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4)
- 2023(13663)
- 2022(12070)
- 2021(11337)
- 2020(9643)
- 2019(22287)
- 2018(22169)
- 2017(43339)
- 2016(23156)
- 2015(26044)
- 2014(25901)
- 2013(25293)
- 2012(23035)
- 2011(20315)
- 2010(20008)
- 2009(18266)
- 2008(17493)
- 2007(14944)
- 2006(12862)
- 2005(10856)
- 学科
- 济(91313)
- 经济(91209)
- 管理(71387)
- 业(67588)
- 企(57617)
- 企业(57617)
- 方法(47024)
- 数学(41113)
- 数学方法(40567)
- 财(25890)
- 农(23583)
- 中国(21288)
- 业经(20563)
- 学(19240)
- 务(18403)
- 财务(18332)
- 财务管理(18298)
- 企业财务(17503)
- 地方(16909)
- 农业(15937)
- 理论(15796)
- 贸(15551)
- 贸易(15546)
- 技术(15167)
- 易(15081)
- 和(14701)
- 制(14472)
- 环境(14397)
- 划(13146)
- 融(11916)
- 机构
- 大学(324827)
- 学院(321568)
- 管理(135735)
- 济(125612)
- 经济(122974)
- 理学(118696)
- 理学院(117493)
- 管理学(115416)
- 管理学院(114820)
- 研究(99039)
- 中国(72881)
- 京(67467)
- 科学(61743)
- 财(57081)
- 业大(48810)
- 农(48552)
- 所(47539)
- 财经(47238)
- 中心(46964)
- 江(44784)
- 研究所(43541)
- 经(43119)
- 北京(41859)
- 范(41111)
- 师范(40745)
- 农业(37788)
- 州(36916)
- 经济学(36911)
- 院(36587)
- 财经大学(35551)
- 基金
- 项目(230264)
- 科学(181734)
- 基金(168754)
- 研究(167959)
- 家(146228)
- 国家(145018)
- 科学基金(126352)
- 社会(105488)
- 社会科(100001)
- 社会科学(99972)
- 基金项目(90531)
- 省(88921)
- 自然(83938)
- 自然科(81995)
- 自然科学(81971)
- 自然科学基金(80485)
- 教育(77489)
- 划(74718)
- 资助(69541)
- 编号(69282)
- 成果(54689)
- 部(50976)
- 重点(50285)
- 创(47722)
- 发(47230)
- 课题(45571)
- 创新(44436)
- 科研(44424)
- 教育部(44198)
- 大学(43762)
- 期刊
- 济(128728)
- 经济(128728)
- 研究(88451)
- 中国(53649)
- 学报(50515)
- 管理(47653)
- 科学(45475)
- 财(44406)
- 农(42587)
- 大学(38539)
- 学学(36097)
- 教育(32881)
- 农业(29714)
- 技术(28994)
- 融(23818)
- 金融(23818)
- 财经(22332)
- 业经(21771)
- 图书(20930)
- 经济研究(20117)
- 经(18897)
- 问题(16910)
- 理论(16486)
- 技术经济(15903)
- 科技(15373)
- 实践(15342)
- 践(15342)
- 情报(15306)
- 业(15062)
- 版(14584)
共检索到448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方亮 孙莉 陈静 吴超鹏
在IPO市场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从微观层面看,投资者事前信息获取和事后权益维护的行为如何选择?基于成熟度较高的投资者进行的问卷及辅助访谈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异质投资者的信息获取与利用行为存在差异;投资者对招股说明书等"一手"信息的关注不足;个人对媒体等"二手"信息过于依赖,而机构则更多地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更多信息。在遭遇信息欺诈时,仅约1/3的投资者有意愿寻求司法救济,个人明显更少,原因是成本高、举证难。投资者事前阅读招股书的程度与事后寻求司法救济的程度正相关;招股书阅读与实地调研的交互项对寻求司法救济的影响不显著。与不了解行政诉求渠道的投资者相比,了解者选择"不寻求司法救济"的概率更低。由问卷分析得到的结论有利于为投资者知情权、求偿权的制度完善及注册制改革提供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勤业 卢宗辉 金瑛
本文分别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和投资者信息获取的成本效益网上问卷调查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费用呈逐年上升态势 ;投资者为获取公开信息所负担的费用较多 ,总体呈上升趋势 ;投资者普遍认为对投资决策极重要的公开信息项目有年度报告、利润分配及转增股本实施公告、首次发行或二次发行招股说明书及发行公告等。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定期报告项目是主要财务指标 (中报 )和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年报 )、股本变动和 (主要 )股东 (持股 )情况以及财务报告。对机构投资者而言 ,其在作出投资决策时最关注的财务指标依次是上市公司成长性指标、盈利数量指标、盈利质量指标。而对偿债能力指标...
