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9)
2023(6217)
2022(5327)
2021(5135)
2020(4460)
2019(10092)
2018(10532)
2017(19340)
2016(11005)
2015(12722)
2014(13034)
2013(12215)
2012(11021)
2011(9957)
2010(10391)
2009(9486)
2008(9342)
2007(8432)
2006(7272)
2005(6448)
作者
(34753)
(28851)
(28715)
(27419)
(18383)
(13844)
(13198)
(11502)
(11032)
(10612)
(9879)
(9813)
(9376)
(9370)
(9181)
(8839)
(8743)
(8628)
(8501)
(8310)
(7427)
(7367)
(7311)
(6744)
(6643)
(6602)
(6542)
(6380)
(6106)
(5968)
学科
(39003)
经济(38957)
管理(29140)
(25145)
(21437)
企业(21437)
方法(20424)
数学(18176)
数学方法(17610)
(11069)
(10396)
中国(10294)
理论(9772)
(8973)
(8498)
业经(7862)
(7257)
教学(6945)
地方(6709)
(6619)
银行(6586)
(6287)
农业(6154)
技术(6070)
(6063)
金融(6056)
(5992)
(5914)
贸易(5910)
(5717)
机构
学院(153675)
大学(151213)
管理(54995)
研究(52963)
(51776)
经济(50284)
理学(47069)
理学院(46489)
管理学(44896)
管理学院(44641)
中国(39072)
科学(37681)
(34717)
(33915)
(28998)
业大(28900)
农业(27790)
研究所(26602)
(24798)
中心(24355)
(23968)
技术(22520)
北京(21008)
(19542)
(19456)
(19347)
(19209)
师范(19088)
财经(18448)
农业大学(18198)
基金
项目(105285)
科学(80137)
基金(72853)
研究(71463)
(66167)
国家(65649)
科学基金(54717)
(44656)
社会(40496)
自然(38670)
社会科(38208)
社会科学(38198)
自然科(37848)
自然科学(37832)
基金项目(37409)
(37203)
自然科学基金(37075)
教育(35069)
资助(31834)
编号(29890)
重点(24408)
成果(24316)
计划(22409)
课题(22395)
(21972)
(21939)
(21286)
创新(20505)
科技(20487)
科研(20444)
期刊
(57648)
经济(57648)
研究(39267)
中国(36181)
学报(32964)
(32173)
科学(26348)
大学(23846)
学学(22696)
教育(22127)
农业(21850)
管理(21678)
(19373)
技术(17203)
(11786)
(11386)
金融(11386)
业大(10386)
统计(10075)
业经(10032)
(9426)
经济研究(9162)
(8877)
农业大学(8783)
财经(8671)
科技(8419)
决策(8118)
职业(7988)
图书(7838)
(7470)
共检索到229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辉  刘聚祥  刘静  王建平  李宏娟  许亚改  
为实现抗猪附红细胞体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拟建立小鼠最优感染模型及应用其进行药物敏感性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通过对感染率、菌血症峰期及临床症状考察,确定最佳感染方法、感染途径和接种剂量。而后应用感染模型对土霉素、四环素、贝尼尔、青蒿素、咪唑苯脲等10种抗生素和抗原虫药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以0.1mL剂量尾静脉接种猪EH提纯液,能够使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昆明小鼠在3d时达到菌血症峰期。药物敏感性测试反映贝尼尔、咪唑苯脲和青蒿素对猪附红细胞体作用最强。因此,用此模型可进行体内抗猪附红细胞体药物的高通量筛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夏  刘建柱  成子强  周栋  王振勇  刘海涛  王林  柴同杰  
【目的】针对猪附红细胞体g1基因编码的MSG1表面粘附蛋白(rMSG1)和以此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建立相应的ELISA方法进行猪附红细胞体的临床检测,并进行效果评估,以获得一种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有效检测手段。【方法】将MSG1-pET28c_E.coli BL21菌株,在适宜的条件进行诱导表达,经菌体破碎、层析等步骤获取纯化的目的蛋白。以纯化的rMSG1制备免疫原接种小鼠,获取符合要求的多克隆抗体。以rMSG1和多克隆抗体建立ELISA检测方法,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符合性和重复性。【结果】接种后获得了符合效价的抗血清;基于rMSG1的间接ELISA方法临床检测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46.2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清  杜凯  胡永强  陈声国  陈志飞  周艳琴  赵俊龙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温氏附红细胞体诊断方法,根据温氏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946266),设计1对种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温氏附红细胞体的PCR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扩增温氏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特异性片段,检测温氏附红细胞体最低DNA量为0.178 fg。利用该方法对湖北省、江苏省和黑龙江省温氏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0.3%、5.3%、45.8%,说明温氏附红细胞体在湖北省、江苏省和黑龙江省均存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湖北省感染率较高、流行较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杏林  邹亚文  刘思远  程天印  
