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6)
2023(8373)
2022(7035)
2021(6449)
2020(5099)
2019(11707)
2018(11420)
2017(21223)
2016(11275)
2015(12880)
2014(12724)
2013(12870)
2012(12579)
2011(11901)
2010(11844)
2009(10795)
2008(10798)
2007(9408)
2006(8693)
2005(8271)
作者
(34185)
(28614)
(28363)
(26939)
(18357)
(13666)
(12786)
(11114)
(11071)
(10115)
(10000)
(9423)
(9356)
(9232)
(9129)
(8800)
(8558)
(8347)
(8149)
(7982)
(7472)
(7060)
(6977)
(6516)
(6470)
(6421)
(6345)
(6320)
(5875)
(5735)
学科
(60224)
经济(60174)
管理(25693)
(25353)
中国(22809)
方法(18809)
地方(17958)
数学(16901)
数学方法(16835)
(16833)
企业(16833)
(16417)
(13451)
贸易(13437)
(13068)
业经(12775)
(11412)
农业(11182)
(10668)
银行(10653)
(10611)
金融(10608)
(10543)
地方经济(10426)
环境(10120)
(9955)
(9558)
(9095)
发展(8643)
(8622)
机构
学院(167774)
大学(167772)
(81342)
经济(80049)
研究(71424)
管理(57373)
中国(55387)
理学(47793)
理学院(47127)
管理学(46569)
管理学院(46245)
科学(40901)
(38279)
(37154)
(34305)
研究所(33614)
(30424)
中心(30406)
财经(26715)
经济学(26642)
北京(25495)
(25232)
(25041)
(24500)
经济学院(23901)
农业(23715)
(23570)
师范(23338)
科学院(22911)
业大(22843)
基金
项目(106488)
科学(84322)
研究(79211)
基金(77854)
(68689)
国家(68138)
科学基金(56827)
社会(52824)
社会科(50237)
社会科学(50231)
基金项目(39668)
(39642)
教育(34873)
(34161)
自然(33515)
自然科(32752)
自然科学(32741)
资助(32272)
自然科学基金(32167)
(30148)
编号(30012)
成果(25105)
发展(24979)
重点(24812)
(24628)
(24573)
中国(23355)
国家社会(23311)
课题(22542)
(22063)
期刊
(97177)
经济(97177)
研究(58899)
中国(40998)
(30173)
学报(26281)
科学(25548)
管理(23854)
(23435)
农业(21171)
大学(19914)
(19847)
金融(19847)
教育(18855)
学学(18662)
经济研究(17082)
业经(15205)
技术(14241)
财经(13919)
问题(13022)
(12544)
(12274)
世界(12201)
(11928)
国际(11742)
技术经济(8854)
经济问题(8216)
资源(7876)
(7862)
论坛(7862)
共检索到277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生  
抗战前10年间,中国机械工业在前期发展基础上,经历了一个短暂发展和急剧萎缩的过程。1936年各地渐有不同程度的复苏。抗战前有机械工厂超过800家,可分为五类;其分布延续了集中在上海和沿江沿海地区的不平衡格局;机械产品种类有所增多,对本国轻纺工业有支持作用,但仍处于落后的仿制阶段。机械工业规模狭小、技术落后和产品低劣产量不足的弱点依然突出,成为工业化龙头的缺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延中  
本文指出了机械工业现代化对促进整个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中国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及其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 ,并利用“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课题组提出的“工业现代化水平”指数 ,初步测算了中国机械工业的现代化水平 ,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发展战略与建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何光远  
发展信息产业振兴机械工业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当今,一场以推广应用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正以其方兴未艾之势,推动着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信息,同人力、物力等其它资源一样,也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可忽缺的要素,这一点已为世人所共识。随着我国社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班如萍  
1997年机械工业发展趋势预测班如萍机械工业部生产与信息统计司1997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二年,也是机械工业振兴继续向前推进、将要初见成效的关键的一年。保持1997年机械工业持续发展存在许多有利条件:首先,从主观上看,打好振兴机械工业“三大战役”工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有禄  
1993年机械工业总产值2690亿元,其中指令性计划205亿元,指导性计划159亿元,两者合计占总产值的13.1%,也就是说已有86.9%的机械产品完全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经营。1994年机械行业必将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1994年整个国民经济仍将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计划增长9%。全社会计划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会增加,防止了继续跑、冒、滴、漏,重点建设资金到位情况也会比1993年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机械产品的需求总体上也会增长。国际机械产品市场也十分广阔。所以我们认为机械工业1994年保持相当的增长速度是有客观基础的。当然对各类机械产品需求不可能平衡,会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存德 ,董丽筠  
从1991~2020年的30年处在世纪之交时期,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变革最关键的因素。在此时刻,我们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从发,并顺应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考查我国机械工业的现状,预测和展望未来发展前景,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我国机械工业现状及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经过建国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10年来的建设,我国机械工业有很大发展,目前已形成拥有100多个行业、能生产近6万种产品、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1989年全国有机械工业企业12.14万个,固定资产原值2453亿元,职工2062.74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837.61亿元(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绍濂  郁义鸿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因而产业结构问题是经济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方向以及各产业的发展前景则是这一中心课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机械工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它的发展前景如何?它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政策来保证机械工业的健康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一、1994年上半年机械工业运行总体态势 1994年以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成效进一步显现和各项重大改革举措的顺利实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趋好。机械工业发展同全国形势一样,呈现年初低速起动、二季度渐有增长、全年将平稳发展的总体态势。但前进中面临的问题仍较严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相当困难,促使全行业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尚需各级主管部门和广大企业继续努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黎  王冰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牵引力。机械工业不但自身具有吸纳就业的能力,而且它的发展也带动提升了其他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我国机械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其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落后,存在着生产能力低下、总体水平落后等一些问题。要振兴机械工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机械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宗海  杜祥瑛  黄雷鸣  
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管理落后已经成为我国高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以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政策和管理问题为对象的软科学研究,正在对社会经济发展及科学技术进步,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现代系统工程学及计算技术的发展,为提高预测、评价和决策的科学性、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机电部机械科学研究院"后30年"课题组  
本课题由部科技司以部重大软科学课题于1989年初下达,是对1989年国家科委部署的"机械电子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的继续和深化,亦是纲要的展开和具体化。该成果主要用于编制机械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以及区域科技发展规划;为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编制提供依据;也为当前的科技工作以及其它非机械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关于推进机械工业与基础产业协调发展的研究*课题组能源、原材料、交通邮电业等基础产业和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建筑业等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自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各个产业之间的发展并不平衡,存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正良,徐颖,赵英才  
本文从“目的—手段”、“对立—统一”及“供给—需求”等方面,揭示了机械工业与国民经济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造了机械工业与国民经济间相互作用机理流图,建立了机械工业与国民经济的系统动态模拟模型,并阐明了系统动态模拟模型应用的相关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