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4)
- 2023(6405)
- 2022(5775)
- 2021(5353)
- 2020(4876)
- 2019(11114)
- 2018(10927)
- 2017(21312)
- 2016(12261)
- 2015(14124)
- 2014(14430)
- 2013(14708)
- 2012(14140)
- 2011(12792)
- 2010(13527)
- 2009(13077)
- 2008(12376)
- 2007(11263)
- 2006(9586)
- 2005(8663)
- 学科
- 济(50750)
- 经济(50707)
- 管理(33085)
- 业(31891)
- 方法(25107)
- 企(25072)
- 企业(25072)
- 数学(22399)
- 数学方法(22225)
- 财(20595)
- 农(15907)
- 中国(13636)
- 制(11819)
- 学(11093)
- 财政(11035)
- 地方(11004)
- 贸(10113)
- 贸易(10113)
- 农业(9955)
- 业经(9834)
- 易(9802)
- 政(9372)
- 银(8842)
- 银行(8802)
- 融(8589)
- 金融(8584)
- 务(8426)
- 财务(8403)
- 财务管理(8376)
- 行(8323)
- 机构
- 大学(181483)
- 学院(180357)
- 济(73683)
- 经济(72013)
- 管理(65283)
- 研究(63950)
- 理学(55483)
- 理学院(54815)
- 管理学(53846)
- 管理学院(53500)
- 中国(48412)
- 科学(40851)
- 农(39220)
- 财(38704)
- 京(38687)
- 所(35107)
- 研究所(31688)
- 农业(31379)
- 业大(30810)
- 中心(29262)
- 江(28965)
- 财经(27983)
- 经(25262)
- 北京(24348)
- 经济学(22922)
- 范(22876)
- 师范(22611)
- 州(22310)
- 省(22205)
- 院(21885)
- 基金
- 项目(114860)
- 科学(87319)
- 研究(81244)
- 基金(81183)
- 家(71929)
- 国家(71333)
- 科学基金(58547)
- 社会(49292)
- 社会科(46640)
- 社会科学(46619)
- 省(45687)
- 基金项目(42960)
- 划(38816)
- 自然(38254)
- 教育(37728)
- 自然科(37292)
- 自然科学(37269)
- 自然科学基金(36601)
- 资助(34038)
- 编号(33512)
- 成果(28412)
- 重点(26472)
- 部(25870)
- 发(24848)
- 课题(23512)
- 创(23149)
- 科研(22827)
- 计划(22488)
- 创新(21784)
- 教育部(21388)
共检索到275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星晨
抗战胜利后,北平邮政摆脱了日伪控制,重新成为中华邮政的一部分。经济状况的日益恶化成为这一时期北平邮政的一个显著现象,经营危机逐步加深。为此,北平邮政管理局与邮政总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概括起来就是"开源节流",主要包括调整邮政资费、发展包裹业务、裁减冗余人员及节省各项支出四项。这些工作对于缓解危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措施本身的问题及国内整体形势的日益恶化,北平的邮政经济逐渐滑向了崩溃的边缘。
关键词:
北平邮政 经营危机 “开源节流”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星晨
抗战胜利后,北平邮政摆脱了日伪控制,重新成为中华邮政的一部分。经济状况的日益恶化成为这一时期北平邮政的一个显著现象,经营危机逐步加深。为此,北平邮政管理局与邮政总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概括起来就是"开源节流",主要包括调整邮政资费、发展包裹业务、裁减冗余人员及节省各项支出四项。这些工作对于缓解危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措施本身的问题及国内整体形势的日益恶化,北平的邮政经济逐渐滑向了崩溃的边缘。
关键词:
北平邮政 经营危机 “开源节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席佩亚 黄志成
2003年秘鲁的教育进入了病危状态。主要表现在教育质量持续低下、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教育问题、教育管理问题等。面对教育病危,2004年秘鲁制定了全国教育应急计划,提出了解决教育危机的政策和方针、目标和原则,并要求全社会都参与到改变教育现状的行动中去,使秘鲁成为一个教育的社会。
关键词:
秘鲁教育 教育危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连婕
2013年,欧债危机进入第五个年头。积重难返的欧洲并未出现柳暗花明,相反,笼罩在欧洲上空的乌云愈加厚重。危机发源地希腊举步维艰,作为欧盟第三、第四大经济体的意大利和西班牙债务状况接连亮红灯,甚至连法国也未能幸免。笔者对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欧元区经济金融状况进行分析,并借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欧债危机 原因 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骆克龙
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演变为全球危机,其爆发的烈度之强、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大令人震惊,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滑落。在危机中,美国政府和货币当局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本文对美国在本次危机中实施的救助措施进行总结,希望通过汲取其危机救助经验,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危机救助 流动性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金碚 刘戒骄
