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
2023(1089)
2022(907)
2021(877)
2020(801)
2019(1610)
2018(1667)
2017(2720)
2016(1806)
2015(2082)
2014(1989)
2013(2157)
2012(2004)
2011(2018)
2010(1961)
2009(1886)
2008(2053)
2007(1768)
2006(1615)
2005(1415)
作者
(7667)
(6660)
(6628)
(6187)
(4183)
(3289)
(2954)
(2663)
(2444)
(2418)
(2246)
(2231)
(2227)
(2206)
(2204)
(2152)
(1969)
(1916)
(1889)
(1870)
(1771)
(1747)
(1672)
(1671)
(1557)
(1518)
(1467)
(1466)
(1431)
(1414)
学科
管理(5785)
(5072)
经济(5068)
资源(4103)
(3254)
(2686)
(2484)
(2472)
企业(2472)
人事(2163)
人事管理(2163)
环境(2084)
(1824)
方法(1776)
(1721)
中国(1571)
地方(1395)
数学(1386)
数学方法(1368)
(1343)
生态(1319)
开发(1297)
利用(1222)
农业(1214)
建设(1110)
理论(1105)
组织(1100)
业经(1060)
(1027)
及其(1017)
机构
大学(28863)
学院(28825)
研究(12683)
(11730)
科学(11130)
农业(9737)
管理(8861)
中国(8300)
(8297)
业大(7997)
研究所(7831)
(7583)
理学(7527)
理学院(7397)
经济(7318)
(7147)
管理学(7135)
管理学院(7093)
农业大学(6225)
(5762)
科学院(5635)
(5482)
中心(5426)
(5321)
实验(5014)
实验室(4882)
(4720)
重点(4640)
资源(4531)
技术(4434)
基金
项目(22072)
科学(15709)
(15108)
基金(15016)
国家(15007)
研究(12107)
科学基金(11445)
(9549)
自然(9049)
自然科(8670)
自然科学(8659)
自然科学基金(8498)
(8110)
基金项目(7931)
社会(6301)
资助(6223)
科技(6175)
计划(6009)
社会科(5933)
社会科学(5929)
重点(5351)
教育(5129)
(5115)
编号(4827)
(4815)
(4595)
专项(4538)
(4377)
科研(4308)
资源(4252)
期刊
学报(11614)
(10893)
(8541)
经济(8541)
中国(8050)
科学(7802)
农业(7642)
大学(6819)
学学(6397)
研究(4413)
资源(4387)
(4259)
图书(3810)
业大(3703)
农业大学(3272)
管理(2920)
书馆(2852)
图书馆(2852)
自然(2784)
(2449)
中国农业(2441)
科技(1966)
自然科(1907)
自然科学(1907)
(1877)
教育(1745)
林业(1722)
情报(1675)
技术(1595)
中国人(1569)
共检索到42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峰豪  郎丽娜  刘亚萍  王静  张鹤  徐爱遐  黄镇  
为了筛选十字花科抗根肿病种质,将抗性基因转育到甘蓝型油菜中,利用四川成都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课题组搜集提供的30份十字花科种质进行接种筛选,并对病情指数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欧式聚类分析及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最终获得7份高抗(HR)材料,包括3份白菜、3份芜菁和1份甘蓝,2份中感(MS)材料,2份感病(S)材料和19份高感(HS)材料,其中高感材料均为油菜;这30份材料的平均发病率为69. 13%,平均发病指数为51. 45;抗、感材料病情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欧式聚类分析与病情指数分析结果相一致,发病率与病情指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将筛选获得的抗病芜菁德白瑞与感病甘蓝型油菜育种骨干亲本徐09进行远缘杂交,利用形态学、抗性鉴定、SSR分子标记等方法对远缘杂交的F1进行了真假杂种鉴定。结果发现,获得的3株F1杂种叶色浓绿,叶片肥厚,叶缘刺毛较少,叶型修长呈椭圆形,整体性状表现介于两亲本之间且偏向于母本,接菌后无发病症状,并用筛选得到的15对具有较好扩增多态性的SSR引物扫描3株杂种及双亲,带型均同时表现父母本带型,最终确定这3份F1杂种均为真杂种。筛选的7份高抗材料和3份真杂种材料可以为根肿病抗性机理研究及油菜抗根肿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明联  杨玉珠  李根泽  罗延青  奚俊玉  徐海燕  张晓兰  原小燕  杨卫国  
