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8)
2023(5874)
2022(4714)
2021(4538)
2020(3529)
2019(7648)
2018(7549)
2017(13824)
2016(7789)
2015(8690)
2014(8594)
2013(8561)
2012(8119)
2011(7393)
2010(7556)
2009(6924)
2008(6884)
2007(6409)
2006(5833)
2005(5204)
作者
(22682)
(19874)
(19004)
(18142)
(11763)
(9509)
(8510)
(7651)
(7372)
(6925)
(6675)
(6372)
(6077)
(5998)
(5938)
(5857)
(5716)
(5616)
(5367)
(5194)
(5102)
(4881)
(4867)
(4705)
(4599)
(4464)
(4420)
(4150)
(4106)
(4037)
学科
(48096)
(33251)
经济(33225)
农业(32163)
(25296)
业经(15393)
农业经济(12351)
管理(11082)
地方(10371)
中国(10141)
(9792)
(9425)
农村(9403)
土地(8761)
发展(8273)
(8267)
建设(7984)
方法(7289)
(7172)
(6568)
劳动(6568)
及其(6563)
收入(6389)
农业劳动(6330)
人口(6209)
(6137)
(6099)
方针(6032)
分配(5918)
动力(5795)
机构
学院(109849)
大学(101926)
(47016)
(41702)
经济(40696)
研究(40237)
管理(38214)
农业(35516)
理学(32471)
理学院(32088)
管理学(31523)
中国(31510)
管理学院(31337)
业大(26885)
科学(26190)
(21942)
农业大学(21868)
(20947)
中心(19970)
研究所(18923)
(18904)
(17130)
(16931)
(16501)
师范(16364)
(15937)
科学院(14649)
(14639)
(14492)
经济管理(14054)
基金
项目(73294)
研究(57534)
科学(56154)
基金(49706)
(43873)
国家(43281)
社会(35482)
科学基金(35476)
社会科(32848)
社会科学(32842)
(32188)
(28086)
基金项目(27037)
编号(26493)
(25021)
教育(24243)
成果(21111)
自然(20919)
自然科(20309)
自然科学(20304)
自然科学基金(19918)
(18436)
课题(17910)
资助(17904)
重点(16354)
(15649)
(15200)
发展(15069)
(15019)
(14920)
期刊
(60057)
经济(60057)
(56102)
农业(38187)
中国(31462)
研究(29169)
学报(21901)
科学(19526)
业经(18176)
大学(17387)
(17153)
学学(16482)
农业经济(14378)
教育(14367)
农村(13582)
(13582)
(12131)
金融(12131)
(10036)
(9706)
问题(9235)
技术(9190)
农村经济(9155)
管理(8761)
业大(8401)
社会(8251)
世界(7758)
社会科(7728)
社会科学(7728)
经济问题(7704)
共检索到175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解小明  
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地位逐渐凸显,内容上中共围绕着抗日、民主、科学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形式上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宣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寇金玲  金星  
抗战时期的山东根据地是连接华北和华中根据地的重要枢纽,山东根据地的民众动员之于革命政权建设和抵抗日军侵略两个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而民众动员的成功与成人教育的开展密切相关。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的成人教育计划目标鲜明、教育形式多样、教学内容务实,不仅有效地完成了抗日战争和生产动员的任务,也在特殊的时期提高了山东根据地民众的文化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妹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稳步地发展进步,农村各方面的建设也取得了积极的成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不禁好奇,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乡村革命与乡村建设是如何展开的,我党为何会选择农村路线,以及这条路线究竟是如何展开的,最终又取得了何种的成效?这些问题,应该在党史中寻找答案。学者刘学礼所著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青年学者论丛—乡村革命与乡村建设》(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正是这样一本历史色彩浓郁、可读性较强、画面感突出的优秀党史读物。通过阅读此书,了解我党的历史,探究农村革命路线提出的来龙去脉,分析抗战时期乡村革命及乡村建设展开的具体路径,并跟随作者的分析考证,感叹于在特殊阶段我党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感动于艰苦奋斗的革命前辈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感恩于新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建斌  杨鹏  
抗战时期,毛泽东成功地实施了对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农村改造实验。通过经济、文化教育、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三方面的改革,农村旧有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被彻底改变,生产力获得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广大农民的政治、阶级觉悟和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乡村传统权威对基层政权的实质性控制宣告结束。