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6)
- 2023(10921)
- 2022(8888)
- 2021(8345)
- 2020(6985)
- 2019(15569)
- 2018(15279)
- 2017(29074)
- 2016(15441)
- 2015(17460)
- 2014(16995)
- 2013(17307)
- 2012(15986)
- 2011(14567)
- 2010(14660)
- 2009(13969)
- 2008(14155)
- 2007(12673)
- 2006(11415)
- 2005(10501)
- 学科
- 业(81700)
- 济(76793)
- 经济(76706)
- 企(64351)
- 企业(64351)
- 管理(55165)
- 农(45684)
- 方法(31180)
- 农业(30353)
- 业经(28148)
- 数学(23859)
- 数学方法(23784)
- 财(22668)
- 中国(21167)
- 务(16379)
- 财务(16373)
- 财务管理(16360)
- 制(16311)
- 技术(15896)
- 贸(15817)
- 贸易(15800)
- 易(15482)
- 企业财务(15452)
- 策(15240)
- 划(13540)
- 体(13401)
- 和(12824)
- 地方(12258)
- 发(11130)
- 环境(10515)
- 机构
- 学院(235360)
- 大学(227043)
- 济(113087)
- 经济(111536)
- 管理(95362)
- 理学(82144)
- 理学院(81387)
- 管理学(80639)
- 研究(80622)
- 管理学院(80199)
- 中国(66663)
- 农(55372)
- 财(47783)
- 京(47145)
- 科学(45544)
- 农业(42213)
- 所(40609)
- 财经(38317)
- 业大(38124)
- 研究所(36641)
- 中心(36441)
- 江(35226)
- 经(34985)
- 经济学(34544)
- 经济学院(31291)
- 北京(29455)
- 经济管理(29440)
- 财经大学(27832)
- 院(27473)
- 科学院(27079)
- 基金
- 项目(152835)
- 科学(123087)
- 基金(115138)
- 研究(113581)
- 家(100114)
- 国家(99122)
- 科学基金(86003)
- 社会(78120)
- 社会科(73850)
- 社会科学(73833)
- 基金项目(60761)
- 省(58710)
- 自然(53077)
- 自然科(51839)
- 自然科学(51821)
- 自然科学基金(50990)
- 教育(48182)
- 划(47780)
- 资助(45589)
- 编号(44288)
- 业(37417)
- 部(35445)
- 发(34821)
- 创(34812)
- 国家社会(33763)
- 成果(33751)
- 重点(33565)
- 创新(31798)
- 农(31368)
- 制(30972)
- 期刊
- 济(134053)
- 经济(134053)
- 研究(69364)
- 农(59077)
- 中国(46168)
- 农业(40143)
- 财(37736)
- 管理(37143)
- 科学(35074)
- 学报(33382)
- 业经(27757)
- 大学(26573)
- 学学(25846)
- 融(24284)
- 金融(24284)
- 业(21728)
- 经济研究(20289)
- 技术(19871)
- 财经(19549)
- 问题(18306)
- 经(17072)
- 世界(16421)
- 技术经济(14846)
- 贸(14181)
- 农村(14122)
- 村(14122)
- 农业经济(13881)
- 教育(12594)
- 经济问题(12531)
- 国际(12153)
共检索到357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范小方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经济工作,尤其是对农业生产进行了精心组织与领导,积累了颇具特色的工作方法。主要是:群众动员,典型引路,组织起来;经济工作必须与民众利益结合;自力更生,因地制宜,是实现经济工作领导的中心环节。这些,对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解放区农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付来 杨子强
全方位认识以陕北公学-华北联大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特色实践。"人民属性"是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始终与根据地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中国革命现实主题紧紧相连。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有两个源头,其一是受列强坚船利炮和科技发展冲击而建立的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南洋大学堂等一批新式教育机构;其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彩苹
大力发展农业,是延安时期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区物质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面临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陕甘宁边区,党和边区政府因地制宜,颁布实施了减租减息、鼓励垦荒、农贷扶持、发展农业科技等一系列开发农业的政策,并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互助合作劳动、劳动竞赛、典型带动等调动群众劳动积极性的崭新方式,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今天发展新型农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农业开发 史实考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丽娜 袁卫
中国共产党开办高等统计教育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新中国成立前虽尚处于萌芽阶段且史料稀缺,但仍有迹可循。本文基于1948年华北新华书店在解放区出版的高等统计教材《实用统计方法》,对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办的统计高等教育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解放区 统计 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妹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稳步地发展进步,农村各方面的建设也取得了积极的成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不禁好奇,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乡村革命与乡村建设是如何展开的,我党为何会选择农村路线,以及这条路线究竟是如何展开的,最终又取得了何种的成效?这些问题,应该在党史中寻找答案。学者刘学礼所著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青年学者论丛—乡村革命与乡村建设》(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正是这样一本历史色彩浓郁、可读性较强、画面感突出的优秀党史读物。通过阅读此书,了解我党的历史,探究农村革命路线提出的来龙去脉,分析抗战时期乡村革命及乡村建设展开的具体路径,并跟随作者的分析考证,感叹于在特殊阶段我党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感动于艰苦奋斗的革命前辈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感恩于新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捐社 孟晓婷 杨鹏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整顿党内主观、教条主义工作作风,在毛泽东等人的推动下,党中央进行了延安整风运动,并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调查研究组织体系,取得了瞩目的调查研究成果。