)
- 财(42123)
- 研究所(41700)
- 中心(39108)
- 农业(38126)
- 江(37441)
- 北京(35141)
- 范(34736)
- 师范(34309)
- 财经(34013)
- 院(31926)
- 经(30910)
- 技术(30511)
- 州(30421)
- 师范大学(27625)
- 基金
- 项目(184336)
- 科学(142624)
- 研究(132219)
- 基金(131325)
- 家(115976)
- 国家(115001)
- 科学基金(97372)
- 社会(79191)
- 社会科(74759)
- 社会科学(74739)
- 省(73644)
- 基金项目(70485)
- 自然(65743)
- 自然科(64181)
- 自然科学(64159)
- 自然科学基金(62971)
- 划(62160)
- 教育(60819)
- 编号(54758)
- 资助(53901)
- 成果(44745)
- 重点(41128)
- 部(39385)
- 发(38697)
- 创(38323)
- 课题(38218)
- 科研(35696)
- 创新(35676)
- 计划(34968)
- 项目编号(33908)
- 期刊
- 济(100661)
- 经济(100661)
- 研究(72701)
- 中国(49483)
- 学报(48525)
- 农(43977)
- 科学(41763)
- 管理(36586)
- 大学(35255)
- 学学(33236)
- 教育(32413)
- 财(30772)
- 农业(30615)
- 技术(22268)
- 融(18584)
- 金融(18584)
- 业经(17289)
- 财经(15513)
- 经济研究(15456)
- 图书(15267)
- 业(15254)
- 科技(13952)
- 业大(13421)
- 版(13344)
- 理论(13093)
- 经(13053)
- 问题(12884)
- 实践(12282)
- 践(12282)
- 技术经济(11389)
共检索到368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海英 方丽 茹水江 王汉荣
【目的】蔓枯病常引起甜瓜毁灭性的损失,研究甜瓜与蔓枯病菌互作的功能基因对选育抗蔓枯病的甜瓜品种是非常重要的。【方法】采用农杆菌侵染子叶外植体的方法产生T-DNA插入的甜瓜突变体,人工气候箱内离体和大棚内幼苗接种蔓枯病菌,筛选蔓枯病抗性增强的突变体株系,并且初步研究该突变体的抗病机制。【结果】一个蔓枯病抗性明显增强的突变体,命名为edr2,该突变体是T-DNA单拷贝插入甜瓜染色体引起的,edr2的蔓枯病抗性和标记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共分离。蔓枯病菌在突变体甜瓜edr2上的侵染过程与在野生型甜瓜上相比,分生孢子萌发率降低、芽管的伸长和菌丝的生长较迟缓。蔓枯病菌的侵染能引起edr2突变体发生细胞程序...
关键词:
甜瓜 蔓枯病 突变体 抗性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亓飞 林姝 宋蒙飞 张孟茹 陈姝延 张乃心 陈劲枫 娄群峰
【目的】白粉病是危害黄瓜产量、品质的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抗白粉病材料的发掘与研究,可以实现从根本上解决病害问题。对获得的‘长春密刺’突变体材料进行分析,旨在筛选出黄瓜抗白粉病突变体材料,丰富育种群体。【方法】对400份‘长春密刺’突变体材料进行苗期接种白粉病菌试验,通过叶片病斑观察结合病情指数分析,初步筛选出抗病材料,将筛选出的抗病材料在大田环境下自然发病进一步观察表型。对初步筛选出的抗病材料进行苗期生理鉴定,测定并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通过田间自然发病进一步筛选抗病材料,并测定其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等光合作用指标及乙烯、茉莉酸、水杨酸激素含量,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叶片中乙烯、茉莉酸、水杨酸、木质素、病程相关蛋白等防御信号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感病材料相比,抗病材料的表面菌斑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都优于对照‘长春密刺’,胞间CO2浓度低于‘长春密刺’。在防御激素方面,抗病材料的乙烯、茉莉酸、水杨酸含量同样优于感病材料,而在成熟期叶片的防御信号途径相关基因表达上,抗病材料的表达高于感病材料。通过苗期接种白粉病菌和田间自然发病综合筛选出了两份抗白粉病突变体材料:Mu-86-2、Mu-58-9。【结论】通过对突变体库的筛选可以获得抗白粉病新材料,这些材料的获得对黄瓜抗白粉病的遗传研究和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黄瓜 突变体 抗白粉病 筛选鉴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菊 赵奎华 刘长远 苗则彦 梁春浩 林凤
从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到4个对甜瓜枯萎病菌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经初步鉴定,Y1、Y2、X1、X11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室内防治试验测定表明,它们对甜瓜枯萎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最好的Y1防治效果可达75.32%。
关键词:
甜瓜枯萎病 生物防治 拮抗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权 胡白石 王金生
