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8)
2023(8995)
2022(8123)
2021(7794)
2020(6552)
2019(15249)
2018(15267)
2017(29543)
2016(16412)
2015(18326)
2014(18458)
2013(18277)
2012(16620)
2011(14922)
2010(14581)
2009(13230)
2008(12643)
2007(10744)
2006(9194)
2005(7819)
作者
(48699)
(40297)
(40012)
(38063)
(25699)
(19502)
(18175)
(16035)
(15329)
(14278)
(13893)
(13455)
(12766)
(12653)
(12367)
(12345)
(12321)
(12105)
(11452)
(11328)
(10248)
(9850)
(9756)
(9042)
(9015)
(9003)
(8962)
(8804)
(8213)
(8074)
学科
(59999)
经济(59934)
管理(44553)
(42200)
(35632)
企业(35632)
方法(30327)
数学(26159)
数学方法(25828)
(16052)
(15645)
中国(14408)
(14206)
业经(13295)
地方(12302)
理论(10859)
(10615)
农业(10552)
(10304)
贸易(10300)
(9987)
技术(9932)
环境(9870)
(9415)
财务(9357)
财务管理(9342)
(9274)
企业财务(8851)
教育(8846)
(8668)
机构
大学(230375)
学院(227199)
管理(91996)
(82514)
理学(80723)
经济(80560)
理学院(79791)
管理学(78306)
管理学院(77916)
研究(77199)
中国(53381)
科学(52388)
(49726)
(40643)
(40214)
业大(39220)
研究所(37370)
(35831)
中心(33557)
农业(32146)
(31526)
北京(31355)
(30263)
师范(29947)
财经(29676)
(28568)
(27023)
(26016)
技术(25187)
师范大学(24387)
基金
项目(165569)
科学(128027)
基金(118691)
研究(117310)
(105214)
国家(104365)
科学基金(88322)
社会(70371)
社会科(66509)
社会科学(66491)
(65333)
基金项目(64293)
自然(60438)
自然科(59009)
自然科学(58992)
自然科学基金(57914)
(55358)
教育(53199)
资助(49086)
编号(47704)
成果(38312)
重点(36835)
(35404)
(34569)
(34171)
课题(32852)
科研(32416)
创新(31828)
计划(31579)
大学(30265)
期刊
(87200)
经济(87200)
研究(63318)
学报(42610)
科学(37906)
中国(37832)
(36495)
管理(32306)
大学(31086)
学学(29349)
农业(25924)
教育(25119)
(24970)
技术(18645)
(14639)
金融(14639)
业经(14369)
图书(13686)
财经(13238)
(13140)
经济研究(13080)
科技(12743)
林业(12455)
理论(11898)
业大(11799)
实践(11250)
(11250)
现代(11100)
(11092)
问题(11077)
共检索到315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世杰  赵鸿宾  
本溪和辽阳两处的油松全分布区地理种源试验林处于日本松干蚧疫区,研究抗蚧性差异是油松种源试验内容之一。在8龄林时观察了松干蚧若虫显露数量;在10龄林时依四个等级的标准,逐株树划定受害等级,研究油松种源林对日本松干蚧的抗性地理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的抗蚧性差异极显著,以适应性、生长性和抗蚧性的综合评价,选出遵化、黄陵、宁城、承德、泰山、迁西、黄龙、绥中等8个种源为抗日本松干蚧的油松优良种源,其抗性树株率平均在93%以上(86%-100%),比当地普通油松林提高18个百分点;生态型间以中西型和东部型最优,依次是:中西型>东部型>东北型>中部型>西南型>南部型>西北型,后3个为不可用生态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世杰  赵鸿宾  
通过对黑松、赤松、油松及其种间自然杂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比较、主分量分析及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析,在日本松干蚧疫区,选择出“黑赤松”和“黑油松”两类种间自然杂种,它们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均高于同龄父、母本和对照(樟子松)的38%以上。10龄左右种间自然杂种的松干蚧危害表症率为0,而对照油松、赤松则分别为22.92%和30.77%。该2杂种的引种范围可达辽宁中部和东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钤  谢映平  樊金华  邵生富  吴俊  王彦士  赵常胜  张英伟  
选择我国松干蚧分布的代表性地区——浙江金华(ZJJH)、山东青岛(SDQD)、辽宁抚顺(LNFS)采集松干蚧雌成虫,采用优化的RAPD技术和筛选的4条长度为10 bp的随机引物,测定分析3个地理种群松干蚧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结果表明:从松干蚧单头雌成虫抽提总DNA可以获得足量用于RAPD-PCR反应的模板DNA,雌成虫总DNA分子质量为9 416 bp;在物种水平上,3次重复的种群间分化系数(G st)分别为0.207 8,0.191 9和0.207 5,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分别有20.78%,19.19%和20.75%的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79.22%,80.81%和79.25%的变异存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书靖  周建文  王芳  何虎林  冯克敏  
收集油松分布区范围内的种源 4 5个 ,经两次全分布区及局部分布区历时 1 8年试验结果表明 ,种源间生长和适应性状差异显著 ,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种源高生长与年龄、冠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据 1 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 ,参试种源分为速生型、中生型和慢生型 3类 ,黄陵、洛南、南召 3个最优种源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 6 5%、1 0 2 %和 2 6 4%,增产效益显著。陕西、河南一带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 ,是甘肃今后油松调种的主要范围 ,分布在边缘地带的油松种源生长普遍较慢 ,一般不宜采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葛振华  陆琴华  
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 Kuwana)在我国南方主要危害马尾松(Pinusmassoniana Lamb.)。选择抗蚧松树乃防治该虫的根本措施。笔者曾于70年代末研究了几种主要松树对日本松干蚧的抗性,80年代前期又研究了马尾松不同种源的抗性。本文即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抗价马尾松种源的皮型和内含化学物质进行分析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卫敏  谢映平  薛皎亮  张艳峰  田芬  杨钤  吴俊  唐喜军  耿以龙  张英伟  赵常胜  
