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6)
2023(12122)
2022(10174)
2021(9190)
2020(7447)
2019(16639)
2018(16210)
2017(29058)
2016(16675)
2015(18641)
2014(18258)
2013(17832)
2012(17054)
2011(15631)
2010(16000)
2009(14478)
2008(14408)
2007(12999)
2006(11655)
2005(10676)
作者
(53026)
(44221)
(44195)
(41501)
(28079)
(21587)
(19762)
(17355)
(16997)
(15911)
(15132)
(14875)
(14474)
(14044)
(13888)
(13825)
(13430)
(13229)
(12770)
(12711)
(11518)
(11191)
(10949)
(10292)
(10072)
(10050)
(9821)
(9760)
(9191)
(8915)
学科
(67879)
经济(67807)
管理(42008)
(41684)
(30885)
企业(30885)
方法(23445)
中国(22835)
(21568)
数学(20050)
地方(20045)
数学方法(19770)
业经(16534)
(15517)
农业(14866)
(13857)
(13742)
贸易(13731)
(13398)
(13262)
教育(12317)
理论(12133)
(11908)
技术(11864)
银行(11845)
(11719)
(11718)
金融(11716)
环境(11491)
(11426)
机构
学院(239914)
大学(238156)
(92144)
研究(91759)
经济(89911)
管理(82388)
理学(70224)
理学院(69263)
管理学(67694)
管理学院(67290)
中国(65665)
科学(59964)
(54914)
(52725)
(49226)
研究所(44910)
农业(43487)
业大(42827)
中心(40369)
(40130)
(38698)
(34483)
师范(33966)
北京(33482)
(32855)
(31742)
财经(31324)
(30834)
技术(30560)
(28374)
基金
项目(159708)
科学(122976)
研究(112020)
基金(111206)
(100701)
国家(99758)
科学基金(82772)
社会(68575)
(66408)
社会科(64869)
社会科学(64852)
基金项目(58715)
(55765)
自然(54634)
自然科(53422)
教育(53404)
自然科学(53402)
自然科学基金(52435)
资助(45050)
编号(44826)
(39955)
重点(37178)
成果(36156)
课题(34062)
(33982)
(33463)
计划(31740)
创新(31725)
发展(30802)
科研(30529)
期刊
(109793)
经济(109793)
研究(72129)
中国(60675)
(51433)
学报(49133)
科学(41302)
教育(38594)
大学(35846)
农业(35278)
学学(33784)
管理(31241)
(29218)
(22322)
金融(22322)
技术(21626)
业经(19277)
(19066)
经济研究(17271)
财经(15402)
业大(14035)
问题(13858)
(13596)
(13385)
科技(12919)
农业大学(11951)
技术经济(11280)
(11261)
商业(11045)
(10905)
共检索到375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菲   韩宇杰   房义   向海   谷月   常潇   钟荣珍  
【目的】探究在“农作物秸秆饲养-基质发酵-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抗生素(莫能菌素)对氮转化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种养结合综合利用体系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吉林省辽源县一处肉牛养殖场的30头肉牛,随机均分为2组,饲喂60 d,其中一组饲料中加入抗生素莫能菌素(RA),一组不添加(RN),收集2组肉牛粪便,分别与水稻秸秆混合后发酵35 d,发酵产物作为基质栽培双孢菇。发酵过程中测定NH3和N2O的排放情况;在发酵和栽培过程中,测定基质总氮量,同时测定基质含水量、温度、C/N、p H以及脲酶、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利用16S r RNA和ITS测序来表征发酵基质中的细菌和真菌种群组成;测定双孢菇子实体产量和总氮含量,探究基质发酵和双孢菇栽培过程中抗生素对氮素转移及氮回收的影响。【结果】在发酵阶段,基质中残留的抗生素未改变基质温度、含水量、C/N的变化趋势,但高温期平均温度下降了1.1℃,NH3和N2O排放量降低,更多的氮留在了基质中(RN处理的氮保留率为39.58%,RA处理为43.23%),抗生素抑制了氮素的转移。相比RN处理,RA处理发酵后基质理化性质不利于双孢菇菌丝生长。残留的抗生素使RA处理初始脲酶、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高于RN处理(P<0.05),发酵开始后RA处理基质中的脲酶和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低于RN处理,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仍高于RN处理;栽培结束后,RA处理的脲酶活性高于RN处理,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仍低于RN处理。在双孢菇栽培阶段,基质中残留的抗生素影响了双孢菇菌丝的生长,提高了基质的含水量和p H,在开始出菇前基质的C/N降低,最终双孢菇产量降低,氮回收率从0.17%(RN处理)下降至0.11%(RA处理)。发酵结束后,残留的抗生素使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及海杆菌属细菌、Mycothermus属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细菌及假小蜜环菌属真菌的相对丰度升高。【结论】基质中残留的抗生素抑制了氮素的转化,更多的氮保留在基质中,影响了双孢菇生长,降低了氮转化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琳翔  李婕  王圣铕  肖淑霞  蔡志英  江玉姬  谢宝贵  
