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3)
2023(6624)
2022(6073)
2021(5592)
2020(5178)
2019(12155)
2018(12058)
2017(23429)
2016(13249)
2015(15122)
2014(15527)
2013(15706)
2012(15041)
2011(13966)
2010(14139)
2009(13336)
2008(13341)
2007(11907)
2006(10192)
2005(9235)
作者
(41146)
(34931)
(34616)
(33387)
(21906)
(17097)
(15973)
(13834)
(13105)
(12534)
(11834)
(11664)
(11139)
(11107)
(11095)
(11091)
(10908)
(10150)
(10106)
(9999)
(9052)
(8592)
(8579)
(8049)
(7980)
(7834)
(7806)
(7799)
(7117)
(7110)
学科
(57983)
经济(57932)
管理(32505)
(32454)
方法(26955)
(25061)
企业(25061)
数学(23639)
数学方法(23436)
(16426)
(16388)
(13988)
中国(13818)
地方(12117)
土地(11174)
农业(10814)
(10289)
贸易(10289)
业经(10120)
(9917)
(9812)
(8461)
(8384)
(8378)
金融(8373)
财务(8351)
财务管理(8329)
(8328)
银行(8289)
理论(7941)
机构
大学(197731)
学院(194642)
(78042)
经济(76307)
管理(71652)
研究(71168)
理学(61425)
理学院(60601)
管理学(59402)
管理学院(59032)
中国(53341)
科学(46944)
(43074)
(42873)
(38796)
研究所(35519)
(35502)
业大(34545)
农业(34430)
中心(32670)
(30534)
财经(28099)
北京(27229)
(26785)
师范(26507)
(25468)
(24861)
经济学(24096)
(23204)
(23170)
基金
项目(127863)
科学(98431)
基金(91864)
研究(88740)
(81909)
国家(81243)
科学基金(67273)
社会(54164)
社会科(51148)
社会科学(51125)
(50424)
基金项目(49191)
自然(45526)
自然科(44364)
自然科学(44345)
自然科学基金(43558)
(43118)
教育(40874)
资助(38076)
编号(36013)
成果(30002)
重点(29353)
(28718)
(27547)
(25635)
计划(25448)
课题(25167)
科研(25103)
创新(24095)
教育部(23656)
期刊
(87130)
经济(87130)
研究(53964)
中国(41280)
(38605)
学报(37409)
科学(33018)
(27754)
大学(26719)
农业(25611)
学学(25152)
管理(23214)
教育(18360)
(16621)
金融(16621)
技术(15019)
(14139)
业经(13455)
财经(13367)
经济研究(13054)
问题(11962)
(11451)
(11435)
资源(10480)
图书(9807)
业大(9552)
(9457)
技术经济(9452)
理论(9312)
统计(9187)
共检索到290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畅  
1941至1943年,鲁西冀南先后经历了百年少遇的旱灾、蝗灾、水灾,加之日伪残酷掠夺,灾荒于1943年达于顶峰,百姓卖房卖地以求生存。1943年底鲁西冀南根据地形势好转,中共开展赎地运动,解决灾荒遗留问题。赎地政策注重保护贫困阶层农户利益,尽量遵行公平原则,强调协商解决问题,区别对待汉奸购买土地。通过广泛的思想动员工作,及时纠正偏差,审慎处理赎地过程中种种疑难复杂问题,使得赎地运动较为成功,不仅为灾荒期间失地的农户收回了土地,改善了根据地群众的生活,而且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增强了根据地的实力,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好了物质和精神的准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畅  
1941至1943年,鲁西冀南先后经历了百年少遇的旱灾、蝗灾、水灾,加之日伪残酷掠夺,灾荒于1943年达于顶峰,百姓卖房卖地以求生存。1943年底鲁西冀南根据地形势好转,中共开展赎地运动,解决灾荒遗留问题。赎地政策注重保护贫困阶层农户利益,尽量遵行公平原则,强调协商解决问题,区别对待汉奸购买土地。通过广泛的思想动员工作,及时纠正偏差,审慎处理赎地过程中种种疑难复杂问题,使得赎地运动较为成功,不仅为灾荒期间失地的农户收回了土地,改善了根据地群众的生活,而且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增强了根据地的实力,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陕劲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事业是创新开拓的伟大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在战争年代相结合的具体实践,深深地刻上了中国革命事业的红色烙印,留给我们今天的是丰富的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永不枯竭的强大精神力量。山西是共和国金融事业发展和壮大的地方,积淀着浓厚的红色金融元素。作为革命老区,山西诞生了冀南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我们追寻革命老区的红色金融历史,深刻把握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金融内涵,传承和弘扬革命老区的红色金融文化,需要努力做好红色金融基因的宣传者、传承者和践行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春平  
<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市场物价稳定关系国计民生,更是全面抗战时期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命脉和要害。在各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货币市场十分混乱。国民党政府曾于1935年11月实行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以四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统一全国货币。此后法币一度取得社会的信任,成为主要的流通支付手段。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政令军令一直没有实现根本性统一,上述四行发行的法币并没有独占全国市场,而形形色色的其他钞票仍在各地流通。省有省钞,
关键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备军  阮卓婧  陈骏宇  
