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9)
2023(9236)
2022(8519)
2021(8220)
2020(6882)
2019(15952)
2018(16068)
2017(31302)
2016(17344)
2015(19605)
2014(19589)
2013(19365)
2012(17755)
2011(15896)
2010(15885)
2009(14311)
2008(13931)
2007(11988)
2006(10583)
2005(9288)
作者
(50434)
(41498)
(41170)
(39410)
(26480)
(19966)
(18707)
(16441)
(15826)
(14910)
(14306)
(13794)
(13071)
(13006)
(12742)
(12644)
(12586)
(12448)
(11837)
(11694)
(10410)
(10188)
(10024)
(9425)
(9403)
(9274)
(9215)
(9094)
(8401)
(8271)
学科
(65228)
经济(65141)
管理(49156)
(46206)
(38829)
企业(38829)
方法(30834)
数学(26429)
数学方法(26068)
(18056)
中国(16903)
(16718)
(15621)
业经(14718)
地方(14147)
农业(11966)
(11898)
理论(11630)
(11584)
贸易(11579)
(11209)
(11149)
(10801)
财务(10734)
财务管理(10710)
技术(10439)
环境(10395)
企业财务(10131)
教育(9972)
(9585)
机构
大学(241979)
学院(240240)
管理(97597)
(89769)
经济(87582)
理学(84636)
理学院(83691)
管理学(82215)
管理学院(81794)
研究(79697)
中国(58168)
(52366)
科学(51939)
(41093)
(40977)
(39827)
业大(37732)
研究所(37300)
中心(35855)
(34486)
北京(33494)
财经(33066)
(32554)
师范(32264)
农业(31181)
(29955)
(28807)
(28596)
师范大学(26084)
技术(25823)
基金
项目(167061)
科学(130056)
研究(122338)
基金(119735)
(104173)
国家(103275)
科学基金(88258)
社会(74256)
社会科(70173)
社会科学(70152)
(65799)
基金项目(64532)
自然(58689)
自然科(57281)
自然科学(57267)
自然科学基金(56200)
教育(55683)
(55422)
编号(50915)
资助(49482)
成果(41842)
重点(36900)
(36192)
(35203)
课题(34832)
(34487)
创新(32057)
科研(32040)
项目编号(31574)
大学(30966)
期刊
(99647)
经济(99647)
研究(71444)
中国(43175)
学报(40370)
(36717)
科学(36131)
管理(35067)
(30224)
大学(29778)
教育(28384)
学学(27799)
农业(25683)
技术(20222)
(18931)
金融(18931)
业经(16710)
财经(15417)
图书(15036)
经济研究(14689)
理论(13574)
问题(13196)
(12960)
实践(12663)
(12663)
科技(12349)
(12226)
技术经济(11298)
(11245)
现代(10861)
共检索到347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照青  
抗日战争时期,物价问题成为晋察冀边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日寇的破坏、掠夺与经济封锁是形成边区物价问题的根本原因;边区政府为了筹措抗日经费,迫不得已超量发行货币,是形成边区物价问题的直接原因;自然灾害和贸易逆差也是推动边区物价变动的重要因素。边区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物价问题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协调供求关系、发行关系以及开展对敌经济斗争,保持了物价的相对稳定。边区政府的物价管理工作,保障了战时最基本的军需与民生,繁荣了边区市场,积累了物价管理的经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菁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第一个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这一时期内,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晋察冀根据地进行的经济建设不仅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晋察冀边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还推动了抗战的胜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守兰  
1937年"七七事变"后,聂荣臻率领部队来到河北省阜平县,创建了晋察冀根据地。当时,晋察冀地区市面上流通的是国民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的"法币",还流通其他省的地方流通券和各县自制的土票,财政经济十分混乱。建立边区银行,发行边区钞票,不用国民党的票子,抵制敌占区发行的伪钞,是发展边区经济,打击敌人掠夺的重大经济政策。筹建印钞厂是建银行的首要任务。当时没有筹建基金,吕正操把从安国商会搞到的3万块钱作为基金,并向聂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阎庆生  黄正林  
本文主要利用陕西省档案馆所编的有关资料 ,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税收政策、税收法律制度、税收管理和历史地位作了研究。认为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建立健全了各种税收法律制度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税收体系 ,使税收成为皖南事变后边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不仅推动了边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而且对边区商业贸易、反封锁和反倾销的经济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晓玲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家庭手工纺织业的发展,延续了近代手工业,开辟了边区通往经济现代化的新方向,反映出边区经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与前进。在战争背景下,其发展呈现区域化、传统化、市场化等特征。在近代手工纺织业发展进程中,尽管传统要素一度被抛弃,但仍构成抗战时期边区手工纺织业发展的根基。边区政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手工纺织业发展、传统力量延续的关键动力。历史证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市场化与工业化需同步前进,尊重传统要素、注重传统的延续性亦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佳  