以水稻白叶枯病菌野生型菌株JXOⅢ和其hrp基因突变体Du72 8接种处理汕优 6 3幼苗 ,测定了处理的第 3叶和同株未处理的第 4叶中水杨酸 (SA)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过氧化物酶 (PO)和几丁质酶 (CHT)活性及其相应基因转录活性的变化。接种JXOⅢ和Du72 8后 ,处理叶片和未处理叶片中游离SA含量几乎没有变化 ,而根中游离SA含量则明显增加。与JXOⅢ处理相比 ,Du72 8处理后可迅速提高处理叶片中PAL、PO和CHT的活性 ,而未处理叶片中这些酶的活性几乎没有变化。处理和未处理叶片中编码这些酶的相应基因 (包括查尔酮合成酶基因 )转录活性的时序变化与酶活性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毕研飞 徐兵划 钱春桃 郭静 张永兵 伊鸿平 陈劲枫
【目的】蔓枯病(gummy stem blight)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是危害甜瓜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其存在生理小种的分化,品种即使仅携带单个抗病基因,仍会导致甜瓜抗性逐步降低甚至丢失。建立甜瓜抗蔓枯病聚合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选育抗性高且不再分离的聚合抗源自交系和品质优良且高抗甜瓜蔓枯病的改良白皮脆品种(品系),为甜瓜优质、抗病和高产育种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选择方法和重要的中间材料。【方法】利用5份甜瓜单一抗源材料PI140471、PI157082、PI511890、PI482398和PI420145两两杂交获得8份聚合抗源(082-471、082-890、082-398、145-4...
关键词:
甜瓜 分子标记 抗病性 品种改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唐文华 周洪友 黄永
在大棚内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 BTH 75μg.m L-1用药 2次 ,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角斑病防治效果可达 6 0 %左右。 BTH用药 50 μg.m L-1,或仅用药 1次 ,则效果较差。 BTH对采后病害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甜瓜采后处理可推迟发病 1~ 2周。抗病性诱导剂 BTH用量少 ,无环境污染 ,防治效果好 ,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植物病害防治剂。本文首次报道了 BTH对甜瓜白粉病、细菌角斑病和甜瓜采后病害的防治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艳 迟铭 王宝祥 宋兆强 杨波 卢白关 李健 秦德荣 徐大勇
从江苏省稻瘟病不同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液中提取稻瘟病菌粗毒素,以本地区较感病中粳稻新品系L119为材料,研究不同稀释浓度粗毒素对水稻种子萌发、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在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适宜的稻瘟病菌粗毒素进行胁迫培养,以获得抗病性有所增强的变异植株。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后胚芽的长度随着粗毒素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在浓度达到1 m L/10 m L时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种胚愈伤组织的生长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强,在浓度为25%时无愈伤产生;愈伤组织在分化时对粗毒素较敏感,在粗毒素浓度为5%时分化成苗数急剧下降。对诱导、分化2个阶段双重粗毒素胁迫培养的组培再生植株进行...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粗毒素 抗病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力游 高必达 廖小兰 黄红
用草酸毒素作筛选剂处理油菜愈伤组织,获得耐毒素的突变体,分化培养后得到小量再生植株。经用毒素处理离体叶片,油菜菌核病菌菌丝体接种离体叶片和田间植株及田间病圃测定几种方法鉴定显示,所获再生植株与原品系(2242)相比较,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对菌核病的抗性,其F1代材料保持了抗性,F2代材料抗性有一定的分化,但大部分的仍保持了抗性,其中有S11、S21、S23、S24、S25、S26几个材料具有较明显的抗性,可用作抗源和进一步选育抗病良种。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抗病性,抗病突变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娟 薛泉宏 杜军志 于妍华 薛磊
