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1)
- 2023(4758)
- 2022(4139)
- 2021(3952)
- 2020(3127)
- 2019(6831)
- 2018(6549)
- 2017(12775)
- 2016(7285)
- 2015(7854)
- 2014(7787)
- 2013(7673)
- 2012(7431)
- 2011(6866)
- 2010(7090)
- 2009(6605)
- 2008(6634)
- 2007(5929)
- 2006(5493)
- 2005(5145)
- 学科
- 济(24306)
- 经济(24278)
- 管理(21427)
- 业(19774)
- 企(15660)
- 企业(15660)
- 农(9966)
- 中国(8008)
- 财(7960)
- 策(7956)
- 方法(7710)
- 数学(6185)
- 学(6117)
- 农业(6109)
- 数学方法(6023)
- 贸(5988)
- 贸易(5986)
- 业经(5975)
- 及其(5971)
- 制(5880)
- 易(5850)
- 政策(5455)
- 地方(5132)
- 银(5121)
- 银行(5109)
- 行(4953)
- 理论(4852)
- 方针(4822)
- 述(4755)
- 阐(4749)
- 机构
- 学院(101995)
- 大学(100554)
- 济(42874)
- 经济(41894)
- 研究(38571)
- 管理(38036)
- 理学(32208)
- 理学院(31844)
- 管理学(31331)
- 管理学院(31133)
- 中国(29891)
- 科学(22774)
- 京(21502)
- 财(21381)
- 农(20738)
- 所(20266)
- 研究所(18127)
- 中心(17280)
- 江(16639)
- 农业(15995)
- 财经(15698)
- 业大(14906)
- 经(14302)
- 范(14018)
- 师范(13900)
- 北京(13757)
- 院(13478)
- 州(12759)
- 经济学(12102)
- 省(12093)
- 基金
- 项目(61136)
- 科学(47954)
- 研究(46138)
- 基金(43694)
- 家(37965)
- 国家(37610)
- 科学基金(31656)
- 社会(28004)
- 社会科(26517)
- 社会科学(26513)
- 省(23736)
- 基金项目(21918)
- 教育(21114)
- 自然(20659)
- 划(20341)
- 自然科(20125)
- 自然科学(20116)
- 自然科学基金(19775)
- 编号(19693)
- 资助(18536)
- 成果(17373)
- 部(13847)
- 课题(13809)
- 重点(13667)
- 发(13383)
- 性(12593)
- 创(12518)
- 策(12092)
- 创新(11666)
- 项目编号(11642)
共检索到165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少詠
抗战期间粮食公沽政策是福建省府主席陈仪主闽时所倡行的“新政”之一,它试图通过行政力量,统制全省粮食运销和分配,以取缔粮食囤积居奇,达到省内粮食供需平衡的目的。这所谓“粮食公沽”的制度,推行不到一年,如昙花一现,迅速破灭了,陈仪为什么要力倡“粮食公沽”政策,其失败的原因何在?这是客观地评价陈仪粮食公沽政策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此拟作粗浅的探讨,求正于各位专家学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贾兴权
通货膨胀政策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采取的一项应急措施,因此而导发的通货膨胀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涵盖战时经济的突出问题。战时中国实施通货膨胀政策,是与对日战争所造成的异常情况分不开的。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以其优势兵力很快占领了中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工农业生产发达,税源充足的滨江沿海地区,使中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关税、盐税、统税和其他税收锐减,对外贸易基本断绝,又迫使生产力资源内移,增大开发后方的开支,而由于战争的爆发,国民政府要承担巨额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米健 罗其友 高明杰
在国内外24篇有代表性的粮食需求预测文献基础上,文章重点对这些文献的预测时间、预测结果、预测方法、预测的地区、城乡和品种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有文献的3个主要特点是:首先,定性分析、时间序列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是最常见的三种方法,单方程模型和其他方法应用较少;第二,文献集中关注2010~2030的粮食需求预测,且在相同时间点不同文献的预测结果比较接近;第三,在预测中,少数文献关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或品种差异,并且同时关注3种差异的只有1篇。在对现有文献评价基础上,文章提出粮食需求预测领域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粮食需求 预测 方法 综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利民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对我国东北、华北等广大占领区实行有计划的开发和掠夺,这种掠夺是支撑其战争机器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剖析了抗战期间日本对华北经济统治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演变过程,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1937年以前的初步确定阶段,华北沦为占领区后所谓的恢复和“开发”阶段,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的强制掠夺阶段。文章重点分析了日本在制定对华北经济统治政策前的情报搜集工作和引起其政策演变的历史原因,并简要论述了其政策实施情况
关键词:
抗日战争,中日关系,华北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武舜臣 王静 顾智鹏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重要保障。粮食安全预警是对未来粮食安全状况评估和预测的重要手段,完整和有效的预警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关键。本文试图从概念出发分层次对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分别从粮食概念、粮食安全概念到指标体系构建角度,逐步剖析目前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视角下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不仅应包括不同粮食口径下的粮食安全预警,更应当综合考虑粮食安全的时空跨度,制定更为全面准确实用的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关键词:
粮食 粮食安全 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少刚
