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5)
2023(8204)
2022(6872)
2021(6495)
2020(5050)
2019(11535)
2018(11455)
2017(20071)
2016(12226)
2015(13834)
2014(13949)
2013(13094)
2012(12892)
2011(12015)
2010(12423)
2009(10881)
2008(10647)
2007(9689)
2006(8852)
2005(8352)
作者
(33751)
(27972)
(27685)
(26381)
(17970)
(13485)
(12801)
(11018)
(10951)
(10247)
(9436)
(9427)
(8966)
(8965)
(8803)
(8622)
(8619)
(8287)
(8129)
(8037)
(7405)
(7174)
(6885)
(6846)
(6505)
(6270)
(6237)
(6232)
(5774)
(5680)
学科
(45572)
经济(45524)
中国(22273)
(21816)
管理(21290)
地方(20236)
教育(20157)
(17221)
(13150)
企业(13150)
农业(12216)
(11747)
业经(11672)
地方经济(10920)
(10872)
方法(10003)
理论(9589)
(9272)
金融(9269)
发展(9210)
(9083)
(8576)
银行(8557)
(8472)
技术(8301)
数学(8260)
数学方法(8149)
环境(8020)
(7927)
教学(7379)
机构
学院(160507)
大学(159158)
研究(66684)
(57621)
经济(55927)
管理(48900)
中国(44509)
科学(40744)
理学(40205)
理学院(39495)
管理学(38661)
管理学院(38327)
(37339)
(35303)
(34812)
师范(34589)
教育(33199)
研究所(31818)
(31510)
(29192)
中心(29023)
师范大学(28117)
(26350)
北京(24763)
农业(24315)
技术(23977)
(23521)
业大(23520)
(23172)
(22888)
基金
项目(97920)
研究(81280)
科学(77116)
基金(62920)
(53720)
国家(52964)
社会(47057)
(45273)
教育(44436)
社会科(44103)
社会科学(44093)
科学基金(43458)
(37494)
编号(37154)
成果(32872)
基金项目(32463)
课题(30749)
(29199)
(25858)
资助(24724)
自然(24722)
自然科(24050)
自然科学(24041)
重点(24022)
发展(24000)
自然科学基金(23542)
(23534)
规划(22580)
(22125)
(21153)
期刊
(77117)
经济(77117)
研究(60847)
教育(55799)
中国(51798)
(31513)
学报(24132)
农业(21932)
科学(21868)
技术(19060)
大学(18992)
管理(18541)
(17784)
(16980)
金融(16980)
学学(16056)
职业(15456)
业经(14464)
(11618)
经济研究(10995)
(10809)
论坛(10809)
技术教育(10534)
职业技术(10534)
职业技术教育(10534)
(9903)
问题(9591)
财经(8898)
图书(8880)
(7812)
共检索到277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正龙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民政府确定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原先教育比较落后的西南、西北这一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西康省的职业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景象。西康省职业教育的兴办与发展给当今职业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三方面的启示意义:一是职业教育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二是职业教育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注重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三是职业教育必须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正龙  
抗战期间,西康省职业教育在国民政府"战时应做平时看"方针指导下,通过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团体及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级为主,初、中、高三个层次均有不同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然而,就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来看,西康省职业教育发展并不充分。西康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既受到自然、人口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制约,各要素间彼此关联,交互作用,抑制了西康省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正龙  
抗战之际,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西康省承担了发展职业教育、为抗战所需服务之重任。西康省职业学校的发展,不仅为抗战和西康省各项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促进了西康省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且改变了西康地区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利于开放的、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寇金玲  金星  
抗战时期的山东根据地是连接华北和华中根据地的重要枢纽,山东根据地的民众动员之于革命政权建设和抵抗日军侵略两个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而民众动员的成功与成人教育的开展密切相关。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的成人教育计划目标鲜明、教育形式多样、教学内容务实,不仅有效地完成了抗日战争和生产动员的任务,也在特殊的时期提高了山东根据地民众的文化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抗战爆发后,一方面,军工生产与后方建设物资开发十分紧迫,民族工业略有抬头机会,急需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战争带来大批青年学生颠沛流离陷入失学失业困境,需要收容、训练和安置。基于战争的需要国民政府开始对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支持,包括在资金投入、政策制定以及学校建设等方面加强了建设力度,使得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彦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战地救护人员从数量到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抓住机遇,配合实际救护需要,开展了有效的战地医护职业教育,既服务于战地救护工作,降低了伤亡率,帮助保存了抗日军队战斗力;又帮助学员实现了就业有"出路",升学有"门路",推动了医护职业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宪琴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不仅充分保证了人民的民主权利,而且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这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留宝  廖声丰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抗战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概况、学校管理及建设等方面予以较为具体而细致的考察与分析,这不仅丰富了抗战史的研究,而且对于进一步深入认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但从整体上而言,学术界的研究仍注重于整体性概括,而缺乏对内在机理运作的分析,为此应在个案研究、区域特色呈现、研究方法的借鉴与创新以及史料的挖掘上精耕细作,以期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洪友  
抗战时期,贵州省的烟草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贵州省独特的烟草业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在地方政府的决策主导下,以贵州烟草公司为中心,采取科企合作、贷款扶持、建设烤房等形式,成功推广了美种烤烟,还利用所收获的烟叶发展机制卷烟业,进而带动民营手工卷烟,使贵州烟草业进入繁荣发展时期。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英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把建立农业金融网作为发展西部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性政策积极推行,促进了西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支持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国民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它对于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波  
概述抗战时期图书馆机构和图书馆界名人在陪都地区的广泛活动,揭示战时陪都地区图书馆事业一度成为战时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中心,领导和推动着全国图书馆界在困境中艰难发展的历史进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建平   韩雨楼  
抗日战争时期,受战乱频仍、基础薄弱、物资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政策法规,鼓励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筹措经费,完善劳动生产保护机制并广泛开展工业生产运动,多措并举推进工业经济建设,使边区的军工业、采矿业、纺织业等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边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边区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障了军需物资及基础产品的供应,有力地支撑了战争需要,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铁  
抗战时期,毛泽东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给私人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以充分的肯定。毛泽东关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既有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长远构想的一面,又有服从于当时现实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一面,仔细考察毛泽东这一思想的科学成因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鑫  
全面抗战开始后,东部沿海省市的工业企业大量迁往西部地区,开启了大后方经济的"黄金时代"。本文利用各种档案资料,首先梳理了全面抗战以来工业企业内迁的历程,然后在一系列统计数据的支撑下对后方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计量模型考察了战时后方工业所带来的长期效应。文章的主要工作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国琴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安置民众、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进行抗战,在各地相继建立职业介绍机构、颁布职业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发展职业介绍事业。昆明由于地处后方,其战略地位提高,城市和工业获得一定发展,当地职业介绍所也获得发展,其中尤以隶属云南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昆明职业指导所发展最快。昆明职业指导所成立后积极开展职业调查、职业训练、代办招考、职业介绍等工作,为昆明职业介绍服务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