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2)
- 2023(14344)
- 2022(11686)
- 2021(10663)
- 2020(8541)
- 2019(18806)
- 2018(18216)
- 2017(34694)
- 2016(18435)
- 2015(20279)
- 2014(20172)
- 2013(20314)
- 2012(19027)
- 2011(17367)
- 2010(18078)
- 2009(17356)
- 2008(16792)
- 2007(15426)
- 2006(14083)
- 2005(13273)
- 学科
- 济(88472)
- 经济(88371)
- 业(87836)
- 企(69471)
- 企业(69471)
- 管理(61269)
- 农(49894)
- 农业(33636)
- 业经(33498)
- 中国(30647)
- 方法(28115)
- 融(26706)
- 金融(26703)
- 财(25637)
- 银(24682)
- 地方(24679)
- 银行(24666)
- 行(24075)
- 制(21503)
- 数学(19858)
- 数学方法(19750)
- 务(18710)
- 财务(18675)
- 财务管理(18659)
- 技术(18060)
- 企业财务(17704)
- 策(16372)
- 体(15915)
- 理论(15342)
- 发(15161)
- 机构
- 学院(274327)
- 大学(263815)
- 济(120532)
- 经济(118228)
- 管理(107583)
- 研究(92715)
- 理学(91164)
- 理学院(90247)
- 管理学(89237)
- 管理学院(88720)
- 中国(79440)
- 农(59730)
- 财(55704)
- 京(55375)
- 科学(52388)
- 所(46821)
- 农业(45097)
- 中心(44257)
- 江(44210)
- 财经(43044)
- 业大(42014)
- 研究所(41564)
- 经(38905)
- 州(35608)
- 经济学(35459)
- 北京(34839)
- 范(34005)
- 师范(33714)
- 经济学院(31976)
- 院(31942)
- 基金
- 项目(169551)
- 科学(135167)
- 研究(129984)
- 基金(122434)
- 家(104404)
- 国家(103234)
- 科学基金(90092)
- 社会(85970)
- 社会科(81222)
- 社会科学(81203)
- 省(69585)
- 基金项目(64898)
- 教育(56423)
- 划(55294)
- 自然(54291)
- 编号(53987)
- 自然科(53044)
- 自然科学(53032)
- 自然科学基金(52141)
- 资助(47760)
- 发(43051)
- 成果(42909)
- 业(39144)
- 创(38654)
- 重点(37274)
- 部(37151)
- 课题(36630)
- 发展(35680)
- 国家社会(35384)
- 创新(35221)
- 期刊
- 济(153110)
- 经济(153110)
- 研究(84255)
- 农(64533)
- 中国(62334)
- 财(44373)
- 管理(43737)
- 农业(43017)
- 融(41989)
- 金融(41989)
- 科学(38311)
- 学报(37904)
- 业经(31738)
- 大学(30495)
- 学学(29236)
- 教育(25555)
- 技术(24637)
- 业(21651)
- 财经(21452)
- 经济研究(21393)
- 问题(19849)
- 经(18627)
- 农村(15954)
- 村(15954)
- 技术经济(15743)
- 世界(15628)
- 农业经济(15417)
- 版(14496)
- 现代(14263)
- 商业(13933)
共检索到440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英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把建立农业金融网作为发展西部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性政策积极推行,促进了西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支持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国民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它对于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农村金融 合作运动 农村经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解小明
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地位逐渐凸显,内容上中共围绕着抗日、民主、科学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形式上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宣传。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波
概述抗战时期图书馆机构和图书馆界名人在陪都地区的广泛活动,揭示战时陪都地区图书馆事业一度成为战时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中心,领导和推动着全国图书馆界在困境中艰难发展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陪都重庆 图书馆事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洪友
抗战时期,贵州省的烟草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贵州省独特的烟草业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在地方政府的决策主导下,以贵州烟草公司为中心,采取科企合作、贷款扶持、建设烤房等形式,成功推广了美种烤烟,还利用所收获的烟叶发展机制卷烟业,进而带动民营手工卷烟,使贵州烟草业进入繁荣发展时期。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烟草业 “贵州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正龙
抗战之际,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西康省承担了发展职业教育、为抗战所需服务之重任。西康省职业学校的发展,不仅为抗战和西康省各项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促进了西康省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且改变了西康地区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利于开放的、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康 职业学校 成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才云
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逐步处于核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文章分别从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双重层面对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进行梳理,最后总结几点启示和研究展望。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供给 金融需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建斌 杨鹏
抗战时期,毛泽东成功地实施了对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农村改造实验。通过经济、文化教育、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三方面的改革,农村旧有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被彻底改变,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广大农民的政治、阶级觉悟和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乡村传统权威对基层政权的实质性控制宣告结束。中国共产党由此赢得了最广泛的信任与支持。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毛泽东 农村改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争平 尹秀秀
