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
2023(577)
2022(470)
2021(429)
2020(385)
2019(674)
2018(635)
2017(1173)
2016(613)
2015(738)
2014(537)
2013(530)
2012(406)
2011(421)
2010(416)
2009(417)
2008(367)
2007(298)
2006(265)
2005(243)
作者
(1328)
(1189)
(1166)
(1035)
(745)
(529)
(486)
(451)
(438)
(417)
(384)
(381)
(380)
(379)
(361)
(359)
(334)
(320)
(318)
(308)
(298)
(274)
(264)
(259)
(258)
(255)
(254)
(244)
(236)
(227)
学科
(2024)
经济(2023)
管理(1408)
(1240)
教育(1196)
中国(1116)
(1066)
企业(1066)
技术(992)
技术管理(765)
方法(592)
(558)
贸易(558)
(554)
数学(548)
数学方法(545)
关系(499)
(460)
理论(448)
发展(410)
(404)
金融(404)
(403)
教学(398)
(386)
银行(386)
(383)
对外(373)
(368)
世界(367)
机构
大学(7745)
学院(7360)
(3761)
经济(3718)
研究(3521)
中国(2211)
管理(2209)
理学(1890)
理学院(1859)
管理学(1835)
管理学院(1816)
(1724)
科学(1671)
(1547)
(1508)
师范(1504)
教育(1484)
研究所(1454)
(1448)
经济学(1435)
(1327)
中心(1296)
经济学院(1284)
师范大学(1282)
研究院(1195)
北京(1146)
财经(1118)
(1047)
社会(980)
(975)
基金
项目(5075)
研究(4302)
科学(4295)
基金(3800)
(3371)
国家(3345)
社会(2956)
科学基金(2824)
社会科(2822)
社会科学(2821)
教育(2268)
基金项目(1804)
(1733)
(1671)
编号(1522)
自然(1474)
(1452)
自然科(1449)
自然科学(1448)
自然科学基金(1422)
资助(1422)
中国(1408)
创新(1394)
国家社会(1391)
成果(1387)
课题(1320)
(1292)
重点(1275)
(1268)
教育部(1180)
期刊
(3594)
经济(3594)
研究(3235)
教育(2594)
中国(1936)
管理(1090)
(895)
科学(870)
技术(845)
学报(835)
大学(796)
经济研究(778)
国际(724)
(706)
学学(671)
职业(636)
(619)
(583)
金融(583)
财经(571)
(543)
世界(520)
(505)
论坛(505)
科技(500)
农业(483)
技术经济(441)
问题(434)
技术教育(384)
职业技术(384)
共检索到11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要工作,充分发挥学会优势,紧紧依靠广大会员和分支机构,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凝聚继续前行的坚定力量。患难与共见真情。2月初,在全国上下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时刻,学会的国际友好合作伙伴发来信函,对杜玉波会长和学会全体成员表示诚挚的慰问。4月初,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际,学会切实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佟家栋  盛斌  蒋殿春  严兵  戴金平  刘程  
在世界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状态并竭力寻求增长动力之时,新冠肺炎疫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的负面冲击,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打断了已经倍受质疑的全球价值链。但是中长期来看,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的数字经济投资,以及中国深化发展完整、高效和安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都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关键词: GVC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学锋  高婉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分析此次疫情对中国物价的冲击。本文利用2018—20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微观价格数据,借鉴Chen等的做法,将武汉"封城"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间点,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产生了负向冲击,但整体冲击幅度不大。武汉市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暴发城市,其整体物价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中国其他城市。中国其他城市物价受到的负向冲击没有因新冠疫情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也没有因其离武汉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城市,其整体物价和食品零售价格受疫情负向冲击更大;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其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到的负向冲击更大;及时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其食品零售价格的恢复速度快于其他城市。本文以物价为切入点,从一个较新的视角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入探究物价变化背后蕴含的深层经济机理,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支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玲玲  张恪渝  
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使得全球经济置于百年未有大变局环境中,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则加速了全球价值链重构。本文构建了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以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塑效应。研究发现:(1)从宏观层面看,新冠肺炎疫情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冲击,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其中美国、欧盟和中国的冲击较为严重;(2)从国家层面看,新冠肺炎疫情抑制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3)从行业层面看,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不同行业部门的全球价值链活动影响存在一定异质性,且简单价值链活动受到的冲击强度要高于复杂价值链。因此,应竭力稳定中小外贸企业的生产,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强化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保成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隔离、“封城”、闭关锁国、停工、停业、停学成为常态,全球经济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冲击,许多国家的图书馆也相继被迫关闭。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各国图书馆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服务,克服困难,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模式,履行了图书馆为公民提供信息和教育服务的社会职责,在全球团结合作战胜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撑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泽丰  