为鉴定并筛选抗根肿病的油菜品种,2010年在云南省油菜根肿病的重发区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高海村,对9个主栽油菜品种和7个从国内各育种单位引进的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苗期田间渍水,能明显加重根肿病危害,显著降低油菜最终收获产量;根肿病从苗期始危害油菜、薹期最重、成熟期危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略有下降;供试16个品种对油菜根肿病的抗性可分为3类,其中A35、花油7号和云油双1号3个品种在全生育期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根肿病能力,可作为云南根肿病常发区主导品种和育种材料使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青青  田露申  牛应泽  郭世星  
以普通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和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品系HW 243配制的6个遗传世代群体(P1,P2,F1,BC1,BC2,F2)为材料,采用病区自然鉴定法,对抗根肿病特性进行了初步的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亲本中油821表现为高度感病,HW 243为高度抗病,F1群体为高抗;F2群体发生抗性分离,抗感比为3.082∶1,经2χ测定符合3∶1比例,概率达0.95~0.99。B1群体亦发生抗性分离,抗感比为1∶1.174,经χ2测定符合1∶1比例,概率0.3~0.5;而BC2群体中则全为抗病类型。结果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HW 243的抗根肿病特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婷婷  郭诗芬  卢文斌  肖钢  
为了准确高效的筛选抗根肿病材料,提高甘蓝型油菜根肿病抗性育种效率。通过对甘蓝型油菜抗病亲本的Crr1基因与感病亲本中相应的同源基因LOC103834349进行测序,寻找SNP位点,针对第1 486-1 487上的非同义突变位点,开发了一套精准检测抗感根肿病基因型的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标记。利用该KASP标记对来自42个F_2群体的771个单株进行分型检测,其中315个单株含有纯合感病基因型GG,322个单株含有纯合抗病基因型AA,134个单株含有杂合等位基因型GA。其中对编号为2033的F_2群体中125株材料的KASP分型情况进行χ~2检测,其中纯合抗病基因型AA 30株,纯合感病基因型GG 33株,杂合基因型GA 62株,经χ~2检测,抗病材料与感病材料符合3∶1理论值,抗病纯合基因型、抗病杂合基因型与感病纯合基因型的比值符合1∶2∶1理论值,说明该抗病位点为显性单基因抗病位点。结合田间表型检测鉴定,AA分型和杂合的GA分型单株田间检测均为抗病表型,GG分型均为感病表型,KASP分型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比对结果说明该KASP标记对根肿病抗、感植株进行正确分型,表明基于Crr1基因和LOC103834349的SNP位点开发的KASP标记可以准确高效的应用于油菜抗根肿病材料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怡宁   刘秋艳   朱美竹   曾民   苏源   梁家灿   刘庆   姚永兴   周晓罡  
【目的】通过筛选获得对云南白菜根肿病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菌株,为云南白菜根肿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菌种资源。【方法】选择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三宝乡大棚白菜根肿病发病严重地块,采集正常生长或发病较轻的白菜植株及其根际土作为样品,分离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特征鉴定、生理生化检测及分子序列分析。【结果】经初步筛选共获得46株细菌。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30株细菌,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TB-7菌株,该菌株对白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6.88%;白菜植株内共分离出16株内生细菌,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EB-15菌株,该菌株对白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7.38%。通过对比分析选择了抑菌效果最好的TB-7菌株作为目标菌株,经鉴定,TB-7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菌体菌落较小,颜色淡黄色,表面光滑且扁平,菌体湿润,不透明,边缘规则;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TB-7菌株是好氧菌,V-P、淀粉水解、pH值5.7,生长3项检测指标均呈阳性,柠檬酸盐、丙酸盐、D-木糖、L-阿拉伯糖、D-甘露醇、明胶液化、7%NaCl生长、硝酸盐还原8项检测指标均呈阴性;16S rDNA扩增产物约为1500 bp,测序结果表明,TB-7菌株与硬质芽孢杆菌(Cytobacillus firmus)同源性达到99.65%,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的硬质芽孢杆菌。【结论】通过初步筛选及鉴定,筛选出1株对白菜根肿病休眠孢子抑制率达到76.88%的拮抗菌株,该菌株的获得将为解决云南本地日益严重的白菜根肿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小琴  柯绍英  刘勇  