抗战时期以黑峪口村为代表的晋西北农村社会在中共领导下发生巨大变化,农民阶级的升降导致其村内土地的重新分配,继而引发的土地买卖和地权转移又使各村庄间的原有土地归属格局,造成以下结果:一是村庄内部的土地分配趋向分散和小型化,小农家庭经济发展迅速;二是各村土地开始向本村集中,原本混乱无序的村落土地关系和村界亦由此变得逐渐清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建平   韩雨楼  
抗日战争时期,受战乱频仍、基础薄弱、物资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晋绥边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工业政策法规,鼓励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筹措经费,完善劳动生产保护机制并广泛开展工业生产运动,多措并举推进工业经济建设,使边区的军工业、采矿业、纺织业等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边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边区工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障了军需物资及基础产品的供应,有力地支撑了战争需要,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徐明  
抗战时期陕西棉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棉业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随着抗战爆发后传统棉业格局的变化,陕西棉区不得不面临新的使命与困境,棉花生产在制度变化和技术改进的前提下,艰难地维持着与粮食作物间的相对平衡。传统棉花供需环节的断裂和后方各省对原棉的迫切需求,迫使陕棉转运川渝,虽然以政府和各大纱厂为主要运力,但陕棉的外销数量和比重都较战前降低。这一方面反映了战时棉花外销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为迁陕的当地机器纱厂提供了原料准备。战时纱布急剧短缺的环境下,陕西机器与手工棉纺织业出现了共同繁荣的局面。战时陕西棉业的发展,是全国经济格局变动下后方产业要素自身重组的结果,也反映出后方省际贸易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复兴在保障战时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敏  陈龙  吕生  周文书  
翻开70多年前那部血与火交织的抗战史卷,晋察冀根据地军民团结抗日是不可错过的精彩章节。这里有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一支雁翎队来去无影出奇制胜;在浩气长存的巍巍太行山,遍布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的脚印;一张小小的手术台,让人们永远地记住了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根据地军民在对敌斗争和根据地的各项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克让  张同乐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受困于艰苦的经济环境,十分重视财政预决算的编制,以此实现财政收支的动态平衡和统筹规划,在特殊时期满足了战争需求和政府稳定运行。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预决算采用边区政府和县政府两个层级的编制结构,而且规范了编制内容、编制程序、审查批准等,有效提升了边区经济发展、确保了抗战的供给。由此,本文通过探究陕甘宁边区在抗战时期下的财政预决算制度,以期为现代财政预决算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宁  
孙犁小说中的抗战书写与晋察冀妇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类叙事中,作者聚焦晋察冀妇女,不仅以文学的方式表现她们为抗战做出的贡献,而且注重揭示时代感召下妇女精神内涵的更新。孙犁对特定历史背景下妇女民族意识的觉醒、婚恋情感的自觉、家庭身份的新变及其命运沉浮的呈现,渗透着他将抗战小说视为"时代、个人的完美真实的结合"的创作理念。其文学书写具有从妇女解放的角度反观抗战的意蕴,在20世纪40年代的抗战文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玮  
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争和中共减租政策的影响,晋西北租佃关系发生重大演变,地租、租额及租率相应出现剧烈变动。如租佃形式由租种向伴种、地租由定租或钱租向分成租或物租逆转,租额降低而原租率相对提高,实租率仍维持战前水平。同时,在中共政治压力下,地主为避免减租或将因减租所遭受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纷纷采取诸如对原租佃形式进行改头换面重新包装或降低租额而维持原交租额或将定租改活租等各种应对办法,从而使中共减租政策受到严重挑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宓汝成  
抗战时期的中国外债宓汝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全面武装侵略,全国军民当即展开反侵略的神圣战争。中国政府除了以与远东国际关系有关的国际条约如《九国公约》(1922年)等为依据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帝行为以明真相外,又本着“多交友,少树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抗战爆发后,一方面,军工生产与后方建设物资开发十分紧迫,民族工业略有抬头机会,急需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战争带来大批青年学生颠沛流离陷入失学失业困境,需要收容、训练和安置。基于战争的需要国民政府开始对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支持,包括在资金投入、政策制定以及学校建设等方面加强了建设力度,使得职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易棉阳  
以抗战时期历年货币发行量为解释变量,以抗战时期物价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对货币的发行量和物价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作为解释变量的货币发行与被解释变量物价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4127,即货币发行量每增长1%,物价指数上涨1.4127%,这表明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是货币因素。但国民政府却主要通过物质供需平衡来治理通货膨胀,没有采取严格控制通货发行来管制物价,治理措施严重失当是造成物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