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7)
2023(9345)
2022(7885)
2021(7076)
2020(5371)
2019(12048)
2018(11964)
2017(21991)
2016(11856)
2015(13288)
2014(13362)
2013(13296)
2012(12964)
2011(12216)
2010(12687)
2009(11530)
2008(11314)
2007(10058)
2006(9561)
2005(9242)
作者
(36322)
(30316)
(30214)
(28738)
(19472)
(14422)
(13647)
(11755)
(11677)
(11031)
(10591)
(9987)
(9940)
(9885)
(9621)
(9433)
(8990)
(8847)
(8740)
(8644)
(8092)
(7621)
(7459)
(7202)
(6977)
(6863)
(6857)
(6733)
(6298)
(6007)
学科
(73650)
经济(73587)
管理(27785)
(25097)
地方(24380)
中国(21487)
(17857)
企业(17857)
方法(17572)
(16414)
业经(15525)
地方经济(15456)
数学(14945)
数学方法(14862)
(13292)
(11726)
农业(11643)
(11404)
金融(11400)
(10637)
银行(10621)
(10486)
(10430)
环境(10415)
(9454)
(9139)
贸易(9124)
(9013)
理论(8854)
(8649)
机构
学院(176625)
大学(174409)
(82420)
经济(80729)
研究(72240)
管理(58153)
中国(54636)
理学(47426)
理学院(46759)
管理学(46057)
管理学院(45712)
科学(41760)
(38760)
(37696)
(35416)
研究所(33668)
中心(31192)
(29969)
(29662)
财经(26801)
经济学(26426)
(26110)
师范(25841)
北京(25677)
(25521)
(24104)
(23957)
经济学院(23313)
业大(23168)
农业(22873)
基金
项目(105650)
科学(81763)
研究(81359)
基金(72711)
(62838)
国家(62232)
社会(51940)
科学基金(51762)
社会科(49210)
社会科学(49203)
(43098)
基金项目(37094)
教育(36920)
(35172)
编号(33087)
(30474)
资助(29515)
自然(29285)
自然科(28529)
自然科学(28520)
成果(28389)
自然科学基金(27978)
课题(25220)
发展(25219)
(24809)
重点(24638)
(22655)
(21813)
国家社会(21727)
(20580)
期刊
(110488)
经济(110488)
研究(63592)
中国(45679)
(29782)
学报(26508)
管理(25927)
(25687)
教育(24818)
科学(24138)
(20736)
金融(20736)
农业(20286)
大学(20165)
技术(18824)
经济研究(18495)
学学(18346)
业经(16935)
财经(14374)
问题(13729)
(12714)
图书(11016)
世界(10637)
(10618)
技术经济(10422)
(10269)
国际(9561)
(9293)
论坛(9293)
经济问题(9029)
共检索到305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建平   韩雨楼  
抗日战争时期,受战乱频仍、基础薄弱、物资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政策法规,鼓励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筹措经费,完善劳动生产保护机制并广泛开展工业生产运动,多措并举推进工业经济建设,使边区的军工业、采矿业、纺织业等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边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边区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障了军需物资及基础产品的供应,有力地支撑了战争需要,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晓玲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家庭手工纺织业的发展,延续了近代手工业,开辟了边区通往经济现代化的新方向,反映出边区经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与前进。在战争背景下,其发展呈现区域化、传统化、市场化等特征。在近代手工纺织业发展进程中,尽管传统要素一度被抛弃,但仍构成抗战时期边区手工纺织业发展的根基。边区政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手工纺织业发展、传统力量延续的关键动力。历史证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市场化与工业化需同步前进,尊重传统要素、注重传统的延续性亦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佳  
抗战时期以黑峪口村为代表的晋西北农村社会在中共领导下发生巨大变化,农民阶级的升降导致其村内土地的重新分配,继而引发的土地买卖和地权转移又使各村庄间的原有土地归属格局,造成以下结果:一是村庄内部的土地分配趋向分散和小型化,小农家庭经济发展迅速;二是各村土地开始向本村集中,原本混乱无序的村落土地关系和村界亦由此变得逐渐清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菁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第一个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这一时期内,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晋察冀根据地进行的经济建设不仅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晋察冀边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还推动了抗战的胜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潘梅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化教育机构遭受重创,文献资料极为匮乏。袁同礼敏锐地看到了中国学术文化事业对文献的渴求,辛劳奔走,首先取得了国际图书请援的突破。他的图书请援活动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侧重于广泛征募图书,以请援为主;后期则是请援与互助双管齐下,将图书请援扩展为更广义的文化合作与互助。袁同礼的图书请援活动,为中国的文化抗战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照青  