在自然发病条件下,对四川新育成油菜材料进行了根肿病抗性评价。根据发病严重度将70个油菜新材料分为高抗、中抗、低抗/低感、中感、高感5个类型,其中,大部分新育成油菜材料为根肿病感病材料,40号和24号材料发病指数大于50,为高感材料;70号材料发病指数为2.67,为高抗材料,可用于进一步选育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向东  孙道旺  曹继芬  符明联  李根泽  张忠武  杨明英  杨家鸾  严卫中  
通过不同方法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耐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根肿病菌接种,花油6号、花油8号均表现抗病(R),CR-千秋白菜表现高抗(HR),83-1白菜表现中抗(MR)。根肿病病田育苗移栽,星星在正反季均表现高抗(HR);83-1白菜正季表现抗病(R),反季表现感病(S)。根肿病病田直播,星星正季表现抗病(R),反季表现感病(S);83-1正季表现中抗(MR),反季表现高感(HS);不同品种根肿病病田直播,不同品种间对根肿病抗性差异明显,不同品种均表现反季发病比正季严重,病情指数高低顺序为83-1白菜>花椰菜>青菜>西兰花>苤蓝>中甘1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立生  温辉芹  李生海  白瑞繁  郭明慧  
通过小麦抗 (耐 )热种质材料筛选方法的研究 ,计算冬春抗热总指数 ,确定抗热级别。从 2 0 0份鉴定材料中筛选出抗热级别为 1的 5个品种 (系 ) :97A - 5 ,96 - 171,M 2 4 ,4 47- 13- 2 ,97(6 ) 88,可作为优良抗 (耐 )热亲本材料供抗热育种使用。其中 97A - 5 ,M2 4等还可供大田生产使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征  杨晓云  张清霞  司朝光  张淑霞  王媛  
利用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分子标记(SC2930和KBr H129J18R)引物组,对78份大白菜材料进行抗根肿病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在这78份材料中,有34份材料含有SC2930-T(CRa抗病标记)标记,其中杂合抗病位点材料17份,纯合抗病位点材料17份。有37份材料含有KBr H129J18R抗病标记,其中纯合抗病位点材料15份,杂合抗病位点材料22份。有20份材料不含有CRa和CRb所对应的抗病标记,23份材料含有2个抗病标记。该研究初步明确了78份参试大白菜材料所含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类型,为大白菜抗根肿病育种提供材料选择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小莉  任佐华  彭沙莎  刘敏捷  孙良菲  刘二明  
为探究湖南现有白菜栽培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分别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温室和组织培养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等3种方法,对50个白菜品种(另设感病和抗病对照品种各1个)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0个参试栽培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经3种方法鉴定均表现高抗的品种有7个,即矮脚小白菜、矮脚白、油青甜菜心、秋绿60、汕头甜白菜、中箕青菜605、德高富贵,占参试品种的14%;抗病品种7个,占14%;耐病品种3个,占6%;感病品种20个,占40%;有13个品种在3种鉴定方法中抗感表现不一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海玲  康红卫  马俊  琚茜茜  张力  史卫东  
【目的】综合评价菜心种质资源的小菜蛾抗性与品质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培育高抗小菜蛾菜心资源及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份菜心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叶片可溶性蛋白质、蔗糖、还原糖、淀粉等品质指标,并采用离体鉴定法鉴定菜心种质资源的小菜蛾抗性。【结果】小菜蛾抗性较好的菜心品系为8号和5号,其蛋白质含量也高,但是蔗糖含量较低;小菜蛾抗性较差的菜心品系为1号、2号和4号,其可溶性蛋白相对较低,2号和4号的蔗糖含量高。【结论】菜心种质资源的小菜蛾抗性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糖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江浩  王立伟  张动敏  郭瑞  张全国  李兴华  魏剑锋  宋炜  王宝强  李荣改  
