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5)
2023(7463)
2022(6386)
2021(5696)
2020(4964)
2019(11116)
2018(10947)
2017(19974)
2016(11120)
2015(12375)
2014(12324)
2013(12055)
2012(11320)
2011(10377)
2010(10616)
2009(9947)
2008(10226)
2007(9207)
2006(8316)
2005(7740)
作者
(35560)
(29709)
(29657)
(28218)
(18948)
(14238)
(13419)
(11424)
(11371)
(10809)
(10439)
(10049)
(9900)
(9771)
(9631)
(9124)
(8989)
(8867)
(8776)
(8764)
(7624)
(7623)
(7390)
(6919)
(6903)
(6813)
(6737)
(6585)
(6251)
(5998)
学科
(40359)
经济(40271)
管理(35658)
(30330)
(26474)
企业(26474)
方法(16351)
(13777)
数学(13638)
(13425)
数学方法(13386)
(11201)
中国(10983)
(10585)
业经(10414)
(9268)
(8393)
财务(8355)
财务管理(8333)
(8054)
银行(8020)
企业财务(7925)
理论(7922)
(7871)
金融(7867)
体制(7820)
(7658)
环境(7588)
(7523)
贸易(7520)
机构
大学(169438)
学院(165903)
(63030)
经济(61565)
研究(60610)
管理(57609)
理学(49320)
理学院(48650)
管理学(47434)
管理学院(47130)
中国(44575)
科学(39715)
(36538)
(33488)
(33409)
(32289)
研究所(29417)
业大(27524)
中心(27071)
农业(26513)
(26471)
财经(25674)
(23203)
北京(22552)
(21850)
(21822)
师范(21429)
(20137)
经济学(20057)
(19984)
基金
项目(112456)
科学(87487)
基金(81951)
研究(77176)
(73945)
国家(73409)
科学基金(61648)
社会(48545)
社会科(45960)
社会科学(45948)
(44252)
基金项目(42939)
自然(41332)
自然科(40385)
自然科学(40371)
自然科学基金(39660)
(37761)
教育(36644)
资助(33583)
编号(29028)
重点(26196)
成果(25353)
(24793)
(24598)
(23486)
(23104)
创新(22215)
计划(22104)
课题(21968)
科研(21955)
期刊
(71789)
经济(71789)
研究(48411)
中国(36162)
学报(34144)
(31203)
科学(28468)
(26916)
大学(25350)
管理(24744)
学学(24046)
农业(20695)
教育(17955)
(15078)
金融(15078)
技术(15010)
财经(13019)
经济研究(11206)
(11150)
(10457)
业经(10439)
(10160)
业大(9720)
问题(9061)
科技(8366)
农业大学(8255)
(7477)
统计(7333)
理论(7296)
技术经济(6898)
共检索到252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江吉周  王海涛  邹菁  陈伟  袁华  余军霞  孔海霞  
该文设计了一个抗坏血酸改性MXene-Ti_3C_2(MXene/VC)制备及其电化学检测对硝基酚综合研究型实验。首先通过酸刻蚀碳化铝钛(Ti_3AlC_2)中的Al物质,合成MXene-Ti_3C_2样品,然后使用抗坏血酸(VC)作为修饰剂,对MXene-Ti_3C_2进行VC的改性处理,制得MXene/VC,再对MXene/VC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最后采用差分脉冲伏安(DPV)测试法对MXene/VC电化学检测对硝基酚活性进行系统分析。实验过程包括文献调研、材料制备、微观表征、电化学传感性能测试和实验报告撰写等多个环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赛帅  吴晶  何小苗  熊志国  廖国东  邹菁  江吉周  
利用g-C_(3)N_(4)与Cs_(x)WO_(3)形成异质结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g-C_(3)N_(4)/ Cs_(x)WO_(3)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对硝基酚的灵敏高效的快速检测。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该修饰电极检测对硝基酚进行电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化学分析方法对检测对硝基酚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在0.2~50 μ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约为0.067 μmol·L~(-1),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抗干扰能力,可用于实际水样中对硝基酚的测定。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月娜  王欢  李攀  闰明涛  李晗  吕运开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BiOCl_(x)I_(1-x)@NH_(2)-MIL-125(Ti)复合光催化剂,用SEM、XRD、FT-IR和UV-Vis DRS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形貌、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下,以酸性红B(ARB)为有机污染物,研究了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并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最好且稳定性良好,光降解120 min后,ARB的降解率达到95.2%,循环使用5次后,ARB的降解率仍可达89.4%。该综合实验涵盖材料制备与多种仪器测试,具有综合性、新颖性、研究性和应用性等特点,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颖  李燕  陶瑜  王建军  侯喜林  李英  
[目的]本文旨在验证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多基因家族中MDHAR2基因的功能,以探索其对不结球白菜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不结球白菜‘苏州青’cDNA为模板,扩增BcMDHAR2基因的ORF全长,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氨基酸序列;通过亚细胞定位研究BcMDHAR2在细胞中的表达位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下BcMDHAR2基因的表达量;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验证该基因对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结果]BcMDHAR2基因包含1个1 308 bp的开放式阅读框(ORF),编码435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BcMDHAR2蛋白与芜菁的进化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显示,BcMDHAR2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膜上。RT-qPCR表明,低温、盐胁迫、重金属离子以及外源激素处理下,在一定时间内BcMDHAR2表达量上调,随后下调。该基因对光周期有一定的响应,随着光照时间变长,表达量上调,黑暗后,BcMDHAR2表达量下调。BcMDHAR2基因沉默后植株中AsA含量降低,AsA循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了一定变化,而植株中SOD活性升高。[结论]BcMDHAR2表达量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响应不同的激素诱导和胁迫,在不结球白菜中该基因正调控AsA含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郭智兴  杨梅  熊计  鲜广  叶俊镠  
