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0)
- 2023(7520)
- 2022(6673)
- 2021(6232)
- 2020(5743)
- 2019(13438)
- 2018(13249)
- 2017(25764)
- 2016(14262)
- 2015(16024)
- 2014(16287)
- 2013(16539)
- 2012(15613)
- 2011(14168)
- 2010(14280)
- 2009(13595)
- 2008(13785)
- 2007(12844)
- 2006(11109)
- 2005(10012)
- 学科
- 济(62076)
- 经济(61991)
- 业(41416)
- 管理(39052)
- 方法(32091)
- 企(31325)
- 企业(31325)
- 数学(28815)
- 数学方法(28537)
- 财(19628)
- 农(18841)
- 中国(14179)
- 学(14067)
- 农业(13455)
- 务(12019)
- 财务(11996)
- 财务管理(11963)
- 企业财务(11434)
- 贸(11059)
- 贸易(11058)
- 制(11008)
- 业经(10787)
- 地方(10777)
- 易(10744)
- 收入(9499)
- 融(8970)
- 金融(8968)
- 和(8723)
- 银(8631)
- 银行(8591)
- 机构
- 大学(214655)
- 学院(210641)
- 济(87997)
- 经济(86094)
- 管理(79175)
- 研究(74842)
- 理学(67699)
- 理学院(66936)
- 管理学(65595)
- 管理学院(65218)
- 中国(56510)
- 科学(47468)
- 京(46022)
- 农(42886)
- 财(41399)
- 所(40270)
- 研究所(36565)
- 业大(35095)
- 中心(34405)
- 农业(34222)
- 财经(32622)
- 江(32518)
- 经(29538)
- 北京(29423)
- 经济学(27340)
- 院(26752)
- 范(26317)
- 师范(25948)
- 州(25482)
- 经济学院(24818)
- 基金
- 项目(138271)
- 科学(106652)
- 基金(100369)
- 研究(95703)
- 家(89636)
- 国家(88891)
- 科学基金(73921)
- 社会(59036)
- 社会科(55816)
- 社会科学(55792)
- 省(53046)
- 基金项目(52674)
- 自然(49872)
- 自然科(48671)
- 自然科学(48649)
- 自然科学基金(47800)
- 划(46088)
- 教育(44287)
- 资助(43196)
- 编号(38013)
- 重点(31555)
- 成果(31464)
- 部(31240)
- 发(29201)
- 创(27649)
- 科研(27612)
- 计划(27122)
- 课题(26632)
- 教育部(26075)
- 创新(25965)
共检索到314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本文介绍了项目评估中通过收益分配分析来进行扶贫效益分析的方法和应用。收益分配分析包括收益在相关利益群体之间如何分配,如何度量扶贫效益。本文强调了收益分配分析在项目评估中的重要性,详细讨论了分析方法以及主要应用步骤,并解释了收益分配分析的结果。在已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风险分析纳入收益分配分析,从而改进了收益分配分析。应用该方法,本文对一个真实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指出了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收益分配分析在扶贫效益评估中可能出现的收益分离、成本和数据不足等问题。最后,本文指出了该分析在项目评估中的应用和局限性,给出了几点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开勤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形成于建国初计划经济时期,对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征地制度的弊端日趋显现:征地范围不明确、补偿标准有失公平、补偿费用偏低、失地农民安置欠妥、征地程序不合理以及征地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等等。因此,征地制度改革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其中,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倍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征用土地增值的原因入手,对征用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进行探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曹飞
基于地租理论分析了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地租增值来源:自然增值、资本投入增值及超额需求引致的虚拟地租,其中后二者占据了地租增值的大部分。地方政府获得了第一次地租增值收益,房地产企业获得了社会平均利润和第二次地租增值收益,农民及农民集体获得农业地租。郑州市惠济区的案例表明:农民及农民集体、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分别获得地租增值部分的0.6%、58.8%和40.6%。由此说明当前的农地非农化地租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存在不少问题,应当以土地供给制度改革为首,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财税制度来优化农地地租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地租增值 农地非农化 收益分配 利益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施海波 李芸 张姝 吕开宇
管好、用好、用活产业扶贫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对于提高扶贫质量和可持续性意义重大,其中厘清资金来源是前提,明晰资产产权是关键,提升管理质量是重点,优化收益分配是核心。通过对安徽、四川两省的光伏、特色农业和旅游扶贫的实地调研发现,产业扶贫资金来源和投入方式差异明显,使用过程缺乏精准管理;形成资产性质有所区别,管理监督存在失位;产权界定依据相对缺乏,不同产业产权界定方式迥异;资产收益分配模式多样,收益分配机制设计失范。未来需要更好地完善顶层政策体系框架,精准使用产业扶贫资金,明晰资产产权权属关系,规范资产收益分配方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伟 贾若 景鹏 刘子宁
合理评估各地保险扶贫项目对于提升保险扶贫质量和改善保险扶贫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针对保险扶贫项目的评估框架,从核心目标、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内部效应、外部效应等五个维度,对河北阜平农业保险扶贫项目和云南大理健康保险扶贫项目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发现,两个项目的总体表现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反映在人群覆盖、持续经营和推广复制三个方面。研究认为,保险扶贫项目取得成功需要具备若干必要条件,包括地方政府具有风险意识和对保险的基本需求、保险机构能够有效提供满足地方需求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保险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因地制宜且行之有效。针对当前中国保险扶贫实践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保险监管、保险机构四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
保险扶贫 农业保险 健康保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吕红
