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97)
2023(19543)
2022(16563)
2021(15590)
2020(13071)
2019(30231)
2018(29401)
2017(57043)
2016(30421)
2015(34361)
2014(33840)
2013(33309)
2012(30464)
2011(27264)
2010(27359)
2009(25804)
2008(24729)
2007(21518)
2006(18871)
2005(16997)
作者
(84261)
(70089)
(69351)
(66240)
(44531)
(33412)
(31793)
(27296)
(26707)
(24902)
(23855)
(23619)
(22188)
(21983)
(21760)
(21619)
(20781)
(20335)
(20154)
(20093)
(17258)
(16872)
(16830)
(15909)
(15645)
(15616)
(15434)
(15093)
(14034)
(13699)
学科
(123171)
经济(123004)
管理(94838)
(90404)
(76797)
企业(76797)
方法(58319)
数学(51431)
数学方法(50850)
(39032)
中国(37735)
(32163)
(30689)
金融(30685)
(29356)
(29087)
银行(29049)
(27858)
业经(27701)
(26099)
财务(26018)
财务管理(25965)
企业财务(24849)
(23591)
贸易(23573)
地方(23161)
(22976)
(22536)
农业(21338)
(19919)
机构
大学(430532)
学院(426286)
(180952)
经济(177384)
管理(171007)
理学(148176)
理学院(146675)
管理学(144295)
管理学院(143527)
研究(141005)
中国(113708)
(90502)
(87305)
科学(81128)
财经(69855)
(68227)
中心(65608)
(63684)
(61680)
研究所(61649)
(60084)
业大(58708)
北京(57440)
经济学(56427)
(52975)
师范(52507)
财经大学(52425)
(51390)
经济学院(50976)
(48933)
基金
项目(288682)
科学(229330)
研究(213539)
基金(213468)
(184273)
国家(182785)
科学基金(158881)
社会(138235)
社会科(131258)
社会科学(131225)
基金项目(112130)
(108877)
自然(101562)
自然科(99235)
自然科学(99213)
教育(98179)
自然科学基金(97449)
(92038)
资助(88617)
编号(85955)
成果(69934)
(65608)
重点(64065)
(60099)
(59993)
课题(58415)
国家社会(58028)
教育部(57399)
创新(56104)
(56065)
期刊
(191121)
经济(191121)
研究(129179)
中国(80438)
(69162)
管理(63178)
学报(61780)
科学(58372)
(55449)
(50995)
金融(50995)
大学(48874)
学学(46093)
教育(42497)
农业(37645)
技术(36282)
财经(34990)
经济研究(31473)
(29860)
业经(28901)
问题(24654)
(21428)
理论(20887)
技术经济(20295)
(19583)
统计(19416)
国际(19361)
(19025)
财会(18801)
世界(18713)
共检索到631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敏  
本文在指出已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投资需求、公司治理机制对现金融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对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融资与其投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与控制权配置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投资则存在着过度投资现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向艺  李鑫  
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与短期负债水平负相关,与长期负债正相关;总体而言,在预算软约束条件下,负债融资无法对企业"过度投资"发挥其应有的约束效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元林  徐军  潘华  
本文基于投融资关系的视角,探讨了过度投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以2007年至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运用Richardson(2006)残差度量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过度投资导致企业价值下降;负债率的提高恶化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并使企业价值显著下降。本文指出导致公司过度投资和债务治理机制失效的重要原因在于公司治理制度缺陷和债务的软约束,并从宏微观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强  林晨  吴世农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关系。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比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2)公司治理比较好的情况下,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企业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公司治理比较差的情况下,中等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比高、低融资约束企业低,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呈U形。上述发现表明,信息不对称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公司治理可能是导致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万军  任昀月  
本文选取2004-2013年沪深A股的上市企业,研究了国内上市企业现金股利对自由现金流和过度投资敏感度的治理作用,并且将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其现金股利的治理作用,深入研究制度出台时间段不同导致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多时,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机率越大。由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存在,使得企业权益筹资的股利要远远高于债务筹资,后者的股利会被债务公司承担一部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昌国  
本文从自由现金流量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并探讨了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经理人员股权激励三个治理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⑴我国上市公司较大程度地存在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⑵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的功能较弱;⑶法人控股公司的经理人员股权激励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比国有控股公司的相应机制更有效;⑷机构投资者持股机制不仅没有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反而加剧了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邬国梅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发生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现状,分析其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以及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且负债对过度投资有约束作用;非国有控股和现金股利能制约过度投资行为,但影响有限;经理持股与独立董事对过度投资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增量融资与投资显著正相关,且其影响最为显著。因此,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完善资本市场,使其能起到合理配置资源的功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宏  吴桂珍  李继陶  
本文将2005年度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作为改善金融市场的宏观政策变量纳入回归模型。首先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创建了反映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的单一指标,用以将样本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进行量化;其次构建了反映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Panel Data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确实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严也舟  王祖山  
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对现金流量表现出敏感性,这种投资-现金流量敏感性不是"融资约束"形成的投资不足导致的,而是过度投资的表现;大股东对公司的资金占用度越严重,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越严重,投资对现金流量的敏感性越强,说明大股东与管理者的合谋掠夺行为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润平  李悦  杨英  张文静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以2002~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因素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它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现有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能对这种非效率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也对如何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唐雪松  周晓苏  马如静  
经理的机会主义引发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西方学者通过考察投资现金流相关性研究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并找到相应经验证据。利用上市公司(2000—2002)数据研究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以及相关制约机制是否有效,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2)现金股利、举借债务是过度投资行为的有效制约机制;(3)公司治理机制在制约过度投资行为中基本有效,但是,独立董事并未发挥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油晓峰  
本文主要从融资的角度来探讨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同时建立了理论模型,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和资本成本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得出了通过加强负债融资来治理过度投资的结论,最后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玉荣  周坤鹏  唐吉洪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以主成分分析法权衡公司治理水平,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相较于无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有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且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越高,其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越高;风险投资对现金股利的作用是通过改善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实现的,风险投资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治理改善越明显,进而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其表现为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提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劲博  
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参股非上市金融企业的动机和目的以及参股非上市金融企业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只有参股非上市银行的公司在优化资本配置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融资通道,其直接证据是该行为导致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加剧,且该效应对于注册地位于东部及东北地区的公司更为显著。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公司的政治关联能够显著增强参股非上市银行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产能过剩的资金供应机制,挖掘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与产能过剩之间的内在驱动机制。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梅丹  
以特定行业388家国有上市公司2001-2005年数据为样本,在界定过度投资水平和分析投资决策机制基础上,选取治理机制中的股权结构、董事会和产品市场竞争三方面,分析并实证检验其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股比例的增加使国有公司过度投资水平更高;股权制衡对投资过度有制约作用;地方控股较中央控股国有公司,过度投资水平更高。产品市场竞争对过度投资有制约作用,但不显著。董事会特征与过度投资之间无显著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