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9)
- 2023(5396)
- 2022(4619)
- 2021(4304)
- 2020(3730)
- 2019(8435)
- 2018(8236)
- 2017(16752)
- 2016(9086)
- 2015(9849)
- 2014(9771)
- 2013(9729)
- 2012(9116)
- 2011(8138)
- 2010(8651)
- 2009(8295)
- 2008(8526)
- 2007(7920)
- 2006(7216)
- 2005(6756)
- 学科
- 济(36051)
- 经济(36017)
- 业(33967)
- 管理(30008)
- 企(27258)
- 企业(27258)
- 方法(14871)
- 财(13853)
- 数学(13122)
- 数学方法(12959)
- 中国(12004)
- 险(10937)
- 保险(10846)
- 策(10775)
- 农(10360)
- 制(9824)
- 银(9623)
- 银行(9623)
- 务(9508)
- 财务(9493)
- 财务管理(9474)
- 行(9140)
- 企业财务(9101)
- 融(8168)
- 金融(8168)
- 贸(7613)
- 业经(7610)
- 贸易(7608)
- 易(7467)
- 地方(7053)
- 机构
- 学院(127812)
- 大学(126527)
- 济(58930)
- 经济(57684)
- 管理(52845)
- 理学(43970)
- 理学院(43589)
- 管理学(43105)
- 管理学院(42822)
- 研究(41900)
- 中国(37616)
- 财(32867)
- 京(25788)
- 财经(24695)
- 经(22378)
- 科学(20653)
- 江(20279)
- 所(20036)
- 中心(19737)
- 财经大学(18309)
- 研究所(17466)
- 经济学(17446)
- 北京(16888)
- 州(16139)
- 经济学院(15686)
- 院(15391)
- 农(15154)
- 融(15137)
- 金融(14886)
- 商学(14756)
- 基金
- 项目(74907)
- 科学(60240)
- 研究(58502)
- 基金(55682)
- 家(46310)
- 国家(45881)
- 科学基金(40525)
- 社会(37935)
- 社会科(36053)
- 社会科学(36042)
- 基金项目(28169)
- 省(27563)
- 教育(26520)
- 自然(25376)
- 自然科(24811)
- 自然科学(24805)
- 自然科学基金(24400)
- 资助(24384)
- 编号(24170)
- 划(23342)
- 成果(20808)
- 部(17654)
- 课题(16759)
- 性(16486)
- 重点(16287)
- 教育部(15807)
- 发(15677)
- 人文(15674)
- 创(15345)
- 国家社会(15228)
共检索到207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苏志鹏 杨辉耀 万细仔
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股票与债券的避险策略。对于任意给定的一只股 票,根据金融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在一定条件下能求解出一个零息票债券,并 用上述的股票和零息票债券构建一个避险组合去规避风险。此避险组合能够很好地 规避股票与债券的随机波动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靖
权证作为一种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形式再次登陆我国市场,掀开了金融创新的序幕。权证产品给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投资工具,上市以来交易极为活跃,由于权证规模较小,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市场笼罩在极度的投机氛围中,沦为投机者的博傻工具。为了平抑权证市场的过度投机,券商被允许发行与现有上市权证具有相同条款的权证,即创设,以此增加供应量,改善权证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为了保证履约的安全,交易所规定券商创设认购权证质押全额的标的股票,创设认购权证质押全额的行权资金。由于质押等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许寨
2015年4月1日互联网创新保险产品"跌停险"的推出引发各方关注。基于公众对股市不确定性风险的反感心理,境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已发育有功能齐备的衍生金融工具——"期权",可以作为股市避险的最佳工具。本文简要回顾了"跌停险"的相关背景信息,通过分析两个最基本的期权交易策略——"买入认购期权(Long CaLL)"和"买入认沽期权(Long Put)",运用实例分别诠释涨跌不同背景下这两种交易策略的损益状态,同时阐明了运用期权进行避险相对于普通保险产品的优势。最后,本文对我国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期权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金融工具 保险 期权 资本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宏元 张杰
本文基于国内投资视角,利用MS-VAR模型和NARDL模型在区制与非线性框架下分别从避风港能力和通货膨胀对冲能力两个方面对欧元、日元、瑞士法郎、美元和英镑5种外汇作为投资品的避险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欧元、日元和瑞士法郎在国内是有效的避风港货币,美元和英镑在国内是风险货币;5种外汇作为投资品在长期内均难以对冲通货膨胀,但在短期内,欧元和瑞士法郎可有效对冲通货膨胀。投资者可将欧元和瑞士法郎作为安全资产选项之一。