中国共产党由此赢得了最广泛的信任与支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英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把建立农业金融网作为发展西部农业生产的一项根本性政策积极推行,促进了西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支持抗战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国民政府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它对于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菁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第一个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这一时期内,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晋察冀根据地进行的经济建设不仅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晋察冀边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还推动了抗战的胜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宪琴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不仅充分保证了人民的民主权利,而且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这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邹源椋  王伦信  
师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推动大学发展的核心力量。抗战时期,云南大学抓住北平、上海等地著名高校内迁的历史机遇,通过庚款讲座教授资助、发挥学者学术影响力及与内迁高校合作等举措,礼聘内迁学者,强化师资队伍。云南大学的师资建设适应国家与地方战时需要,合理建构师资布局,依托内迁学者培养本土师资,使其在高校内迁的八年间迅速成长为民国时期著名国立大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喜军  宋美媛  
抗战时期,陕西战略地位重要性日渐显现,陕西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地重视与开发,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突出表现在:近代水利事业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科研力量得到增强,棉麦等粮食作物良种获得了较大范围的推广,近代农业机械及农药化肥逐步得到运用,近代农垦事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战时陕西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步伐的加快,有效地促进了陕西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陕西农业现代化进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宓汝成  
抗战时期的中国外债宓汝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全面武装侵略,全国军民当即展开反侵略的神圣战争。中国政府除了以与远东国际关系有关的国际条约如《九国公约》(1922年)等为依据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帝行为以明真相外,又本着“多交友,少树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徐明  
抗战时期陕西棉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棉业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随着抗战爆发后传统棉业格局的变化,陕西棉区不得不面临新的使命与困境,棉花生产在制度变化和技术改进的前提下,艰难地维持着与粮食作物间的相对平衡。传统棉花供需环节的断裂和后方各省对原棉的迫切需求,迫使陕棉转运川渝,虽然以政府和各大纱厂为主要运力,但陕棉的外销数量和比重都较战前降低。这一方面反映了战时棉花外销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为迁陕的当地机器纱厂提供了原料准备。战时纱布急剧短缺的环境下,陕西机器与手工棉纺织业出现了共同繁荣的局面。战时陕西棉业的发展,是全国经济格局变动下后方产业要素自身重组的结果,也反映出后方省际贸易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复兴在保障战时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佳  
抗战时期以黑峪口村为代表的晋西北农村社会在中共领导下发生巨大变化,农民阶级的升降导致其村内土地的重新分配,继而引发的土地买卖和地权转移又使各村庄间的原有土地归属格局,造成以下结果:一是村庄内部的土地分配趋向分散和小型化,小农家庭经济发展迅速;二是各村土地开始向本村集中,原本混乱无序的村落土地关系和村界亦由此变得逐渐清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石嘉  朱通  
抗战时期,国立大学图书馆在抢救中国文化、恢复图书馆事业、发起文化救亡运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抗战爆发后,日军有意破坏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国立大学图书馆也惨遭劫难,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只得内迁、重建。各图书馆通过积极寻找馆舍、增加藏书数量、调整运营管理等措施得以重建,并且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各图书馆采取征集抗战史料,抢救珍贵典籍,购置、编印及展览救亡图书,助力后方民众教育等措施,担负起文化救国、传承文脉的重要使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红娟  
资源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主要的经济行政机构。从1936年开始筹划重工业建设,直至抗战结束,资源委员会一直担当国防重工业建设的经营管理之责。在战争的险恶环境中,为保证所属企业的有效运转,资委会采用了多种渠道的资金动员方式。资委会所属企业的创业经费,由国库拨款,通过财政渠道进行;营业流动资金向金融机关或其它单位借贷;将特矿盈余转用于生产建设,促进了建设资金的积累;此外,产品销售预收定金,与买方签订增产和约,取得合作协助金等。广泛的资金动员渠道,将与生产有关的各方都充分调动起来,参与融资过程,提高了国营事业的经营效率,资委会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也由此得以展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鹏  
文章论述了抗战时期邹韬奋对国防经济建设的有关思想,邹韬奋认为应该将战时难民转变成建设国防经济的宝贵人力,提出了建设国防经济的计划,认为在战争期间应实行生活战时化,并要采取"革命手段"以稳定物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