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5)
2023(12480)
2022(10192)
2021(9396)
2020(8097)
2019(18072)
2018(18173)
2017(35064)
2016(19764)
2015(22207)
2014(22637)
2013(22358)
2012(20860)
2011(18812)
2010(19048)
2009(17755)
2008(18014)
2007(16600)
2006(14580)
2005(13369)
作者
(59620)
(50667)
(50083)
(48032)
(31996)
(24328)
(22977)
(19745)
(19065)
(18025)
(17276)
(16727)
(16075)
(15973)
(15860)
(15734)
(15568)
(14762)
(14592)
(14490)
(12681)
(12580)
(12454)
(11548)
(11526)
(11395)
(11383)
(11323)
(10500)
(10351)
学科
(83201)
经济(83117)
(58306)
管理(47920)
(47458)
(36415)
企业(36415)
方法(34068)
农业(31250)
数学(30084)
数学方法(29792)
中国(22840)
业经(22086)
(19825)
(18166)
地方(18047)
(17207)
(15667)
贸易(15662)
(15250)
(13394)
银行(13352)
(13259)
(12740)
(12340)
金融(12335)
(12052)
(11730)
财务(11701)
财务管理(11664)
机构
学院(286605)
大学(282671)
(116026)
经济(113468)
管理(103425)
研究(101991)
理学(88960)
理学院(87890)
管理学(86148)
管理学院(85640)
中国(77587)
(74392)
科学(65947)
(60377)
农业(57861)
(54724)
业大(52366)
(51503)
研究所(49881)
中心(47883)
(45394)
财经(40714)
(38103)
师范(37656)
北京(37381)
(37033)
农业大学(35755)
(35740)
(35202)
经济学(35156)
基金
项目(189812)
科学(147028)
研究(136031)
基金(135522)
(120260)
国家(119172)
科学基金(99558)
社会(84901)
社会科(79975)
社会科学(79951)
(76432)
基金项目(72089)
自然(64438)
(63563)
自然科(62910)
自然科学(62888)
自然科学基金(61787)
教育(61757)
编号(56397)
资助(54718)
成果(45898)
重点(43386)
(42644)
(41851)
(39520)
课题(39106)
(38840)
科研(36732)
创新(36393)
(36126)
期刊
(133157)
经济(133157)
研究(79721)
(75886)
中国(59521)
学报(53863)
农业(51180)
科学(46721)
大学(40034)
(39679)
学学(38150)
管理(33420)
(29807)
金融(29807)
教育(29196)
业经(27267)
(25878)
技术(23572)
财经(19981)
经济研究(19561)
问题(19420)
(17735)
(17147)
业大(15311)
农村(14952)
(14952)
世界(14904)
农业经济(14436)
技术经济(13930)
资源(13744)
共检索到430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洪  郭小艺  刘成元  何珊  向箭宇  谢戎  
【目的】明确三化螟产卵趋性和幼虫取食趋性与水稻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利用部分对三化螟存在抗感差异的重组自交系株系(岗46B×A232,F_9)为材料,对主要农艺性状和幼虫为害性状(枯心指数)及主要农艺性状和成虫产卵量(叶片着卵指数)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叶鞘长、播抽天数和倒二叶SPAD值对枯心指数的直接作用为正效应,分蘖数、钩毛和刺毛数及叶片着卵指数对枯心指数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播抽天数(0.7852)>倒二叶SPAD值(0.4321)>叶鞘长(0.398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洪  刘成元  向箭宇  李元  谢戎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洪  李传旭  刘成元  何珊  向箭宇  谢戎  
【目的】本文剖析了水稻叶绿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方法】利用由2个籼稻品种岗46B和A232杂交构建的包含173个株系(F10)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其相应的包含130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检测2年2个生长阶段(分蘖期和抽穗期)控制顶三叶叶绿素含量的QTL。【结果】2年共检测到30个QTL,分布在第1、2、3、4、5和7染色体上的16个标记区间上,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为5. 91%~38. 69%。位于第3染色体RM231~RM3392区间,2年中共有8次被检测到,说明该区间上的QTLs受环境影响较小,且在不同生长阶段也能稳定表达,有利于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与其他研究比较发现,定位在第3染色体RM5625~RM1350区段和RM231~RM3392区段、第4染色体RM280~RM1113区段和RM5473~RM303区段和第7染色体RM21253-RM248区段的位点可以在不同群体和不同环境下稳定表达。【结论】这些QTL将为进一步了解水稻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可用于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洪  谢戎  刘成元  向箭宇  
