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9)
2023(7376)
2022(6535)
2021(5890)
2020(5436)
2019(12799)
2018(12572)
2017(24768)
2016(13876)
2015(15615)
2014(15851)
2013(15906)
2012(14859)
2011(13151)
2010(13394)
2009(12614)
2008(12872)
2007(11874)
2006(10142)
2005(8993)
作者
(41772)
(34974)
(34955)
(33275)
(22018)
(16881)
(16213)
(13720)
(12887)
(12397)
(11743)
(11718)
(11132)
(11015)
(10945)
(10837)
(10832)
(10322)
(10040)
(9982)
(8793)
(8590)
(8536)
(7969)
(7890)
(7781)
(7771)
(7740)
(7137)
(7133)
学科
(60018)
经济(59959)
(40515)
管理(40136)
(33309)
企业(33309)
方法(32329)
数学(29253)
数学方法(29009)
(18950)
(15234)
(13757)
财务(13735)
财务管理(13705)
企业财务(13166)
中国(12821)
(11856)
(10950)
贸易(10947)
业经(10781)
(10626)
农业(10184)
地方(10030)
(9994)
(8222)
(8170)
银行(8131)
理论(8055)
(8022)
金融(8019)
机构
大学(204156)
学院(201487)
(84376)
经济(82617)
管理(78343)
理学(67649)
理学院(66912)
研究(66167)
管理学(65789)
管理学院(65415)
中国(50007)
(42599)
科学(41247)
(39369)
(38150)
(34686)
业大(32974)
财经(31630)
研究所(31491)
中心(31036)
(30441)
农业(30427)
(28636)
北京(26404)
经济学(26115)
(24645)
师范(24364)
经济学院(23878)
(23782)
财经大学(23534)
基金
项目(133137)
科学(103815)
基金(97157)
研究(93547)
(85224)
国家(84526)
科学基金(71910)
社会(58700)
社会科(55734)
社会科学(55707)
基金项目(52016)
(51922)
自然(47976)
自然科(46916)
自然科学(46899)
自然科学基金(46119)
教育(44005)
(43906)
资助(40736)
编号(37698)
成果(30647)
(30338)
重点(30011)
(27617)
(27160)
科研(26432)
教育部(25775)
课题(25564)
创新(25420)
大学(25141)
期刊
(89027)
经济(89027)
研究(55567)
中国(36859)
学报(34416)
(33580)
(33063)
科学(29903)
管理(25834)
大学(25457)
学学(24188)
农业(22088)
技术(17619)
教育(17556)
(16961)
金融(16961)
财经(15880)
经济研究(14247)
(13604)
业经(13361)
(12367)
问题(12331)
技术经济(11688)
统计(10713)
(10526)
(10448)
财会(10369)
(9507)
理论(9419)
国际(9255)
共检索到291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震彬  
本文提出了多种不确定因素同时变化时投资项目内部收益率的敏感性分析问题,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分析的一般方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言规  
运用全微分解剖内部收益率对投资、经营成本、收益的敏感性分析过程,提炼出利用各现金流折现值之和判定上述三因素变动下内部收益率敏感性排序的方法:基本方案下某因素现金流的折现值之和大于另一因素现金流的折现值之和,则内部收益率对前一因素的敏感性程度也超过对后一因素的敏感性程度。这一结论掠过了内部收益率与各因素变动率的复杂关系和烦琐的计算,给项目投资风险的定性评价带来方便、简洁之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选民  
在进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时,都要作敏感性分析,传统的做法是,假定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诸因素中,某一个单因素发生变化,计算项目经济效益变化的幅度,从而确定出项目经济效益对哪些因素的变化最敏感。通常取项目生产能力利用率、销售收入(或产品售价)、变动成本(或原材料和燃动价格)、总投资、固定成本费用等为敏感性因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新利  李泽红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由于影响项目未来运行的环境因素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所以使得原先预测与估计的数字不断发生变化,如产品的产量与价格、原材料与动力的价格、产品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从而会削弱投资方案的可靠程度。通过敏感性分析,能找出影响投资方案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及其产生的根源,分析方案的风险程度,从而最终确定现实可行或者最优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峰  陈通  
为改进传统敏感性分析方法在处理随机因素和概率因素方面的不足,以及解决评价主体有限度理性评价决策问题,文章基于不确定性的环境假设和有限理性的人性假设,以评价主体效用为敏感性分析对象,以确定性因素、概率风险性因素、区间风险性因素为分析对象,研究不同风险效用类型评价主体如何进行有限理性敏感性分析决策,试图对传统敏感性方法作有意义的探索和改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九成  徐敏  范镕  
目前我国债券交易市场尚未统一,呈现"一个主体、两个中心"的分割状态。本文基于我国国债市场2009年7月至2014年1月的55个月度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债券分市场国债指数收益率就经济增长、狭义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市场利率和股市收益率水平五个宏观经济变量变动的敏感性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来进一步分析我国债券市场的分割现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芳  
利率、存贷款收付息率、利差、存贷款规模与结构等因素对一个银行收益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试通过分析银行预期收益随之变化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依此提醒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关注存贷比与存贷差、关注存款结构与成本、关注贷款定价科学性及关注客户经理存贷款业务考核。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蕾  顾孟迪  李启才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利率波动对寿险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运用GARCH模型研究了利率波动与我国寿险企业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寿险股票收益率对长期利率变化存在正向的"放大效应",股票收益率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强,且会随着货币政策变化而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荷生  
项目的敏感性分析是指在未来影响项目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变化时,测定项目的成本收益对这些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的分析。项目的敏感性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对投资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一种主要方法。对一个拟建项目必须预先对其建设期的成本、工期和投资后的销售、价格、消费及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变化情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钟爱军  
投资项目敏感性分析是用来衡量投资项目中某个因素的变动对该项目预期结果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明确敏感的关键问题,避免绝对化偏差,防止决策失误,进而增强在关键环节或关键问题上的执行力。在复杂的投资环境中,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庆东  
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现行敏感性分析方法通常是单因素分析。这不符合实际经济生活中多因素同时变化影响项目评价指标的事实。近几年,人们探索出不少多因素分析方法,但多数方法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不足:(1)有较大的误差而且不易估计出误差;(2)难以判明项目评价指标与各敏感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因素之间对指标的交互作用。本文探索性地利用广义回归试验设计建立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数学模型,试图使敏感性分析更加准确、清楚、方便。广义回归没计是指回归试验设计突破实物试验的范围,应用于生产、管理、经济分析、历史系统等领域的一种现代优化方法,其试验结果通常是通过计算得到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建华  王永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民强  林峰  
一、模型本文的动态模型是建立在IRR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静态修正模型基础上,为此,我们先构造其静态修正模型。 (一)IRR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静态修正模型。设y为评价某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指标,x_j(j=1,2,…,T)为影响y的T个不定因素,A_i=f_i(x_1,x_2,…,x_T)(i=1,2,…,n)为项目的第i期现金净流量,n为项目寿命期。易知,y满足如下方程(1)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志强  王春香  
从上证指数来看,我国股市在2001年6、7月间达到2200多点的高位,后来一直阴跌不止,至今已经跌到1 100点附近。其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国营企业整体业绩明显改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世界股市也历经多波牛市。于是,许多投资者慨叹:我国股市既不反映国民经济状况,也不与世界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