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
- 2023(1945)
- 2022(1754)
- 2021(1899)
- 2020(1613)
- 2019(3444)
- 2018(3504)
- 2017(5883)
- 2016(3824)
- 2015(4837)
- 2014(4865)
- 2013(4351)
- 2012(4267)
- 2011(4150)
- 2010(3968)
- 2009(3555)
- 2008(3581)
- 2007(3203)
- 2006(3068)
- 2005(2840)
- 学科
- 图书(10159)
- 书馆(9638)
- 图书馆(9638)
- 工作(6201)
- 教育(6178)
- 中国(5649)
- 管理(5360)
- 济(5130)
- 经济(5123)
- 学(4239)
- 理论(3942)
- 读者(3846)
- 文化(3742)
- 和(3206)
- 教学(2942)
- 政治(2939)
- 思想(2916)
- 企(2868)
- 企业(2868)
- 思想政治(2839)
- 政治教育(2839)
- 治教(2839)
- 研究(2823)
- 德育(2819)
- 业(2644)
- 络(2534)
- 网络(2533)
- 方法(2428)
- 化(2380)
- 图书馆学(2281)
- 机构
- 大学(54255)
- 学院(44983)
- 图书(20240)
- 书馆(19756)
- 图书馆(19755)
- 研究(16018)
- 管理(13359)
- 京(12074)
- 范(11901)
- 师范(11820)
- 科学(11103)
- 理学(10569)
- 理学院(10259)
- 管理学(9800)
- 管理学院(9655)
- 师范大学(9197)
- 济(9060)
- 中国(9040)
- 大学图书馆(8814)
- 农(8738)
- 江(8589)
- 教育(8577)
- 经济(8506)
- 所(8202)
- 州(7845)
- 北京(7659)
- 研究所(7531)
- 业大(7489)
- 农业(6867)
- 中心(6813)
共检索到85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石嘉 朱通
抗战时期,国立大学图书馆在抢救中国文化、恢复图书馆事业、发起文化救亡运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抗战爆发后,日军有意破坏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国立大学图书馆也惨遭劫难,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只得内迁、重建。各图书馆通过积极寻找馆舍、增加藏书数量、调整运营管理等措施得以重建,并且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各图书馆采取征集抗战史料,抢救珍贵典籍,购置、编印及展览救亡图书,助力后方民众教育等措施,担负起文化救国、传承文脉的重要使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亮 杨玉麟
抗战时期,许多图书馆学人尽管不能亲自执干戈以卫社稷,但他们在文化战线上一直积极从事着救亡工作,为抗战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沈祖荣、杜定友、李小缘、刘国钧作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图书馆学人和图书馆事业家,他们的救亡思想在图书馆学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们的言行对于抢救民族文化典籍,鼓舞抗战精神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图书馆学人 救亡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邹源椋 王伦信
师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推动大学发展的核心力量。抗战时期,云南大学抓住北平、上海等地著名高校内迁的历史机遇,通过庚款讲座教授资助、发挥学者学术影响力及与内迁高校合作等举措,礼聘内迁学者,强化师资队伍。云南大学的师资建设适应国家与地方战时需要,合理建构师资布局,依托内迁学者培养本土师资,使其在高校内迁的八年间迅速成长为民国时期著名国立大学。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高校内迁 云南大学 师资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玥 王运来
答辩时间2013年5月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对研究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等做了具体说明。第一章作为研究的开端,对抗战时期的国立大学与大学校长做了仔细梳理和介绍;并在结合中外理论和校长们、研究者们的著述基础上,提出了"掌舵人"概念,将之作为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的主要角色。第二章以"战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旖
本文综合利用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和广东省档案馆收藏的岭南大学档案,研究岭南大学图书馆在抗日战争各个阶段内的藏书建设活动,分析比较战争前后藏书数量的变化,再现了藏书从散佚到清点、召回的历史。透过岭南大学图书馆在抗战期间的藏书建设活动,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国内各图书馆的藏书工作并非只是消极地转移文献,寻找安全的保存地点,同时也积极地开展文献购求、筹募和接管工作,注重收藏抗战文献、国学文献以及西文中国学研究文献,共建共享文献资源,并通过与外国学术机构的合作获得了大批重要的外文书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军 隋红岩
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坚持为教学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在经费预算和使用方面形成了与战前完全不同的特点,如:通货膨胀造成实际购买力下降;采购教学用书困难;外汇管制;由于战争,即使有外汇也难以及时购得外文书刊等。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高等学校图书馆 图书馆经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晓军
