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
2023(549)
2022(527)
2021(480)
2020(487)
2019(850)
2018(856)
2017(1342)
2016(925)
2015(958)
2014(937)
2013(981)
2012(982)
2011(866)
2010(863)
2009(818)
2008(903)
2007(717)
2006(661)
2005(633)
作者
(4437)
(3692)
(3688)
(3501)
(2517)
(1849)
(1656)
(1459)
(1384)
(1362)
(1340)
(1332)
(1286)
(1214)
(1210)
(1209)
(1162)
(1132)
(1128)
(1128)
(1080)
(1056)
(1016)
(952)
(925)
(875)
(838)
(837)
(818)
(809)
学科
(2036)
(2010)
(1576)
虫害(1401)
(1326)
(1240)
经济(1237)
(1165)
企业(1165)
病虫(1116)
病虫害(1116)
管理(1092)
(1087)
(1049)
防治(1049)
及其(991)
水产(852)
动物(787)
动物学(615)
方法(546)
中国(531)
(509)
(490)
(483)
(479)
各种(458)
生物(431)
(414)
教育(395)
数学(395)
机构
大学(13873)
学院(13518)
(7740)
研究(7107)
科学(6456)
农业(6370)
(5152)
业大(5034)
研究所(4858)
中国(4233)
农业大学(4120)
(3923)
(3838)
实验(3714)
实验室(3625)
(3607)
重点(3446)
(3325)
科学院(2798)
技术(2687)
中心(2551)
(2530)
生物(2462)
(2347)
(2254)
管理(2251)
(2211)
经济(2110)
(2090)
研究院(2062)
基金
项目(10551)
(7683)
国家(7624)
基金(7148)
科学(7062)
科学基金(5491)
(4813)
自然(4796)
自然科(4698)
自然科学(4693)
自然科学基金(4605)
研究(4453)
(4144)
科技(3804)
基金项目(3505)
计划(3500)
资助(3209)
(2952)
专项(2927)
重点(2693)
(2583)
科研(2443)
农业(2318)
技术(2153)
(2107)
教育(2038)
(2017)
创新(1939)
社会(1925)
(1847)
期刊
学报(8054)
(7293)
大学(5236)
学学(5164)
科学(5144)
农业(4992)
中国(3804)
业大(3053)
农业大学(2700)
研究(2584)
(2531)
(2251)
经济(2251)
(1914)
中国农业(1674)
林业(1623)
自然(1569)
自然科(1549)
自然科学(1549)
农林(1213)
(1213)
科技(1152)
水产(1138)
(1129)
(1112)
农业科学(1041)
管理(1024)
科技大(1022)
科技大学(1022)
农学(977)
共检索到20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晋  沈永林  汪志楷  
初步研究了伊氏锥虫(T.b.evansi)对人血清敏感性的变异。以不断递增的人血清处理在免疫抑制鼠体内连续传代的伊氏锥虫,经20代的压力选择,获得了能耐受0.5mL正常人血清的抗性变异克隆。该变异克隆在无人血清压力的正常鼠体内经10次连续传代,又恢复了对人血清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伊氏锥虫对人血清的敏感性或抗性均不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清  汪志楷  沈永林  
用云南株伊氏锥虫克隆后体外培养,培养后于第18~60d之间,每间隔一周通过免疫抑制鼠(CY鼠)克隆,建立了7个克隆群体(代号为018,025,032,039,046,053,060),并将其分别与7种克隆特异性抗血清(AS018~060)进行免疫溶解和中和试验。结果如下:①018和025能被AS018和AS025所溶解或中和;②032,039,046,053能被AS032,AS039,AS046,AS053所溶解或中和;③060只能被AS060所溶解或中和。根据上述结果,将7个克隆群体鉴定为3种变异抗原型(VAT),按国际VAT命名法,分别命名为YuTat1·1,YuTat1·2和YuTat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金林  沈杰  周勇志  石滨海  王云飞  
为了解伊氏锥虫在动物体内抗原变异情况,用伊氏锥虫安徽株克隆虫体 ShTat1分别感染兔和豚鼠。在兔体30d 中,每3d 分离兔血中锥虫并克隆,获得10个克隆锥虫,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生物素抗生物素酶标试验鉴定,为9个抗原性互不相同的抗原变异体 ShTat1.1~1.9.同中方法在4只兔体内30d 获得同样9个变异体,并且出现顺序一致,该克隆在豚鼠体内15d 所获得的5个变体,经鉴定均在兔体现出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超  孙恩贵  刘俊华  王祥生  杨发青  
