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0)
2023(10655)
2022(9622)
2021(9333)
2020(7843)
2019(18160)
2018(18255)
2017(34696)
2016(19244)
2015(21937)
2014(21886)
2013(21702)
2012(19646)
2011(17722)
2010(17685)
2009(16082)
2008(15696)
2007(13863)
2006(12247)
2005(10834)
作者
(55221)
(45630)
(45235)
(43194)
(28984)
(21681)
(20721)
(18141)
(17357)
(16335)
(15613)
(15226)
(14445)
(14282)
(13955)
(13887)
(13843)
(13758)
(13061)
(12953)
(11477)
(11224)
(11002)
(10444)
(10373)
(10303)
(10212)
(9936)
(9182)
(9054)
学科
(72529)
经济(72450)
管理(62994)
(56909)
(49381)
企业(49381)
方法(34291)
数学(28819)
数学方法(28519)
(20423)
(19599)
中国(17506)
业经(16888)
(15800)
(14580)
(13884)
地方(13882)
财务(13812)
财务管理(13784)
理论(13459)
农业(13197)
企业财务(13060)
(13014)
(12207)
贸易(12198)
(12048)
(11752)
(11725)
银行(11686)
技术(11367)
机构
大学(266349)
学院(265529)
管理(111273)
(99888)
经济(97380)
理学(95074)
理学院(94043)
管理学(92595)
管理学院(92092)
研究(84469)
中国(64594)
(57299)
科学(54016)
(47062)
(43972)
(42471)
业大(40894)
(39389)
中心(38908)
研究所(38761)
财经(37170)
北京(36184)
(34586)
师范(34287)
农业(34076)
(33696)
(32500)
(30613)
技术(28722)
商学(28424)
基金
项目(180744)
科学(140916)
研究(132860)
基金(129653)
(112350)
国家(111335)
科学基金(95713)
社会(80957)
社会科(76521)
社会科学(76498)
(71472)
基金项目(69843)
自然(63581)
自然科(62045)
自然科学(62029)
教育(60978)
自然科学基金(60885)
(59442)
编号(55874)
资助(53276)
成果(45015)
重点(39463)
(39328)
课题(37676)
(37543)
(37202)
创新(34918)
科研(34628)
项目编号(34528)
大学(33821)
期刊
(115573)
经济(115573)
研究(77314)
中国(51440)
管理(43158)
学报(42771)
(39738)
科学(39131)
(36634)
大学(32167)
教育(31249)
学学(30011)
农业(27184)
技术(23567)
(23556)
金融(23556)
业经(19889)
财经(17619)
经济研究(16813)
图书(16246)
(15232)
(14864)
理论(14115)
问题(14033)
科技(13243)
实践(13177)
(13177)
技术经济(12949)
(12686)
现代(12600)
共检索到392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熊斌  
抗战时期,社会舆论与国民政府共同确立了消费合作社的基本经营原则。为完善消费合作社经营管理制度,时人积极倡导运用广告媒介进行宣传,要求提高营业员素质以吸引社员,主张通过合作竞赛诱发其内在活力;针对人才缺乏的现状,有识之士呼吁重视业务人才培养;为增进社员福利以及资金周转便利,消费合作社又号召发展公用、专营与兼营业务。这些经营管理思想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消费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受人才缺乏、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一些思想的践行效果不甚理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斌  
抗战前夕,消费合作社并无专门的会计立法,基本上在《会计法》之下运行。抗战时期,消费合作社的会计立法日益被社会重视,推动了政府关于消费合作社会计制度的建构,相关制度的确立明确了会计人员职责,加强了财务监管,保证了经费合理使用。然而因会计人员缺乏,会计制度并未得到切实遵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昂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经济学家厉德寅先后负责四联总处、中美英平准基金会的统计研究工作,积极投身外汇政策研究。他坚持客观严谨的科学分析,指出国民政府的政策弊端和危害,预测并总结早期中英平准基金的政策失利;以消除外汇黑市的负面影响为核心,提出“隔离黑市政策”。任职中美英平准基金会时期,他从维护中国外汇政策自主性和抗战大后方经济稳定的立场出发,重订外汇管理方案,重视国内物资生产与流通的作用,具有相当的资政价值。本研究从重要经济学家的视角,对战时国民政府外汇管理的决策、执行与效果提供了新的历史评估参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汝富  李岩  
民国时期,本着改善单位员工福利、提供价廉物美货物、改良员工经济状况的初衷,在各级政府、学校、企业甚至军队内部纷纷举办员工消费合作社。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根据司法行政部要求,江西司法界大力推行员工消费合作社运动。但在困辱员工生计的司法体制下,要把平等互惠的员工消费合作机制引入司法机关,不仅没有达到改善员工福利的预期效果,反而成为少数人利用权力寻租的绝好借口。适逢战时物资匮乏,加之通货膨胀日益恶化,消费合作社被扭曲蜕变为损害员工福利的机构,加剧了司法机关内部人员离心离德的瓦解进程,从司法体制层面显示了国民政府彻底崩溃的败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尹小平  
