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6)
- 2023(10333)
- 2022(8300)
- 2021(7390)
- 2020(6529)
- 2019(14637)
- 2018(14724)
- 2017(28327)
- 2016(16059)
- 2015(18259)
- 2014(18635)
- 2013(18384)
- 2012(17189)
- 2011(15397)
- 2010(15465)
- 2009(14335)
- 2008(14581)
- 2007(13388)
- 2006(11407)
- 2005(10509)
- 学科
- 济(65781)
- 经济(65712)
- 业(42211)
- 管理(41266)
- 企(32827)
- 企业(32827)
- 方法(30470)
- 数学(26791)
- 数学方法(26528)
- 农(19671)
- 中国(18277)
- 学(17516)
- 财(17042)
- 业经(14313)
- 地方(13092)
- 农业(13046)
- 制(12597)
- 贸(12227)
- 贸易(12222)
- 易(11876)
- 务(10854)
- 财务(10826)
- 财务管理(10797)
- 银(10635)
- 银行(10595)
- 企业财务(10288)
- 融(10061)
- 金融(10056)
- 行(10012)
- 和(9951)
- 机构
- 大学(237152)
- 学院(235767)
- 济(92357)
- 经济(90341)
- 研究(84752)
- 管理(82406)
- 理学(71092)
- 理学院(70186)
- 管理学(68620)
- 管理学院(68204)
- 中国(62213)
- 科学(57473)
- 农(53688)
- 京(50560)
- 所(46122)
- 农业(42993)
- 财(42637)
- 研究所(42390)
- 业大(42273)
- 中心(38705)
- 江(36681)
- 财经(34086)
- 北京(31182)
- 范(30985)
- 经(30929)
- 师范(30504)
- 院(29540)
- 经济学(29306)
- 州(29034)
- 农业大学(27858)
- 基金
- 项目(159249)
- 科学(122764)
- 基金(114657)
- 研究(108755)
- 家(103327)
- 国家(102517)
- 科学基金(84981)
- 社会(67142)
- 社会科(63503)
- 社会科学(63482)
- 省(63221)
- 基金项目(60545)
- 自然(57209)
- 自然科(55864)
- 自然科学(55842)
- 自然科学基金(54842)
- 划(53951)
- 教育(50249)
- 资助(47019)
- 编号(43001)
- 重点(37081)
- 成果(35730)
- 发(34688)
- 部(34574)
- 创(32373)
- 计划(32169)
- 科研(31485)
- 课题(30516)
- 创新(30485)
- 性(28930)
- 期刊
- 济(99373)
- 经济(99373)
- 研究(64072)
- 学报(49699)
- 农(49581)
- 中国(45881)
- 科学(41311)
- 大学(35693)
- 财(34491)
- 学学(34041)
- 农业(33113)
- 管理(28234)
- 教育(22906)
- 融(20890)
- 金融(20890)
- 技术(18844)
- 业(18503)
- 财经(17182)
- 经济研究(16431)
- 业经(16199)
- 经(14744)
- 版(14469)
- 问题(14072)
- 业大(13524)
- 农业大学(11521)
- 贸(11452)
- 科技(11298)
- 技术经济(11289)
- 统计(10693)
- 理论(10470)
共检索到344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明超 杨霞 张自常 李永丰 管荣展
【目的】克隆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乙烯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基因(Ec ACO),对其进行表达分析和酶活性测定,以探究稗草抗二氯喹啉酸的机理。【方法】根据转录组测序所得Ec ACO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从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和敏感型稗草中克隆Ec ACO的全长序列,用DNAman以及Gene DOC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用q RT-PCR方法分析抗性和敏感性稗草间的Ec ACO表达水平差异。最后分别将抗性和敏感性稗草Ec ACO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 MAL-c5x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菌株BL21,经终浓度为0.4 m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永红 张力群 杨之为 唐文华
从伤诱导的黄河蜜甜瓜(Cucumismelocv.Huanghemi)成熟果实的中果皮组织中分离总RNA,经反转录和PCR扩增得到974bp的cDNA片段,克隆到质粒载体pGEM-3zf,经测序与Genbank中甜瓜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eacidsynthase,ACS)基因同源性为99%。克隆片段经双酶切消化,反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成ACS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
关键词:
黄河蜜甜瓜 ACS基因 反义载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朝辉 张广 闻亚美 杨艳青 刘亚非 张会 王振河 邱立友