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以一个药品生产商与两个销售商为医药供应链的基本研究对象,探讨政府管制对不同合作方式及利益分配的影响:⑴模型对药品生产商与两个医药销售商协议合作;⑵药品生产商与1个销售商协议合作,与另一个销售商物流合作;⑶药品生产商与两个销售商都进行物流合作三种合作。对这方式及利润分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合作方式下的企业利润分配有较大差异,管制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药供应链的行业利润,并对医药企业提高流通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医药行业 政府管制 供应链合作 收益分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文远 王曦晨
本文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处于资金流向重要地位的银行与处于核心层的信托机构之间的二维博弈,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确定信托机构最优努力水平,并进一步确定银行和信托机构的最优收益分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琳
本文借鉴西方投资项目评估中已经较为成熟的项目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的投资项目社会评价中的社会效益成本问题,主要涉及项目社会效益成本分析的理论架构、评估方法和评估程序。旨在进一步丰富我国投资项目社会评价内容,规范投资项目社会评价过程,以保证投资决策真正是有利于全社会健康、稳定与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项目社会评价 成本效益分析 相关群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山西财政支农和减贫政策效应研究》课题组
对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进行评估对于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山西省扶贫项目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扶贫项目对贫困农户减贫效果较为显著的判断。
关键词:
减贫 绩效 评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汪文雄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中国应对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瓶颈约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文章界定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私人投资的两种模式,首先从土地投入、资本投入以及综合考虑两种要素投入三个视角给出了土地整理项目收益分配的理论表达,研究表明,相对于单一以各村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或对项目的投资贡献作为收益分配的依据,综合考虑两种要素投入的分配结果较好地体现了公平和效率原则。重点分析了两村合作基于土地投入、资本投入和收益均分博弈三种模式的投资分担均衡,研究得到博弈的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和一个混合策略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刚 徐虹
相对于传统扶贫而言,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旅游扶贫以来,旅游业在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综合效益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但与此同时,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受益不均、旅游漏损、产品模仿严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弱化了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效应,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对影响我国可持续旅游扶贫效益的因子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旅游 可持续扶贫 效益 因子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寿奎 傅鸿源
以公私合作模式(PPP)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解决政府建设资金紧张以及政府在公共投资管理上的低效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公私合作投资双方的投资规模上限,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合作投资有利于项目总风险的降低。其次,建立了公私合作投资双方的最佳投资比例模型,讨论了PPP合作项目风险的识别以及风险科学分配方法,以建立公平的合作关系,充分调动合作双方的积极性。再次,综合考虑投资和风险因素,使用综合评价方法,给出公私双方的风险分摊系数和收益分配比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志欣 陈芊欣 王泳澔
本文以广东电网公司参与精准扶贫项目的过程为例,将精益管理思维引入精准扶贫项目的收益二次分配工作中,利用精益管理的理念和工具,对收益二次分配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标准把控,力求精准扶贫产生的收益分配与国家政策要求一致,做到真正的精准扶贫,并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实践经验和思考成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政 张敏
设计施工联合体成员属于独立的经济体,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合作目标,所以合理的收益分配策略是联合体成员合作成败的关键。从行为科学角度出发,引入公平关切理论,基于改进的FS模型,构建设计方和施工方之间的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博弈模型;考虑设计方嫉妒效用和同情效用两方面综合影响,对联合体的最优收益分配比例以及设计方和施工方最优努力程度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调研数据分析了设计方嫉妒效用和同情效用下,公平关切系数对设计方、施工方努力程度,设计方、施工方效用以及联合体整体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方嫉妒偏好增强会提高自身效用和联合体系统整体效用但会降低施工方效用;相反,在一定范围内同情偏好增强不仅会提高自身效用和施工方效用,还会提高联合体系统整体效用。联合体在制定分配策略时应考虑激发设计方的同情心理偏好,使联合体双方和整体效用均能达到较高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志刚 李腾飞 黄圣男 许前军
本文利用北京市绿富隆蔬菜产销合作社调查数据,以圆白菜为分析品种,运用Shapley值法分析了"农超对接"的收益分配结构。结果表明,采用"农户+合作社+超市"的"农超对接"流通方式有助于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农户、合作社和超市的收益比例分别为44%、16%和40%;通过Shapley值法按照贡献程度对现有收益分配格局进行调整,以上三个经济主体的收益比例分别为31%、36%和33%;利用风险系数对上述分配比例进一步调整后,三者之间的收益分配更趋均衡与合理。根据本文研究,为促进"农超对接"这一流通方式发展,应当实施农产品收购保护价、适当降低超市入市门槛,并建立收益返还机制,以提高各经济主体参与"农超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