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1)
- 2023(7546)
- 2022(6480)
- 2021(6536)
- 2020(5450)
- 2019(12738)
- 2018(12976)
- 2017(24942)
- 2016(13785)
- 2015(15631)
- 2014(15550)
- 2013(15207)
- 2012(13972)
- 2011(12506)
- 2010(12998)
- 2009(11911)
- 2008(11587)
- 2007(10291)
- 2006(9089)
- 2005(8051)
- 学科
- 济(56209)
- 经济(56140)
- 农(45962)
- 业(41149)
- 农业(30595)
- 管理(29051)
- 方法(22360)
- 数学(20488)
- 企(20364)
- 企业(20364)
- 数学方法(19970)
- 业经(16245)
- 中国(14214)
- 地方(12935)
- 制(12097)
- 农业经济(10429)
- 财(9865)
- 发(9656)
- 学(9375)
- 村(9161)
- 农村(9150)
- 贸(8947)
- 贸易(8941)
- 易(8682)
- 策(8612)
- 体(8585)
- 土地(8302)
- 理论(8224)
- 银(8082)
- 银行(8069)
- 机构
- 学院(186209)
- 大学(179801)
- 济(73298)
- 管理(71611)
- 经济(71609)
- 理学(61998)
- 理学院(61323)
- 研究(61287)
- 管理学(59918)
- 管理学院(59603)
- 农(53009)
- 中国(49505)
- 农业(40469)
- 科学(39041)
- 京(38381)
- 业大(35544)
- 所(31329)
- 财(31201)
- 中心(30425)
- 江(29522)
- 研究所(28231)
- 范(25769)
- 师范(25558)
- 农业大学(25137)
- 财经(23819)
- 北京(23408)
- 州(23271)
- 省(22077)
- 经济管理(22043)
- 经(21585)
- 基金
- 项目(123964)
- 科学(96810)
- 研究(93100)
- 基金(87563)
- 家(75922)
- 国家(75173)
- 科学基金(64296)
- 社会(57215)
- 社会科(53672)
- 社会科学(53655)
- 省(51726)
- 基金项目(46777)
- 教育(42344)
- 划(41775)
- 自然(41365)
- 编号(41200)
- 自然科(40349)
- 自然科学(40341)
- 自然科学基金(39582)
- 资助(35627)
- 成果(32489)
- 农(30274)
- 发(27763)
- 重点(27277)
- 课题(27276)
- 部(27060)
- 创(25696)
- 创新(23927)
- 科研(23352)
- 性(23011)
共检索到284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谭备战
面对抗战前中国农村经济的凋敝,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予以恢复与发展。作为负责全国经济建设主要政府机构之一的建设委员会,成立了模范灌溉管理局,积极开展农田机灌事业以提高农业产量与生产效率,相继成立了武锡区灌溉管理处、庞山湖实验场与凤怀区实验场等机构,从此开始对全国各地机灌事业的管理。建设委员会对模范灌溉事业的经营和管理是我国农田机灌体制化的开端,其不仅开中央政府直接筹办机电灌溉事业之先河,而且开启了地方民智,培训了农业建设人才,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建设树立了良好榜样。建设委员会模范灌溉管理局对农业灌溉事业的经营与管理是抗战前中国农田机灌事业的一个成功范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石涛
20世纪30年代初,在救济旱灾和开发西北的背景下,陕西省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对大后方建设的重视,陕西农田水利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抗战前后十余年间,陕西建成了一批新式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大量的小型灌溉设施,并在灌溉管理方面建立了官民合作的现代管理制度。陕西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在当时全国首屈一指,在近代中国水利史上也具有重要位置。农田水利建设对于促进陕西农业生产,复苏和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支撑长期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陕西 农田水利 农村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石涛
20世纪30年代初,在救济旱灾和开发西北的背景下,陕西省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对大后方建设的重视,陕西农田水利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抗战前后十余年间,陕西建成了一批新式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大量的小型灌溉设施,并在灌溉管理方面建立了官民合作的现代管理制度。陕西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在当时全国首屈一指,在近代中国水利史上也具有重要位置。农田水利建设对于促进陕西农业生产,复苏和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支撑长期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陕西 农田水利 农村经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常明 王西琴 张馨月
使用河北省井灌区618份农户的调查数据,探究私人和群体两种常见管护模式对农户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群体管护模式,私人管护模式机井的使用农户具有显著更高的灌溉用水效率;使用私人管护机井的农户具有更高的农户型节水技术采纳程度和更好的设施维护状态,从而提升了灌溉用水效率,但是社区型节水技术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农户灌溉用水效率存在水价门槛值,群体管护机井的灌溉水价低于门槛值,其仍有较高的上升空间;部分私人管护机井灌溉水价远高于门槛值,已进入对灌溉用水效率的“无作用阶段”。基于此,私人管护模式应在继续保持农户高效用水的同时,以减少农户福利损失为优化方向;群体管护模式应以提升节水技术采纳和水利设施维护效果为改进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常明 王西琴 张馨月
使用河北省井灌区618份农户的调查数据,探究私人和群体两种常见管护模式对农户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群体管护模式,私人管护模式机井的使用农户具有显著更高的灌溉用水效率;使用私人管护机井的农户具有更高的农户型节水技术采纳程度和更好的设施维护状态,从而提升了灌溉用水效率,但是社区型节水技术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农户灌溉用水效率存在水价门槛值,群体管护机井的灌溉水价低于门槛值,其仍有较高的上升空间;部分私人管护机井灌溉水价远高于门槛值,已进入对灌溉用水效率的“无作用阶段”。基于此,私人管护模式应在继续保持农户高效用水的同时,以减少农户福利损失为优化方向;群体管护模式应以提升节水技术采纳和水利设施维护效果为改进目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雅男
2005年7月上旬,笔者参加了在湖北省荆门市高阳镇进行的一次调查活动,主要关注农村水利的建设和利用,调查时日虽短,但一些尖锐的问题已经暴露在我们面前,在为之惊讶、愤怒、欣慰的时候,有必要将事实公之于众,引起注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荣 马旺林 郭晓东
