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1)
- 2023(2925)
- 2022(2564)
- 2021(2535)
- 2020(2386)
- 2019(4248)
- 2018(4187)
- 2017(7176)
- 2016(4410)
- 2015(4909)
- 2014(4801)
- 2013(4640)
- 2012(4662)
- 2011(4435)
- 2010(4538)
- 2009(4144)
- 2008(4323)
- 2007(3855)
- 2006(3442)
- 2005(3084)
- 学科
- 济(13388)
- 经济(13363)
- 管理(11265)
- 业(9467)
- 学(8251)
- 企(7754)
- 企业(7754)
- 方法(5705)
- 数学(4564)
- 数学方法(4440)
- 农(4117)
- 环境(3893)
- 及其(3441)
- 中国(3408)
- 财(3256)
- 业经(3219)
- 贸(2967)
- 贸易(2965)
- 理论(2894)
- 划(2874)
- 易(2871)
- 防(2863)
- 农业(2778)
- 防治(2632)
- 治(2624)
- 技术(2610)
- 害(2584)
- 水产(2514)
- 制(2494)
- 融(2417)
- 机构
- 大学(73111)
- 学院(71152)
- 研究(30813)
- 农(26272)
- 科学(25786)
- 农业(21532)
- 济(20894)
- 管理(20511)
- 经济(20341)
- 中国(20070)
- 所(19113)
- 业大(18476)
- 理学(18368)
- 研究所(18124)
- 理学院(17925)
- 管理学(17181)
- 管理学院(17088)
- 京(16496)
- 农业大学(14054)
- 室(13254)
- 中心(12493)
- 实验(12480)
- 实验室(12115)
- 省(11922)
- 业(11809)
- 江(11494)
- 重点(11489)
- 科学院(11038)
- 院(10522)
- 技术(10257)
- 基金
- 项目(53605)
- 科学(40677)
- 基金(39471)
- 家(38526)
- 国家(38253)
- 科学基金(30569)
- 研究(29534)
- 自然(23916)
- 自然科(23401)
- 自然科学(23382)
- 自然科学基金(22960)
- 省(22207)
- 基金项目(20946)
- 划(19480)
- 社会(17106)
- 社会科(16019)
- 社会科学(16012)
- 资助(15995)
- 计划(14178)
- 教育(13964)
- 科技(13637)
- 重点(13190)
- 发(11292)
- 创(11253)
- 科研(11158)
- 专项(10957)
- 农(10927)
- 业(10899)
- 部(10778)
- 创新(10671)
共检索到102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彦波 任真真 张岩 傅玲琳
为了筛选能提高水产动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抗病性的益生菌,并研究其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将5种乳酸菌与斑马鱼ZF-4细胞共培养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NFκB、TNF-α和IL-10的表达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被嗜水气单胞菌NJ-1攻毒后的细胞凋亡率来筛选对ZF-4细胞保护性最显著的乳酸菌,将其添加至模式生物斑马鱼饲料中饲喂28 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NJ-1攻毒并检测斑马鱼肠道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情况,并计算斑马鱼被攻毒后的累积死亡率。结果显示,5种乳酸菌分别与细胞共培养后,芽孢乳酸菌09.712能明显提高ZF-4细胞NFκB、TNF-α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凤奇 李景梅 李成玉 杨桂连
【目的】比较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肠道黏膜免疫调节作用的差异。【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受试动物,分别灌胃嗜酸乳酸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7d后取材,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对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细胞亚群、结肠PP结中TLR2+和TLR4+细胞、结肠组织中IFN-γ和IL-4水平及小肠sIgA水平进行检测,明确2种乳酸杆菌对肠道黏膜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2种乳酸杆菌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2种乳酸杆菌均可显著提高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和CD3+CD8+T细胞比例,...
关键词:
嗜酸乳酸杆菌 植物乳酸杆菌 肠道黏膜免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凤奇 李景梅 李成玉 杨桂连
【目的】比较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肠道黏膜免疫调节作用的差异。【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受试动物,分别灌胃嗜酸乳酸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 7 d后取材,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对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细胞亚群、结肠PP结中TLR2+和TLR4+细胞、结肠组织中IFN-γ和IL-4水平及小肠sIgA水平进行检测,明确2种乳酸杆菌对肠道黏膜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2种乳酸杆菌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2种乳酸杆菌均可显著提高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和CD3+CD8+T细胞比...
