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7)
2023(3952)
2022(3386)
2021(3279)
2020(2801)
2019(6703)
2018(6574)
2017(13694)
2016(7165)
2015(8018)
2014(8067)
2013(7972)
2012(7630)
2011(6609)
2010(6825)
2009(6452)
2008(6526)
2007(5827)
2006(5295)
2005(5023)
作者
(18507)
(15175)
(14803)
(14528)
(9877)
(7248)
(7140)
(5781)
(5637)
(5451)
(5241)
(5061)
(4924)
(4741)
(4683)
(4643)
(4408)
(4390)
(4386)
(4003)
(3881)
(3701)
(3519)
(3497)
(3484)
(3426)
(3415)
(3305)
(3097)
(2990)
学科
(27079)
经济(27039)
(19702)
管理(19499)
(18224)
银行(18079)
(17073)
企业(17073)
(16782)
(14841)
方法(13456)
(12529)
金融(12529)
数学(11973)
数学方法(11912)
(11132)
业务(9558)
(9360)
制度(9359)
银行制(8224)
(7797)
财务(7793)
财务管理(7773)
企业财务(7541)
中国(7150)
(6616)
贸易(6608)
(6517)
(6314)
体制(5863)
机构
大学(96047)
学院(92402)
(44978)
经济(44093)
管理(36097)
中国(34693)
研究(31684)
理学(29697)
理学院(29428)
管理学(29215)
管理学院(29027)
(25871)
(21010)
银行(20076)
(20007)
财经(19886)
(18544)
(18307)
中心(16042)
财经大学(15375)
(15374)
(15257)
金融(15038)
经济学(14928)
(14012)
科学(13915)
经济学院(13634)
研究所(13366)
北京(13186)
人民(12058)
基金
项目(54430)
科学(43490)
研究(42013)
基金(41829)
(35093)
国家(34828)
科学基金(30393)
社会(27752)
社会科(26585)
社会科学(26578)
基金项目(21587)
教育(19615)
自然(18544)
资助(18343)
自然科(18163)
自然科学(18159)
(17895)
自然科学基金(17874)
编号(16260)
(16080)
成果(14471)
(14139)
教育部(12897)
(12203)
人文(12121)
国家社会(12107)
重点(12068)
(11516)
中国(11386)
大学(11359)
期刊
(46425)
经济(46425)
研究(35330)
(30456)
金融(30456)
(20912)
中国(18575)
管理(13776)
国际(11305)
财经(10651)
(10060)
学报(9940)
科学(9392)
(8977)
(8834)
大学(8618)
学学(8109)
教育(7836)
经济研究(7757)
世界(7215)
问题(6367)
技术(6103)
理论(5991)
会计(5962)
农业(5497)
实践(5414)
(5414)
财会(5327)
业经(4613)
(4469)
共检索到161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长江  
投资银行监管体制从属于一国的证券监管体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 ,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就是对投资银行的监管。本文从国际投资银行的监管经验入手 ,分析了面向WTO的挑战 ,我国投资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颜新秀  王睿  
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风险集中被定义为任何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相对于银行的资本、总资产或总体风险水平)、威胁银行健康或维持核心业务能力的单个风险或风险组。风险集中产生于银行资产、负债或表外项目(无论产品或服务),既可以出现在交易过程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熊良俊  
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风潮迭起,为此,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加强了对跨国银行的监管。国际银行业监管呈现以下趋势:市场准入条件强调对跨国银行和所在国监管当局的双重认同;普遍注重对国际性银行的合并监管;市场风险成为国际银行业风险监控的主要内容;现场检查成为最主要的监管手段;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熊良俊  
国际银行业监管:趋势与启示熊良俊九十年代可以说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多事之秋。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关闭;1994年,墨西哥金融风暴和席卷西太平洋地区的存款挤兑风波;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以及日本大和银行、法国里昂信贷银行、意大利那不勒斯银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金胜  
美国的银行及其附属机构是私募股权市场中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而杠杆收购则是这一市场中的主要交易形式。美国银行业参与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有"只投不贷"和"投贷联动"两种模式。处于对金融风险的考虑,美国出台的"沃克尔规则"对银行从事私募股权等高风险投资作出了限制。而在银行投贷联动方面,美国的硅谷银行则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并有效地支持了创新型小企业。中国正在大力推行投贷联动的试点,美国在相关方面的发展和监管经验为之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光磊  
1960年代香港地区银行爆发了亚洲第一次银行危机,其主要根源是股东监管的缺失。1964年10月,香港本地政府通过了《银行业条例》,实行"三级牌照"框架下的银行牌照准入制度,即将广义的银行分为三类:持牌银行(licensed banks)、有限制牌照银行(restricted license banks)及接受存款公司(deposit-taking companies),提高对银行股东的资质要求。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特区政府授权香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娟  
