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6)
2023(12426)
2022(10737)
2021(10327)
2020(8527)
2019(20004)
2018(20016)
2017(35731)
2016(20428)
2015(23420)
2014(23830)
2013(22991)
2012(21611)
2011(19848)
2010(20206)
2009(18328)
2008(18489)
2007(17010)
2006(14749)
2005(13511)
作者
(57341)
(47834)
(47806)
(45811)
(30407)
(23117)
(21936)
(18625)
(18193)
(17329)
(16199)
(15981)
(15387)
(15255)
(14951)
(14914)
(14860)
(14295)
(13901)
(13775)
(12245)
(11828)
(11597)
(11084)
(10943)
(10816)
(10758)
(10713)
(9771)
(9705)
学科
(77184)
经济(77115)
管理(55144)
(53295)
(43287)
企业(43287)
方法(34672)
数学(30423)
数学方法(30161)
中国(29701)
(22134)
教育(22089)
(19626)
技术(19538)
(17447)
(17028)
贸易(17013)
(16620)
业经(16065)
(15929)
理论(15409)
农业(14260)
地方(13962)
(13210)
银行(13180)
(12644)
技术管理(12562)
(12097)
金融(12092)
(11767)
机构
大学(291270)
学院(286556)
(117859)
经济(115303)
研究(104338)
管理(102201)
理学(87276)
理学院(86146)
管理学(84677)
管理学院(84079)
中国(74778)
(63643)
科学(61755)
(53464)
(53343)
研究所(48340)
(46908)
中心(46591)
(46015)
师范(45644)
(45131)
财经(42217)
北京(41576)
业大(39824)
(38353)
经济学(37242)
师范大学(37075)
教育(36938)
农业(36843)
(36731)
基金
项目(182206)
科学(144224)
研究(140663)
基金(128916)
(111802)
国家(110730)
科学基金(93267)
社会(87167)
社会科(82374)
社会科学(82355)
(72172)
教育(71599)
基金项目(67263)
(62481)
编号(58518)
自然(57147)
自然科(55860)
自然科学(55840)
自然科学基金(54904)
资助(52271)
成果(50615)
课题(44168)
(42875)
(42697)
重点(42639)
(41095)
创新(39118)
教育部(37194)
(36438)
大学(35618)
期刊
(130461)
经济(130461)
研究(96747)
中国(69549)
教育(62063)
学报(43455)
(42662)
(42265)
科学(39795)
管理(37939)
大学(33504)
学学(29749)
技术(29420)
农业(28876)
(24447)
金融(24447)
经济研究(21631)
财经(21394)
业经(20031)
(18624)
(17189)
问题(17057)
职业(16180)
(16100)
技术经济(15167)
(14953)
论坛(14953)
图书(14541)
科技(14304)
世界(13916)
共检索到446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付来  杨子强  
全方位认识以陕北公学-华北联大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特色实践。"人民属性"是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始终与根据地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中国革命现实主题紧紧相连。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有两个源头,其一是受列强坚船利炮和科技发展冲击而建立的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南洋大学堂等一批新式教育机构;其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在波  李珣  
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红色高等教育奠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石。本文从思想引领、政治领导、根本任务、服务方向、办学效益等几个方面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办中国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成功经验,并从中获取现实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范小方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经济工作,尤其是对农业生产进行了精心组织与领导,积累了颇具特色的工作方法。主要是:群众动员,典型引路,组织起来;经济工作必须与民众利益结合;自力更生,因地制宜,是实现经济工作领导的中心环节。这些,对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礼  薛欣欣  
2017年9月23日,"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八十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理论与实践"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论坛并讲话。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外交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延安大学等十余所发端于延安的高校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汇聚一堂,总结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陆继锋  吴明海  张晓蕾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把这项工作作为实现党的民族纲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关键环节。陕北公学成立以后特别是陕北公学后期加强了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培养工作,先后组建蒙古青年队、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队、民族部,开始了早期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由平时经济全面转轨为战时经济形态,战时经济显示出不同于平时经济的鲜明特征。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不平衡性、统制性、矛盾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迎春  
全面抗战时期,沪版戏剧期刊不仅是抗战时期剧作家的话语空间,也是推动上海乃至全国戏剧运动发展的平台。文章对全面抗战时期创刊于上海的82种戏剧期刊进行研究,分别以抗战初期、"孤岛"时期、沦陷时期为时间轴,结合当时的剧演运动阐述沪版戏剧期刊的演进历程,并分析了全面抗战时期沪版戏剧期刊的创办特征。文章不仅真实记录了上海戏剧创作的成就和戏剧运动、戏剧演出活动的成果,展示了戏剧创作发展的演进轨迹,而且基于文化抗战视角,指出沪版戏剧期刊虽然办刊时间相对较短、专刊数量明显居多,但是其内容多以剧本为主、期刊多暗含抗战特征,大多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革命性,在抗日救亡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是研究抗战戏剧史的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教科书之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立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命题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两个派生观点即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本文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论证,邓小平科技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甘小武  邹进文  朱华雄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之际,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在财政已经上升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背景下,研究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财政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思想根源于现实也反映现实,土地革命时期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孕育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财政思想,具体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管理三大方面。这三个方面的思想密切关联,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传统财政学的雏形,构成了新中国社会主义财政学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当今财政工作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侯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特别是在延安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指导下,十分注重科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一直坚持为革命服务的方向,科技事业随着革命进程的发展而发展。党对科学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不仅引领了革命根据地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推进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形成,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捐社  孟晓婷  杨鹏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整顿党内主观、教条主义工作作风,在毛泽东等人的推动下,党中央进行了延安整风运动,并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调查研究组织体系,取得了瞩目的调查研究成果。当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离不开调查实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调查活动为党的工作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深远的现实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捐社  孟晓婷  杨鹏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整顿党内主观、教条主义工作作风,在毛泽东等人的推动下,党中央进行了延安整风运动,并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调查研究组织体系,取得了瞩目的调查研究成果。当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离不开调查实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调查活动为党的工作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深远的现实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鲜明特点并取得辉煌成就。党的初创时期,干部教育实现从不自觉进行到自觉开展的转变;在革命实践中砥砺成长;善用统一战线整合资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真正开始独立领导干部教育事业;体系初成;于波折中建树斐然。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已见完整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与延安整风运动相得益彰。解放战争时期,体系进一步完善;巩固并扩大民主教育统一战线;向"新型正规化"迈进。据此,新时代干部教育工作获知如下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始终以党和国家的时代任务为中心;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健全制度,以学习型政党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田小军  周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孕育与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收获期,具有鲜明的求实精神、时代精神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史卫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财政理论研究,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成立专门机构,组织财政理论研究,而且不少党的领导人亲自进行了财政理论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财政理论体系,不仅为各个时期党提出财政政策,进行财政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新中国财政工作做好了理论与人才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财政理论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