【目的】研究放线菌C28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及对盆栽甜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对该放线菌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采用琼脂块法、生长速率法研究放线菌C28对靶标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C28对甜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C28的分类地位。【结果】①放线菌C28对供试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广谱拮抗性,拮抗圈直径为10.0~22.5mm;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菌发酵滤液原液对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及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毕研飞 徐兵划 郭静 张永兵 伊鸿平 钱春桃 陈劲枫
[目的]为甜瓜抗蔓枯病聚合育种探索一种简单、快捷的选择方法,同时获得品质优良且高抗甜瓜蔓枯病的改良‘白皮脆’品种(系)。[方法]利用单一抗源PI140471(含抗病基因Gsb-1)与PI420145(含抗病基因Gsb-6)杂交,结合苗期蔓枯病菌A和A1梯度接种(5×105m L-1、5×107m L-1和5×109m L-1)鉴定与SSR标记CMCT505及SCAR标记SGSB1800筛选,获得聚合2个抗蔓枯病基因Gsb-1和Gsb-6的聚合抗源471-145。以聚合抗源471-145为父本,品质优异的感病品种‘白皮脆’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F1,选取含有聚合抗源且表现高抗的F1单株,再以‘白皮脆...
关键词:
甜瓜 蔓枯病 分子标记 抗病性 聚合育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兵划 钱春桃 王红英 毕研飞 娄群峰 张永兵 伊鸿平 陈劲枫
蔓枯病是危害甜瓜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由于存在生理小种的变异,携带单个抗病基因的甜瓜品种在生产中表现出抗性不足,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聚合基因材料的抗性,并分析相关防卫基因的差异表达。利用5份抗源创制8份聚合抗病基因材料,在采用梯度浓度孢子液接种鉴定的基础上,利用RT-PCR技术研究接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抗坏血酸氧化酶(APX)基因、几丁质酶(CHT)基因等防卫基因在聚合基因材料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当接种浓度为5×109mL-1时,单一抗源已开始出现感病现象,而聚合基因材料仍表现高抗或抗,其中,890-398(PI511890×PI482398)和145-471(PI420145×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增贵 李天来 赵王月 陈捷
从2~5叶期甜瓜根茎部共分离纯化了内生细菌81株,平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有6株内生细菌对甜瓜枯萎病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Z46,Z53,Z54和Z56菌株的拮抗性较强。上述4株拮抗菌的5倍发酵滤液对镰刀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2.8%,66.8%,63.0%,64.7%。温室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Z56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效最高,200倍和400倍发酵液的防效分别为80.0%和60.0%,同时对寄主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说明Z56菌株具有潜在生防功能。
关键词:
甜瓜枯萎病 内生细菌 拮抗性,防效测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明敏 刘正坪 霍秀文
以茄子黄萎病菌毒素为选择剂,结合组织培养技术,离体筛选茄子抗黄萎病突变体,开拓一条体细胞抗病育种的新途径。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在MS+IAA 1 mg/kg+NAA 1 mg/kg+KT 0.2 mg/kg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下胚轴次之,子叶最差;15%的毒素浓度(v/v)可以作为突变体的筛选压力;逐步提高毒素浓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愈伤组织对毒素的抗性。
关键词:
茄子黄萎病菌 毒素 离体筛选 抗病突变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中存
以龙马 1号、临 85 - 14、 832 5 5 6×F6 3Fo、 836 1- 4×PH82 - 2 - 2Fo为材料 ,研究了小麦离体培养和辐射诱变相结合对其后代抗白粉病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 ,辐射诱变和离体培养结合 ,能产生抗白粉病植株 ,杂合材料比稳定品种的诱变频率高 ,可选择的有益变异也高 ,尤其832 5 5 6×F6 3Fo材料 ,rSC1代选出 7株抗白粉病 ,其中 2株达高抗 ,抗白粉病单株的叶片变短变厚 ,叶色变深 ,并对株高有降低作用 ;而其千粒重大都下降 ,穗粒数的变化有增加的 ,也有减少的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 离体培养 辐射诱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