当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离不开调查实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调查活动为党的工作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深远的现实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捐社 孟晓婷 杨鹏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整顿党内主观、教条主义工作作风,在毛泽东等人的推动下,党中央进行了延安整风运动,并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调查研究组织体系,取得了瞩目的调查研究成果。当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离不开调查实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调查活动为党的工作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深远的现实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方中
在从1946年6月开始的解放战争中,解放区的农民和农业生产全力支持了解放战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有必要对解放区的农业生产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西北、华北五大解放区①的农业生产进行了探讨。全文分两部分:(一)为恢复农业生产,党和政府直接采取、或领导农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二)这几年的农业生产状况。
关键词:
解放战争 解放区 农业生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喜军 宋美媛
抗战时期,陕西战略地位重要性日渐显现,陕西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地重视与开发,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突出表现在:近代水利事业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科研力量得到增强,棉麦等粮食作物良种获得了较大范围的推广,近代农业机械及农药化肥逐步得到运用,近代农垦事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战时陕西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步伐的加快,有效地促进了陕西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陕西农业现代化进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立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命题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两个派生观点即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本文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论证,邓小平科技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邓小平科技思想 科技政策 科技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甘小武 邹进文 朱华雄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之际,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在财政已经上升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背景下,研究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财政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思想根源于现实也反映现实,土地革命时期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孕育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财政思想,具体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管理三大方面。这三个方面的思想密切关联,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传统财政学的雏形,构成了新中国社会主义财政学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当今财政工作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 财政思想
[期刊] 求索
[作者]
侯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特别是在延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指导下,十分注重科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一直坚持为革命服务的方向,科技事业随着革命进程的发展而发展。党对科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不仅引领了革命根据地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推进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形成,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争平 尹秀秀
贫困问题是全球性的世纪难题,需要多种力量结合才能得到较好解决,其中金融企业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扶贫工作的光辉历程中,农业贷款作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要方式始终贯穿其中。抗战时期,北海银行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红色金融企业。在战时艰苦条件下壮大自身同时协助山东抗日民主政府解决贫苦农民的资金问题,坚持发放大量的低利农业贷款,力求高效扶贫,在贷款前对农贷对象的精准识别、贷款后的精准管理和对农贷干部的精准考核方面摸索出许多宝贵经验,获得较大实效,为根据地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信息经济学视角对北海银行农贷工作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关键词:
山东抗日根据地 北海银行 农业贷款 扶贫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由平时经济全面转轨为战时经济形态,战时经济显示出不同于平时经济的鲜明特征。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不平衡性、统制性、矛盾性。
关键词:
战时经济 不平衡性 统制性 矛盾性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均霞
"农业国防"是以粮食为中心,通过加强战时粮食生产和调整粮食政策来增强国防力量,是农业国持久战与"消耗战"的主要表现。1939年,湖南省政府以"农业国防"为中心开办粮政,统制生产、加强购储与控制粮价,将粮政迅速纳入战时轨道。田赋征实后,湖南省政府调整战时粮政,加大粮食征集力度、加强粮政管理、严格粮食流通,以强化"农业国防"。"农业国防"政策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但巨大的征实征购摧垮了湖南农村经济,也使"农业国防"政策难以持久。
关键词:
农业国防 湖南 战时粮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