筛选、发掘抗螟虫种质资源是培育抗虫品种的基础。本试验利用海南螟虫选择压大的自然条件,采用枯心指数法鉴定A232抗螟性。结果表明:A232枯心率为10.82%,极显著低于对照F77。A232枯心指数为36.31%,抗螟性达中抗水平。对该材料的利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掌军  刘妍  王姣  付青青  刘凤楼  张双喜  张文杰  张晓岗  刘生祥  
【目的】本文拓宽了宁夏小麦遗传基础为育种提供优异资源。【方法】以外引和宁夏自育的81份小麦种质为材料,借助于形态学和分子标记手段,对不同农艺性状指标进行分析,部分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及成株期田间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1)依变异系数大小,9个农艺性状依次为有效穗(14.77%)﹥穗粒重(14.41%)﹥穗粒数(8.94%)﹥穗下茎长(7.03%)﹥结实数(5.69%)﹥小穗数(5.03%)﹥穗长(4.98%)﹥株高(3.21%)﹥千粒重(0.65%);(2)过多的有效穗不利于提高穗粒数和经济系数,穗长越长有利于增多穗粒数和提高粒重,较多小穗数有利于提高单株粒数和粒重,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经济系数间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3)在距离为21.83时,将81份种质分为7个类群,第Ⅰ类群材料平均有效穗最多(6.83±1.986)个,第Ⅱ类群材料平均株高最矮(83.94±13.42)cm,第Ⅲ类群材料穗下茎节最长(51.50±0.500)cm,第Ⅵ类群材料的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经济系数均最高[分别为(11.00±2.370)cm、(61.00±4.359)粒、(2.69±0.303)g、(44.13±0.006)g、0.533],第Ⅶ类群材料的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最多[分别为(24.33±1.528)、(23.33±1.528)个];(4)9个白粉病抗性基因标记引物,检测到携带1、2、3、4个基因标记的材料分别为11、23、38和5份。【结论】总体上,地方和农家品种平均有效穗最多,自育和外引种质平均株高最矮,而唯有外引种质携带有Pm~21基因,携带Pm6和Pm~21基因的种质表现出较强的田间抗病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雨盛  邱洪波  李哲  王延波  刘欣芳  
对2个外来玉米育种群体美国玉米种质PF6J155和德国玉米种质KAS1216的农艺性状及对玉米丝黑穗病抗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玉米种质的多数农艺性状表型变异系数高于德国玉米种质,美国玉米种质可分为5个类群多于德国玉米种质(3个类群),说明美国玉米种质PF6J155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德国玉米种质KAS1216。人工丝黑穗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美国玉米种质抗性在中抗及其以上的品系占总数的76.09%,明显高于德国玉米种质(54.35%)。美国玉米种质PF6J155符合实际玉米育种要求,可优先加以利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俊  白亚东  赵兴东  杨丽华  卢顺才  李秀梅  马云飞  李梅会  王少河  范源洪  
以8个云蔗(CYZ06–407、CYZ05–226、CYZ04–622、CYZ04–724、CYZ03–258、CYZ03–103、CYZ02–588、CYZ01–1413),3个新台糖系列(ROC22、ROC16、ROC10),2个粤糖系列(CYT93–159、CYT00–236),1个桂糖品种(CGT11),1个古巴引进品种(C266–70)等甘蔗品种为材料,设自然降雨(干旱)、正常灌水(灌溉)2个处理,通过测定蔗产量、株高、茎径、单茎重、有效茎、糖产量、蔗糖分、锤度、简纯度、纤维分10个工、农艺性状指标,采用抗旱指数(DRI)、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干旱、灌溉条件下甘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凤瑶  辛秀珺  张代军  周顺启  
为了探究抗灰斑病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选用了近年黑龙江省审定的17个抗灰斑病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各性状及性状组基因型值进行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并建立了以产量性状为目标的各性状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性状组的单株粒数、3粒荚数、单株荚数;农艺性状组的生育期、单株节数及株高,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组间以正相关为主;生育日数与百粒重呈正相关、底荚高与4粒荚数呈负相关;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组间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且生育日数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产量性状的选择应以株高中等、生育期适中、单株多有效节数、较低的结荚部位、粒中等大、单株粒数多为选育目标,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瑞环  刘殿林  哈玉洁  陈德富  夏立新  