【目的】利用与3个玉米抗粗缩病位点qMrdd2、Rmrdd6和qMrdd8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高抗玉米粗缩病自交系,并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分类和配合力分析,为玉米抗粗缩病品种的快速高效选育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将抗病自交系K36与感病自交系S221杂交,从F2开始,采用单粒传的方法构建一个包括263个F9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在不同种植环境下,对RILs进行抗病性鉴定,同时,采用与3个抗病位点qMrdd2、Rmrdd6和qMrdd8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5FR、6W53和IDP25K进行基因型分型,筛选出抗病且农艺性状优良家系;利用Maize56K SNP芯片对包括优良家系在内的2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基因型分型,根据Roger’s算法计算优良家系与其他骨干自交系之间的遗传距离,并在构建聚类图的基础上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划分;同时利用优良家系与不同类群的自交系测交配制杂交组合,在田间进行配合力测定和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病且杂种优势强的组合。【结果】自交系K36在qMrdd2、Rmrdd6和qMrdd8等3个抗性位点处均为抗病性纯合基因型,自交系S221均为感病性纯合基因型。RILs群体的263个家系在粗缩病抗性遗传组成上分为21种基因型,3个位点均为抗性纯合基因型家系的病情指数(DSI)最小(0.281),均为感病性纯合基因型家系的DSI最大(0.776),这与抗、感性亲本的DSI表现一致(0.257和0.623);2个位点为感病性纯合基因型时,1个位点为抗病性纯合基因型的DSI由小到大的位点是Rmrdd6(0.396)、qMrdd8(0.478)和qMrdd2(0.654),结果表明,Rmrdd6抗病性最强,qMrdd8次之,qMrdd2最弱。筛选出的3个抗性位点纯合基因型家系JR2136与其他23份自交系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2234—0.2895,平均值为0.2612,与之遗传距离最小的自交系是C413,最大的是Chang7-2。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JR2136划分在瑞德群,与属于黄改群的自交系H92和H521配制出抗病强的优势组合,分别比郑单958增产7.01%和7.80%,表明JR2136与属于黄改群的自交系之间具有良好的配合力。【结论】玉米自交系K36对粗缩病的抗性由qMrdd2、Rmrdd6和qMrdd8等3个基因控制、呈数量遗传特征且具有基因累加效应,具有3个抗性纯合基因型的玉米品种抗病性最强。开发的与3个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抗病品种选育和抗性种质资源筛选上具有实用价值,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和基因聚合的方法选育抗病性强的优势组合应用于生产切实可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银华  孙君灵  周忠丽  潘兆娥  何守朴  庞保印  王立如  杜雄明  
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之一,鉴定筛选抗性种质为培育抗病品种提供了材料基础。通过318份国内外陆地棉材料的黄萎病鉴定,筛选到5份抗黄萎病材料,144份耐黄萎病材料。国外材料的黄萎病抗性由于国内材料,黄河流棉区的材料黄萎病抗性优于其他棉区。黄萎病病情指数与棉花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存在负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小兰  苏晓华  韩益  赵梁军  
2003年和2004年5月18-20日,以根癌土壤杆菌J-5-1毒性菌株在田间接种了蔷薇属50个材料,以鉴定其 对根癌病的抗性。根据发病率、肿瘤大小、肿瘤干质量以及感病后植株生长状况将植物的根癌病抗性分为高度抗 病、中度抗病、中度感病、高度感病4个类型。重瓣玫瑰、黄刺梅、‘红双喜’、‘火焰’、‘蓝丝带’表现为高度抗病;多 花蔷薇无刺4号、无刺3号、粉团蔷薇、白玉堂等17个材料为中度抗病;荷花蔷薇、多花蔷薇无刺11号、月季花、‘梅 郎口红’‘金玛丽’等17个材料为中度感病;香水月季、‘曼海姆’、‘摩纳哥公主’、‘杨基歌’‘桔红潮’等11个材料 则表现为高度感病。为克服田间鉴定的各种限制因素,对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阎文昭  王大一  
1989年至1992年采用薯块针刺接种培养方法,对473份甘薯品种资源进行了黑斑病抗性鉴定与筛选,结果未发现免疫抗性品种;抗病品种共19份,占4.0%;感病与高感病品种共367份,占77.6%;中间型耐病品种共87份,占18.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