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44)
- 2023(4669)
- 2022(4043)
- 2021(3995)
- 2020(3437)
- 2019(7921)
- 2018(7994)
- 2017(14198)
- 2016(8500)
- 2015(9628)
- 2014(9618)
- 2013(9377)
- 2012(9378)
- 2011(8564)
- 2010(9087)
- 2009(8485)
- 2008(9000)
- 2007(8191)
- 2006(7468)
- 2005(6696)
- 学科
- 济(32414)
- 经济(32370)
- 管理(21726)
- 业(17816)
- 企(13754)
- 企业(13754)
- 方法(12467)
- 学(10844)
- 数学(10217)
- 数学方法(9917)
- 地方(9819)
- 农(9442)
- 中国(8490)
- 农业(6575)
- 理论(6545)
- 和(6436)
- 业经(6394)
- 资源(6300)
- 财(6111)
- 制(5754)
- 环境(5696)
- 地方经济(5337)
- 贸(4937)
- 贸易(4932)
- 发(4735)
- 易(4659)
- 融(4454)
- 金融(4450)
- 教育(4360)
- 教学(4315)
- 机构
- 大学(129280)
- 学院(127709)
- 研究(51081)
- 济(41877)
- 管理(41209)
- 经济(40740)
- 科学(37783)
- 中国(36944)
- 理学(34774)
- 理学院(34120)
- 京(33962)
- 管理学(32897)
- 管理学院(32670)
- 农(31675)
- 所(29734)
- 研究所(27442)
- 农业(25465)
- 业大(24397)
- 中心(22664)
- 北京(22138)
- 江(20757)
- 范(19867)
- 师范(19587)
- 财(19034)
- 省(17747)
- 科学院(17522)
- 院(17487)
- 州(16944)
- 农业大学(16118)
- 师范大学(15874)
- 基金
- 项目(85381)
- 科学(63759)
- 基金(59239)
- 研究(56385)
- 家(55205)
- 国家(54733)
- 科学基金(43817)
- 省(33192)
- 社会(32065)
- 基金项目(31186)
- 自然(30962)
- 社会科(30104)
- 自然科(30100)
- 社会科学(30089)
- 自然科学(30083)
- 自然科学基金(29491)
- 划(29392)
- 教育(25840)
- 资助(25248)
- 编号(22643)
- 重点(20178)
- 成果(20167)
- 发(18933)
- 计划(18387)
- 部(17716)
- 科技(17427)
- 课题(16696)
- 创(16532)
- 科研(16434)
- 创新(15611)
共检索到199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爽 胡伟男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北京地区梅花专类园的实地调查,总结适宜北方露地栽培抗寒梅花品种群9个,其中杏梅品种群与樱李梅品种群抗寒性最强;绘制北京植物园梅园与鹫峰梅园总平面图,分析春夏梅园景观;提出今后北京地区建设梅花专类园建设建议:1)选址需要适当小气候保护,地势高爽,通风向阳;2)选择适合的抗寒梅花品种;3)注重与梅搭配的背景植物,选择观花果的灌木,增加藤本与草本,丰富景观层次;4)适当与山石、水体、道路、建筑等园林要素搭配,深化梅景观内涵。
关键词:
抗寒梅花 梅花景观 梅专类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联瑛
通过对国内外植物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竺可桢、虞德源、陈俊愉的学说遵循了自然规律,其内涵和外延比德国迈尔提出并被普遍应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气候相似论"更加科学、系统与完整,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可以用来指导抗寒梅花在北京城区的引种驯化。在对国内外植物引种驯化理论深入领会的基础上,结合梅花引种的实践,提出植物与环境存在互适性关系。在深入分析引种地的小气候环境和结合梅花引种驯化基础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严格论证并精心筛选了可在北京城区引种的真梅系品种。6年(2004—2009)共引种梅花47个品种1100余株,建立了16个示范区,并开展了北京市域梅花栽培情况的摸底调查。实现了系统...
