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8)
2023(7818)
2022(6747)
2021(6123)
2020(4841)
2019(10794)
2018(10428)
2017(18933)
2016(10771)
2015(11851)
2014(11881)
2013(11685)
2012(11595)
2011(10844)
2010(11428)
2009(10467)
2008(10416)
2007(9562)
2006(8862)
2005(8641)
作者
(32393)
(26807)
(26470)
(25441)
(17029)
(12838)
(12155)
(10552)
(10264)
(9843)
(9131)
(8915)
(8689)
(8635)
(8546)
(8233)
(7956)
(7870)
(7749)
(7709)
(7021)
(6849)
(6635)
(6269)
(6267)
(6121)
(6031)
(5989)
(5576)
(5406)
学科
(48492)
经济(48427)
管理(27912)
(24673)
地方(19454)
中国(18996)
(17815)
企业(17815)
(14981)
业经(12158)
(11077)
地方经济(10675)
方法(10418)
农业(10402)
(10057)
(9907)
(9874)
银行(9858)
(9810)
(9792)
金融(9789)
(9690)
数学(8170)
数学方法(8053)
环境(8033)
(7651)
贸易(7636)
技术(7409)
(7391)
发展(7302)
机构
学院(152247)
大学(151305)
(61350)
研究(61206)
经济(59854)
管理(51458)
中国(47136)
理学(41754)
理学院(41089)
管理学(40431)
管理学院(40116)
(37613)
科学(36851)
(32409)
(31508)
研究所(28701)
(28390)
中心(27576)
(26424)
北京(25397)
(23873)
师范(23648)
财经(22483)
农业(21700)
(21603)
(21567)
业大(21422)
(21415)
(20188)
师范大学(18923)
基金
项目(90130)
科学(69742)
研究(68645)
基金(61917)
(53619)
国家(53055)
科学基金(44139)
社会(42745)
社会科(40400)
社会科学(40395)
(36146)
基金项目(31676)
(30856)
教育(30521)
编号(28287)
(26132)
自然(26116)
自然科(25466)
自然科学(25459)
成果(25395)
资助(25043)
自然科学基金(24960)
课题(21770)
发展(21254)
(20885)
重点(20797)
(18969)
(18503)
(17693)
(17617)
期刊
(84963)
经济(84963)
研究(56722)
中国(42113)
(28551)
学报(24939)
教育(24292)
(24093)
管理(22677)
科学(22074)
(19393)
金融(19393)
农业(19015)
大学(18987)
学学(17143)
业经(14539)
技术(13077)
经济研究(13033)
财经(11384)
问题(10782)
图书(10319)
(9933)
(9611)
(8610)
(8146)
(8110)
论坛(8110)
书馆(7936)
图书馆(7936)
科技(7864)
共检索到267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寿彭  李敏  
我国在1937~1945年间经历的抗日战争时期是战时经济和经济现代化进程遭受战争挫折的时期,同时这个阶段也是我国经济形态从旧经济形态向新经济形态急剧转变的时期。本文拟对在战时条件下,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对我国西北开发、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等所作的工作及其意义作一简要论述,以期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有所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迪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国民政府经济建设和发展被迫偏离既定轨道,公债政策和实践也发生变化。本文尝试对内债进行分类研究,从内债用途的角度界定经济建设内债。重点考量战时经济建设内债规模,探讨战时经济建设内债呈现出不同于战前的新特点。经济建设内债用途由发展经济转向服务抗战,侧重于战略物资的生产和运输。经济建设内债建设布局由沿海实业建设转向以工厂内迁运动为主的战时大后方建设和疏通以运输战略物资为主的西南国际交通通道。在战时经济统制政策下,经济建设内债的使用方式从战前定向变为战时统筹。为提高认购率,内债推销也更具强制性。随着通货膨胀的不断加深,国民政府转向使用外币作为内债发行本位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建兵  
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扶植了四个大型伪银行,用之掠夺中国人民,它们是伪满洲中央银行、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伪蒙疆银行、伪中国储备银行,在台湾,日本还设立了台湾银行对台湾人民进行掠夺,这些敌钞银行大量发行货币,流毒四方。而抗战后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也发行了大量的苏联红军票,所有这一切都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燕慧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教育较为落后,不利于西北开发的顺利推行。时人主张发展西北各族教育,以促进开发西北实现抗战救国战略,具有融合民族感情,培养国家认同,培养开发西北的建设人才,提高各民族文化水平以达共同基准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但也存在功利化和忽视西北各族的主体性等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荣华  
国民政府在完成北伐、统一全国到溃逃台湾这20多年的时间里,迫于国内的形势和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先后两度提出了"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口号,掀起了两次"西北开发"的热潮。促成开发西北热潮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中间,国民政府上层人士对西北开发也提出了很多切合西北实际的看法和主张,并且多次赴西北各省进行实地考察,在西北开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诸如戴季陶、宋子文、蒋介石、朱家骅等一些显要人物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其相关言论的基础上,对其关注西北开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慧玺  