一、我国建立城市消费合作社的必要性 中国的合作运动始于本世纪初。其早期代表人物首推薜仙再先生,他针对当时社会上商业组织剥削消费者的现实,提出要组建消费合作组织的办法来改变社会不合理商业组织,使消费者获得应有的权力。但是实践上消费合作社在中国发生为时很晚,1918年才建立第一个消费合作组织即北京大学消费公社。解放初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徐明  
抗战时期陕西棉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棉业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随着抗战爆发后传统棉业格局的变化,陕西棉区不得不面临新的使命与困境,棉花生产在制度变化和技术改进的前提下,艰难地维持着与粮食作物间的相对平衡。传统棉花供需环节的断裂和后方各省对原棉的迫切需求,迫使陕棉转运川渝,虽然以政府和各大纱厂为主要运力,但陕棉的外销数量和比重都较战前降低。这一方面反映了战时棉花外销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为迁陕的当地机器纱厂提供了原料准备。战时纱布急剧短缺的环境下,陕西机器与手工棉纺织业出现了共同繁荣的局面。战时陕西棉业的发展,是全国经济格局变动下后方产业要素自身重组的结果,也反映出后方省际贸易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复兴在保障战时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鹏  
文章论述了抗战时期邹韬奋对国防经济建设的有关思想,邹韬奋认为应该将战时难民转变成建设国防经济的宝贵人力,提出了建设国防经济的计划,认为在战争期间应实行生活战时化,并要采取"革命手段"以稳定物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辉  邵科  
消费合作社在世界大型合作社中占有重要比例,在零售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许多国家都支持消费社发展,甚至为之专门立法。我国发展消费社将创新性推动农产品销售难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发展消费合作社必须厘清消费社的业务领域范围、参加者与组社规模、消费合作社的交易对象与市场公平竞争维持等六个方面重要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晓军  
抗日战争时期图书馆馆际合作的典例为:西南联大三所大学之间的紧密型合作;西南联大与国立北平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间的互助合作;有共同宗教背景的高校联盟在上海公共租借地以及在成都华西坝开展一定地域内的互助合作等。由于战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战时工作宗旨的变化,图书馆馆际合作的主要特点为:馆际合作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战时馆际合作局限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期内,合作各方因地制宜、同舟共济地开展资源共享。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宓汝成  
抗战时期的中国外债宓汝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全面武装侵略,全国军民当即展开反侵略的神圣战争。中国政府除了以与远东国际关系有关的国际条约如《九国公约》(1922年)等为依据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帝行为以明真相外,又本着“多交友,少树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抗战爆发后,一方面,军工生产与后方建设物资开发十分紧迫,民族工业略有抬头机会,急需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战争带来大批青年学生颠沛流离陷入失学失业困境,需要收容、训练和安置。基于战争的需要国民政府开始对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支持,包括在资金投入、政策制定以及学校建设等方面加强了建设力度,使得职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易棉阳  
以抗战时期历年货币发行量为解释变量,以抗战时期物价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对货币的发行量和物价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作为解释变量的货币发行与被解释变量物价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4127,即货币发行量每增长1%,物价指数上涨1.4127%,这表明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是货币因素。但国民政府却主要通过物质供需平衡来治理通货膨胀,没有采取严格控制通货发行来管制物价,治理措施严重失当是造成物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照青  
抗日战争时期,物价问题成为晋察冀边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日寇的破坏、掠夺与经济封锁是形成边区物价问题的根本原因;边区政府为了筹措抗日经费,迫不得已超量发行货币,是形成边区物价问题的直接原因;自然灾害和贸易逆差也是推动边区物价变动的重要因素。边区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物价问题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协调供求关系、发行关系以及开展对敌经济斗争,保持了物价的相对稳定。边区政府的物价管理工作,保障了战时最基本的军需与民生,繁荣了边区市场,积累了物价管理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