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8)
- 2023(3624)
- 2022(3273)
- 2021(3224)
- 2020(2567)
- 2019(5715)
- 2018(5818)
- 2017(10005)
- 2016(6253)
- 2015(7411)
- 2014(7714)
- 2013(6994)
- 2012(6551)
- 2011(6048)
- 2010(6226)
- 2009(5103)
- 2008(5224)
- 2007(4984)
- 2006(4487)
- 2005(3904)
- 学科
- 济(15890)
- 经济(15754)
- 管理(14236)
- 业(12126)
- 企(11362)
- 企业(11362)
- 中国(10235)
- 理论(8577)
- 农(6689)
- 教育(6543)
- 业经(6077)
- 方法(5997)
- 和(5661)
- 财(5595)
- 教学(5052)
- 学(4719)
- 制(4480)
- 农业(3944)
- 社会(3869)
- 地方(3570)
- 学法(3517)
- 教学法(3517)
- 企业经济(3514)
- 经济理论(3499)
- 务(3388)
- 财务(3373)
- 技术(3370)
- 财务管理(3356)
- 工作(3262)
- 企业财务(3128)
- 机构
- 学院(79349)
- 大学(74426)
- 研究(26452)
- 管理(23245)
- 济(22286)
- 经济(21335)
- 理学(18822)
- 理学院(18507)
- 中国(18422)
- 管理学(17970)
- 管理学院(17803)
- 科学(16848)
- 京(16473)
- 职业(15650)
- 技术(15329)
- 江(15290)
- 所(14597)
- 范(14490)
- 师范(14360)
- 财(13508)
- 农(13491)
- 教育(13132)
- 研究所(12714)
- 中心(12153)
- 州(11767)
- 师范大学(10936)
- 业大(10856)
- 职业技术(10747)
- 北京(10612)
- 省(10514)
- 基金
- 项目(45157)
- 研究(38575)
- 科学(34562)
- 基金(28109)
- 家(23635)
- 国家(23266)
- 教育(22335)
- 社会(21915)
- 省(20480)
- 编号(19582)
- 社会科(19138)
- 社会科学(19128)
- 科学基金(19025)
- 划(17329)
- 成果(16722)
- 课题(15560)
- 基金项目(14432)
- 年(13659)
- 资助(11233)
- 项目编号(11151)
- 自然(11145)
- 规划(10943)
- 重点(10926)
- 自然科(10858)
- 自然科学(10854)
- 性(10702)
- 自然科学基金(10653)
- 部(10181)
- 发(10161)
- 度(9620)
共检索到135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延强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社会部为统筹人才供给和职业需求的合理配置,推进大后方各项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职业介绍活动。该时期各级职业介绍机构的设立、各种应用材料的编制、各项职业调查的开展,促进了职业介绍的规范化与程序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人才供给与职业需求的沟通,推动了战时各项社会建设的开展。同时,也为当前的职业介绍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社会部 职业介绍 国民政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潘梅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化教育机构遭受重创,文献资料极为匮乏。袁同礼敏锐地看到了中国学术文化事业对文献的渴求,辛劳奔走,首先取得了国际图书请援的突破。他的图书请援活动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侧重于广泛征募图书,以请援为主;后期则是请援与互助双管齐下,将图书请援扩展为更广义的文化合作与互助。袁同礼的图书请援活动,为中国的文化抗战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袁同礼 图书请援 文化交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吕亚平
抗战时期上海"孤岛"的党内外文化工作者出版发行图书报刊,在现代书刊出版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抗战爆发后,一方面,军工生产与后方建设物资开发十分紧迫,民族工业略有抬头机会,急需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战争带来大批青年学生颠沛流离陷入失学失业困境,需要收容、训练和安置。基于战争的需要国民政府开始对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支持,包括在资金投入、政策制定以及学校建设等方面加强了建设力度,使得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国琴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安置民众、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进行抗战,在各地相继建立职业介绍机构、颁布职业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发展职业介绍事业。昆明由于地处后方,其战略地位提高,城市和工业获得一定发展,当地职业介绍所也获得发展,其中尤以隶属云南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昆明职业指导所发展最快。昆明职业指导所成立后积极开展职业调查、职业训练、代办招考、职业介绍等工作,为昆明职业介绍服务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正龙
抗战之际,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西康省承担了发展职业教育、为抗战所需服务之重任。西康省职业学校的发展,不仅为抗战和西康省各项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促进了西康省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且改变了西康地区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利于开放的、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康 职业学校 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磊 谢长法 曾艳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战略重心西移,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随着重庆战略地位的提高,职业指导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以重庆职业指导所的建立和发展最为典型。