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3)
2023(5692)
2022(4639)
2021(4577)
2020(3933)
2019(9107)
2018(8752)
2017(17000)
2016(8871)
2015(10079)
2014(9847)
2013(10100)
2012(9473)
2011(8708)
2010(8697)
2009(8416)
2008(8566)
2007(7383)
2006(6597)
2005(6178)
作者
(24219)
(20245)
(20153)
(19445)
(13013)
(9579)
(9268)
(7930)
(7859)
(7140)
(7011)
(6690)
(6547)
(6523)
(6337)
(6325)
(6066)
(5826)
(5734)
(5315)
(5056)
(4942)
(4670)
(4652)
(4536)
(4534)
(4419)
(4045)
(3973)
(3968)
学科
(43707)
经济(43670)
(27081)
管理(24468)
方法(21975)
数学(20605)
数学方法(20528)
(19826)
企业(19826)
中国(16555)
(12470)
(11661)
贸易(11653)
(11528)
(10958)
保险(10867)
(10390)
银行(10390)
(9966)
(9953)
(9374)
(9289)
金融(9289)
(8236)
财务(8231)
财务管理(8217)
企业财务(7942)
关系(7103)
业经(6562)
(6132)
机构
大学(135450)
学院(130609)
(70961)
经济(70083)
管理(51348)
研究(48571)
中国(43919)
理学(43528)
理学院(43126)
管理学(42735)
管理学院(42486)
(34051)
(28442)
财经(27304)
(25231)
经济学(24401)
科学(23518)
(23470)
经济学院(22060)
中心(21396)
研究所(21131)
财经大学(20864)
北京(19053)
(17135)
(16825)
金融(16600)
(16561)
(15916)
商学(15182)
商学院(15061)
基金
项目(82483)
科学(67051)
基金(65811)
研究(60751)
(56783)
国家(56405)
科学基金(48781)
社会(43663)
社会科(41656)
社会科学(41645)
基金项目(33395)
自然(29692)
自然科(29084)
自然科学(29076)
资助(28902)
自然科学基金(28635)
教育(27074)
(25899)
(23418)
编号(21504)
(21500)
中国(20456)
国家社会(20058)
教育部(19303)
重点(18407)
成果(17999)
人文(17930)
社科(16785)
(16677)
(16607)
期刊
(71470)
经济(71470)
研究(47752)
(25468)
中国(23647)
(20954)
金融(20954)
管理(19115)
科学(16892)
学报(15748)
财经(14531)
(13832)
经济研究(13199)
大学(13109)
学学(12504)
(12498)
(12490)
国际(12185)
问题(10237)
世界(10079)
农业(9356)
技术(9040)
业经(7505)
统计(7311)
技术经济(7303)
教育(6421)
(6097)
(6084)
理论(5969)
经济问题(5822)
共检索到204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赛  胡必亮  
文章运用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东道国投资风险测度体系,实证检验了东道国投资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2003—2018年各东道国投资风险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态势,但同类风险在国家间差异显著;综合风险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军事政治风险与中国OFDI显著负相关,经济金融风险和双边关系风险则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在低收入国家,双边关系风险对外资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在高收入国家,军事政治风险更为显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的双边关系能够显著拉动中国OFDI,而在非沿线国家,军事政治风险指标则更为重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孟军  
文章把衡量东道国政治风险的相关指标嵌入D-S区位选择模型为实证分析构建微观基础,利用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91.36%的52个国家或地区1996~2013年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政治风险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使用随机效应和系统广义矩估计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回归分析,验证了传统结论的正确性,同时认为我国OFDI偏好于政治风险小的国家或地区,发达国家庞大的市场规模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对我国OFDI有较大引力,追求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工资水平是我国OFDI的重要动机之一。我国OFDI的区位选择不仅要考虑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要考虑东道国政治层面的影响因素,实证结论可以为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孟醒  董有德  
本文分别探讨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并非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忽视了东道国的社会与政治风险,而是企业对此类风险的关注程度取决于中国与东道国的双边关系;在友好国家投资时,企业并不关注东道国政治风险,而在非友好国家投资时,企业表现出较明显的风险规避倾向;此外,我国企业还具有重政治风险而轻社会风险的特点;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增多,东道国政治风险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但社会风险的影响却越来越微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丙利  
文章利用2003年~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中国企业OFDI并没有风险偏好的特点;东道国风险对不同动机的OFDI影响不同,资源寻求型OFDI具有风险偏好的特点,而市场寻求型OFDI则有明显的风险规避意识,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与东道国风险则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东道国风险反应不同,国有企业OFDI属于风险偏好型,而民营企业则是风险规避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恕立  向姣姣  
东道国制度质量如何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区位选择,至今尚未在经验层面达成共识。文章基于2003-2012年中国面向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的非金融类OFDI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和扩展投资引力模型,从母国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制度质量双重约束视角,考察东道国的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对不同类型OFDI投资选择和投资规模的约束作用。研究表明:(1)中国OFDI的投资选择和投资规模表现出不同的制度偏好,OFDI投资规模更偏好优越的制度环境,而投资选择则偏好较差的制度环境。(2)多元化的母国投资动机使中国OFDI面向不同国家或地区表现出差异化的制度偏好,技术寻求型OFDI投资规模对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小荷  