本文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出发,以粮食主产区农田灌溉水渠改造为例,利用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分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农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经调查发现,受访农户愿意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不足40%,大多数农户对该项集体行动不具有任何形式的参与意愿。研究表明:水资源稀缺程度高、灌溉面积大、所在群体宗族结构同质、能够获得统一灌溉服务的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意愿较强,而所在群体非农就业户数占比高、粮食售价与最低收购价落差大、非耕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高的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意愿则较低;此外,渠道质量、成员户数、受教育程度、务农人数等变量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本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盈
在公共财政投入薄弱的条件下,公法人管理和非公法人管理都比较低效,但是前者低效的原因在于政府投入不足,与自身管理无关;后者则存在严重的管理缺陷,且长期的管理绩效远远低于公法人管理。在公共财政投入充足时,公法人和非公法人管理的绩效都会有所增加,但是公法人更为有效。据此,我国新时期为实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目标应该进行管理制度的公法人化改革。
关键词:
公法人管理 政府补助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荣 蔡书凯
本文利用安徽省水稻主产区的740户农户调查样本,运用博弈模型逻辑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从理论与实证上分析了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农户中不愿意参与农田灌溉实施建设的有274户,占37.0%,说明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缺乏对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户主年龄、非农收入比重、农田灌溉设施状况和村组成员户数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数、种植规模和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意愿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包括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培训、鼓励农村耕地流转以促进规模化种植、扶持合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玉艳 严伟榆 杨自琼 王白娟
为有效利用水利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种植水平,在Visual studio 2008平台上,利用ArcGIS Server.NET ADF提供的组件,使用C#语言开发了农田灌溉水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水窖分布、数量、储水量的数字化管理;采用空间分析建模实现水窖的规划选址;利用地区常年平均有效降雨量、农作物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及巡检员现场采集的水窖蓄水量对灌溉缺水量进行估算。可为水窖的规划、储水计划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单长河 汪艳萍
目前,对山区、丘陵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及治理措施,已有相对成熟的研究,但对于平原农田耕作区的水、土、肥的流失与治理,则少见有研究资料与科研成果发布。而平原农田耕作区在暴雨或高强度灌水情况下,极易造成土壤水、土、肥的流失。文章针对上述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沧州枣粮间作地中壤质土作为试验材料,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与施肥量下,土壤经水流冲刷后,观察水、土、肥的流失规律。通过模拟天然降雨过程,对土壤中水、土、肥流失的影响,探索出平原农田耕作区治理水土流失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保护地表免受雨滴打击、加大表层土壤贮水量等提高土壤入渗性能的治理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宝峰
探讨大中型灌区的灌溉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以河南省昭平台灌区为例,采用实证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现行管理体制的不足,提出了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灌溉管理体制模式,并对采用这种管理体制模式时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灌区 灌溉管理 体制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新燕 蔡焕杰 王健 程冬玲
在分析雨水集蓄系统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降水序列分析子系统、集水量分析计算子系统、蓄水设施优化设计子系统、灌溉水量优化分配模型子系统和经济模型的农田灌溉雨水集蓄系统,并以陕西省礼泉县北部丘陵区为例,采用该系统对大田作物(小麦、玉米)雨水集蓄灌溉利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关键词:
农田灌溉 雨水集蓄 系统设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志新 郑大玮 冯圣东
本研究采用市场价值法、工程费用法、恢复费用法、机会成本法、修正的人力资本法等多种方法对北京市污水灌溉所造成的农田土壤、地下水和作物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进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北京市污水灌溉造成的环境污染总经济损失为为1.39亿元,占2002年农业增加值的2.8%,其中粮食减产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46.5%,品质下降损失占2.2%,土壤污染占30.3%,人体健康损失占15.7%,而地下水污染占5.2%。同时污灌所产生的外部环境边际成本大约为888.55元/(hm2.a),其外部环境成本范围大约界于4 163.17~10 053.78万元/a,即说明社会每年要为其负担4 16...
关键词:
污水灌溉 环境影响 经济损失 评估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 翟庆志
针对农田灌溉系统中电能消耗高且利用率低的问题,根据管道灌溉系统的特点,将变频调速技术引入水泵电机的节能控制。分析了包含变频器异步电机、水泵和管网的灌溉系统构成和节能基本原理,构建各部分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系统仿真。仿真案例结果表明:引入变频调速装置,可实现水泵出水口流量或扬程0~1的连续变化,节能率达56.6%;采取出水端扬程或者流量闭环控制,可以实现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调制,进而控制水泵电机的运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村庄规模、收入不均等性与村庄集体行动——以安徽省102个村庄的农田灌溉设施建设为例
降水影响冬小麦灌溉农田水分渗漏和氮淋失模拟分析
不同降雨和灌溉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农田氮素淋失的影响
为了子孙拥有一方热土──记滨海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粮食主产区妇女的农田水利管理模式偏好及参与灌溉管理意愿研究
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式灌溉管理组织的熵模型分析——以黑河中游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与管护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以灌溉设施、农村公路为例
开发区管理体制的过渡性与变革问题研究——以管委会模式为例
农田降雨径流污染模型探讨——以上海郊区农田氮素污染模型为例
农田水利的三种模式比较及启示——以湖北省荆门市新贺泵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