真菌-细菌生物膜(FBB)在制备高效生物肥料接种剂和生防制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FBB的形成机理非常有必要。以双孢蘑菇和恶臭假单胞菌UW4为对象,研究了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在双孢蘑菇-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采用PDA平板培养双孢蘑菇菌丝,在距离菌丝尖端边缘处涂布UW4菌悬液,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比涂布超纯水的对照组提高10.85%,同时,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均可观察到UW4能够在双孢蘑菇菌丝表面形成菌膜。使用ACC合成酶抑制剂氨基氧乙酸(AOA)抑制双孢蘑菇菌丝ACC的合成,则UW4不能在双孢蘑菇菌丝表面形成菌膜。此外,UW4 ACC脱氨酶基因缺失突变株也不能形成菌膜。趋化试验发现,UW4可趋化ACC,趋化强度与双孢蘑菇菌丝分泌物中的强趋化物谷氨酰胺和柠檬酸类似,且ACC最适趋化浓度的趋化强度高于谷氨酰胺和柠檬酸最适趋化浓度的趋化强度。而UW4 ACC脱氨酶基因缺失突变株不能趋化ACC。转录组测序分析ACC对UW4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ACC能够引起UW4中趋化和运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的上调或下调。以上结果表明,ACC是假单胞菌趋化双孢蘑菇的一种强趋化物质,同时是产ACC脱氨酶细菌在真菌菌丝表面形成菌膜的关键信号物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辉 刘晓宁 徐全乐
【目的】克隆山黧豆抗氧化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为研究抗氧化酶基因在山黧豆中的抗旱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萌发7 d的山黧豆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山黧豆抗氧化酶基因的编码序列(CDS);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抗氧化酶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利用在线软件ExPASy ProtParam、SignalP 4.1、TMHMM V. 2.0、TargetP 1.1分别分析抗氧化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域以及亚细胞定位;利用在线工具Conserved Domain、SOPMA预测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和二级结构,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蛋白系统进化树;并利用20%PEG 6000溶液模拟干旱处理山黧豆,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干旱胁迫不同时间抗氧化酶基因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RT-PCR克隆获得山黧豆抗氧化酶基因APX、CAT、MnSOD、FeSOD和Cu/ZnSOD的编码序列,其长度分别为864,1 485,723,1 005和942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PX、CAT、MnSOD、FeSOD和Cu/ZnSOD抗氧化酶均为酸性不稳定蛋白质,且均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共4种二级结构组成;山黧豆抗氧化酶均包含高度保守的结构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黧豆的APX、CAT、MnSOD、FeSOD、Cu/ZnSOD依次与蒺藜苜蓿、蚕豆、豌豆、豌豆和锦鸡儿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较近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表达分析结果表明,APX、CAT、MnSOD、FeSOD和Cu/ZnSOD基因在山黧豆根、茎、叶组织中均有表达。APX、CAT和MnSOD基因均响应了干旱胁迫,其中APX、CAT基因的表达量在干旱胁迫后迅速升高,3 h后达到最高,分别是0 h的5和4.3倍。【结论】成功克隆了山黧豆抗氧化酶基因APX、CAT、MnSOD、FeSOD和Cu/ZnSOD,推测其可协同清除干旱胁迫下产生的活性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晏彬 柏素花 戴洪义
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AOC)是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中一个关键酶,在植物抗逆境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用电子克隆结合RACE技术,从苹果‘嘎拉’中克隆并鉴定1个AOC编码基因,命名为MdAOC1。MdAOC1基因开放阅读框长759 bp,编码1个由25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该蛋白包含1个保守的Allene_ox_cyc结构域,并带有1个N-末端叶绿体前导肽。同源性分析表明,MdAOC1蛋白与水稻、拟南芥等AOC蛋白具有高度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其三级结构模型是由3条链组成的疏水结合空穴,同拟南芥AOC2的蛋白三级结构相似。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MdAOC1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MdAOC1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丽君 周精华 邢虎成
【目的】克隆苎麻中的一个ACO基因(BnACO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胁迫应答分析。【方法】通过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湘苎3号中克隆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基因序列及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BnACO1在苎麻不同部位的表达量以及在ABA、干旱和高盐胁迫下的应答。【结果】BnACO1的cDNA序列全长为1 476 bp,其开放阅读框为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多肽,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6.81 kD和4.95,基因登录号为JX878855。与无花果(AB307720)、香叶天竺葵(U19856)、柿树...
