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1)
2023(11730)
2022(9596)
2021(8735)
2020(7091)
2019(15755)
2018(15242)
2017(29201)
2016(15608)
2015(17273)
2014(17098)
2013(17044)
2012(16000)
2011(14218)
2010(14945)
2009(13761)
2008(14120)
2007(12864)
2006(11763)
2005(11182)
作者
(46090)
(38366)
(38332)
(35724)
(24777)
(18378)
(17286)
(14914)
(14468)
(13804)
(13120)
(12696)
(12621)
(12283)
(12090)
(11614)
(11400)
(11106)
(11105)
(11055)
(9675)
(9647)
(9458)
(8882)
(8853)
(8652)
(8604)
(8507)
(7673)
(7667)
学科
(78353)
经济(78262)
(75988)
(68491)
企业(68491)
管理(59334)
业经(28722)
(26094)
方法(25871)
(24176)
中国(23377)
地方(19895)
农业(19435)
(18466)
财务(18427)
财务管理(18410)
数学(17973)
数学方法(17865)
企业财务(17452)
技术(17226)
(15817)
(14392)
(13930)
理论(12968)
(12869)
(12832)
金融(12829)
(12710)
(12708)
贸易(12694)
机构
学院(232175)
大学(225013)
(102150)
经济(100300)
管理(90752)
研究(79988)
理学(76409)
理学院(75586)
管理学(74757)
管理学院(74309)
中国(63594)
(48535)
(48195)
科学(46004)
(41459)
(41004)
(37558)
财经(37259)
研究所(36459)
中心(35770)
(33683)
农业(32147)
业大(32048)
北京(31143)
经济学(30367)
(29782)
(28470)
(28352)
师范(28191)
经济学院(27300)
基金
项目(143678)
科学(114860)
研究(108276)
基金(104141)
(90138)
国家(88913)
科学基金(77170)
社会(71245)
社会科(67565)
社会科学(67547)
(58288)
基金项目(54417)
自然(47565)
教育(47398)
(47122)
自然科(46446)
自然科学(46431)
自然科学基金(45676)
编号(42745)
资助(41339)
(36983)
(34985)
成果(34401)
(33373)
重点(31876)
(31102)
发展(30483)
课题(30280)
创新(30256)
(29978)
期刊
(127657)
经济(127657)
研究(73489)
中国(51121)
(41111)
(40575)
管理(40483)
科学(32084)
学报(32070)
农业(28167)
(26127)
金融(26127)
大学(25081)
学学(23817)
业经(23587)
教育(22481)
技术(22212)
经济研究(19610)
财经(19316)
(16893)
(16817)
问题(16176)
技术经济(13955)
世界(13278)
(12710)
现代(12532)
商业(12193)
国际(11633)
经济管理(11523)
财会(11264)
共检索到372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太昌  
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近代交通运输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据巫宝三先生估算,1933年近代交通运输业的总所得在整个交通运输业总所得中所占的比重即已达到50%①。抗战前,国民党国家资本的产业活动在交通运输业电最为活跃,据统计,1936年国民党政府的产业资本为44000万元,其中54%集中在交通运输部门②。抗日战争期间,原有交通运输线路、邮电线路及交通、邮电器材遭受严重损失,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和后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民党政府乃大量投资,增修新的线路,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慧玺  
甘肃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又是制约甘肃经济和工商业发展的瓶颈。抗战以前,仅有一西兰公路勉强通兰州。抗战时期,开发西北及甘肃的交通运输是国民政府的一大举措。文章就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西北及甘肃交通运输业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得失做一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守广  
抗战时期的后方企业家群体大约形成于1938年到1939年之间,具有以工业家、金融家为核心、联系比较紧密、代表性广泛等显著特点;后方企业家群体对于中国抗战的胜利和西南、西北区域经济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把中国近代企业伦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鑫  
全面抗战开始后,东部沿海省市的工业企业大量迁往西部地区,开启了大后方经济的"黄金时代"。本文利用各种档案资料,首先梳理了全面抗战以来工业企业内迁的历程,然后在一系列统计数据的支撑下对后方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计量模型考察了战时后方工业所带来的长期效应。文章的主要工作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静  
交通运输状况是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特别在山区 ,是农村对外开放的重要条件 ,交通运输通过影响市场、分工从而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交通运输架起了连接农产品与市场的桥梁 ,促进了资源和产品开发利用。为此 ,应制定优先发展山区农村交通的特殊政策 ,进一步广开筹资渠道 ,加大投资力度 ,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状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彪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战略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充分研究的课题。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战略,普遍认为有三种可选方案:一是滞后型发展战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运输需求没有弹性。长期以来,我国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这种战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失败的战略,不能再采用了。二是超前型发展战略。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摆在超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甲雄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这是与它一贯重视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和发展分不开.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日本国内已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海运、航空等几种运输方式组成的能够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和国民旅行需求的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989年,日本拥有铁路27121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014.8公里,客运量为212.89亿人,货运量为8283万吨;拥有公路11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61公里,客运量为558.28亿人.货运量为58.88亿吨;拥有港口1028个,其中特定重要港口20个,重要港口113个,地方港口895个,避风港35个,港口吞吐量31.66亿吨;拥有机场82个,其中国际机场3个,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战略研究协作中心交通发展战略课题组  
三、对策选择加快以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为主轴的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是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确定的重大产业发展战略任务。西南实现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也主要在于是否能超前建设成一个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水运、航空综合发展的运输体系。从现在起,走向2000年仅有13年时间,要实现前述交通运输发展的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陆大钺  
抗日战争爆发不久,随着沿海及东部地区的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兵工生产的重心也随之西移,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则成了抗战后方兵工生产的主要基地。国民党政府战时后方兵工生产企业,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一是抗战爆发前后接收、收买的原西南军阀所控制的兵工企业,二是抗战前夕在株州新建的兵工厂,三是沦陷区内迁的兵工厂,四是抗战期间新建于后方的兵工厂。
[期刊] 求索  [作者] 向明亮  
抗战军兴,大后方成为经济建设的重心,数以万计寻求生活机会的劳工大量补充到矿工队伍,这些矿工构成了工人阶级的主体。在国民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大后方的矿业有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战争也带来包括劳工在内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矿工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却饱受摧残与折磨。由于尚未跨越地缘、族群等差异,以及受制于国民政府的劳工政策,工人共同生活经历与体验并没有使他们真正团结起来形成区别于"他者"的集体意识,没有成为"自为"的领导阶级。这表明,阶级意识的形成并非浑然天成,它是一系列实践经历与复杂历史关系的产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连仲,贾元华  
“八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分析及“九五”时期发展建议徐连仲,贾元华编者按: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作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交通运输业,长期处于严重落后的状态.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使与制约因素。如何突破这种瓶颈制约,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岳平  
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系统研究了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对交通运输业需求影响最大的部门是原材料型重工业。在数量上影响货物运输增长的主要因素还是经济总量;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是结构因素,其中城镇化因素比产业结构因素影响更大。预计未来20年内,我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和国际集装箱运输量年均增速将达10%以上,这对加大沿海港口的建设力度,并将集装箱运输由沿海区域向内陆地区推广提出了要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宝顺  
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重要而又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本身创造着使用价值和价值,又保证着整个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因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同步进行,使交通运输的能力不能储存和调拨,因而必须以能力“闲置”的形式超前发展。旧中国留给我们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极为落后的烂摊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努力,我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处于滞后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