关键词:
嗜酸乳酸杆菌 植物乳酸杆菌 肠道黏膜免疫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殷海成 杨东辉 贾峰 黄进 张勇
本研究旨在探讨酵母β-葡聚糖在饲料中添加或注射或制成β-葡聚糖-嗜水气单胞菌油乳剂灭活疫苗(β-AH)对黄河鲤[Cyprinus(Cyprinus)carpio haematopterus]免疫应答及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后的抵抗能力。选择体质量为(32.33±0.21)g的健康黄河鲤1 800尾,随机分为12组(Ⅰ–Ⅻ),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添加0(Ⅰ、Ⅶ–Ⅻ组)和150、300、450、600和750 mg/kg的β-葡聚糖的基础日粮(Ⅱ–Ⅵ组)、注射每千克体质量150 mg、450 mg、750 mgβ-葡聚糖(Ⅶ–Ⅸ组)和注射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单晓枫 张洪波 郭伟生 钱爱东
用平板划线法或点种法对212株分离自养殖水体和水产动物胃肠道的细菌进行筛选,得到1株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有拮抗作用的细菌MLS-7。经过生理生化的初步鉴定,该菌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MLS-7上清液抑菌试验和共培养试验表明其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进一步对MLS-7抑菌谱进行测定,确认其对鱼源的病原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超然 陈晓辉 陈昌福
在中华鳖 (Pelodiscussinensis)稚鳖饲料中添加定量的甘草素 ,投喂经福尔马林灭活嗜水气单胞菌(FKC)免疫接种的中华鳖稚鳖 2 8d后 ,通过测定增重量 ,血液比容值 ,血清中补体价 ,抗体价 ,溶菌酶活性 ,GOT、GPT值 ,白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活菌攻毒的方法 ,探讨了口服甘草素对中华鳖稚鳖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中华鳖稚鳖饲料中添加 35mg kg·d的甘草素 ,不仅具有提高供试中华鳖免疫应答水平 ,改善肝功能 ,增强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 ,同时还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关键词:
甘草素 中华鳖 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绍戊 王荻 刘红柏 尹家胜 卢彤岩
【目的】探讨鱼源嗜水气单胞菌菌蜕系统的可行性和应用性。【方法】以PhiX174基因组DNA为模板,对LysisE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将纯化的PCR产物与原核表达载体PBV220双酶切后连接,构建溶菌质粒PBV220-LysisE。将PBV220-LysisE转入嗜水气单胞菌LN0925株中,构建LN0925(PBV220-LysisE)菌蜕疫苗(AhGs),进而通过溶菌动力学过程检测、电镜下细菌形态观察和动物免疫保护试验等评价所制备的菌蜕疫苗。【结果】PCR扩增成功获得长度为276BP的噬菌体LysisE基因;成功构建PBV220-LysisE重组质粒及AhGs。在42℃诱导60miN后,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松林 关瑞章
为研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美洲鳗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尾美洲鳗鲡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浸泡组和注射组,每组20尾。对照组注射PBS,浸泡组以1.0×107cfu/mL的菌液浸泡1 h,注射组注射1.0×108cfu/mL的菌液。各组鳗鲡均于处理后6 h和30 h断尾采血,肝素钠抗凝,分别取全血、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进行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法(MTT法)测定美洲鳗鲡全血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免疫水平。结果表明,浸泡组细菌感染后30 h的红细胞免疫水平显著高于细菌注射组,而细菌注射组的淋巴细胞免疫水平显著高于浸泡组和对照组,3组鳗鲡的全血细胞免疫水平无显著差异;与30 h相比,处理后6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智武 黄燕华 曹俊明 王国霞 陈冰 莫文艳 周婷婷 刘群芳
研究了硫酸安普霉素(apramycin sulphate)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的体外抑菌效果及饲料中添加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抗A.h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硫酸安普霉素MIC、MBC和MBC/MIC分别为0.5μg/mL、1.0μg/mL和2;硫酸安普霉素在A.h调整期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属于静止期杀菌药物,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PAE),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经过10代继代培养,其耐药性获得速率为2倍。A.h浸泡感染96 h后,对照组累积死亡率为86.7%,添加组为44.3%~66.7%,相对保...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夙旭 王全民 黄路 周志刚
为探讨芽孢杆菌潜在的淬灭靶点,本研究通过芽孢杆菌R1与嗜水气单胞菌NJ-1共培养,并对NJ-1生物量、信号分子产生量、毒力因子基因和群体感应(QS)关键调控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NJ-1单独培养时,信号分子BHL和HHL的产量与NJ-1生长趋势一致,在27 H时达到峰值并启动Lux R表达,进而调控毒力因子金属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肠毒素、气溶素和血溶素等表达,其在27~30 H时呈现峰值表达,通路QSe B在27~30 H启动表达,48 H时达到峰值,而种间调控Lux S基因表达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2与芽孢杆菌R1共培养时,仅痕量AHLS信号分子被检出,毒力因子相关基因表达量均显著...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侯廷龙 刘惠茹 凃彦芳 张佳颖 李春涛 迟庆生 吴家乐