关键词:
苎麻 乙烯 ACC氧化酶 表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罗贝 林海生 王庆恒 秦小明 曹文红 高加龙 郑惠娜
L-氨基酸氧化酶(LAAO)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免疫蛋白酶,为探究马氏珠母贝LAAO(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 LAAO, PmLAAO)基因序列的特征及其在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刺激后的表达变化,该研究克隆得到了PmLAAO的cDNA全长,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767 bp,共编码588个氨基酸,具有FAD结合域和氨基酸氧化酶的结构域,是氨基酸氧化酶家族的一员。多序列比对结果和系统发育树显示,PmLAAO与双壳类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与加州贻贝LAAO具有的相似度最高。qRT-PCR结果显示PmLAAO在鳃、外套膜、闭壳肌、性腺、消化腺中均有表达,在鳃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在Vp刺激后,PmLAAO在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受刺激后48 h表达量最高。这些研究结果为新型免疫蛋白酶LAAO在双壳贝类中的功能活性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阳 李锐 杨千叶 赵琦
【目的】MEP途径是合成生物碱、萜类物质前体的重要途径之一,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synthase (DXS)是MEP途径中的第1个限速酶。为了解卷叶贝母DXS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贝母生物碱合成途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克隆卷叶贝母FcDXS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序列分析,预测其潜在的功能。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FcDXS基因在野生状态(根、茎、叶、鳞茎)和组培诱导物(愈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了2151 bp FcDXS基因ORF片段,编码716个氨基酸,并与NCBI公布的砂仁等植物DXS蛋白相似性达80%以上;在Fc DXS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预测中,得出Fc DXS蛋白主要由α螺旋构成; qRTPCR检测结果表明FcDXS基因在野生状态下鳞茎表达量最高,激素诱导状态的愈伤组织表达量则是野生鳞茎的5倍。【结论】Fc DXS蛋白质特征区及同源性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的结构域较保守,结合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证明,Fc DXS是一个有生物学功能且受激素诱导表达的蛋白质。本研究为后续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卷叶贝母生物碱含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卫尊征 郭琦 李百炼 张金凤 张德强
利用RT-PCR方法,首次从小叶杨未成熟木质部cDNA中分离出PsGA20OxcDNA全长及其基因组DNA,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小叶杨PsGA20OxcDNA片段总长为1403bp,基因内部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大小为1155bp,编码区可编码长度为385个AA残基,所推导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和水稻GA20Ox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66.0%和57.0%。组织特异性RT-PCR结果显示,PsGA20Ox基因在杨树茎、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模式却不同:PsGA20Ox在成熟木质部中表达丰度最高,在未成熟木质部和嫩叶中表达丰度较高,在顶端分生组织中有少量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齐玉洁 张鑫 杨夏 高中山 贾惠娟
【目的】根据国际桃基因组序列信息,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与桃果实内酯类合成相关的果肉组织酰基辅酶A氧化酶(Acyl-CoA oxidase,ACX)的5个候选基因,为进一步开展桃香气物质代谢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根据Phytozome(www.phytozome.org/peach)发布的桃ACX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5个基因全长进行克隆测序,与参考编码序列进行比对和编码蛋白性质进行分析,并对这些成员进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获得了桃果肉组织中表达的5个ACX编码基因全长序列,PpACX1、PpACX3的CDS区没有突变,PpACX2核苷酸序列871位处A突变为G,导致...
关键词:
桃 酰基辅酶A氧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伶杰 马宏 张媛 张学英 李中勇 徐继忠
为了研究GA20氧化酶基因在苹果矮化砧木中的分子特征和表达特征,利用RT-PCR方法从苹果矮化砧木2号和36号c DNA中克隆了GA20氧化酶基因(GA20ox1),并对该基因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以及在不同时期砧木及嫁接品种中的表达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A20ox1基因c DNA编码序列长1 179 bp,推导编码393个氨基酸(包括终止密码子),预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44.3 k Da,理论等电点5.89,编码的蛋白质包含GA20ox1基因家族所具有的特征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序列与苹果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英冠 吴庆珂 何关顺 汪阳东 杨素素 陈益存 高暝
在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基础上,以山鸡椒c DNA为模板,克隆得到山鸡椒1-脱氧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基因c DNA全长,以山鸡椒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拼接后获得山鸡椒DXR基因全长,命名为Lc DXR。序列分析表明,Lc DXR c DNA全长为1 501 bp,5’非编码区长34 bp,3’非编码区长53 bp,开放阅读框长1 413 bp,预测编码含有47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等电点为6.62,分子量为51.12 k D。Lc DXR基因全长为12 601bp,其中外显子12个,内含子11个。对来自10个种源的Lc DXR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变异位点进行分析表明:在c ...
关键词:
山鸡椒 DXR 基因克隆 SNP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毅 周旭 毕玮 杨宇明 李江 王娟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是甲基–D–赤藓醇–4–磷酸(MEP)途径中的第一个酶,也是限速酶。本文根据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树皮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获得思茅松DXS基因片段,然后根据获得的基因片段设计特异引物,运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思茅松树皮中克隆得到完整的DXS基因(Pk DXS1)。Pk DXS1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2 888 bP,含有1个2 22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740个氨基酸,该基因推断的蛋白与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OlD&ZuC...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连青龙 李晓昕 钟雄辉 尹义蕾 义鸣放
克隆唐菖蒲AOC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其对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唐菖蒲栽培品种‘Rose Supreme’的球茎为试材,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AOC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基因枪方法进行GhAOC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GhAOC基因的表达模式。克隆了1个全长为898bp的茉莉酸生物合成关键酶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allene oxide cyclase,AOC)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GhAOC。该序列含有1个735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44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
关键词:
唐菖蒲 AOC基因 JA 克隆 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