关键词:
外汇 避风港货币 通货膨胀 避险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霞
文章利用上证50指数中的日资料与小型沪指期货形成避险投资组合,检测上证是否存在动能效应的现象,采用绩效评估方式以原始报酬、累加平均报酬和持有期间报酬三种方法构建了相应的模型,并以动能策略为操作方法,验证避险投资组合。
关键词:
避险投资组合 动能效应 期货市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恺
本文基于黄石市大冶有色、新冶钢、东贝、宝加鞋业、十五冶、美岛6家重点外贸企业,对企业的常规汇率避险方式进行了梳理,对企业汇率避险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守桢
文章在分析风险损失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证券投资组合模型,并着重运用随机最优控制求解。根据值函数和风险规避系数的定义,说明经非线性变换后的值函数满足带有风险规避系数的HJB偏微分程。当风险规避系数无限大时,我们给出了证券投资最优策略,最后给出一个算例,表明带有规避系数的HJB偏微分方程可得值函数和相应的投资策略。
关键词:
损失 证券投资 风险规避 随机最优控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孙芸
资源型境外投资因投资主体、投资动机等方面的特性比其他行业面临更高的政治风险,主要包括准入限制政治风险和运营政治风险,投资区域不同面临的政治风险水平也有所区别,本文构建了一个涵盖投资环境、投资主体、投资动机、投资区位、东道国和母国双边关系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型境外投资政治风险的规避策略。
关键词:
资源获取型 境外投资 政治风险 风险规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爱军
一国际投资风险是指在国际投资活动中,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投资者的期望目标与投资实际状况之间发生差异,从而给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建立独资企业或与东道国资本共建合营企业。进行跨国界的投资活动,与在国内投资比较起来,出现风险的机会和程度都要大得多。引致国际投资风险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种:1、各个国家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不同;2、各个国家经济政策特别是对外资政策的不同;3、各国货币在投资过程中出现的汇率和利率上的波动;4、投资项目选择东道国的合理性;5、投资管理在跨国行为中的科学性等等。进行国际投资是为了获得收益,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丹
影响船舶基金价格决定的关键因素是船舶租金运费的时间序列特性,文章使用了巴拿马型散货船每日数据测试了船舶运费特殊性质的含义。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信息充分的市场上,即期运费价格也具有很强的自相关,而远期价格的自相关则要弱得多;在调整后VEC模型框架内,即期价格和远期价格是协整的,并且对于平衡的偏离使得即期价格和远期价格逐渐趋同;最后,分析船舶基金的投资潜力,以及基金经理是否应在远期市场对冲运费风险取决于他的竞争对手进行套期保值,投资者是否可以通过持有投资组合中的船舶基金获得相同的收益等问题。
关键词:
船舶基金 运费衍生品市场 远期运费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业
保本基金和避险基金成为全球投资组合的新选择尹业自1997年7月份东南亚金融风波以来,全球主要股票和债券市场普遍受到波及,使得全球大量共同基金下半年以来的投资收益大幅下降,而一些新型的保本和避险基金仍保持较高的收益。如何在新的情况下选择投资组合,以达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左太行 李沈生
近两年我国石油进口呈明显增 长趋势,加之1999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攀升,外汇支付压力加大。我国原油进口数量与金额快速增长(参见表1),1-5月份我国原油进口数量达269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02.3%;进口金额高达51.6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倍。1-5月份原油进口占我国进口总额的5.07%,比去年同期提高3.0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石油进口量将接近7000万吨,为此须支付外汇130亿美元左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卢太平
基差风险是指基差的不确定性,它是由于人们在对现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时转移价格风险而产生的。在非完美市场的情况下,基差的变化往往不尽如人意。如何控制或规避基差风险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又一课题。本文对基差风险的产生、成因及控制或规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基差风险 基差交易 套期保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