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9)
- 2023(8115)
- 2022(6896)
- 2021(6297)
- 2020(5383)
- 2019(11741)
- 2018(11889)
- 2017(21289)
- 2016(12444)
- 2015(13980)
- 2014(14108)
- 2013(13413)
- 2012(12692)
- 2011(11532)
- 2010(11874)
- 2009(11208)
- 2008(11243)
- 2007(10358)
- 2006(9144)
- 2005(8479)
- 学科
- 济(39388)
- 经济(39297)
- 管理(37566)
- 业(31716)
- 企(27318)
- 企业(27318)
- 制(14578)
- 方法(14000)
- 学(13956)
- 财(13922)
- 中国(11873)
- 农(11803)
- 体(11195)
- 数学(11150)
- 数学方法(10933)
- 业经(10363)
- 银(8943)
- 银行(8896)
- 理论(8859)
- 融(8571)
- 金融(8563)
- 行(8531)
- 务(8313)
- 财务(8270)
- 财务管理(8246)
- 体制(8214)
- 企业财务(7806)
- 环境(7305)
- 农业(7272)
- 划(7106)
- 机构
- 大学(181923)
- 学院(180024)
- 研究(67543)
- 济(64231)
- 经济(62592)
- 管理(59128)
- 理学(50104)
- 理学院(49375)
- 中国(49132)
- 管理学(48198)
- 管理学院(47888)
- 科学(45544)
- 农(40997)
- 京(39240)
- 所(37023)
- 财(34746)
- 研究所(33816)
- 农业(32723)
- 业大(31737)
- 江(29923)
- 中心(29498)
- 财经(26400)
- 院(24327)
- 范(24120)
- 北京(24010)
- 省(23806)
- 经(23782)
- 师范(23667)
- 州(22687)
- 技术(22551)
- 基金
- 项目(121292)
- 科学(93291)
- 基金(86680)
- 研究(83808)
- 家(78580)
- 国家(77961)
- 科学基金(64213)
- 社会(51090)
- 省(48974)
- 社会科(48109)
- 社会科学(48099)
- 基金项目(45152)
- 自然(42999)
- 自然科(41976)
- 自然科学(41949)
- 划(41767)
- 自然科学基金(41200)
- 教育(39548)
- 资助(34945)
- 编号(32854)
- 成果(29483)
- 重点(28607)
- 部(26358)
- 制(25446)
- 发(25441)
- 创(25331)
- 课题(25123)
- 计划(24705)
- 创新(23946)
- 科研(23490)
共检索到278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郝贵杰 沈锦玉 潘晓义 曹铮 尹文林
以哈维氏弧菌GYC1108-1细菌颗粒性抗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5次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Ag-14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杂交瘤进行筛选,阳性克隆经3次亚克隆后,获得一株针对GYC1108-1脂多糖(LPS)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命名为2 F 9。该株单抗细胞培养上清ELISA效价为1∶1 600,腹水效价为6.4×104,交叉反应结果表明2 F 9除了与测试的多株哈维氏弧菌发生免疫识别外,还与溶藻弧菌、麦氏弧菌和副溶血弧菌代表株发生免疫交叉反应,但不与拟态弧菌、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代表株等发生交叉反应。用温和高碘酸氧化法对LPS处理后,GYC...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晓玲 黄倢 史成银
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 / 0与经溶藻弧菌 (1.15 87)免疫的BALB/C雌鼠脾细胞在PEG条件下融合 ,有4 5 .8%的培养孔有杂交瘤细胞生长 ,其培养上清液抗体阳性率为 77.4 %。经反复有限稀释法克隆杂交瘤细胞 ,获得 7株抗溶藻弧菌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分别为 :AC1-C9,AC1-C11,BB4-D4,AD1-A3 ,AD1-F3 ,AD2 -E7,AD2 -F7。取AD1-F3 扩大培养 ,注射小鼠 ,制备了抗溶藻弧菌的单克隆抗体腹水 ,滴度为 1∶10 0 0。该腹水与其他 3株溶藻弧菌菌株有强交叉反应 ,与其他 13株标准菌株无交叉反应。利用制备的单抗腹水 ,...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溶藻弧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骁飞 魏凤仙 李青梅 职爱民 王方雨 孙亚宁 柴书军 付晓鹤
通过细胞融合建立分泌抗植酸酶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2株杂交瘤细胞,其中,5C3细胞株产生单抗亚型为IgG1型,效价为1∶(1.02×106),IC50=100.07 ng/mL,亲和常数为6.70×109L/mol,与市售常规植酸酶、包被植酸酶及浓缩植酸酶的IC50分别达到130.43,126.16,125.33 ng/mL,交叉反应率分别为76.72%,79.32%和79.84%。与高温失活(100℃水煮5 min)的麸皮植酸酶、普通植酸酶、包被植酸酶及浓缩植酸酶IC50分别为4 205.45,4 01...