抗日战争时期,物价问题成为晋察冀边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日寇的破坏、掠夺与经济封锁是形成边区物价问题的根本原因;边区政府为了筹措抗日经费,迫不得已超量发行货币,是形成边区物价问题的直接原因;自然灾害和贸易逆差也是推动边区物价变动的重要因素。边区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物价问题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协调供求关系、发行关系以及开展对敌经济斗争,保持了物价的相对稳定。边区政府的物价管理工作,保障了战时最基本的军需与民生,繁荣了边区市场,积累了物价管理的经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鑫  
全面抗战开始后,东部沿海省市的工业企业大量迁往西部地区,开启了大后方经济的"黄金时代"。本文利用各种档案资料,首先梳理了全面抗战以来工业企业内迁的历程,然后在一系列统计数据的支撑下对后方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计量模型考察了战时后方工业所带来的长期效应。文章的主要工作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正龙  
抗战之际,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西康省承担了发展职业教育、为抗战所需服务之重任。西康省职业学校的发展,不仅为抗战和西康省各项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促进了西康省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且改变了西康地区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利于开放的、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正龙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民政府确定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原先教育比较落后的西南、西北这一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西康省的职业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景象。西康省职业教育的兴办与发展给当今职业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三方面的启示意义:一是职业教育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二是职业教育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注重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三是职业教育必须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正龙  
抗战期间,西康省职业教育在国民政府"战时应做平时看"方针指导下,通过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团体及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级为主,初、中、高三个层次均有不同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然而,就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来看,西康省职业教育发展并不充分。西康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既受到自然、人口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制约,各要素间彼此关联,交互作用,抑制了西康省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洪友  
抗战时期,贵州省的烟草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贵州省独特的烟草业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在地方政府的决策主导下,以贵州烟草公司为中心,采取科企合作、贷款扶持、建设烤房等形式,成功推广了美种烤烟,还利用所收获的烟叶发展机制卷烟业,进而带动民营手工卷烟,使贵州烟草业进入繁荣发展时期。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英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把建立农业金融网作为发展西部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性政策积极推行,促进了西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支持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国民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它对于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波  
概述抗战时期图书馆机构和图书馆界名人在陪都地区的广泛活动,揭示战时陪都地区图书馆事业一度成为战时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中心,领导和推动着全国图书馆界在困境中艰难发展的历史进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文享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即对商会和同业公会进行改组整顿,建构起了适于经济和社会调控的“宫室结构”。在1933年前后关于统制经济的讨论中,商人团体该如何自治或进一步被改组的问题又被提至台面,但国民政府与以上海市商会为代表的商界对于统制经济及商人团体在统制体制中之地位的认识显然存在差异。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施了工商团体管制政策,建立起了以商会、同业公会为中介的经济统制体制。这一建制在事实上吸收了上海市商会提案的合理性。可以说,国民政府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经济统制并非通过直接行政控制来实现的,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借助了商人团体等民间性组织资源来推进的。这种使民间性商人团体承担过多公共职能的做法,对经济统制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殿君  
评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统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殿君经济统制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贯穿抗日战略始终,虽然在个别阶段不直接称为“统制”(如有时称为“管理”、“管制”等),但“实际上均带统制意味”。其基本含义是国家出于特殊需要,通过政治力量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