关键词:
抗寒 梅花品种 北京城区 引种 示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卫 陈俊愉 张启翔 李振坚 李文广
为了扩大梅花露地栽培应用的范围,自2005年起在大庆儿童公园进行5个梅花抗寒品种的区域试验,实现了4个品种开花,经过对比试验、方差分析、生态和生理分析,找出了影响梅花在大庆栽培的关键生态因子,提出了养护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梅花 抗寒品种 区域试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卫 吴君 陈俊愉 李振坚 朱军 张启翔 李萌
结合近年来"三北地区"梅花引种驯化的工作进展,在综合近10年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乌鲁木齐市抗寒梅花品种区域试验情况,分析环境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探索在乌鲁木齐市继续推广栽植梅花抗寒品种的可能性以及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
关键词:
梅花 区域试验 乌鲁木齐 抗寒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升 张加延
该文首次提出“抗寒杂种梅花”和“抗寒类梅花”品种的名称与概念,并简介了8个抗寒品种.其中‘送春’、‘燕杏’、‘小杏’、‘大羽杏’等4个属于杏梅种系;‘美人’梅属樱李梅种系.以上5个品种属抗寒杂种梅花.另有‘陕梅’杏,属杏种;‘辽梅’山杏、‘熊岳红’山杏、‘北绿萼’山杏等3个品种,属抗寒“类梅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愉 张启翔 李振坚 陈瑞丹
梅系中华传统名花,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史,并拥有300个以上的众多品种。建国前其露地栽培分布以长江、珠江流域为主,自1957年起著者及合作者开展以抗寒北上为主要目标之引种、选种、育种以来,已获得约22个抗-15~-35℃品种,近年又进行抗寒梅花区域试验,探讨其在"三北"地区和国外推广的可能性。最后,对抗寒梅种的选育与推广,提出了展望和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秦英 李振坚 陈俊愉
该文对 10个抗寒梅花品种在“三北”7个地区进行了区域试验 ,在所试抗寒品种中‘燕杏’最突出 ,‘丰后’、‘淡丰后’、‘送春’、‘美人’梅其次 ,可以在北京、太原、延安、兰州、沈阳应用 ,在包头和长春越冬略有受害 ,要加强管理并进一步试验 ;‘中山杏’梅可以在北京、太原、(延安、兰州 )应用 ;‘密花江’梅在北京生长良好 ,在延安、兰州、(太原 )略有受害 ,但应用的潜力很大 ;‘三轮玉蝶’和‘复瓣跳枝’在北京 (栽种初期 )稍有受害 ,两个品种对环境要求较高 ,其他试点不适合推广 ,但不排除在“三北”南部甚至中部良好小气候条件下栽培应用。
关键词:
梅花 品种 区域试验 抗寒越冬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坤 张黎霞 赵天禄 张明庆
采用形态测量法,利用2009年3月北京中山公园‘丰后’和‘中山杏’梅花芽的物候观测数据,建立了12个梅花花期预报模型,经回报检验,效果良好,可用于北京地区梅花的花期预报。
关键词:
梅花 花期预报 形态测量法 北京 物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亦工 孙宜
北京植物园 1998年从日本引进梅花品种 39个。通过几年的观察、驯化 ,初步优选出可在北京地区生长的梅花品种 2 9个。 2 0 0 3年冬用电导法测定不同品种的抗寒力。对日本梅花品种在北京地区的栽培、养护及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梅花 引种 栽培 抗寒性 选育 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启翔
用 EC、TTC 以及组织变褐法测定梅花根系抗寒性.结果表明,梅花根系抗冻能力为-5~-8℃,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一年生根系多数分布于冻土层内,在-8℃低温下,根内生活细胞基本失去还原 TTC 的能力.‘辽梅’山杏根系抗寒性最强,根系可耐-12~-18℃低温.梅与杏杂交种的根系抗寒性偏于杏,梅与山桃杂种偏于梅.抗寒性低于-10℃.
关键词:
梅花 根系 抗寒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愉 张启翔 刘晚霞 胡永红
梅系中国传统名花,主要分布和栽培在中国中、南部.针对北京和"三北"地区,著者从1958年开始,分三个阶段致力于梅花驯化和抗寒育种工作.文中列出了13个抗寒梅花品种的来源与抗寒等级,并报告和简要讨论了1986年以来在"三北"地区的5个地、市进行抗寒梅花区域试验的初步结果.杏梅系、山桃梅系和美人梅系的品种可在"三北"地区的某些城市露地栽培.在北京及附近地区,几乎所有上述供试品种,以及‘北京小’梅和‘北京玉蝶’可在露地安全栽培.
关键词:
梅花 抗寒育种 区域试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达婷 陈瑞丹
梅花是中国传统园林喜用的主题植物之一。传统梅园所追求的赏梅意境是一种以传统文人的赏梅意趣为导向的、浪漫的梅园境界。传统文人所追求的"物我交融"的梅花审美取向在当代梅花专类园设计中仍然起到指导梅花种植和造景的作用。通过解析传统梅园美感生成机制,并以现代环境美学观点研究传统梅园的美感生成机制,指出梅园的环境美感是由感觉价值、形式价值和综合价值构成,并据此启发当代梅花专类园设计。
关键词:
梅文化 审美取向 美感经验 梅花专类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梅 刘青林
本文比较了中国和日本梅花品种分类系统的差异。中国的品种群分类和日本的系性分类标准不一致,部分品种间不能明确对应。近年,两国相互引进的品种数量较多,有少量品种名存在差异。中国引入日本品种达70多种,包含了各个品种群,以江梅、朱砂、宫粉品种群为主;日本引进中国品种30余种,以宫粉、朱砂品种群为主,主要从武汉引进。中国梅花应用的主要方式是建设梅花专类园以供栽培和欣赏,梅花盆景的制作多为传统方式,梅花切花品种的筛选工作也有初步进展。日本的梅花栽植范围较广,多应用于园林造景,盆景则以矮化的小型盆梅为著。两国的梅花插花都是以古典插花为主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
梅花 品种 引种 对照 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联瑛
北京对于梅花引种驯化的记载大抵始于元朝,因此历代各有累进。当代陈俊愉先生自1957年矢志引梅北上至今,北京已成规模花事,创造了梅花引种历史的里程碑,改变了此前北京人多是听说或通过绘画、摄影作品而获得感知的尴尬。北京引种梅花的规模成功为促进梅花成为双国花之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北京梅花文化的欣赏提供了现实条件。梅花文化欣赏是中华民族一种比较特殊的花卉文化现象,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且影响深远。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明载体,从古至今梅花文化欣赏的方式不胜枚举。自2003年以来,笔者有幸在北京梅花引种过程中不断体会梅花文化欣赏之魅力,今尝试归纳赏梅六诀,即花早、香幽、姿美、色繁、韵胜、格高,意在...
关键词:
北京 梅花引种 文化欣赏 六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