制备了不同碳平衡程度和ɑ相晶粒度的非均匀结构硬质合金,通过分析相对饱和磁化强度-碳饱和度,以及矫顽磁力与ɑ相晶粒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基于磁学性能指标的硬质合金化学成分与微观组织的无损检测。实验将材料设计、粉末冶金技术和材料表征等方面的知识相贯穿,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晓萍  隋裕雷  伍凌  
设计了“常温预还原-热处理法制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钠”综合性研究实验,探究了原料种类和热处理温度对Na_(3)V_(2)(PO_(4))_(3)/C的物相、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NH_(4)VO_(3)中的V~(5+)更易被草酸常温还原,机械活化后所得前驱体为无定形结构,由该前驱体热处理制备的Na_(3)V_(2)(PO_(4))_(3)/C结晶度,更高且电化学性能更优。通过优化合成温度,发现在700 ℃下合成的Na_(3)V_(2)(PO_(4))_(3)/C具有最高的比容量、最优的倍率性能和最佳的循环性能。在实验中,学生通过材料制备、结构及形貌表征、电池制作与电化学性能分析等环节,能够达到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激发创新性思维的目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吉祥  莫亿伟  胡一鸿  牛铁荃  谢江辉  李伟才  
为探讨抗氧化剂对采后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用50mmol/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15mmol/L柠檬酸分别浸泡桂味和怀枝荔枝果实5min(AsA处理),以15mmol/L柠檬酸浸泡为对照.浸泡后的荔枝分别于常温和6℃低温贮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sA处理降低桂味和怀枝荔枝果皮的PPO活性和相对电导率,提高果肉的SOD活性,并降低果肉的POD活性、H2O2和MDA含量,维持果肉较高的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含量,降低果实的腐烂率,无论是常温还是低温贮藏,AsA处理均能提高采后荔枝的保鲜效果,并且对桂味的保鲜效果比对怀枝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盖瑞  郭小静  张贞  王荣  毛志泉  陈学森  吴树敬  沈向  
采用自育高效授粉树的花粉,在富士、金帅、嘎啦苹果铃铛花期时进行授粉,自授粉后20天的幼果开始间隔20天连续采样,对果实抗坏血酸(AsA)代谢中关键酶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LDH)、L-半乳糖脱氢酶(GalDH),以及As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果实AsA的迅速积累期主要为授粉后40~60天期间,用高效授粉树花粉授粉的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的活性均比对照果实有明显的提高,对于L-半乳糖脱氢酶,虽然该酶在授粉果实内活性较对照果实...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卜庆伟  运梦琪  贺小凡  宋岩  
结合环境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及科研项目,设计了电化学降解氯酚模拟废水的综合实验。以2,4-二氯酚(2,4-DCP)为处理目标物,探讨外加电流、电解质浓度、2,4-DCP初始浓度等因素对电化学降解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2,4-DCP的降解动力学。通过表征不同处理时间的模拟废水的紫外-可见吸光光度的变化初步分析了电化学降解2,4-DCP的反应机理。该综合实验有助于培养本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于综合性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玉林  李尚松  张红霞  武怡珊  高云智  
结合科研成果,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电极制备、电化学性能测试及氧气检测的综合性电化学氧气传感器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学生了解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该实验涵盖了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涉及多项单元操作,并将实验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对于丰富教学实验项目、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科研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大鹏  李彦鹏  张婷婷  刘晨光  赵瑞玉  
以体相Ni2P和Ni2P/Al2O3催化剂的制备、加氢脱硫性能评价和结构表征设计了一个应用化学专业的综合实验,阐明了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和分析要求。通过综合实验可以使学生进行一次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为民  丁海东  齐乃敏  杨晓峰  
通过温室水培试验,研究0.05mmol/LCd2+胁迫及解除Cd2+胁迫对番茄幼苗根系和叶片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代谢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番茄根系和叶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细胞膜受损伤;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活性在胁迫1,3d上升,随后下降,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在胁迫1d时下降,随后上升;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上升,且根系上升幅度大于叶片;解除胁迫后,叶片中MDA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接近对照,而根系中MDA含量持续上升。APX、GR活性和AsA、GSH含量都能够渐渐恢复,但仍高于对照,根系中GSH含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董秋丽  夏方山  丁荷星  王明亚  朱慧森  董宽虎  赵祥  杜利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文飚  徐朗莱  叶茂炳  张荣铣  
许多研究表明水杨酸(salicylicacid,SA)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活抗病防卫反应的内源信号分子。Chen等首先从烟草叶片中鉴定出一种可溶性水杨酸结合蛋白(salicylicacidbindingprotein,SABP),对SA的解离常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安华明  刘明  杨曼  樊卫国  
【目的】明确刺梨有机酸各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方法】以‘贵农5号’为材料,采用HPLC方法分析刺梨有机酸组分以及不同器官内、果实发育和采后贮藏过程中主要有机酸各组分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刺梨果实中主要含有苹果酸、乳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和琥珀酸6种有机酸组分和较高含量的抗坏血酸;不同器官有机酸含量分析发现,根主要含乳酸和酒石酸,茎和叶中乳酸含量较高,而花中主要积累琥珀酸。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有机酸组分均不同程度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抗坏血酸含量则一直呈增加态势;成熟果实内,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任一种有机酸组分,约占总酸量的67%;6种有机酸组分中,苹果酸含量最高(约占有机酸总量的5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