甘肃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又是制约甘肃经济和工商业发展的瓶颈。抗战以前,仅有一西兰公路勉强通兰州。抗战时期,开发西北及甘肃的交通运输是国民政府的一大举措。文章就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西北及甘肃交通运输业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得失做一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荫贵  
本文对南京政府时期为中心的外国在华银行业进行了整体分析。认为 1 92 6年时中国金融力量的发展已基本可以与外国在华银行业相抗 ,南京政府时由于多种因素的配合 ,外国在华银行业的发展在某些领域某种程度上受到遏制。但是 ,由于外国在华银行业是以其在中国政治经济力量为基础得到发展的金融势力 ,因此 ,在不平等条约、租界等特权未曾废除 ,外国势力在中国高人一等并处心积虑扩大侵略的局面不曾发生根本改变前 ,外国在华银行业的优势地位同样是不可能发生根本变化的。本时期日本银行业在本国政府对华侵略政策支持的背景下 ,在关内外迅猛扩张 ,并在关外迅速占据统治地位的史实 ,正好典型的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谭备战  
本文以当时的档案史料为主要依据,着重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与陕西省政府合办陕西西京电厂的经过与发展概况。在筹建陕西西京电厂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与陕西省政府既有合作亦有矛盾,反映了西北地区对电力工业的强烈需求,也说明了南京国民政府开发西北边疆的艰难与无奈。陕西西京电厂的建成,对陕西及西安各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地方各项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子侠  王海凤  
晚清政府即有将西方学位制度移植中国的设想,但因种种原因,设想并未实现。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教育界人士及各大高校皆对学位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开始将其引入中国的学制设计之中。因时代的局限,除学士学位外,研究生层次的学位并未付诸实践。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为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历经六年的反复商榷,最终形成了学士、硕士及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就三级学位的授予言之,学士学位的授予得以顺利进行,硕士学位的授予因受战争影响而有所迟缓,博士学位的授予则一直处于束之高阁的状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王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教育宗旨和方针中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多起职业教育议案,确立了职业教育制度,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三者有机结合的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对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刘冬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通过了专门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多起职业教育议案,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三者有机结合、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指导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对当前职业指导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冉春  
作为留学教育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经费管理主要受留学教育整体政策引导,同时亦为其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制约。而经费管理的举措是否科学有序,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留学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本文从历史角度着眼,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相关情况加以初步探讨,以求对当前相关决策实施予以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功群  王倩  
山东省是晚清时期兴办实业教育较早的省份之一,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山东的职业教育已有了初步发展。山东省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以往山东职业教育的混乱无序以及战后山东的恢复建设,开始着手对职业学校进行整顿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致力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其服务于山东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建构起以"四行二局"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民营商业银行不断改革创新,配合以社会系统为基础的业务手段和经营方式,在现代化经营理念的推动下形成了该时期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民族资本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家群体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角色定位与社会意识更趋明确化、理性化。与之相应的是,他们所管理的银行业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按照社会的目标与价值,采取具体行动去承担其社会责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教育经费紧张,民教机关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民众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在此情势下,图书馆界有识之士发出"将学校图书馆公开"的倡议;国民政府也多次颁布相关法规,倡令学校图书馆公开,以增加社会教育功效。面对时代呼唤,各级学校图书馆积极响应,通过开放阅览、举办图书展览、兼办民众图书馆等路径,将本校图书馆公之于众,收效良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