为研究猪附红细胞体MSG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应用巢氏PCR技术克隆出1 011 bP的猪附红细胞体MSG1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猪附红细胞体与小附红细胞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SG1基因编码336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 I)为6.21,相对分子质量为36 745.8,无信号肽和跨膜区,抗原指数较高,具有较大的免疫原性。MSG1蛋白质的柔韧性区域较多,蛋白质3D结构显示为"X"立体结构,外周区域结构松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春花  贺强  苏磊  李静心  王慧利  刘铁铮  舒邓群  曹少先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通过添加GM-CSF刺激使PBMCs转化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MDMs);比较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MDMs和肺泡巨噬细胞(PAMs)不同时间的病毒载量及病毒TCID50,研究了PRRSV体外感染猪MDMs后复制和滴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BMCs转化的MDMs具有很好的墨汁吞噬能力,MAC387标记阳性;GM-CSF刺激PBMCs转化为MDMs的最适质量浓度为20 ng.mL-1,刺激时间为72 h时MDMs转化率最高;PRRSV体外感染12 h时MDMs中病毒载量达到最高值,随后迅速下降;细胞上清液的病毒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月梅  邢莹  张守发  薛书江  郑秀红  吕舟  
为了解东北三省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的流行变异情况,本试验选取相对保守的16S rRNA核苷酸序列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酚仿抽提法提取吉林株、辽宁株和黑龙江株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用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DNA,然后分别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BL-21菌株,经重组质粒PCR鉴定后并测序,比较其核苷酸序列。从同源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黑龙江株、辽宁株与广东株猪附红细胞体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均达到100%;吉林株与美国株猪附红细胞体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7%。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株与辽宁株猪附红细胞体亲缘关系最近,而与吉林株猪附红细胞体较远。结果表明,吉林株、辽宁株和黑龙江株猪附红细胞体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季辉  彭麟  阮祥春  吉利伟  江善祥  
[目的]建立成年鸡原代肝细胞的药物代谢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方法]以改进的二步灌流法分离8~12周龄的雄性黄羽鸡肝细胞,比较在不同细胞基础培养液条件下鸡肝细胞体外培养的情况,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肝细胞的形态,利用MTT检测法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用q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肝细胞中CYP450酶亚型CYP1A4、CYP1A5和CYP3A37 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3种酶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离体灌流操作简便,获得的细胞存活率高达90%以上;用含0.5 mg·L-1牛胰岛素、10 g·L-1双抗(100 U·m L-1青霉素和链霉素)和体积分数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衍鹏  刘天强  黄冠军  张小维  肖丹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过氧化氢刺激肝细胞,建立抗氧化活性药物体外筛选模型。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0 mmol/L,对草鱼肝细胞的作用时间为2 h。使用建立的模型测定了维生素C和两种药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C和两种药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邰光富  鄢庆枇  徐晓津  李芊  覃映雪  
为建立鳗鲡外周血白细胞体外吞噬嗜水气单胞菌的数量模型,研究了感染时间一定、感染复数变化的情况下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的细菌数量和白细胞的存活率,同时还研究了感染复数一定、感染时间变化的情况下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的细菌数量和白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发现,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吞噬作用,在感染复数为100∶1、感染时间为30min时细胞吞噬的细菌量达到饱和,而细胞本身仍可维持较高活性。表明100∶1的感染复数及30min的感染时间,是研究鳗鲡外周血白细体外吞噬嗜水气单胞菌数量模型的最佳参数。本研究还通过检测吞噬速率和杀菌速率评估建立起来的数量模型发现,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嗜水气单胞菌的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树民  甘梦  左之才  崔恒敏  彭西  王娅  邓俊良  