巴塞尔委员会于2014年1月基本完成对流动性监管框架的修订工作,较之2010年公布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做出许多重大调整。新的监管框架在降低流动性监管标准对实体经济的负面扰动、强调流动性资产质量、突出储蓄存款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体现出新的监管理念。依据新的监管框架和监管理念,我国应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应根据市场指标的标准纳入新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进一步夯实储蓄存款基础和审慎开展同业业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铭超  
资金总量约在2万亿至3万亿美元的主权基金对美国银行业具有巨大吸引力。尽管出现一些松动的迹象,美国对主权基金投资银行业的法律监管依旧严格。中国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中国的主权基金在投资美国银行业时享受合情、合法、合理的待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润中  
自20世纪90年代实施激进的转型改革以来,波兰的银行业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改革之前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下,波兰实行单一银行制度,即波兰国民银行(NBP)兼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直接受行政计划支配放贷给国有企业。经济转型后,波兰国会通过立法把。NBP确定为现代中央银行,负责货币政策、清算服务和银行监管职能。① 200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几个专家组对波兰银行系统稳定性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实地考察评价,得出结论: “作为实行经济转型的先行者,波兰在进行结构改革的同时又保持了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这些政策对保持银行业的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最近几年相对有利的环境下,银行业深化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刚  
康德的自律理论对加强和完善我国银行业自律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由康德的自律理论引申出自律与他律在银行业监管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为,银监会的监督管理与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和银行业自律监管,并强调自律在银行业监管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从自律的角度分析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管主体缺位、内控机制薄弱和行业自律监管乏力以及监管者的道德风险问题。借鉴康德的自律理论,健全银行业自律机制的思路是:完善监管主体和建构完备的自律主体,建立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自律机制和行业协会自律机制从他律转向自律,加强监管者的再监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郑联盛   赵志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机制和金融稳定治理框架进行反思和改革,构建了微观监管和宏观审慎并举的金融监管框架,凸显信用风险和资本金的重要性,同时,深化了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的内在统筹机制,并着力完善问题机构处置机制,为危机后国际金融稳定提供了保障。但是,2023年美欧银行业风险演进显示,机构破产不是源于信用风险而是利率风险,以资本金为核心的监管有效性存在一定缺陷,货币政策调整对金融稳定产生显著冲击,问题金融机构处置出现政府强力干预的趋势。美欧银行业风险凸显全球金融危机后构建的风险应对、问题金融机构处置和金融稳定治理的政策框架仍有待改进。未来需要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政策的再权衡,加强金融监管体系与机构风险管理的匹配性,考虑以资本金为核心的微观监管和宏观审慎的潜在不足,同时需进一步优化问题金融机构救助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尚金峰   冯鹏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尧  高爽怡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结构的转变及其启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马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爽怡投资银行素有资本市场的“心脏”之称,在西方国家的资本融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美国的投资银行业是全球同业中最先进的,它的发展基本上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历史趋势。70年代以来,美国...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仲明  杨晋丽  杜辉  
近代中国被动开放银行业,政府无力尽监管之责,外资银行一旦经营失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而现在银行业全面开放是我国的自主选择,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要有全面和清醒的认识。全面开放并不是放任,监管也不意味着制约,要在开放中不断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孟楠  
马来西亚对投资银行的监管及启示朱孟楠1995年8月,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开业,这是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预计投资银行今后还会进一步发展。下面就马来西亚对投资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