重庆职业指导所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开展职业介绍、难民就业指导、职业训练和升学就业指导等工作,有效地弥补了政府职能的不足,对完善指导工作体系,协调人事矛盾,促进就业及维护后方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重庆 职业指导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各类企业、机关、学校、组织亦随国民政府西迁而纷纷内移。其中,金融机构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命脉,是国家高等机密和重点保护对象,也在国民政府财政部的安排下,汇入大迁移的洪流之中!在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中国金融企业与此前相比,其社会责任核心内容发生了极大变化,重点是配合国家战略,实行金融机构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各类企业、机关、学校、组织亦随国民政府西迁而纷纷内移。其中,金融机构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命脉,是国家高等机密和重点保护对象,也在国民政府财政部的安排下,汇入大迁移的洪流之中!在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中国金融企业与此前相比,其社会责任核心内容发生了极大变化,重点是配合国家战略,实行金融机构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宓汝成
抗战时期的中国外债宓汝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全面武装侵略,全国军民当即展开反侵略的神圣战争。中国政府除了以与远东国际关系有关的国际条约如《九国公约》(1922年)等为依据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帝行为以明真相外,又本着“多交友,少树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徐明
抗战时期陕西棉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棉业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随着抗战爆发后传统棉业格局的变化,陕西棉区不得不面临新的使命与困境,棉花生产在制度变化和技术改进的前提下,艰难地维持着与粮食作物间的相对平衡。传统棉花供需环节的断裂和后方各省对原棉的迫切需求,迫使陕棉转运川渝,虽然以政府和各大纱厂为主要运力,但陕棉的外销数量和比重都较战前降低。这一方面反映了战时棉花外销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为迁陕的当地机器纱厂提供了原料准备。战时纱布急剧短缺的环境下,陕西机器与手工棉纺织业出现了共同繁荣的局面。战时陕西棉业的发展,是全国经济格局变动下后方产业要素自身重组的结果,也反映出后方省际贸易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复兴在保障战时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大后方 陕西 棉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正龙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民政府确定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原先教育比较落后的西南、西北这一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西康省的职业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景象。西康省职业教育的兴办与发展给当今职业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三方面的启示意义:一是职业教育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二是职业教育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注重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三是职业教育必须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康 职业教育 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正龙
抗战期间,西康省职业教育在国民政府"战时应做平时看"方针指导下,通过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团体及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级为主,初、中、高三个层次均有不同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然而,就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来看,西康省职业教育发展并不充分。西康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既受到自然、人口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制约,各要素间彼此关联,交互作用,抑制了西康省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
西康省 职业教育 国民政府 抗战时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留宝 廖声丰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抗战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概况、学校管理及建设等方面予以较为具体而细致的考察与分析,这不仅丰富了抗战史的研究,而且对于进一步深入认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但从整体上而言,学术界的研究仍注重于整体性概括,而缺乏对内在机理运作的分析,为此应在个案研究、区域特色呈现、研究方法的借鉴与创新以及史料的挖掘上精耕细作,以期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等职业教育 研究综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海燕
文章以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在广西的活动为基点,论述资源委员会对民族间的经济交往及融合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产生这种促进作用的政府作用、民间力量、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战时公营企业与民族经济融合的关系。研究认为,当今要发展民族经济,应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当地的资源,充分发挥政府作用,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