粮食政策价格简论张少刚(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一国经济自立乃至国家能够日立自强于世界的基础,其深刻的含义使人们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得到新的体会。中共中央不久前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新形势下,农业的基础地位丝毫...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柯炳生
美国的粮食政策柯炳生一、英国粮食政策的发展粮食政策是美国农业政策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粮食政策的重要性,是由粮食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在美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市场价值方面: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那些高度商品化和专业化了的粮食种植农场来说,又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浩然 马万利
民国前期,云南粮食基本上处于供求平衡状态。随着抗战爆发,由于农业劳动力锐减、农业生产资料匮乏、粮食需求增多和分配机制低效等原因,导致云南农村破败、粮食产出锐减、供求失衡、粮价指数和零售品价格指数上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粮食危机。为了应对粮食危机,云南省政府试图通过农业技术改革、扩大种植面积、统制流通环节和抑制消费等措施减缓粮价恶性上涨的压力。但由于云南省政府更多关注流通领域的统制,导致粮政无法根本解决抗战时期的云南粮食危机,由此推动了战后昆明民主运动的开展和云南的和平解放。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云南 粮食危机 政府应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圣菊
抗战时期,由于粮食需求的急剧增加,湖南省积极开展了粮食品种的改良与推广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幅度增加了湖南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与总产量,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军民用粮,同时也增强了国统区粮食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为坚持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湖南粮食 品种改良与推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国勇 张扬 高士亮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转型期。在此期间,确保粮食安全变得尤其重要。学界对特殊时期粮食安全、粮农增收等问题,从多方面展开了丰富研究。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事粮食生产的收入赶上或超过非农收入是保证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农增收 种粮积极性 农业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翔飞 王济民
粮食补贴政策不仅是政府部门政策制定者,也是国内外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从粮食补贴目标、补贴方式、补贴规模、补贴效果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粮食补贴政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现有关于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文献基本上就政策补贴目标、补贴方式、补贴规模达成共识,但是对补贴效果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最后就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 补贴政策 研究综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明利 傅贤治
首先阐述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出台背景,然后针对国内现有研究文献,根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的不同,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实证研究、国内外直接补贴政策比较与借鉴以及我国粮食直接补贴的政策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了简要展望。
关键词: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补贴模式 绩效评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Н.Л.玛玛耶娃 朱显平 王玉国
本文将全面抗战前的苏中关系置于国际关系的大环境中,结合中国国内因日本侵略而引发的一系列与维护国家利益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研究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的苏联对华政策。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当时苏联与"中华民国"官方政府和在苏联和共产国际支持下同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的中国共产党同时进行的交往与合作。本文揭示了苏联对中国抗日的两个战场给予支持的历史事实,即中国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特区(指陕甘宁边区——译注)和"敌后解放区"为根据地的敌后抗战战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Н.Л.玛玛耶娃 朱显平 王玉国
本文将全面抗战前的苏中关系置于国际关系的大环境中,结合中国国内因日本侵略而引发的一系列与维护国家利益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研究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的苏联对华政策。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当时苏联与"中华民国"官方政府和在苏联和共产国际支持下同国民党结成"统一战线"的中国共产党同时进行的交往与合作。本文揭示了苏联对中国抗日的两个战场给予支持的历史事实,即中国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特区(指陕甘宁边区——译注)和"敌后解放区"为根据地的敌后抗战战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英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把建立农业金融网作为发展西部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性政策积极推行,促进了西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支持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国民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它对于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农村金融 合作运动 农村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