通过隧道发酵技术对草菇(Volvaria volvacea)的栽培原料进行发酵处理,以期应用于草菇工厂化栽培生产.发酵过程中检测了发酵料的温度、pH,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料转移至塑料框内进行高温杀菌,并对草菇进行室内栽培.试验时,对发酵隧道装料系数以及塑料框栽培的装料高度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草菇农艺性状的测定,探索隧道发酵技术对草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隧道装料系数为50%,发酵料升温较快,发酵料终pH为7.89,适合草菇生长;塑料框装料高度10.0 cm时,草菇生长最好,单框产量最高为(434.14±132.39) g,横径和纵径最大为(40.34±5.12) mm和(43.71±5.97) mm,生物转化率较高,达(17.37±5.5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凌成金  张云开  陈桂光  覃拥灵  梁智群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GX-29菌摇瓶发酵产抗生素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种子培养时间48 h,接种量9%,发酵培养基初始pH 7.5,摇瓶装液量70 mL/250 mL,温度28℃,摇床转速160 r/m in,发酵时间5 d。在此条件下,GX-29菌发酵液的杀虫半致死时间仅为13.8 m in。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建龙  于基成  刘秋  王皓  闫建芳  赵柏霞  刘志恒  
利用响应面法对分离于大连海域的番茄溃疡病生防菌株小链霉菌(Streptomycete parvus)PH33菌株产抗生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二水平设计的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7种因素中对小链霉菌产抗生素能力影响最主要的3种;然后运用爬坡路径法对这3种因子进行试验,获得这3种重要因子的最适范围。最后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3种重要影响因子的相互作用及最优条件。最终条件为发酵温度30.97℃、初始pH值6.91、每250mL三角瓶装液量101.08mL。优化后抑菌圈直径由29mm提高到38mm,提高31.03%。结果表明,数理统计试验设计和分析的方法可成功地用于小链霉菌产抗生素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华威  龚萍  郜道玉  周源  华娟  邵志勇  陈洁  万平民  金尔光  李自力  
为了探讨翻堆次数对异位发酵床连续堆肥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和可移动基因元件(MGEs)的影响,设置1 d翻堆1次(F1组)和2 d翻堆1次(F2组)2种条件,采用PCR技术检测堆肥过程中15种基因,包括2种四环素类(tetG、tetW)、3种磺胺类(sul1、sul2、dfrA1)、2种β-内酰胺类(bla TEM-1、fexA)、2种MLSB类(ermX、ermQ)、2种FCA类(optrA、IsaE)、1种氨基糖苷类(aac(6')-Ib-cr)、1种整合子(intI1)及2种转座子(Tn916/1545、ISCRI)基因。PCR结果显示,2组样品中均检出11种ARGs(tetG、tetW、sul1、sul2、bla TEM-1、fexA、ermX、ermQ、optrA、IsaE、aac(6')-Ib-cr)和3种MGEs(intI1、Tn916/1545、ISCR1),其中7种基因(tetG、tetW、sul1、sul2、blaTEM-1、ermQ、intI1)的检出率较高;F1和F2组0~5 d均检出12种,33 d和40 d分别检出1种,40 d后明显增加,表明ARGs和MGEs种类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采用qPCR技术对检出率较高的7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F1和F2组7种目标基因的总相对丰度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试验结束时较0 d分别降低82.33%和78.89%,其中tetG、tetW、sul1、bla TEM-1、ermQ、intI1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16.51%、87.89%、54.58%、99.99%、97.80%、59.29%和64.32%、99.46%、50.91%、99.29%、82.22%、99.92%。结果表明,异位发酵床降解粪污高温期可减少ARGs种类和丰度,且2 d翻堆1次对大部分ARGs的去除效果更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增波  薛泉宏  梁军锋  
采用杯碟法研究了4株拮抗性放线菌固态和液态发酵产物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aus)、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及青霉(Penicillium)4株供试靶标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利用放线菌固态发酵生产农用抗生素的思路是可行的。供试的04,07和08号3株放线菌大米固态发酵产物与黄豆粉液态发酵产物对靶标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aus)的相对抑菌环宽度分别为4.0mm/g与0.7mm/mL,对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的相对抑菌环宽度分别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曹鸣庆  佐藤隆德  
