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9)
- 2023(6316)
- 2022(5187)
- 2021(4992)
- 2020(4073)
- 2019(9833)
- 2018(9235)
- 2017(18462)
- 2016(9634)
- 2015(11201)
- 2014(10861)
- 2013(11035)
- 2012(10167)
- 2011(9301)
- 2010(9219)
- 2009(9033)
- 2008(9240)
- 2007(8247)
- 2006(7330)
- 2005(6942)
- 学科
- 济(49962)
- 经济(49915)
- 业(35376)
- 管理(34240)
- 企(31426)
- 企业(31426)
- 方法(25365)
- 数学(23263)
- 数学方法(23212)
- 财(18327)
- 中国(14458)
- 务(14393)
- 财务(14390)
- 财务管理(14375)
- 企业财务(13954)
- 贸(11581)
- 贸易(11571)
- 易(11378)
- 制(10608)
- 农(9150)
- 融(8725)
- 金融(8725)
- 业经(8538)
- 银(8279)
- 银行(8279)
- 行(7866)
- 体(7834)
- 关系(7029)
- 体制(6973)
- 策(6234)
- 机构
- 大学(151028)
- 学院(146801)
- 济(77750)
- 经济(76805)
- 管理(58819)
- 研究(51710)
- 理学(50572)
- 理学院(50136)
- 管理学(49790)
- 管理学院(49506)
- 中国(44709)
- 财(37392)
- 京(31541)
- 财经(30402)
- 经(28040)
- 经济学(26298)
- 所(25004)
- 科学(24044)
- 经济学院(23706)
- 财经大学(23130)
- 中心(22219)
- 研究所(22063)
- 北京(20980)
- 商学(18847)
- 商学院(18703)
- 江(18461)
- 院(18120)
- 融(17236)
- 金融(16935)
- 贸(16327)
- 基金
- 项目(88979)
- 科学(72689)
- 基金(71248)
- 研究(65981)
- 家(60898)
- 国家(60492)
- 科学基金(53035)
- 社会(47225)
- 社会科(45094)
- 社会科学(45081)
- 基金项目(36590)
- 自然(32670)
- 自然科(31968)
- 自然科学(31958)
- 自然科学基金(31493)
- 资助(30654)
- 教育(29891)
- 省(28025)
- 划(25203)
- 编号(23796)
- 部(23189)
- 中国(21684)
- 国家社会(21327)
- 教育部(20994)
- 人文(19701)
- 成果(19659)
- 重点(19614)
- 创(18305)
- 性(18136)
- 大学(18090)
共检索到227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洪辉 王宗军
对于公司投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研究,一般文献均认定公司投资与公司价值之间是一次线性关系。通过采用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认为,公司价值应该是公司投资的二次函数,在合理的水平上,投资会促进公司价值的提高;反之,投资也会降低公司的价值。回归结果也反映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投资过度现象。同时,研究结果发现,公司负债的增加、收益的分配能够降低自由现金流,提高公司的价值。
关键词: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上市公司 市场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晖 高仙 路茵
本文选取2007-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结果显示,我国有86%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存在非效率投资的问题,情况比较严重。其中,投资过度占了42%,投资不足则达到了58%。此外还发现,在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因素中,基本面因素是最关键的。股权因素中的股权集中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了改进非效率投资的几点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郝艳 李秉祥
本文将代理人堑壕效应对企业破产风险的判断划分为自由现金流和负债水平两个要素,选取2008—2010年与2015—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两个时期样本数据,对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行为进行实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中国上市公司中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普遍共存,投资不足比过度投资更加常见且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过度投资行为出现极端化现象;企业投资水平与拥有的自由现金流显著相关;企业投资水平与负债水平仅在投资不足类中负相关,在过度投资类中两者关系不显著;负债对企业投资的制约作用优先于自由现金流的制约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飞 王开科
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问题上与主板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两种效应影响下的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究竟是投资不足还是投资过度?本文在有效控制企业最优投资水平的前提下,运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第一,融资约束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投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且其影响效应大于代理成本,两者净效应整体上表现出投资不足的特征。第二,分位分析进一步发现,大多数中小板上市公司存在投资不足的情况,但也有小部分公司会过度投资。第三,融资约束效应、代理成本效应以及两者净效应在年度与地区层面具有异质性特征。其中,年度差异方面,2010年、2011年两年的融资难问题已略有缓解,但仍有进一步的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伟贤
本文以我国2004—2008年度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来考察国内上市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问题,并分析了企业基本面、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实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发生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投资不足比投资过度更为严重;在影响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企业基本面因素中,资产增长率、债务期限结构、现金流和企业年龄这四个主要因素是决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最基本因素;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和销售额增长与非效率投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研究还发现国有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成U型曲线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英 毕晓芳
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是投资者获得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公司市场价值的提升是投资者保护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制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机构投资者提升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制度条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提升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作用受到机构持股数量和上市公司所有权性质的影响。较高的持股比例是机构投资者提升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重要条件;而上市公司的国有控制特征降低了机构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作用,并且国有控制的这种限制作用主要来自地方控制的上市公司。上述研究发现,对理解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构投资者提升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制度条件,也为投资者保护研究提供了一个...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上市公司市场价值 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戈