以不同剂量的伊氏锥虫排泄分泌抗原(ESA)对小鼠进行常规免疫,用同株伊氏锥虫攻击,观察并记录小鼠死亡时间、死亡只数,比较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除对照组和5μg组未产生特异性抗体外,其余各组均产生较高滴度的抗体,其中200μg组为1∶6400,100μg组为1∶3200。ESA50,100和200μg免疫组可对小鼠产生有效的保护,小鼠存活时间较对照组延长2~3倍,以100μg组产生的保护作用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勇志  石滨海  沈杰  周金林  王云飞  
伊氏锥虫在我国地理分布广泛,寄生于马、驴、骡、黄牛、水牛、骆驼和犬等家畜体内,感染后发病急,死亡快,危害很大,多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研制防治伊氏锥虫病的疫苗,由于伊氏锥虫的抗原变异频繁,所以未能成功.我们曾对伊氏锥虫安徽株在动物体内抗原变异程序作了观察,发现有一定规律.因此我们对伊氏锥虫新疆株在兔中的抗原变异程序进行观察,用昆明系小白鼠95只,新西兰兔4只进行试验,先用来源于新疆骆驼株体内经过单虫克隆的虫株,接种兔2只,接种量为10~6条/只,每3d 采兔血一次分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元  王元伦  聂海洋  
将实验室培育的分别源于伊氏锥虫克隆 JGeL 和 JXlcl 的抗苏拉灭伊氏锥虫亚克隆 JGSR 和 JXSR 以小鼠连续传代,每3个月用体内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1次苏拉灭的 ID_(100)和 CD_(100);另于传代初和传代12个月后测定它们和它们各自对苏拉灭敏感的亲本克隆对硫胂聚氰胺、喹嘧胺硫酸盐和贝尼尔的敏感性.传代初,JGSR 和 JXSR 的苏拉灭 ID_(100)均为100mg·kg~(-1),CD_(100)分别为400mg·kg~(-1)和>400mg·kg~(-1).连续传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建平  汪志楷  沈永林  李祥瑞  潘红杰  
以超声波粉碎法裂解纯化的不同地理株伊氏锥虫(T.evansi)单虫克隆群体,提取可溶性蛋白组分,进行 SDS-PAGE 和 Western blotting 分析,结果表明经 SDS-PAGE 分析,不同株 T.evansi 的可溶性蛋白组分中都包括20~30种蛋白成分,相对分子量(Mr)范围大约为7.9~109.5D,主要蛋白成分的 Mr 约为49~66kD 之间,Wertern botting 分析揭示不同株 T.evansi 间有10~20条为特异抗体所识别的抗原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金林  沈杰  
应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分离伊氏锥虫安徽株克隆虫体 ShTatl 的二个抗原变异体ShTatl.3和 ShTatl.5总 RNA,在含有甲醛的琼脂凝胶电泳后,转印到硝酯纤维膜上.根据布氏锥虫 VS-Gm RNA3′端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个互补于它的含18个碱基的寡恢苷酸5′-GGTGTTAAAATA-TATCAG-3′.经~(32)P 标记、Northern 杂交,首次证明伊氏锥虫含有同样的保守序列.利用合成的18碱基寡核苷酸作为反转录特异引物,成功合成 cDNA 第一链,以 cDNA 第一链作为 PCR 扩增模板,均能特异性的扩增出一条主带为1.5kb 的 DNA,与 VSG 基因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祥瑞  谢晋  孙梅  刘杰  潘红杰  沈永林  汪志楷  
实验使用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免疫小鼠,研究了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rBIL-2)对小鼠 NK 细胞杀伤活性及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鼠随机分为4个组:Ag 组、Ag+rBIL-2组、rBIL-2组和 PBS 对照组.以LDH 释放法和间接 ELISA 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 NK 细胞杀伤活性和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首次免疫后24d·Ag 组 NK 细胞杀伤活性为31.6%,rBIL-2组为99.66%,Ag+rBIL-2组为98.98%,对照组为19.73%,抗体效价 Ag 组为2~4,Ag+rBIL-2组为2~6.说明 rEIL-2可显著提高 NK 细胞杀伤活性及促进抗体生成,提高宿主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惠东  汪志楷  沈永林  