通过对黄瓜杂种一代苗期及成株33个性状的性状值、超中优势、超亲优势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了黄瓜丰产及早熟两个性状的主要构成因素及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瓜条数、单瓜重、主枝瓜重量、主枝单瓜重、主枝瓜条数、侧枝瓜条数、侧枝单瓜重、侧枝瓜重量、茎粗和生育天数等性状是决定总产量最为重要的因素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无论在性状值、超亲还是超中优势中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前期产量主要决定于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节率及主侧枝瓜条数和瓜重、株高、叶面积等性状,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节率在性状值、超亲和超中优势中都呈极显著相关性,说明这两个性状是决定黄瓜早熟性的决定性的因素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彦慧  赵轩宇  杨文香  刘大群  
为确定8个来自土耳其的普通小麦品种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对其进行全生育期农艺性状观察,并利用44个以Thatcher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单基因系)作为已知基因的鉴别寄主,接种8个小麦叶锈菌致病型进行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结合成株期抗病鉴定,初步明确了这些品种(系)的抗性和可能携带的抗病基因。利用20个与Lr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对8个土耳其小麦品种进行抗叶锈病基因的进一步鉴定。推测YJ000900中可能含有Lr1、Lr3、Lr17、Lr20;YJ000906中可能含有Lr1、Lr17、Lr20;YJ000901、YJ000902、YJ000904、YJ000905、YJ000907中可能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士强  胡银岗  佘奎军  周琳璘  孟凡磊  
【目的】探讨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graycorrelation analysis),对分别种植于干旱棚和大田自然降水两个条件下的65个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性状与其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各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各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指数的关联程度大小依次为:气孔导度(0.7995)、光合速率(0.7909)、蒸腾速率(0.7556)、可溶性糖含量(0.7467)、丙二醛(MDA)含量(0.7336)、游离脯氨酸含量(0.7267)、穗长(0.7102)、穗粒数(0.709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雷  李莉  杨莉  陈江玉  刘志欣  
为了研究影响草莓单株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利用178份草莓杂交后代材料,对平均单株产量和其他12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果数/株、平均果重/株和最大果重是增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以增加平均果数/株对提高株产的最大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宝建  姚占军  王嘉瑞  任欣欣  岳艳丽  
运用变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含有不同抗条锈病基因的15个小麦新品系进行遗传性状的分析,以探讨抗性品种产量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每公顷穗数(0.8240)>穗粒重(0.7490)>千粒重(0.4035)>单穗结实小穗数(0.1346)>穗粒数(-0.0575)>株高(-0.1892);偏相关系数为:每公顷穗数(0.5705)>穗粒重(0.3766)>千粒重(-0.2565)>穗粒数(-0.2396)>株高(-0.2296)>单穗结实小穗数(-0.0646);直接通径系数表示为:每公顷穗数(0.6100)>穗粒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大森  何晓明  彭庆务  赫新洲  
对 5 6个冬瓜品种的 13个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瓜长、瓜肉致密性、横径、单瓜重与总产量有密切关系 ,瓜肉致密性是构成冬瓜单瓜重和总产量的主要性状 ,瓜长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瓜长、瓜肉致密性与单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中腔与单瓜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粉霞  李桂英  
对739份绿豆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独立性检验、变异系数测定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粒色与粒大小及种皮有无光泽呈极显著相关。(2)单株荚数、单株产量、主茎分枝数的变异度大,株高及百粒重的变异度较大,荚长、生育期的变异度中等,而单荚粒数变异度较小。(3)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生育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