抗生素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头孢霉素Ⅱ(Keflodin)和Claforan影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其浓度越高,影响越大.羧苄青霉素促进辣椒(Capsicum annuum L.)子叶外植体愈伤组织发生,同时,还影响油菜小孢子胚再生植株及辣椒子叶再生株的生根,产生粗短根甚或发育为瘤状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杜军利  武德功  王银  吕丽  
为了明确不同抗生素对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10种抗生素(盐酸土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硫酸卡那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庆大霉素、头孢霉素、盐酸林可霉素)采用浸根法处理高粱苗,然后将高粱蚜接至不同抗生素处理后的高粱叶片上进行生命表实验,记录高粱蚜的发育历期、产蚜量、生殖期、生殖力,并计算高粱蚜的各项生命参数。结果表明,经过盐酸土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罗红霉素处理过的叶片上的高粱蚜的若蚜期与对照相比显著延长(P<0.05);经过硫酸卡那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头孢霉素处理过的叶片上的高粱蚜的若蚜期显著短于对照(P<0.05);经盐酸土霉素、利福平、四环素、庆大霉素处理的叶片上的高粱蚜的生殖力显著低于对照(P<0.05)。盐酸土霉素、利福平、四环素处理高粱植株后,高粱蚜的内禀增长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以上结果说明盐酸土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的作用延长了高粱蚜的若蚜期,缩短了生殖期,降低了高粱蚜的生殖力,且高粱蚜内禀增长率和净增殖率也显著降低,因此盐酸土霉素、利福平、四环素能够抑制高粱蚜的生长发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  陈晓阳  李云  李伟  丁霞  
该文探讨了卡那霉素、G418、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4种抗生素对银白杨不同培养阶段外植体生长、分化或生根的影响,确立了由农杆菌介导的银白杨遗传转化研究中抗生素种类和转化体的筛选浓度.结果表明:在叶片转化筛选阶段,卡那霉素和G418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5和10mgL,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的适宜浓度为200~600mgL和200~400mgL;在抗性芽生根培养时,卡那霉素和G418浓度分别为20~25mgL和15~20mgL,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浓度为200~800mgL和200~600mgL.头孢霉素或羧苄青霉素的抑菌效果因农杆菌菌株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羧苄青霉素对农杆菌LBA4404抑制效果好,头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建友  姬志勤  师宝君  吴文君  
从12个省采集的200份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No.24菌株,其产生菌经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以17种病原真菌、8种病原细菌和酵母菌为供试菌,分别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管碟法测定了No.24菌株发酵液对病菌的抗菌活性。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生测结果表明,No.24菌株发酵液对17种供试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0%以上的占76.5%;管碟法生测结果表明,No. 24菌株发酵液对8种供试细菌和酵母菌的4种抑菌圈直径在15 mm以上。对No.24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热和酸的稳定性强,发酵液加热到80C未丧失活性,在pH 2~3的1 mol/L HCI溶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凯琴  王玲仙  曾黎琼  程在全  黄兴奇  
研究了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拉定4种头孢霉素类抗生素对农杆菌LBA4404的抑制作用和对非洲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丛生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头孢类抗生素在作为抑菌剂用于非洲菊遗传转化试验时,头孢曲松钠的抑菌效果最好,浓度以200 mg/L为宜,同时该抗生素在低浓度下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丛生芽诱导率,在高浓度下则抑制愈伤组织和芽的形成,有类似植物激素的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晓华  李晓静  刘杰才  孙婧  张之为  
针对日光温室土壤中过度施肥且氮素利用率低导致氮素积累阻碍土壤可持续利用,以及冬季生产中土壤低温、寡CO_2环境因素限制作物产量及品质等问题,以玉米秸秆与不同有机物的混合物为生物堆材料,研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CO_2逸散量以及氮素矿化速率。结果表明:残畜有机物+玉米秸秆(R)和羊粪+玉米秸秆(S)中NO~-_3-N含量和NH~+_4-N含量均显著高于CK(土壤+玉米秸秆,对照),且随着发酵时间延长,NO~-_3-N含量呈现上升趋势,NH~+_4-N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在发酵15 d内,牛粪+玉米秸秆(D)中NO~-_3-N含量显著高于CK,NH~+_4-N含量则在发酵15~20 d时显著高于CK;鸡粪+玉米秸秆(C)中NO~-_3-N含量则在发酵后期(20 d)显著低于CK,NH~+_4-N含量在整个发酵期与CK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且总氮素矿化速率依次为R>S>D>CK>C。不同类型有机肥的添加使玉米秸秆发酵后累积温度和CO_2逸散总量均显著高于CK。因此,残畜有机物+玉米秸秆(R)被视为最佳有机物组合。通过改变反应堆中有机物的配比,添加含氮量高的有机物来提高发酵体系的氮源浓度,可加速反应物中氮素矿化的进程、提高积累温度和CO_2逸散总量,有利于日光温室冬季生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俊卿  刘邮洲  张荣胜  刘永锋  
