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
2023(489)
2022(439)
2021(433)
2020(388)
2019(967)
2018(903)
2017(1592)
2016(826)
2015(882)
2014(911)
2013(889)
2012(902)
2011(760)
2010(789)
2009(871)
2008(817)
2007(656)
2006(560)
2005(512)
作者
(2248)
(1935)
(1871)
(1854)
(1162)
(893)
(845)
(749)
(714)
(681)
(645)
(631)
(620)
(608)
(566)
(548)
(547)
(541)
(530)
(507)
(467)
(448)
(447)
(446)
(427)
(423)
(406)
(395)
(387)
(366)
学科
(4731)
经济(4728)
管理(2428)
方法(2380)
(2305)
数学(2220)
数学方法(2201)
(1902)
企业(1902)
(1222)
中国(1099)
(869)
财务(867)
财务管理(867)
企业财务(840)
地方(765)
(720)
(672)
金融(672)
(662)
关系(628)
(586)
(556)
贸易(556)
(530)
农业(529)
(523)
银行(523)
地方经济(515)
业经(511)
机构
大学(12303)
学院(11577)
(5935)
经济(5846)
管理(4531)
研究(4412)
理学(4011)
理学院(3966)
管理学(3807)
管理学院(3777)
中国(3579)
(2760)
(2594)
(2227)
财经(2158)
科学(2132)
中心(2018)
(1972)
研究所(1928)
经济学(1832)
北京(1793)
经济学院(1671)
财经大学(1612)
(1603)
(1518)
师范(1503)
(1497)
商学(1351)
商学院(1343)
师范大学(1271)
基金
项目(7337)
科学(6016)
基金(5756)
研究(5302)
(4974)
国家(4916)
科学基金(4343)
社会(3735)
社会科(3557)
社会科学(3556)
自然(2870)
基金项目(2861)
自然科(2813)
自然科学(2813)
自然科学基金(2768)
资助(2652)
教育(2615)
(2395)
(2267)
编号(1903)
(1850)
重点(1695)
教育部(1683)
成果(1634)
人文(1615)
国家社会(1601)
大学(1549)
(1481)
科研(1402)
(1366)
期刊
(6398)
经济(6398)
研究(4085)
中国(2336)
(2228)
管理(2011)
学报(1483)
(1369)
金融(1369)
科学(1351)
大学(1264)
教育(1238)
统计(1214)
国际(1141)
学学(1120)
经济研究(1118)
财经(1112)
技术(1047)
(1004)
(973)
(962)
(938)
决策(894)
问题(842)
世界(725)
技术经济(673)
理论(669)
农业(649)
实践(589)
(589)
共检索到19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对拉动整体经济高速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发展中也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总规模偏大,宏观投资效果有所下降。在新的一年,要加强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丛明  朱乃肖  
本文认为,2007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2008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四大预期目标,重点阐释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晓华  
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虽可能略低于2004年的水平,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价格水平的涨幅也将接近或略低于2004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汪红驹  汤铎铎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虽超预期,但仍在可控范围内。在全球复苏步履维艰之时,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总结2010年的宏观调控,在强调保增长的同时,对调结构的重视稍嫌不足。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时机稍晚,力度也不太够。展望2011年,我国经济将步入政策紧缩期,适当的政策排序应该是抑通胀、调结构、稳增长。我们预测,2011年我国GDP实际增长9.6%,CPI上涨4.3%。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崔斌  罗建国  
1994年经济运行回顾与1995年宏观调控的建议崔斌,罗建国总体来说,1994年年初推出的几项经济改革措施进展顺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执行情况良好,在前两年经济高速运行的基础上,1994年的经济发展依然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1993年由于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邱晓华  
在经历了1992—1993年经济高增长之后,伴随着1993年下半年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中国经济开始有所降温,在1994年经济速度有所放慢的基础上,1995年继续有所减速,全年增长率在10.2%。若近期宏观政策没有大的调整,估计1996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减缓发展速度,可能在9%左右,进入本次经济周期的最低点。通货膨胀也随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1998年,在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国内经济面临许多新问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8%,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时,人民币汇率稳定,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展望1999年,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将更为复杂。但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的促进下,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基础上,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稳中有变"不仅意味着风险挑战在加大,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外部压力将会倒逼国内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一、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继续稳中向好1.经济稳增长我国经济增长连续三年在6.5%~7.0%的区间内运行,季度之间也较为稳定。2018年一、二、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分别增长6.8%、6.7%和6.5%,上下波动仅0.3个百分点。三大产业继续呈现三产增长较快、二产调整的态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伟  
本文简要回顾了本轮宏观调控的缘起、调控重点、调控手段及其特点,指出:仅仅依靠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强化行政审批,是不足以恢复经济总量平衡的。2007年以来的投资反弹和物价上涨压力加大,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没有完成由扩张性取向向收缩性取向的转型,宏观调控政策不全面、不配套而引起的。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总量失衡,而不是结构性矛盾。文章提出了稳定经济运行的可行政策选择:维持汇率温和上涨的态势,同时配合以强化能源、资源类产品出口限制措施、实施出口配额管理等政策;显著提高利率,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同时考虑对非实物投资类国外投资收益征收附加税;保持较高数额的财政收支结余;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铿  
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明显出现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或者说,出现了供给相对过剩的发展态势。至1998年12月已连续15个月物价指数同比负增长,1998年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6%,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8%,可以认为这又是通货紧缩的重要征兆。出现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常春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经济周期波动。伴随经济周期的波动,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都收到了预期的成效且有各自的特点。文章对我国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实践进行了历史回顾,进而对历次调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新立  
过去的2009年,是我国全面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一年。2009年我国经济呈现出一个前低后高的回升态势,在应对危机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中走出了一个V型的复苏之路。整个经济企稳向好的局面基本形成,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但同时我们也付出了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的代价。当前我们的经济回升存在着脆弱性,存在不巩固、不稳定、不协调等问题。为了保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新的一年应坚持扩大内需不动摇,继续维持积极财政政策,配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需要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创造出口需求、维持房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苏剑  
2016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自然形势是需求萎缩、供给有限扩张的局面,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刺激措施,将出现经济增长率下滑、通货膨胀率低位运行的状况。面对这一形势,本文综合运用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思路,提出了供给、需求双宽松的政策组合。总供给扩张政策方面,通过改革、减税、降低企业的社会保障支出等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同时,采取去产能等紧缩性措施以化解过剩产能。因此,供给管理方面,是宽松为主、紧缩为辅的组合。在需求扩张政策方面,应采取财政扩张、货币稳健的政策组合,并辅之以其他扩大需求的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罡  
2006年,我国的财政政策由积极型转向稳健型,政府在宏观调控中主要动用了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为信贷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连续收紧的货币政策调控下,信贷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均有较大回落,取得了明显的调控效果,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在新的一年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如何?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这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