关键词:
植酸酶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ELIS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勤仁 曾振灵 杨桂香 陈杖榴 方炳虎
碳二亚胺法合成了2种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FX)人工抗原ENFX-BSA和ENFX-OVA,用紫外扫描和分析载体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方法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ENFX与BSA的结合比约为48∶1。用ENFX-BSA免疫BALB/C小鼠,采用显微克隆技术最终筛选出2株特异性分泌细胞2C5和5D5并获取腹水,纯化后腹水效价分别为1∶3200和1∶6400。2C5和5D5均属IgG2a型抗体。单抗5D5间接竞争ELISA(Ci-ELISA)的工作浓度为1∶1000,ENFX的抑制曲线在0.13~10 000 ng·m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 =-0.9782),检测限(LOD)为0....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单克隆抗体 交叉反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莹 郑浩 何成华 张爱华 冯璐璐 皇超英 张海彬
【目的】真菌毒素可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本试验旨在制备可用于检测伏马菌素B1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制备伏马菌素B1人工抗原,杂交瘤细胞法筛选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型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株F3,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亚类为IgG1,轻链类型为κ链;10%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单抗蛋白重链分子质量约为50 kD,轻链分子质量约为25 kD;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杂交瘤细胞F3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为1:3 200和1:51 200;亲和力常数为1.60×10-8 mol.L-1;IC50值可达3.589ng.mL-1;对其它真菌毒素不存在交叉反应;免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晓 兰向莉 徐晓彬 杨延周 赵宝玉 靳亚平 王爱华 LU Ray
【目的】制备抗Luman募集因子N端(Luman-recruiting factor N terminal,LRF-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PCR扩增LRF-N端的194bp序列,构建LRF-N重组质粒pGEX-LRF-N,转染BL21(DE3)菌,诱导表达并纯化GST-LRF-N融合蛋白,以其作为抗原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免疫4次,每次间隔10d,第4次加强免疫3d后采取小鼠脾脏,分离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用ELISA和Western blot进行阳性细胞株的筛选和鉴定,对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细胞核型、分泌稳定性以及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pGEX-LR...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鸯 陶明亮 路保通 靳亚平
【目的】制备抗Zhangfei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用Zhangfei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融合,筛选出阳性克隆,应用有限稀释法筛选抗Zhangfei蛋白的单克隆杂交瘤株;采用腹水诱生法制备单抗腹水,用饱和硫酸铵法纯化腹水抗体;采用间接ELISA、单克隆抗体亚型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记技术、曲线拟合方案等分别鉴定单抗效价、亚型、特异性和亲和力等特性。【结果】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达1∶5 000以上,细胞融合克隆率为98.96%,阳性克隆率为30.18%,筛选出2株抗Zhangfei蛋白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其培养上清效价均达到1∶800,腹水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问 钱冬 吴建翔 邵健忠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whitish muscle disease of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一种发生在罗氏沼虾苗种阶段的流行病,发病虾苗出现肌肉白浊、白斑或白尾症状,死亡率高达60%以上。作者所在实验室在确定其病原是罗氏沼虾诺达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MrNV)的基础上,用MrNV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间接ELISA筛选阳性孔,经有限稀释法克隆,得到12株能特异分泌抗MrNV的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制备腹水单克隆抗体,ELISA效价为1∶1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职爱民 李青梅 刘庆堂 刘宣兵 杨继飞 杨苏珍 柴书军 杨艳艳 邓瑞广 张改平
【目的】制备抗庆大霉素(gentamicin,GM)的高亲和力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GM快速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打下基础。【方法】用EDC法将BSA和OVA分别和GM偶联作为免疫原或包被原,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用合成的BSA-GM免疫Balb/c小鼠,经过4次免疫后,用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选择细胞融合备用鼠,选择高效价、敏感的小鼠进行抗原超强免疫;取其脾细胞应用杂交瘤技术与骨髓瘤细胞建立分泌GM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GM mAb,对GM mAb的效价、敏感性...