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性能及血清酶活、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 (23.78±0.68) g]的健康草鱼6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T0组)只投喂基础饲料,实验组(T1、T2、T3组)分别投喂添加1×10~(7)、1×10~(8)、1×10~(9 )cfu/g 丁酸梭菌的饲料,实验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与T0组相比,T1、T2和T3组草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增加,存活率(SR)无显著差异。与T0组相比,T1、T2和T3组草鱼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活性显著增高,补体C3含量显著增高,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与T0组相比,T1、T2和T3组草鱼的免疫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M(IgM)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投喂益生菌56 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对草鱼进行攻毒实验,与T0组相比,T1、T2和T3组草鱼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降低。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可以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机体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安琪 陶丽竹 周丰林 徐晓雁 沈玉帮 李家乐
为探究miR-462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草鱼肾脏细胞(Ctenopharyngodon idella kideny, CIK)后的调控机制,实验利用荧光定量技术检测了CIK细胞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miR-462的表达水平变化;运用RNAhybrid软件预测miR-462的靶基因,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进行确定;此外还分析了miR-462对靶基因下游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CIK细胞感染嗜水气单胞菌过程中,miR-462的表达发生显著变化;cx32.2、slc9a3.1和tbk1的表达先降低后升高,与miR-462的表达模式呈负相关。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显示miR-462可靶向cx32.2、slc9a3.1和tbk1的3’非编码区抑制其表达,过表达miR-462可以显著抑制cx32.2、slc9a3.1和tbk1的表达。转染miR-462模拟物后,下游slc4a4a、tnfrsf5、cxcl9和cxcl11基因的表达量受到抑制。研究表明,miR-462参与调控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草鱼CIK细胞中的免疫应答。cx32.2、slc9a3.1和tbk1被鉴定为miR-462的靶基因。miR-462可通过靶向slc9a3.1和tbk1影响下游基因的功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邹文政 张俊杰 鄢庆枇 纪荣兴
用1×107mL-1的嗜水气单胞菌腹腔注射感染牛蛙,注射后7d内试验组牛蛙血清抗菌活性都高于对照组,其中在3d、7d时存在显著性差异,峰值出现在感染后第3天。收集第2批人工感染后3d时牛蛙的血清。该血清经Sephadex G-25凝胶柱分离后,并在波长280nm处测定紫外吸收值,得到两个吸收峰。以嗜水气单胞菌检测分离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经诱导的血清抗菌物质主要集中在第1个吸收峰。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0株指示菌抗菌谱的测定,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SDS-PAGE分析显示抗菌蛋白分子量较大。结果说明:牛蛙被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能很快产生多种抗菌物质,主要...
关键词:
牛蛙 嗜水气单胞菌 抗菌蛋白 抗菌活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帅 周常 房文红
对异育银鲫连续7 d分别投喂添加壳聚糖硫酸酯0.1%、0.2%和0.4%的配合饲料,然后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攻毒,以检测壳聚糖硫酸酯对病原菌的抗感染能力。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免疫保护作用,其中以壳聚糖硫酸酯添加量为0.2%试验组的免疫保护效果最明显,异育银鲫的成活率达到46.67%;添加量为0.1%和0.4%试验组的成活率分别为23.33%和30.0%,而攻毒对照组100%死亡。然后将添加0.2%壳聚糖硫酸酯的饲料用同样的方式投喂异育银鲫,检测其血清和肝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分析肝组织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孔雨昕 田佳鑫 彭思博 王桂芹
为研究3种乳酸菌对乌鳢生长、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体质量为(3.43±0.05) g的乌鳢36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了10~8 CFU/g的乳酸乳球菌L21(L21组)、植物乳杆菌W21(W21组)、粪肠球菌L2(L2组)的实验饲料,8周后,采集乌鳢血清、肝脏、脾脏、肾脏和肠道,以检测相关指标以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的3种乳酸菌均可显著提高乌鳢的平均增重率(AWGR)、特定生长率(SGR)及饲料效率(FER),其中L21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与对照组相比,L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及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W21和L2组溶菌酶(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免疫球蛋白M(IgM)活性均不显著。各组织中IL-1β、IL-8、IL-10和TNF-α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乳酸菌对肠道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乳酸乳球菌L21对乌鳢的应用效果最好,能够提高乌鳢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免疫基因表达,但对血清抗氧化能力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乌鳢 乳酸菌 生长 抗氧化 免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