发生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公司其投资水平较低,将损害公司长远价值。这是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一种异化现象。在投资者存在认知偏差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对投资不足的反应不够不充分,随着这个错误的纠正会形成正的投资——长期股票回报关系。本文由此提出两个高投资水平公司具有较高股票回报的命题,实证研究证实了正的投资——长期股票回报关系的存在,说明中国上市公司存在投资不足。本文认为,强化外部监管、完善内部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把握市场时机的能力是推动上市公司有效投资水平上升从而提高公司绩效的关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严也舟 王祖山
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对现金流量表现出敏感性,这种投资-现金流量敏感性不是"融资约束"形成的投资不足导致的,而是过度投资的表现;大股东对公司的资金占用度越严重,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越严重,投资对现金流量的敏感性越强,说明大股东与管理者的合谋掠夺行为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合谋 现金流量 过度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通过建立投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而且近年来有不断加剧的倾向。并且发现,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与自由现金流量水平显著正相关,说明自由现金流充足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发生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过度投资 公司治理 自由现金流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覃家琦 邵新建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6—2014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考察H+A交叉上市公司是因为绑定了香港交易所的更严格的法律与监管制度而具有更高的投资效率与市场价值,还是因为受到更多的政府干预而具有相反的表现。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来计算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报酬递增并以此度量投资的静态效率,通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次级指数来度量投资的动态效率,结果支持政府干预假说:H+A公司具有更低的静态与动态投资效率以及更低的市场价值。
关键词:
交叉上市 绑定假说 政府干预假说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功富 宋献中
本文提出了一个简洁、有效的企业非效率投资度量模型,并以沪深301家工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度量。研究发现,2001—2006年间,样本公司最优投资率平均为年初固定资产净值的24.4%;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等的影响,39.26%的公司投资过度,实际投资平均水平超出其最优投资的100.66%;60.74%的公司投资不足,实际投资平均水平仅达到其最优投资的46.31%。
关键词: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非效率投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新途
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是企业债权人与股东财务冲突最常见的两种类型。笔者以2004年~200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财务冲突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一般性在于债权冲突类型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相关。而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冲突类型与企业所有权性质相关:即相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存在投资不足的债权冲突;相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长期债务存在过度投资的债权冲突。
关键词:
债权冲突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慧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这种过度投资行为的原因解释均是从代理理论进行的。行为金融学认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也会引发过度投资问题。本文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假说在我国上市公司身上是成立的,即使存在融资约束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也会产生过度投资行为。
关键词:
过度自信 管理者 过度投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杜兴强 曾泉 杜颖洁
政治联系是中国资本市场国有上市公司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本文手工搜集了国有上市公司2004~2008年期间关键高管的政治联系数据,采纳多维的政治联系度量方法,实证研究了关键高管的政治联系对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和公司价值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政治联系显著增加了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概率,且政治联系的强度越大、过度投资的概率越大;相对于中央政治联系,地方政治联系显著的增加了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概率。进一步,过度投资行为显著降低了国有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春梅
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下,政府控制下的国有上市公司将控制权私有收益而非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其决策目标,使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呈现出典型的投资行为异化特征。根据对公司投资期望模型回归残差的统计和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行为"两阶段决策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关于国有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异化的以下结论:(1)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投资不足与过度投资两种投资异化行为并存;(2)与过度投资行为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更为普遍且部分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表现极端;(3)与投资不足行为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更为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