关键词:
庆大霉素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初步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儒彪 胡骁飞 张改平 王慧 王方雨 刘璐 刘玺 邓瑞广 宋照军
为制备敏感性好、亲和力高、特异性强的抗沙拉沙星(Sarafloxacin,Sara)单克隆抗体,采用碳二亚胺法合成Sara人工抗原,通过免疫BalB/c小鼠,选择血清效价高且敏感性好的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分泌抗Sara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Sara MaB,通过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对Sara MaB的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小鼠经免疫原免疫后,小鼠多抗血清效价均达到1∶128 000。选择敏感性较好的2号小鼠进行细胞融合,经多次亚克隆后,筛选出1G3、3H3两株杂交瘤细胞株,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晓真 王俊亚 贾钊 王梓璇 王邦杰 邹钧
Ⅱ型干扰素,也称干扰素-γ(IFN-γ),是参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免疫应答的关键细胞因子之一。研究表明,鱼类与哺乳类Ⅱ型干扰素同源,不同的是真骨鱼类(Teleost)有两种Ⅱ型干扰素,即IFN-γ和干扰素-γ相关因子(IFN-γrel)。迄今,对鱼类IFN-γ基因的表达规律和功能已有大量报道,而对IFN-γrel的研究尚不深入,产生IFN-γ和IFN-γrel的细胞来源不清楚,它们是否有功能差异也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DE3中表达草鱼(Ci)IFN-γ和CiIFN-γrel重组蛋白。实验结果显示,重组CiIFN-γ蛋白为可溶性蛋白,而CiIFN-γrel蛋白则不可溶。通过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层析获得了高纯度CiIFN-γ和CiIFN-γrel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筛选获得4株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抗体,结果表明CiIFN-γ单克隆抗体与CiIFN-γrel没有交叉反应,反之亦然,其中FITC标记的两株抗体可用于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此外,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草鱼IFN-γ和IFN-γrel单克隆抗体不识别斑马鱼的同源Ⅱ型干扰素蛋白。本研究制备了首个IFN-γrel的单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草鱼Ⅱ型干扰素的产生和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晓霞 朱小丽 陈少莺 王劭 陈仕龙 林锋强 李兆龙
【目的】制备抗鸭副粘病毒(DPMV)的单克隆抗体,为鸭副粘病毒病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差速和蔗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DPMV,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株SP2/0融合,采用间接ELIS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血凝抑制(HI)试验等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筛选到7株能稳定分泌抗DPM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J28、F4、B3、E39、E41、A12和A30。这7株单克隆抗体都具有ELISA和1FA特性,其中J28和F4还具有HI和中和特性。免疫球蛋白亚类测定结果显示,J28和F4均为IgG1,其他5株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保疆 陈陆 游一 刘春生 郑鹿平 王川庆
为对猪瘟病毒(CSFV)建立更加有效的临床检测方法。用纯化的猪瘟兔化弱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ELISA方法筛选和3次亚克隆,最终获得了5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猪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C7,C9,G9,G10和4E8,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IgG1(G9,4E8)和IgG2a(C7,C9,G10)亚类。经鉴定,5株单抗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为1∶1 600~1∶3 200,腹水效价为1∶51 200~1∶102 400。交叉试验及特异性抗原阻断试验表明,所制备的McAb与其他抗原无交叉反应性,均完全针对猪瘟病毒(CSFV)抗原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笑笑 杨兴淼 刘亚林 曹瑞兵
[目的]制备日本脑炎病毒prM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进一步了解prM的结构和功能、开发特异性检测方法以及JEV prM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prM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诱导表达并纯化prM重组蛋白,随后将其免疫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和亚克隆得到分泌抗prM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并进行效价测定,通过Western blot和IFA验证其特异性,并进行空斑中和试验测定其中和活性,利用原核表达多段截短体蛋白确定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并进行保守性分析,将其初步应用于感染检测及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经细胞融合和三次亚克隆后成功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prM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命名为4H6,所制备的腹水效价可达到1∶1638400,经鉴定该抗体重链属于IgG2b,轻链为κ型。Western blot以及IFA试验均证明该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显示4H6不具备中和活性。通过表达截短蛋白鉴定出4H6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位于30GENRCWVRAIDVGYMC45,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表位位于prM蛋白表面且在JEV不同毒株之间高度保守,有利于抗原抗体的直接接触。并成功将4H6初步应用于JEV感染检测及prM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结论] 成功制备1种高效且特异性的JEV prM蛋白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识别区位于pr,为分析prM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其他病毒蛋白(如E蛋白或宿主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有效工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雯 佟贺 杨兴淼 曹瑞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抗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识别的抗原表位,为快速检测GAstV感染和研究P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GAstV-2 P2蛋白,将其做为免疫原免疫六周龄BALB/c雌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经过细胞筛选和亚克隆,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单抗特异性,用获得的单抗对阴阳性肾脏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用间接ELISA测定单抗效价和亚型,同时构建P2蛋白的不同截短体来鉴定得到的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本研究获得三株能稳定分泌抗P2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1B10、3C6、5B1。单抗效价分别为1:2048000、1:512000、1:256000,亚型鉴定结果显示,三株单抗的重链均为IgG2b,轻链均为Kappa型。Western Blot和IFA结果显示,三株单抗均可以特异性结合鹅星状病毒,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B1和3C6可以应用于免疫组化的检测。表位结果显示,1B10识别109TSTTSTGGLITELRN123,3C6识别206LTDPEEDDDPLS217,5B1识别96LNPELETAVLRV107。[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识别不同抗原表位的三株单克隆抗体,为快速检测GAstV感染和研究P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