[目的]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T-500是1株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通过优化其摇瓶发酵工艺,从而提高发酵液中脂肽类抗生素的含量,为T-500菌株生防制剂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为指示菌,利用酸沉淀法提取T-500菌株发酵液中的脂肽类抗生素,并进行脂肽抗生素粗提液的抑菌效果分析,筛选影响抑菌效果的发酵培养基主成分;随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优化T-500菌株高产脂肽类抗生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结果]T-500菌株高产脂肽类抗生素的最佳培养基为:黄豆饼粉7.00 g·L~(-1),蛋白胨4.92 g·L~(-1),酵母粉1.90 g·L~(-1),小麦粉5.00 g·L~(-1),玉米糊5.00 g·L~(-1),NaCl 1.00 g·L~(-1),MgSO_40.20 g·L~(-1),MnSO_45.0 mg·L~(-1),FeSO_40.5 mg·L~(-1)。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装液量500 mL三角瓶装105 mL,接种量0.87%,发酵时间41.35 h,温度28℃,转速180 r·min~(-1)。利用最佳摇瓶发酵工艺,T-500菌株所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对纹枯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1.23±0.15)mm,菌含量达(7.41±1.18)×109CFU·mL~(-1)。经摇瓶发酵试验和抑菌活性验证,理论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差异。质谱和色谱检测表明:优化发酵工艺后产生的Surfactin含量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48.2%,Iturin含量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180.9%;优化发酵工艺后检测到了Fengycin的产生,但优化前未发现Fengycin的产生。[结论]利用响应曲面法成功优化了枯草芽胞杆菌T-500产脂肽类抗生素的摇瓶发酵工艺;优化后,T-500产脂肽类抗生素产量增加,抑菌活性增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俊卿  刘邮洲  张荣胜  刘永锋  
[目的] 枯草芽胞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T-500是1株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本研究通过优化其摇瓶发酵工艺,从而提高发酵液中脂肽类抗生素的含量,为T-500菌株生防制剂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本研究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为指示菌,利用酸沉淀法提取T-500菌株发酵液中的脂肽类抗生素,并进行脂肽抗生素粗提液的抑菌效果分析,筛选影响抑菌效果的发酵培养基主成分;随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逸尊  罗国芝  谭洪新  
为探究不同浓度硫酸新霉素对于生物絮团处理氨氮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本实验对生物絮团水质及絮团指标、水体中抗生素含量和生物絮团中6种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氨氮转化的速率上,初次加药连续监测显示未添加组(A组)、0.5 mg/L硫酸新霉素组(B组)、1 mg/L硫酸新霉素组(C组)和3 mg/L硫酸新霉素组(D组)的氨氮去除速率分别为(3.88±0.02) mg TAN/(g TSS·h)、(2.22±0.03) mg TAN/(g TSS·h)、(2.17±0.04) mg TAN/(g TSS·h)和(1.72±0.02) mg TAN/(g TSS·h),氨氮去除速率A组>B组>C组>D组。而间隔一个休药期(500℃·d)的第二次加药连续监测显示4个组的氨氮去除速率分别为(2.99±0.08) mg TAN/(g TSS·h)、(2.98±0.03) mg TAN/(g TSS·h)、(2.97±0.08) mg TAN/(g TSS·h)和(5.10±0.03) mg TAN/(g TSS·h),氨氮去除速率D组>A组>B组>C组。对水体抗生素检测发现,两次检测都未能测出水体中硫酸新霉素的存在。对抗生素抗性基因检测发现硫酸新霉素对于aph(3′)-Ia、aph(3′)-Ⅱa、aac(6′)-Ⅰb、aac(3)-Ⅱ这四种基因具有较大的选择和富集的能力。但B组的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拷贝数均为最低。实验结束后对4个实验组的异养菌菌落数量进行检测,发现了B组的菌群群落数量相较其他3组有明显提升。比较结果表明硫酸新霉素在第一次加药时随着浓度提高,对氨氮转化速率的影响越大。但在第二次加药时,添加的硫酸新霉素浓度对氨氮转化速率无负面影响,而高浓度的硫酸新霉素可以促进生物絮团氨氮的转化,但会显著增加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拷贝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