浙东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在财政初创阶段以"灰色隐蔽"为原则,实行让步政策;随着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田赋公粮及地方税成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财政支出以军费支出为主。在根据地财政建设中,实行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并建立完整、透明、灵活的财政收支与预算管理制度,为抗日根据地提供了经济保障,这些经验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值得借鉴与参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春平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当时社会经济残破,尤其是进入1940年后,自然天灾和战乱人祸交相叠加,中国人民面临空前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此,根据地的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发动军民克服各种困难,用减租减息、互助合作、部队机关大生产等办法渡过了难关。通过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组织领导,开展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主的大生产运动,收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良好效果。在“七一”来临之际,我们特刊发此文,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铭记历史,勿忘过去,珍惜和平,实干兴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春平  
在坚持对敌斗争中,各个根据地建设日程上,无一例外地摆着两件重大任务:生产和战斗。这是由当时的战争情况和民众的生活条件决定的。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特别是日军对抗日民众强盗式的“三光政策”的残酷蹂躏,给各个根据地的巩固和民众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困难。早在抗战一开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就指出了经济建设和财政建设对抗战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荣明  
土地制度尤其是地权分配体系是形塑农业税收制度演进及其内部构造的基本要素。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从地权保护出发,不仅通过征税实现地权的保护,同时通过对课税对象的选择、纳税主体的确立以及计税标准的设计,有效地将地权持有、地权收益、地权交易等环节纳入征税范围,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均衡的地权型税收体系,基本实现了不同层次之地权享有者的合理公平负担,是中国农业税制史上的一大革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荣明  
土地制度尤其是地权分配体系是形塑农业税收制度演进及其内部构造的基本要素。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从地权保护出发,不仅通过征税实现地权的保护,同时通过对课税对象的选择、纳税主体的确立以及计税标准的设计,有效地将地权持有、地权收益、地权交易等环节纳入征税范围,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均衡的地权型税收体系,基本实现了不同层次之地权享有者的合理公平负担,是中国农业税制史上的一大革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芜湖市分行课题组  
<正>皖江地区位于长江流域安徽沿江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曾是抗战时期日伪军占领和掠夺的重点区域。1943年,中共皖江区党委正式组建大江银行,发行皖江抗日根据地自身印制的货币——大江币。回顾历史,大江币的印发和流通有力地支援了新四军在皖江地区的抗日斗争,对于皖江抗日根据地缓解财政压力、稳定金融秩序、加快经济建设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申春生  
抗日战争是敌我双方力量的较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经济力量的较量。在经济力量的较量中,货币斗争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在敌后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们党主动出击,重点突破,不仅取得了货币斗争的胜利,而且由此牵动了经济战线许多工作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山东的实际情况,作些初步分析。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钟钦武  
"排法"斗争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独立货币本位市场的运动。"排法"并非完全抛弃法币,而是将法币掌控起来作为根据地的"外汇",以平衡内外经济。就政策而言,"排法"斗争经历了从联合到排挤再到排除法币的转变。斗争实际是中共以法币为媒介与日伪进行的货币战,国民党影响甚微。就实践而言,"排法"斗争中民众质疑与日伪打击相伴而至,中共在经历了失败与调整后才最终获取民众信任,基本廓清根据地货币市场。此后,工商管理局对金融体系的维护亦是"排法"斗争的延续。通过"排法"斗争,中共掌控了区域货币控制权,使其较早在山东地区获得以货币调度各种经济资源的能力,这也是山东抗日根据地能成为中共革命通向成功的有力跳板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严清华  杜长征  
举办生产展览会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重要措施。通过有形展示、现场观览和人际交流,生产展览会对抗日根据地生产技术的扩散、经济制度的衍化和社会文化的嬗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檀江林  
抗战期间,刘少奇先后担任过中共北方局和中原(华中)局书记,1943年回延安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仍指导根据地工作,对于创建和巩固敌后根据地作出了杰出贡献。长期以来,对刘少奇与抗日根据的研究偏重于政权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对于他在财经方面的理论与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姝  申长平  
国有百政,财为之母,财政是政权的经济支柱,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中,对财政工作的重视一以贯之,领导财政事业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阶段,历经百年风雨,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抗日斗争的主战场之一。在战争环境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等为主的根据地财政,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节约方针、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更是在极其艰难的战争环境中进行了财政经济建设实践,不仅保证了抗日战争的物资供给,巩固了红色政权,更为保障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财政的使命任务更为艰巨。认真总结革命时期财政工作的经验,以史为鉴、以史为镜,才能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推动财政更好发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