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9)
- 2023(12148)
- 2022(10756)
- 2021(10332)
- 2020(8717)
- 2019(20265)
- 2018(20614)
- 2017(39284)
- 2016(21721)
- 2015(24574)
- 2014(24882)
- 2013(24049)
- 2012(21832)
- 2011(19572)
- 2010(19667)
- 2009(17844)
- 2008(17136)
- 2007(14856)
- 2006(12719)
- 2005(10995)
- 学科
- 济(81266)
- 经济(81170)
- 管理(59340)
- 业(54888)
- 企(46251)
- 企业(46251)
- 方法(40779)
- 数学(35662)
- 数学方法(34981)
- 农(21491)
- 学(20794)
- 中国(20413)
- 财(18988)
- 业经(17593)
- 理论(16438)
- 地方(15788)
- 制(14958)
- 农业(14101)
- 和(13674)
- 贸(13294)
- 贸易(13288)
- 易(12880)
- 技术(12546)
- 环境(12159)
- 务(12002)
- 教育(11981)
- 财务(11918)
- 银(11897)
- 财务管理(11895)
- 银行(11840)
- 机构
- 大学(301151)
- 学院(300482)
- 管理(118491)
- 济(109382)
- 经济(106740)
- 理学(103333)
- 理学院(102139)
- 管理学(99868)
- 管理学院(99351)
- 研究(99017)
- 中国(71692)
- 科学(66572)
- 京(64649)
- 农(53618)
- 所(50766)
- 业大(49505)
- 财(49212)
- 研究所(46825)
- 中心(44527)
- 江(43208)
- 农业(42438)
- 北京(40494)
- 范(40126)
- 财经(39764)
- 师范(39611)
- 院(36251)
- 经(36095)
- 技术(35679)
- 州(35372)
- 师范大学(31749)
- 基金
- 项目(212432)
- 科学(165127)
- 基金(152031)
- 研究(151453)
- 家(133886)
- 国家(132793)
- 科学基金(113227)
- 社会(91116)
- 社会科(86110)
- 社会科学(86085)
- 省(85087)
- 基金项目(80613)
- 自然(76922)
- 自然科(75145)
- 自然科学(75124)
- 自然科学基金(73720)
- 划(71615)
- 教育(70919)
- 资助(63805)
- 编号(62456)
- 成果(50614)
- 重点(47525)
- 部(45411)
- 发(44052)
- 创(43969)
- 课题(43695)
- 科研(41228)
- 创新(40947)
- 计划(40186)
- 大学(39202)
- 期刊
- 济(116855)
- 经济(116855)
- 研究(83149)
- 中国(56708)
- 学报(54136)
- 农(48525)
- 科学(47419)
- 管理(43287)
- 大学(39751)
- 学学(37501)
- 教育(37498)
- 财(36295)
- 农业(33700)
- 技术(27801)
- 融(21249)
- 金融(21249)
- 业经(20008)
- 经济研究(18698)
- 财经(18272)
- 业(17265)
- 图书(16798)
- 科技(15654)
- 经(15467)
- 版(15161)
- 业大(14765)
- 问题(14693)
- 理论(14352)
- 技术经济(14038)
- 统计(13876)
- 实践(13371)
共检索到425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能刚 郑志富 周燮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植物对环境胁迫产生反应和胚成熟诸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对ABA受体的研究却很少。Napier等(1990)曾专门论述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受体的最新进展,却没有ABA受体这一部分。Walker-Siminons等(1991)提出,研究ABA受体和信号传导途径的两个有希望成功的方法之一,是用抗独特型抗体(anti-idiotypicantibody,抗Id抗体)作为受体探针。除了GA_4受体之外,迄今未见到用抗Id抗体来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凯 周燮
以脱落酸(ABA)为配基,分别通过其C1位和C4′位偶联的亲和层析柱对玉米根尖中的膜ABA结合蛋白(ABBP)进行了纯化,其中,用C1偶联的亲和柱具有较高的纯化效率;对比了以尿素和硫氰化钾(KSCN)为解吸附剂的洗脱效果,发现使用后者(3mol/L)能得到纯净的ABBP;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RL-BA)结果表明,经过亲和纯化后的ABBP具有受体的基本特性——专一结合ABA的能力。以C1-ABBP和C4′-ABBP为免疫原,制备了2种多克隆抗体。
关键词:
脱落酸 结合蛋白 受体 亲和层析 抗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琼 陆承平 陈怀青
用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免疫Balb/C小鼠,通过一次性杂交瘤融合,在筛选HEC毒素单克隆抗体(McAb1)的同时,用兔抗HEC毒素血清(PAb)包板的ELISA方法,筛选到两株抗HEC毒素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McAb2)。两株McAb2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1:20480和1:5120,属于IgG1亚类。HEC毒素的模拟抗原McAb2不能溶解人的O型红细胞,但能与相应的PAb反应,并能阻断PAb与HEC毒素的结合。将McAb2连接到同源小鼠红细胞(MRBC)后免疫小鼠,用HEC毒素包板的ELISA检测其血清,呈阳性结果,说明McAb2能模拟HEC刺激机体产生抗HEC毒素的抗体(Ab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骁飞 魏凤仙 李青梅 职爱民 王方雨 孙亚宁 柴书军 付晓鹤
通过细胞融合建立分泌抗植酸酶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2株杂交瘤细胞,其中,5C3细胞株产生单抗亚型为IgG1型,效价为1∶(1.02×106),IC50=100.07 ng/mL,亲和常数为6.70×109L/mol,与市售常规植酸酶、包被植酸酶及浓缩植酸酶的IC50分别达到130.43,126.16,125.33 ng/mL,交叉反应率分别为76.72%,79.32%和79.84%。与高温失活(100℃水煮5 min)的麸皮植酸酶、普通植酸酶、包被植酸酶及浓缩植酸酶IC50分别为4 205.45,4 01...
