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2)
- 2023(6505)
- 2022(5518)
- 2021(4943)
- 2020(4237)
- 2019(9987)
- 2018(9932)
- 2017(20254)
- 2016(10404)
- 2015(11698)
- 2014(11772)
- 2013(11734)
- 2012(10757)
- 2011(9716)
- 2010(10358)
- 2009(9916)
- 2008(9314)
- 2007(8352)
- 2006(7692)
- 2005(7118)
- 学科
- 济(75096)
- 经济(75062)
- 管理(30072)
- 方法(28806)
- 业(27555)
- 数学(26809)
- 数学方法(26333)
- 企(22390)
- 企业(22390)
- 地方(16940)
- 中国(12890)
- 地方经济(12549)
- 财(12081)
- 农(11556)
- 业经(11403)
- 学(10598)
- 农业(8290)
- 贸(8059)
- 贸易(8053)
- 制(7985)
- 融(7933)
- 金融(7933)
- 理论(7816)
- 环境(7806)
- 易(7713)
- 经济学(7664)
- 务(7632)
- 财务(7602)
- 财务管理(7594)
- 企业财务(7226)
- 机构
- 学院(157893)
- 大学(156687)
- 济(81097)
- 经济(79795)
- 管理(61576)
- 研究(53504)
- 理学(53051)
- 理学院(52550)
- 管理学(51466)
- 管理学院(51187)
- 中国(40781)
- 财(34547)
- 京(31604)
- 科学(28873)
- 财经(27595)
- 经济学(26467)
- 所(26423)
- 经(24941)
- 研究所(23610)
- 经济学院(23476)
- 中心(23273)
- 江(22863)
- 财经大学(20329)
- 北京(20231)
- 农(19181)
- 院(18928)
- 业大(18925)
- 州(18048)
- 范(17739)
- 师范(17606)
- 基金
- 项目(98496)
- 科学(78670)
- 基金(73378)
- 研究(71308)
- 家(62752)
- 国家(62321)
- 科学基金(54733)
- 社会(48203)
- 社会科(46030)
- 社会科学(46016)
- 省(37772)
- 基金项目(37571)
- 自然(34572)
- 自然科(33848)
- 自然科学(33843)
- 自然科学基金(33217)
- 教育(32951)
- 资助(32296)
- 划(30877)
- 编号(27549)
- 部(22062)
- 重点(22035)
- 发(21706)
- 成果(21641)
- 国家社会(20512)
- 创(19946)
- 教育部(19638)
- 人文(19393)
- 课题(19055)
- 大学(18759)
共检索到241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俊鸿
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庄俊鸿一、投资规模的界定投资规模,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一定时期内为形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而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总量。即包括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资金、物资、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包括一次性铺底流动资金投入量。从数量角度而言。投资规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邹东涛
投资规模、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邹东涛1.如何处理好投资规模、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相互关系,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也是中国面临的难题。难就难在三者很难协调和兼顾,好像一只手同时要在水中按三只瓢一样,按下了这只,飘起了那只。要同时按下三只瓢,恐怕需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军亮 田庆伟
一、适度的投资规模是经济稳定增长的保障 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投资波动,即投资规模的波动,这给经济的运行造成了破坏,而与此同时,我国的投资总规模却并没有随着较高的投资增长而迅速增长。改革以来,尽管经济发展战略和储蓄、投资主体格局的改变使我国保持了较快的投资增长,但是投资的周期性扩张与收缩给经济运行带来的危害并未从根本上消除。现阶段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是我国的战略选择,而要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适度的投资规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艳娟 姚令恺
本文在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北京市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以及动态关系。并根据结果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琳琳 佟婳 韩敏生
基于一个考虑人力资本外溢、基础设施资本的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本文分析了能让长期居民效用最大化的稳态基础设施存量水平;并根据永续盘存法估算了我国的基础设施和私人资本存量以及根据教育年限法估算了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最后,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估算了各种资本的产出弹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基础设施存量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2001年后基础设施存量水平已经超过了稳态基础设施存量水平。
关键词:
资本存量 最优基础设施 内生增长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献国 董杨
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仅是一项"投资",它还具有"外部溢出"特征,所以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具有短期逆周期调节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还推动经济长期发展。本文以巴罗现代内生增长模型为参考,将基础设施投资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存在最优规模。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我国东、中、西部31个省区市1993—2014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从东、中、西部层面,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最优规模。本文的结论为我国进行合理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一些理论和实证依据。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最优规模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献国 董杨
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仅是一项"投资",它还具有"外部溢出"特征,所以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具有短期逆周期调节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还推动经济长期发展。本文以巴罗现代内生增长模型为参考,将基础设施投资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存在最优规模。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我国东、中、西部31个省区市1993—2014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从东、中、西部层面,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最优规模。本文的结论为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最优规模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田菊芳