贫困问题是全球性的世纪难题,需要多种力量结合才能得到较好解决,其中金融企业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扶贫工作的光辉历程中,农业贷款作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要方式始终贯穿其中。抗战时期,北海银行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红色金融企业。在战时艰苦条件下壮大自身同时协助山东抗日民主政府解决贫苦农民的资金问题,坚持发放大量的低利农业贷款,力求高效扶贫,在贷款前对农贷对象的精准识别、贷款后的精准管理和对农贷干部的精准考核方面摸索出许多宝贵经验,获得较大实效,为根据地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信息经济学视角对北海银行农贷工作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关键词:
山东抗日根据地 北海银行 农业贷款 扶贫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徐明
抗战时期陕西棉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棉业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随着抗战爆发后传统棉业格局的变化,陕西棉区不得不面临新的使命与困境,棉花生产在制度变化和技术改进的前提下,艰难地维持着与粮食作物间的相对平衡。传统棉花供需环节的断裂和后方各省对原棉的迫切需求,迫使陕棉转运川渝,虽然以政府和各大纱厂为主要运力,但陕棉的外销数量和比重都较战前降低。这一方面反映了战时棉花外销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为迁陕的当地机器纱厂提供了原料准备。战时纱布急剧短缺的环境下,陕西机器与手工棉纺织业出现了共同繁荣的局面。战时陕西棉业的发展,是全国经济格局变动下后方产业要素自身重组的结果,也反映出后方省际贸易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复兴在保障战时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大后方 陕西 棉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荫贵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各地相继沦陷,以上海为中心的沦陷区金融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因此产生了截然迥异的特色。此种变化和特色又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分界线,前后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以华商银行和钱庄业变化以及汪伪政权伪中央储备银行成立和业务变化为典型特征。本文拟对上述两个阶段的沦陷区金融市场运行的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指出这两个阶段的金融市场虽有多种变化,但投机色彩浓厚和政权紧抓金融为当局服务,是此一时期金融市场贯穿始终并凸显出来的两个鲜明特点。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上海金融市场 运行特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易棉阳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选择多头监管模式对金融业实施严厉的监管。监管面几乎涉及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其中,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分三个层次进行,即国家银行、商业银行、省县地方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主要集中在票据贴现市场、外汇市场、内汇市场和货币市场。抗战时期的金融监管主要靠行政命令来维系,忽视金融同业组织和金融机构本身的作用,致使战时金融监管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引起了高昂的成本。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金融监管 四联总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喜军 宋美媛
抗战时期,陕西战略地位重要性日渐显现,陕西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地重视与开发,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突出表现在:近代水利事业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科研力量得到增强,棉麦等粮食作物良种获得了较大范围的推广,近代农业机械及农药化肥逐步得到运用,近代农垦事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战时陕西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步伐的加快,有效地促进了陕西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陕西农业现代化进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正龙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民政府确定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原先教育比较落后的西南、西北这一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西康省的职业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景象。西康省职业教育的兴办与发展给当今职业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三方面的启示意义:一是职业教育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二是职业教育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注重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三是职业教育必须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康 职业教育 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正龙
抗战期间,西康省职业教育在国民政府"战时应做平时看"方针指导下,通过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团体及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级为主,初、中、高三个层次均有不同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然而,就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来看,西康省职业教育发展并不充分。西康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既受到自然、人口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制约,各要素间彼此关联,交互作用,抑制了西康省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
西康省 职业教育 国民政府 抗战时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妹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稳步地发展进步,农村各方面的建设也取得了积极的成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不禁好奇,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乡村革命与乡村建设是如何展开的,我党为何会选择农村路线,以及这条路线究竟是如何展开的,最终又取得了何种的成效?这些问题,应该在党史中寻找答案。学者刘学礼所著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青年学者论丛—乡村革命与乡村建设》(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正是这样一本历史色彩浓郁、可读性较强、画面感突出的优秀党史读物。通过阅读此书,了解我党的历史,探究农村革命路线提出的来龙去脉,分析抗战时期乡村革命及乡村建设展开的具体路径,并跟随作者的分析考证,感叹于在特殊阶段我党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感动于艰苦奋斗的革命前辈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感恩于新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