在199培养基中补充25.0mmol/L Hcpcs,5.5mmol/LD 葡萄糖,2.0mmol/L 丙酮酸钠,2.0mmol/L L-谷氨酰胺作基础培养基,观察了5种不同因素对体外培养系统中伊氏锥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20%灭活马血清、20%灭活犊牛血清或20%灭活驴血清都能较好地维持伊氏锥虫在体外生长;牛肺成纤维细胞或小牛胸腺成纤维细胞能够作为饲养层细胞使用,一代细胞使用期分别是15d 和20d;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150μg/ml)和链霉素(250μg/ml)对虫体生长影响极显著(P<0.01),每毫升培养基中的含虫量与不加青、链霉素者相比低4.0×10~5左右;2巯基乙醇(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惠东  汪志楷  沈永林  
以199培养基添加25.0mmol/L Hepes,5.5mmol/L D 葡萄糖,0.2mmol/L 2-巯基乙醇,2.0mmol/L 丙酮酸钠和2.0mmol/L L 谷氨酰胺为培养液,并加20%的灭活马血清,分别以牛肺成纤维细胞和小牛胸腺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细胞组成两种组合;或以同样的培养液改加20%灭活犊牛血清或20%灭活驴血清,以牛肺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组成另两种组合。用这4种组合在37℃和烛缸的气相条件下成功地连续培养伊氏锥虫江苏高邮株60d 以上,培养的虫体对小白鼠的感染性和致病力无明显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永林  汪志楷  李国清  
体外培养后分离出的3个伊氏锥虫变异群体,经环磷酰胺处理大鼠(CY 大鼠)扩增收虫。虫体纯化后超声波裂解,超速离心制成可溶性抗原,经 Sephadex G-50脱盐和 DE-52离子交换层析提纯可变表面糖蛋白(VSG)。经 SDS-PAGE 鉴定,所提纯的3个 VSG 分子量均为40500。用日立835-50型高速氨基酸组成分析仪分析,3个 VSG 均由 Asp,Pro,Thr,Ser,Glu,Gly,Ala,Cys,Val,Met,Ile,Leu,Tyr,Phe,Lys,His,Arg共17种氨基酸组成,但在组成比例上差异明显,尤其表现在 Pro,Met,Leu,Ile.Tyr 和 Clu。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建平  汪志楷  沈永林  李祥瑞  潘红杰  
本试验对伊氏锥虫表面的非变异性蛋白(/抗原)进行初步研究.以磺基琥珀酰-6-(生物素胺)-已酸盐(Sulfosuccinimidyl 6-(biotinamido)hexanoate)对虫体表面蛋白进行生物素标记,超声裂解后经差速离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勇志  沈杰  周金林  石滨海  王云飞  
锥虫的抗原变异非常频繁,阻碍了免疫学防治技术的建立,国内外虽然对此有较多研究报告,但对中国不同地理、宿主株伊氏锥虫表面变异糖蛋白(VSG)分离和特性比较尚无报道,而我国北方新疆骆驼株伊氏锥虫和南方牛、马伊氏锥虫存在来源、地理、宿主和生化特性的差异,因此我们对这两个虫株的 VSG 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特性比较研究,所用虫株来源于新疆骆驼体内、安徽水牛体内.分离后克隆为单一虫株,经小白鼠、大白鼠体内繁殖,鼠血经过 DEAE-52纤维素层析获得纯净锥虫,再经超声裂解,经过两次超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建平  汪志楷  沈永林  李祥瑞  潘红杰  
以经生物素标记、Triton X-114相分离、ConA-sepharose 和 Streptavidin-agarose 亲和沉淀抽提、SDS-PAGE 分离并经 wester blotting 鉴定的伊氏锥虫(T.evansi)一种60kD 非变异性表面蛋白质免疫 ICR 小鼠,制备高免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该60kD 蛋白的细胞表面分布进行了初步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源和异源株虫体表面都有强烈的特异性荧光染色。以该蛋白经直接脾内免疫 ICR 小鼠(总剂量约10μg·鼠~(-1)),可获得对10~2条同源和异源株虫体攻击的部分保护作用,表现为虫血症出现的时间("潜隐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