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中国粮食供给和价格相对稳定。伴随着中国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和全球粮食供给的风险,中国粮食安全始终不容忽视。粮食价格的国内外倒挂、库存消费比过高、粮食贸易受疫情冲击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使粮价稳定和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应通过充分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和粮食国际贸易安全,进一步完善国内粮食价格体系,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维护中国粮食价格稳定,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戴翔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经济全球化出现新形势和新变化,其中就包括全球价值链重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暴发、蔓延和扩散,会加速全球价值链重构过程,即在短期内通过生产、消费、贸易和政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形成冲击,进而呈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中长期看仍将在横向和纵向维度上伸展,并将伴随深刻的结构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虽在外资、外贸和"走出去"等方面遭遇挑战,从而影响价值链分工,但考虑到疫情暴发的国内外时间错位及中国已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等因素,相比较而言,即便是在价值链呈现收缩的短期内,中国也具有进一步留住产业链、扎根价值链和巩固分工地位的机遇;而从中长期看,疫情倒逼创新发展带来的结构性调整等,也将有助于在新一轮价值链深度演进中赢得竞争新优势。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充分发挥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作用和角色,推动构建和优化全球价值链,中国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以更大的开放应对疫情冲击,既要采取有效的短期应对举措,也要做好有利的长期发展预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桂文  吴桐  
文章在研究疫情对供给、需求,以及市场工资率和就业概率影响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企业、就业群体3个方面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根据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估算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的新增就业损失。结果显示,在乐观、中性和悲观3种预期的情况下,新增就业量分别减少142.16万人、477.92万人和678.61万人,新增就业损失分别为8.70%、29.26%和41.55%。文章建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保居民就业必须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在做好援企稳岗工作的同时,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和拓展城乡就业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启轩  
文章针对当前各界关于疫情前景预测研究存在的局限性,结合中国政府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疫情处置进展,以及医学界对于COVID-19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对中国(除湖北省和港澳台地区)30个省级行政区的疫情发展状况予以预测,对疫情的规模进行定量分析,对疫情原始基数和有效传播率进行科学和可靠的区间估算,从而对疫情发展状况作出切合实际且理性的判断,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冰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各省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表现出不同的经济韧性,评价省域经济韧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抵抗力与恢复力两个角度来测度并评价我国经济韧性发展情况,研究表明:第1季度我国省域经济韧性表现为抵抗力较好,但恢复力较差;从第2季度开始大部分地区都表现出不错的恢复力,但仍未能形成较强的抵抗力,容易受疫情波动而出现波动;贵、湘、藏三省一直保持着强健型经济韧性;第2~4季度未存在浪子型经济韧性,多数地区演变为强健型经济韧性与自立型经济韧性;新疆与河南经济韧性波动变化说明了经济韧性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调整的过程,要充分保持经济韧性对危机冲击的应激性;我国区域经济韧性在抵抗力层面并未显著呈现出一定的关联性特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李少林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识别、测度和提升微观企业生存韧性,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指标降幅与恢复增长所需时长作为企业生存韧性的观测指标,首次运用断点回归与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韧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受突发疫情影响,反映上市公司生存韧性的指标呈现出“V”型波动,疫情影响在2~3个季度之后基本得到恢复,表明企业生存具有强大韧性;从地区看,疫情冲击对湖北影响最大,部分疫情轻度地区疫情防控存在“层层加码”现象;从行业看,疫情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产生的冲击最大;从产权主体看,疫情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规模看,疫情冲击对大型企业成长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中型企业,而对中型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大型企业,疫情冲击对小型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小型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生存韧性。本文认为,应根据企业生存韧性和企业特征选取差异化帮扶政策,科学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婧婧  郝悦  朱祎  王庭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国际贸易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出口贸易实现逆势增长,货物贸易总额占全球份额持续提升,成为全球贸易的“稳定器”。本文以中国进出口为研究对象,以贸易伙伴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政策响应严厉指数为核心变量构建贸易引力模型,采用高维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定量测算新冠肺炎疫情及政府防控政策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疫情冲击下出口目的国(地区)进口需求增长对中国出口具有拉动作用,欧美地区对中国的进口依赖程度较强。同时外部疫情对中国进口的影响并不显著,显示中国进口多元化格局进一步深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婧婧  郝悦  朱祎  王庭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国际贸易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出口贸易实现逆势增长,货物贸易总额占全球份额持续提升,成为全球贸易的“稳定器”。本文以中国进出口为研究对象,以贸易伙伴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政策响应严厉指数为核心变量构建贸易引力模型,采用高维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定量测算新冠肺炎疫情及政府防控政策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疫情冲击下出口目的国(地区)进口需求增长对中国出口具有拉动作用,欧美地区对中国的进口依赖程度较强。同时外部疫情对中国进口的影响并不显著,显示中国进口多元化格局进一步深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浦华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各国应对疫情采取的管制措施将会影响生猪屠宰加工和生产。贸易遭受的主要影响来自港口物流,后期延伸到主要猪肉出口国屠宰加工端和生产端。中国2020年猪肉进口预计较上年增长三成左右。受疫情对猪肉供需形势短期冲击影响,欧盟猪肉价格短期下跌,而北美则呈现明显上涨。全球猪肉供给链受到冲击,将导致欧美二季度猪肉价格走势分化、生猪价格显著下跌。全球疫情的有效控制将决定猪肉贸易下半年是否逐渐恢复常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0年2月4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及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共同表示支持中国,并为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支援。在致习近平主席的联名信函中,三大驻罗马粮食和农业机构的负责人——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农发基金总裁吉尔伯特·洪博和粮食署执行主任戴维·比斯利赞扬了中国人民的顽强精神和中国为应对这一突发事件所做的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