抗日战争时期图书馆馆际合作的典例为:西南联大三所大学之间的紧密型合作;西南联大与国立北平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间的互助合作;有共同宗教背景的高校联盟在上海公共租借地以及在成都华西坝开展一定地域内的互助合作等。由于战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战时工作宗旨的变化,图书馆馆际合作的主要特点为:馆际合作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战时馆际合作局限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期内,合作各方因地制宜、同舟共济地开展资源共享。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馆际合作 合作典例 特点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逸
日本侵入浙江 ,烧杀抢掠 ,给全省图书馆事业带来巨大损失。抗战 8年间 ,全省各类图书馆减少 10 0多个 ,藏书损毁 5 0多万册 ,使浙江的图书馆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参考文献 5。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浙江省 图书馆事业 损失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波
概述抗战时期图书馆机构和图书馆界名人在陪都地区的广泛活动,揭示战时陪都地区图书馆事业一度成为战时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中心,领导和推动着全国图书馆界在困境中艰难发展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陪都重庆 图书馆事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永田 李雄伟
刘劲松博士的《抗战时期中国图书馆界研究》是中国图书馆学史上专史研究的力作。它系统阐述了抗战时期图书馆界战时服务工作,梳理了抗战时期中外图书馆交流的历史,展现了大量颇有研究意义的图书馆史料和研究线索。虽然它还存在某些历史背景资料没有交待清楚、有些遣词和翻译也值得进一步商榷的不足,但是它的出版拓宽了图书馆史学者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为中国图书馆史学者和图书馆事业建设者提供了颇具意义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侯玮青
本文阐述2004年4月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开始实施以来国立大学图书馆在地位及领导成员、工作目标与工作模式、运营组织结构、职员、经费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转变。
关键词:
日本 国立大学法人化 图书馆 变革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乔
抗战相持阶段,因战乱和自然灾害威胁,湖南民众生命朝不保夕。同时,神权迷信活动泛滥,妨碍了抗战运动的开展,国民政府因此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来指导民众礼俗以期改变迷信泛滥局面。湖南省各县地方政府对于破除迷信神权的法令大多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态度,普遍采取了婉言劝告、宣传、巡查等方式来防止迷信活动泛滥,其成效虽有限,但对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提高民众觉悟,维护抗战国策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湖南 破除迷信运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郑刚
抗战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战时须作平时看"教育方针指导下,教育部门及各高校都制订了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恢复和发展因战争而打乱了进程的研究生教育。留学教育政策的紧缩也为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八年抗战中,研究生教育历经了恢复调整、发展壮大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研究所数量、招生人数以及专业分布,都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各高校根据时代的需要及所属地的实际,探索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模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研究生教育制度化的发展,以专业模式进行,适应国家战时需要。抗战时期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抗战建国及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可贵的人力支撑。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研究生教育 历史变迁 发展特色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根福
作者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相关资料,考察了抗战时期中国人口流迁情况。作者认为,抗战期间人口流迁大致可分为“九一八”事变后、全面抗战初期、全面抗战中后期3个阶段。流迁人口数量随战局发展变化而波动,在日军战略进攻阶段,因大片领土的丧失,流迁人口就多;在战略相持阶段,流迁人口则相对较少,变化比较平稳。抗战时期流迁人口主要分布于西南和西北大后方、省内或邻省安全区、租界与港澳地区、抗日根据地、东北及沦陷区城市等地。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人口流迁 数量 过程 分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解小明
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地位逐渐凸显,内容上中共围绕着抗日、民主、科学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形式上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宣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