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产业和区位的选择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产业与区位选择的正确与否是对外投资成败的关键。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和入世的新背景,通过分析我国对外投资中的产业和区位分布状况,提出了我国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时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建中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但从90年代初开始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国内经济增长、资源供给、市场供求、技术因素等方面看,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而研究企业到何处去投资(区位选择)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动趋势和分布现状及在区位选择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体的区位选择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娇辉  王伟  谭娜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风险偏好"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流量数据,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OFDI区位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所谓"制度风险偏好"并不是绝对的,当使用相对制度质量指标,并且控制东道国资本密集度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后,"制度风险偏好"消失,并呈现出与主流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完全相符的风险规避特征。因此,"制度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OFDI更多地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更为丰富的区域造成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郭建宏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高风险问题备受关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总体呈现出发生频率高、资金规模大、风险高发行业相对固定和区域集中度高等特征。从风险类型看,东道国政治风险、恐怖袭击、保护主义和社会文化风险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风险。为保障对外直接投资利益,中国应着力构建系统化的风险防控体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郭建宏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高风险问题备受关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总体呈现出发生频率高、资金规模大、风险高发行业相对固定和区域集中度高等特征。从风险类型看,东道国政治风险、恐怖袭击、保护主义和社会文化风险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风险。为保障对外直接投资利益,中国应着力构建系统化的风险防控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国云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府在坚持"引进来"战略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和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本文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产业选择上应以资源开发产业和劳动密集-技术成熟产业为主;针对未来的长远发展,中国应大力发展对海外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最后,本文给出了发展海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逢春  
文章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数据和产业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区位选择和产业选择问题,认为在区位选择上,亚洲区域的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产业升级的效应较明显,欧洲和北美次之,非洲区域的效应最小,在产业选择上,制造业对外投资的推动效应最大,资源类的推动效应次之,金融业的效应发挥不明显,商务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推动效应最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惠芳  阮翔  
本文选取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 32个国家 (地区 )为样本 ,把这些样本国的经济规模、人均国民收入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变量纳入引力模型 ,分析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与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 ,并揭示国际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 ,投资国与东道国的经济规模总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及双边贸易量与两国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呈正相关 ,投资国与东道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水平越相似 ,两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越大。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直接投资水平流动的趋势。投资国与东道国的距离与国际直接流量和区位分布呈显著负相关 ,这表明地理位置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池建宇  方英  
文章基于2003~2011年中国对65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东道国的经济与政治法律制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市场经济体制不太健全的非OECD国家的直接投资显著高于具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OECD国家,东道国政治法律制度质量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时,倾向于进入那些市场经济不发达但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同时投资行为又以市场为导向,力图规避政治风险,体现了入世以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动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国辉  刘培  杨一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国家形象受到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利用2006—2014年BBC GlobalScan国家形象调查数据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数据进行匹配,基于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从国家形象的视角系统地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市场寻求动机和资源寻求动机,东道国积极的国家形象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促进作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能够增强积极国家形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东道国消极的国家形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东道国自然资源和腐败控制会降低这种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自身的国家形象也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尤其是我国积极的国家形象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