关键词:
植酸酶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ELIS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敬文 蒋晶
研究了脱落酸(ABA)诱导黑荆树悬浮培养细胞抗冻性发育的有关问题,其中包括ABA施用浓度、抗冻性发育的时间进程、ABA诱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高、环己亚胺对抗冻性发育的抑制作用等。研究结果表明,黑荆树悬浮培养细胞能够在添加ABA的MS培养基中,在25℃进行抗寒诱导,以10mg/LABA处理8天的悬浮培养细胞在-6℃的存活率达83.6%,而对照存活率为零。ABA能够诱导悬浮培养细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高5.5倍,环己亚胺能够抑制蛋白质含量增高,同时也抑制低温驯化和ABA诱导的抗冻性发育。
关键词:
黑荆树,抗冻性,AB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忠全 肖亮 毛建辉 卢代华 曾华兰 何炼 汪世元 姚琳
采用水稻移栽前10 d秧田期药剂处理,研究了脱落酸.吲哚丁酸和脱落酸对水稻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15 d,脱落酸.吲哚丁酸33.3、50.0和100.0 mg/kg处理,秧苗分蘖数平均比清水对照增加15.63%、17.52%和15.78%;脱落酸1.0 mg/kg处理分蘖数增加5.38%。水稻移栽后30 d,脱落酸.吲哚丁酸上述3种浓度处理秧苗分蘖数依次增加8.88%、10.63%和9.16%;脱落酸处理增加0.87%。水稻成熟期调查,脱落酸.吲哚丁酸3种浓度和脱落酸处理,有效穗、结实数均比清水对照有所提高。脱落酸.吲哚丁酸33.3、50.0和100.0 mg/kg处理和脱落酸1...
关键词:
脱落酸.吲哚丁酸 水稻 增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后有丽 苏世平 李毅 种培芳 马鹏图 魏斌
以大田环境中多年龄植物红砂(Reamuria soongorica)植株为材料,采用室外试验研究了自然干旱下喷施2、4、6和8 mg·L~(–1)的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对红砂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能降低红砂叶片中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游离脯氨酸(free proline, Pro)和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随着ABA浓度的增加,ABA作用效应先增强后减弱。其中,6 mg·L~(–1)的外源ABA作用效应最大,与处理前相比,该浓度下红砂叶片中SS、 Pro、 SP含量分别显著下降35.75%、 90.08%、 16.66%, SOD活性显著上升28.94%,POD活性为处理前的1.35倍,CAT活性显著上升84.46%。因此,喷施外源ABA可缓解干旱胁迫对红砂植株的伤害,以喷施6 mg·L~(–1)的外源ABA效果最佳。在今后荒漠区红砂种群的保育中可喷施6 mg·L~(–1)的外源ABA缓解干旱胁迫对植株的伤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新伦 谢荔岩 林奇英 吴祖建
虫传接毒鉴定表明,水稻品种(系)武育粳3号和KT95-418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差异明显.以这2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脱落酸(ABA)在水稻与水稻条纹病毒(RSV)互作中的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水稻受RSV侵染后内源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武育粳3号和KT95-418 ABA含量均先迅速升高,分别是未接种的3.7和5.7倍,后下降至与健株一致.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外施ABA处理后武育粳3号中CP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下调比率为2.8,KT95-418中CP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ABA合成抑制剂norflurazon处理未引起武育粳3号和KT9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雲雲 陈鑫 陈启洲 卢芳 徐晨 杨洪涛 苏佩佩 刘晓龙
为了探究高温胁迫下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芽生长的影响。采用10μmol/L的ABA溶液对水稻种子浸种24 h,然后置于40℃的高温环境中萌发,设计对照(CK-ABA)、ABA浸种(CK+ABA)、高温处理(HS-ABA)和ABA浸种后施加高温处理(HS+ABA)4种处理方式,研究ABA浸种对高温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幼芽生长、活性氧(ROS)积累、细胞损伤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显著(P<0.05)抑制了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芽和幼根的生长,且种子发芽率与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及丙二醛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导致ROS过量积累及细胞损伤是高温胁迫抑制种子萌发的重要限制性因素。非高温胁迫下,ABA浸种与非ABA浸种处理间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芽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高温胁迫下,ABA浸种提高了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芽、幼根的生长,显著(P<0.01)或显著(P<0.05)负相关关系。此外,高温胁迫下,ABA浸种显著(P<0.05)上调了幼芽内ABA应答基因Salt和OsWsi18的表达,说明ABA信号途径被激活。综上所述,提高下游抗氧化防御能力、抑制ROS过量积累和降低细胞损伤是ABA诱导水稻在种子萌发期适应高温胁迫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水稻 脱落酸 高温胁迫 诱抗效应 活性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琴 王志敏 王树安 苏宝林