【目的】评价自拟中药复方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和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试验组免疫抑制小鼠分别按20,10和5g/kg剂量灌胃自拟中药复方,同时设置模型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健康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和黄芪多糖对照组(灌胃剂量66mg/kg),连续7d,试验第0,3,7天采集血样,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小鼠血细胞数,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2、IgG、IgM、IL-4和IFN-γ含量,并计算IL-4/IFN-γ,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 R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ICR)试验分析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林  范必勤  钟声  严忠慎  丁家桐  
猪体内、外成熟卵子与体外获能精子进行受精,其卵裂率分别为43.6%和19.6%,两者差异极显著。体内获能精子与体外成熟卵子进行受精,其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55.0%和22.5%,均高于体外获能精子组的水平,但差异都不显著.体内获能精子不能经受常规的精子冷冻程序。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群  刘淇  李健  雷霁霖  孙绪文  
应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对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肌肉、血液、皮肤、肝脏和肾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1/2)为24~30h左右,土霉素在各组织中t1/2为2~3d,而磺胺间甲氧嘧啶在肌肉、血液和皮肤中的t1/2与氟苯尼考接近,在肝脏和肾脏中的t1/2与土霉素相似。本试验条件下,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肌肉组织中降低到最高残留限量0.2、0.1和0.1μg/g下所需要的理论时间为10、20和15d,本试验的水温为23±2℃,考虑到温度为影响药物代谢和残留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建议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攀  陶晓莉  沈祖楠  李和刚  潘杰  牟玉莲  李奎  
【目的】探讨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主动脉内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研究LPS对内皮细胞TLR2表达的影响及TLR2介导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以3—4月龄的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为试验材料,取其胸腹主动脉,采用0.1%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主动脉内皮细胞。利用细胞吸收DiI-Ac-LDL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31的特异表达两种方法进行内皮细胞的鉴定。1μg.mL-1LPS刺激内皮细胞0、6、8和12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LR2和TLR4的表达量;1μg.mL-1LPS刺激内皮细胞12 h后,10μg.mL-1LTA孵育0、6和12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IL-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倩  施志仪  李文娟  黄凯  祁晓翔  
以DMEM为基础培养基,通过优化改良培养基及缓冲液的配方,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外套膜进行细胞培养,并且以显微观测、RNA/DNA的比值作为该细胞增殖的评价指标,分别对体外培养细胞的迁出时间、速度、数量以及增殖活力进行测定。分别取体外培养第24、108、120小时的细胞进行Hoechst DNA荧光标记,然后将3组标记细胞植入三角帆蚌外套膜中在蚌体内培养,在植入后第24、72、120、168、216小时运用RNA/DNA指标检测活体培养的细胞增殖活力。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缓冲液和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胞从外套膜组织中迁出,迁出速度和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献伟  卢晟盛  卢克焕  
为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腹部成纤维细胞、耳成纤维细胞、睾丸成纤维细胞、肺部成纤维细胞及脾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以新生巴马小型猪为试验材料,使用微量液体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分离几种成纤维细胞,进行常规传代培养、冷冻和复苏;根据细胞的形态、生长特性等观察其体外生长能力和增殖寿命。结果显示,广西巴马小型猪腹部成纤维细胞、耳成纤维细胞、睾丸成纤维细胞、肺部成纤维细胞及脾成纤维细胞获得成功分离,体外可以传代和冷冻;冷冻复苏后仍可以正常培养和传代;腹部成纤维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波形蛋白表达阳性,角形蛋白表达阴性。研究成果可为显微操作核移植、手工核移植和转基因相关操作等提供不同类型的供体材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