关键词:
信息披露成本 信息获取成本 成本效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腾文 王威 于翠婷
本文基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调查问卷数据,首次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金融知识、风险认知对投资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知识越丰富投资收益提高的越快;风险认知与投资收益之间呈非线性关系,风险认知需要长期积累,只有当风险认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投资收益才会随着风险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显著提高,较低的风险认知能力对投资收益影响不显著,这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投资收益与金融知识和风险认知不存在显著地交互效应。此外,本文还发现收入水平越高的投资者,越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和风险认知能力的缺乏是制约投资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投资者教育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必要且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金融知识 风险认知 投资收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振华 刘淳 廖理
基金市场上众多的个人投资者投资收益相差很大。本文主要探寻投资者基金投资收益与投资者自身属性之间的联系。数据来自2008年年底通过我国主要的43家基金公司收集的35866份对基金投资者的调查问卷。通过分组分析和多元分类评定模型回归,我们发现有三个因素对基金投资收益有重要作用:投资者的家庭月收入、投资总年限和资金时间约束,而年龄、基金投资规模等对收益无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冯素玲 曹家和 冯莉莉
证券产品是一种信息决定产品,其交易价值几乎完全取决于交易双方对各种信息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作出的判断。投资者作为证券信息的需求主体,由于在信息获取中存在着各种障碍,导致了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动力、信息获取数量和信息使用效果都不理想,必须通过加强信息监管、提高投资者素质、发展证券信息服务业等途径加以改善。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信息获取 障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耿 呙竹 陈诚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普通中小投资者对大股东隧道行为、投资者保护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以及隧道行为对中小投资者的信心、行为、投资策略等的影响。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大股东的隧道行为会造成中小投资者信心缺失,并使投资者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改变他们对市场发展的判断和看法,最终给资本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
隧道行为 中小投资者 问卷调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黎精明 田笑丰 高峻
恶意再融资是近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焦点议题,现有相关研究主要囿于监管者视角,鲜见基于投资者视角所做的研究。本文针对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表现形式及其相对重要性,对中部四省投资者做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以此为基础,本文归纳出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恶意的12种主要表现形式,发现"上市公司在再融资计划推出前1年给高管发放巨额薪酬"等6种行为是典型恶意行为。进一步地,本文研究认为,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是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企业内外治理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相关利益主体寻租活动的"理性"选择;现有的再融资审核监管程序对抑制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行为作用有限;虽然恶意再融资行为对公司业绩具有负面影响,但在再融资监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继强 吴宇航 仇文竹
文章对华泰固收6月债市调查问卷结果做出点评,指出政策博弈和经济增长情况是市场关注焦点。6—7月是政策窗口期,最受期待的工具是政策性金融、地产放松和货币政策。要注意的是本轮政策更兼顾短期增长和长期高质量发展,政策力度可能存在一定预期差,不能期待过高。债市整体情绪不弱,但对很快突破信心还不足。权益资产“失宠”,债券品种上更看好中短债和二永债、高等级城投,策略上更重视波段操作。
关键词:
投资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邓菊秋 杨继瑞
一、公司治理的核心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全性,掌握着公司财产的经理阶层倾向于以自己的最大利益配置公司的资源。为了使经理阶层能以股东利益最大化行事,股东们把公司治理机制作为保护其权益的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松 赵峰
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是公司财务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对权益资本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保护法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的关系,但仍需从理论上进一步阐释投资者保护法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本文分析表明,投资者法律保护与权益资本成本成反向关系: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水平越低,权益资本成本越高;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水平越高,权益资本成本越低。
关键词:
法律 投资者保护 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海霞 王晓亮
上市公司股票定价是定向增发的核心,对中小投资者权益影响较大。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着上市公司大股东锁定较低发行价格的自利行为以及投资者非理性情绪推动股票价格的大幅涨跌,使其权益遭受损失的现象。如何保护投资者权益?本文基于投资者关注这一视角,分别围绕投资者关注的分类与度量、投资者关注与资产定价、定向增发一级市场定价效率与权益保护、定向增发折价问题成因与权益保护四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并针对现有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与重要议题。
关键词:
投资者关注 投资者权益保护 定向增发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墨 岳思诗 董大勇
随着中国股市快速发展,基金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得到迅速扩展。以2010—2020年在中国注册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为样本,从所获取调研信息文本切入,分析参与调研的机构投资者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参与调研后能达到"知行合一"的行为状态,治理水平、所管理投资组合涨幅、所有权性质、所处区域文化氛围以及基金经理个人特征是影响"知行合一"行为状态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俊飚 池国华 张硕
本文在投资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和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特点,借鉴国内外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观赋权的德尔菲法基本原理,结合问卷调查实际结果,给出了相应指标的权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冯旭南
用Baidu指数作为投资者"信息获取行为"的代理变量,以2007-2011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事件为样本,本文重点探讨中国投资者是否具有信息获取能力这一基本问题。结果表明,在"业绩预告"公布之前的四个交易日内,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力度日益增加,并在预告公布当日达到顶峰,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McNichols and Trueman(1994)关于"公开信息披露刺激投资者私有信息获取行为"的理论推断。本文接下来进一步探讨投资者的信息搜集活动是否影响到股价对业绩预告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业绩预告"前投资者信息获取力度的增强,股价对"业绩预告"的即时反应却较弱。这说明,投资者的信息获取行为...
关键词:
投资者行为 信息获取 业绩预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