利用离体穗培养方法研究了脱落酸(ABA)对小麦穗粒数的调节作用。在开花前15天和开花前8天进行离体穗培养,不同浓度(10-6,10-5,10-4mol·L-1)ABA处理均显著降低穗粒数,ABA的作用一方面是降低了离体器官的蔗糖吸收量(源调节),另一方面是降低了穗器官的蔗糖代谢活性(库调节)。开花期穗培养,ABA处理对穗粒数的影响力较小,而且主要是通过降低蔗糖吸收量而起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穗发育过程中,蔗糖与ABA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穗粒数的重要生理调控机制。
关键词:
小麦 穗粒数 AB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忠 陆承平 杜念兴 徐为燕 陈溥言
以纯化的牛冠状病毒(BCv)免疫 BALB/c 小鼠,取其脾脏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SP2/0融合,用间接 ELISA 筛选,获得了4株分泌 BCV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C_(12)、C_(31)、C_(42)和C_(54).它们系针对 BCV 不同表面抗原决定簇的.用 C_(12)和 C_(31)两株细胞制备的腹水混合包被聚苯乙烯微孔板,建立了以生物素标记的兔抗 BCV IgG 和酶标亲和素介导的 BAS—ELISA,并对 BCV 标准毒株和临床犊牛腹泻粪样作了检测.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单克隆抗体 ELIs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庞保平 高书晶 陈正贤 周晓榕 杜雅南
【目的】制备麦长管蚜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麦蚜的捕食性天敌种类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鉴定抗体类型及亚类;间接ELISA测定抗体特异性;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印迹分析确定抗体结合蛋白。【结果】制备出2株高度特异性的麦长管蚜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EGA-1E8和EGA-4H11,分别属于IgM亚类和IgG2b亚类。麦长管蚜抗原由多种多肽组成,其中单克隆抗体EGA-4H11与麦长管蚜抗原54.2kD的多肽结合。特异性试验表明,这2种抗体不与麦田中其他种类的昆虫和蜘蛛发生交叉反应。【结论】成功地制备了麦长管...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利利 刘元嫄 程金平 王茜 王文华
为了获得稳定、高效分泌抗软骨藻酸(D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活泼酯法制备软骨藻酸免疫抗原(DA-KLH)和包被抗原(DA-BSA),以DA-KLH免疫BALB/c小鼠,用细胞融合技术筛选抗软骨藻酸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大量单抗,捕获EL ISA法测定小鼠免疫球蛋白亚型,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效价;用G蛋白亲和层析法来纯化腹水。结果显示,成功构建2株能稳定分泌DA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2B1和4C2,抗体亚类分别为IgG1和IgG2a,间接EL ISA检测小鼠腹水的抗体效价达1∶64 000,腹水纯化后蛋白浓度为1.27和0.675 mg/mL。研究...
关键词:
软骨藻酸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晓航 黄威权 夏永娟 李元 李别虎 张荣庆 姚兵 姜国良 刘云 杨栋 刘允坤
检测了抗迟缓爱德华菌单抗对牙鲆的保护性。从10株自制单抗中筛选出一株对牙鲆具有较强保护性的单抗3F7。与仅以该菌感染的对照组相比,该抗体可显著提高牙鲆感染迟缓爱德华菌后的存活率。在以每条鱼0.1mL(109CFU)菌量做攻击保护时,其保护率可达80%。另外,利用所制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查了迟缓爱德华菌经腹腔感染牙鲆鱼后细菌的侵染途径,结果显示牙鲆对该菌易感的器官为肝、肾、牌等,而胃、肠等器官并不易被感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鸯 陶明亮 路保通 靳亚平
【目的】制备抗Zhangfei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用Zhangfei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融合,筛选出阳性克隆,应用有限稀释法筛选抗Zhangfei蛋白的单克隆杂交瘤株;采用腹水诱生法制备单抗腹水,用饱和硫酸铵法纯化腹水抗体;采用间接ELISA、单克隆抗体亚型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记技术、曲线拟合方案等分别鉴定单抗效价、亚型、特异性和亲和力等特性。【结果】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达1∶5 000以上,细胞融合克隆率为98.96%,阳性克隆率为30.18%,筛选出2株抗Zhangfei蛋白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其培养上清效价均达到1∶800,腹水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