本文通过匹配2011—2019年地级市层面数字金融发展指标、国泰安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和上市公司数据库,结合上市公司海外子公司注册资本信息测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总体上能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但存在企业所有制性质和企业所在区域上的异质性特征;数字金融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推动作用存在资金和竞争两个层面的传导机制;较低的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会削弱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的推动效应。本研究从金融科技视角探寻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优势,为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对外直接投资 上市公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学勤
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局部调整模型且从经济转型过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视角,以及运用自适应预期模型且从预期经济增长率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合理投资规模。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两个不同的投资率,即局部调整投资率和自适应预期投资率;并分析了实际投资率、局部调整投资率和自适应预期投资率的关系,从而得出经济转型过程中自适应预期投资率、局部调整投资率分别是合理投资率的上、下限的结论。据此,提出宏观投资调控的目标是使实际投资率位于合理的投资规模区间内,以实现转型过程中经济的平稳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元 马飞 牛学军
在过去的20年中,特别是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投资体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民间投资的企业不断增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从统计资料看,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工业总产值的78%来自于国有企业,但到了1997年,国有企业的份额已锐减到工业总产值的1/4。在山东和其他一些省份,70%强的小型国有企业被完全的民营或部分民营化。实际上,乡镇企业有1/3被民营化。1997年上半年,辽宁沈阳60%强的乡镇企业被发行成股份公司;在浙江和江苏等省份,资产不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有90%已经民营化(中国改革基金会,1997)。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闫先东 廖为鼎
本文基于一个具有内生增长机制的三部门世代交叠模型,讨论了政府举债为公共投资进行融资时经济的长期均衡;同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我国的均衡政府债务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经济系统存在一个正的均衡政府债务-产出比重,该债务比重水平明显受到公共投资—产出比重、公共投资的债务融资比重、民间资本产出弹性等参数的影响。但是,均衡政府债务比重并不是无限上升的,当上述参数超过特定临界值时,经济系统无法达到均衡,政府债务-产出之比将持续上升,财政将不可持续。另外,当民间资本产出弹性较低时,较高的均衡政府
关键词:
政府债务 世代交叠模型 动态无效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闫先东 廖为鼎
本文基于一个具有内生增长机制的三部门世代交叠模型,讨论了政府举债为公共投资进行融资时经济的长期均衡;同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我国的均衡政府债务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经济系统存在一个正的均衡政府债务-产出比重,该债务比重水平明显受到公共投资—产出比重、公共投资的债务融资比重、民间资本产出弹性等参数的影响。但是,均衡政府债务比重并不是无限上升的,当上述参数超过特定临界值时,经济系统无法达到均衡,政府债务-产出之比将持续上升,财政将不可持续。另外,当民间资本产出弹性较低时,较高的均衡政府债务比重可能导致经济运行动态无效率。数值模拟结果还显示,基于不同的假设情形,我国的均衡政府债务-产出比重均在不同程度上高于当前实际的政府债务规模,这为我国在未来期间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关键词:
政府债务 世代交叠模型 动态无效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诚直
鉴于传统交易成本概念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在传统交易成本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稍加变化的交易成本概念并探讨了交易成本的若干性质及其与经济规模、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从简化的角度看,交易成本可由交易时间、交易劳动和金钱成本三部分有机构成观点。通过对交易成本的模型分析,提出只有复杂交易存在最优交易成本的假说。之后,通过建模分析指出,交易成本下降将带来经济规模扩张,而交易成本变化率对经济增长率起决定作用。最后,讨论了最优交易成本和经济规模之间的关系,提出最优的制度应使经济的交易成本达到或接近最优点,从而使经济规模达到或接近最优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姗
文章依据内生增长模型,对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对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规模经济对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解释要大于对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解释相差无几。从全国范围来看,规模经济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要远大于比较优势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从而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已转变到依靠规模经济拉动的方向上来,规模经济而不是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规模经济 比较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运峰
文章以C-D生产函数为例,说明了非规模报酬不变技术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稳定状态。该稳定状态下,总资本和总产出以相同速度增长,但增长速度不等于人口增长率。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增长特性则与规模报酬性质有关。如果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人口增长也能通过资本积累引起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增长;反之,如果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减性质,人口增长则会通过资本积累引起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