西方国家国有化和非国有化经历过几次交替,国有化之所以能够成为西方国家解决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因为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具有不同于私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在抵御危机方面有优势。作为在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手段,这次国有化不会改变西方国家私有制的统治地位,但对于降低金融机构破产风险,恢复金融机构功能,避免对实体经济的更大冲击,具有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同时,这次国有化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认识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功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西方国家 金融危机 国有化 国有企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雷有才
人才流失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问题已日趋严重,其中核心员工离职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对企业来讲不亚于一场危机。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在分析人才流失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危机管理理论,主张对人才流失所引发的人事危机实施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危机事后管理等一整套人才危机管理方略。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锡良
虽然全世界联手出台了很多反危机的措施,但当前的金融危机在短期内不可能结束,中国经济率先回暖的可能性也较小。我们要防止各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失效以后出现的通货膨胀预期以及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也要注意防范政府融资平台可能出现的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奕
欧债危机仍在继续发酵,欧洲经济前景难料。历时两年多的欧债危机性质及其影响发生着深刻变化。此次欧债危机无论其演进过程、产生原因,还是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均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性。鉴于国内对这些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讨论,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文章将系统而深入地梳理欧债危机的演进过程、形成原因和应对措施,以便人们更为透彻地了解欧债危机的发展过程和更为全面地理解欧债危机的形成机理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欧洲债务危机 演进 成因 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辅靖
美国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措施拯救金融市场,阻止经济下滑,并对金融变革规划了初步蓝图。当选总统奥巴马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显然,这些措施与主张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特别是其行动背后的战略和哲学,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我们要眼睛向外,充分利用难得的历史机遇,开足马力促发展,要把扩大内需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要根据本国的根本利益,处理好联合行动与自主行动的关系,对美国只能有限配合,而且配合应该附带条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玉桐 梁静国
过度反应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概念,每一次的股市大涨或大跌几乎都会伴随有过度反应的发生,严重时会引发股市危机,这种现象在新兴证券市场更为明显和突出。导致股市危机的因素有很多,文章只是从行为金融角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
过度反应 股市危机 应对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玉媛
美国次级贷款市场问题的不断涌现,引起股市剧烈动荡,商业性贷款机构相继破产,提供流动性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大型银行业务同时受到影响,投资次级债的各类基金损失惨重,次级债危机迅速升级为席卷世界资本市场的金融风暴。投资者担心,次级贷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申凯 林通
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超出了金融领域,并向其他行业蔓延。对高校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本文就金融危机对高校财务的影响从资产的购置、专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投入的加大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高校财务 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段咏竹
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经济、政治体制的不同,两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主张的是政府投资,以政府为主导型的措施,而美国则是拼命的救助金融产业,对中小企业采取减税让利的措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牛珂荣 孙毅
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金融业收入占全国G D P的1 2%。在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新加坡金融市场总体遭受的冲击较小,经济恢复较快,主要得益于其不断发展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适时调整的金融管理政策。本文在简要介绍新加坡金融监管体系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的基础上,总结新加坡金融监管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国际金融 新加坡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