【目的】研究日本松干蚧各龄期在我国3个气候区的发生时间、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天敌昆虫,为有效监测日本松干蚧发育和种群动态、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日本松干蚧在我国的分布现状,选择辽宁省抚顺市(LNFS)、山东省青岛市(SDQD)和浙江省金华市(ZJJH)作为3个气候区的代表,于2011—2013年,在日本松干蚧危害的林区布点,采用野外连续调查和室内显微镜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日本松干蚧在3个气候区1年都发生2代,以1龄寄生若虫越冬,但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明显不同,ZJJH种群3月上旬开始出蛰,SDQD和LNFS种群4月下旬—5月上旬才出蛰,LNFS种群在10月份进入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琼  王维有  梁冬  李悦  
以河北平泉、青海互助、北京松山、山西灵空山、陕西宁陕、内蒙古宁城、内蒙古呼市土默特、河南卢氏等8个种源的油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并结合生长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油松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型,"午休"现象明显,但第一次出现峰值时间不同;2)不同种源的光合生理指标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带差异性,其变异规律是经度偏东的北京、河北种源一般比偏西的陕西种源Pn高;3)8个种源油松种间苗期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等指标差异极显著;4)结合对生长性状的分析发现,具有较高Pn的种源有较大的苗冠高和地径;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柴希民  
1982 ~1985 年在浙江省余杭市长乐林场等地, 记述了日本松干蚧的捕食性天敌13 科31 种, 其中属于蚂蚁类、蜘蛛类等7 种属为首次报道。瓢虫类和蚂蚁类在各种天敌中所占比例最大, 相应为35 % ~51 % 和30 % ~35 % 。蒙古光瓢虫、刻点艳瓢虫和隐斑瓢虫数量最多。在日本松干蚧密度上升时, 瓢虫类数量明显增加, 在日本松干蚧密度较低时螨类和蝽类的数量增加。日本松干蚧和松蚜同时发生时, 蚂蚁类、螨类和蝽类的数量增加, 瓢虫类和褐( 草) 蛉类数量减少。图1 表2 参9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镇  吾中良  朱云峰  王勇军  
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是一种危害松林的重要外来入侵生物。为系统揭示外来入侵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发生及影响,从1982年至2008年,系统调查了浙江省临安市横畈林场日本松干蚧天敌生物的种类,跟踪了日本松干蚧及其天敌生物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防控措施下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发现:日本松干蚧在调查点有28种天敌生物;日本松干蚧呈现出波浪式消减特征;天敌生物种群结构与蚧虫消减存在密切的关系;人工防控措施可明显加快日本松干蚧和天敌生物稳定。结果揭示了松林生态系统调控日本松干蚧的自组织平衡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谦  叶冰茹  
根据东部型14个种源在苗期阶段的生长、形态、抗性等方面的特征,利用方差分析及多变最统计技术对生态型内部各种源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型内部各种源在生长及生物最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但在绝大多数形态特征和适应性方面差异不显著.在生态型内部进行种源选择对提高油松生产力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主分量分析结果,将东部型划分为北部、中部及东部三个亚区.中部亚区的种源在北京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悦黎  
四参数油松干曲线式李悦黎(西北林学院杨陵712100)关键词干曲线式,油松,干形反映树干纵断面形状的干曲线式是干形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油松干曲线式y=[a0xa1-a2+a3/(a4-x)]0.5(1)式中:y为树干横断面半径;x为树稍至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柴希民  
采用样方内各种捕食天敌数量与其捕食量引起辽宁松干蚧MatsucocusliaoningensisTang1)死亡数的调查统计法、K-值图解分析法,研究了辽宁松干蚧捕食天敌的作用。发现捕食天敌对雌成虫有较大的捕食作用,对卵囊的作用较小。在瓢虫类、草蛉类、螨类、蝽类、蚂蚁类和蜘蛛类捕食天敌中,瓢虫类的捕食作用最大,其次是蚂蚁类。瓢虫主要种类是异色瓢虫、刻点艳瓢虫、蒙古光瓢虫;蚂蚁主要有扁平虹臭蚁和双齿多刺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苏  
“华北和日本落叶松种和种源研究”是“六五”、“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主持,陕西、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等17个单位参加。从1979年开始,共营造各类试验林200多hm~2。经过13a的多点试验和对早期引种落叶松的调查研究,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果:①在我国第一次全面揭示了日本、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善武  沈熙环  汪师孟  
对油松2个天然林、11个人工林中326株样水以及11年生子代林16个家系151株样木的木材密度、管胞长度、晚材率作了观测,上述指标在树于不同方位间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高度间有极显著的差异,纵向变异模式一致。材质指标的变异存在于种内各层次间,但林分内单株间的变量最大。生长快慢和材质间不存在相关,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遗传力在中度以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有明  江建军  
10年生火炬松31个种源间木材弦向(TS)、径向(RS)、纵向(LS)、体积气干干缩率(VS)和差异干缩(T/R)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各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大于60.5%,环境方差占方差总量的34.9%~63.9%,种源内各个性状的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310棵样木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在α=0.01水平上,树高、胸径、材积与TS、RS、LS、VS呈显著负相关,与T/R呈显著正相关;晚材率、基本密度、气干密度、绝干密度与TS、RS、VS呈显著正相关,与LS、T/R呈显著负相关。火炬松幼龄材较成熟材RS、TS值小,但LS、T/R值远大于成熟材。选择晚材率大、木材密度高的速生种源或单株个体繁殖推广应用可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