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2)
2023(9794)
2022(8304)
2021(7584)
2020(6260)
2019(14132)
2018(13493)
2017(25130)
2016(13309)
2015(15092)
2014(15199)
2013(15137)
2012(14466)
2011(13451)
2010(13777)
2009(13399)
2008(13248)
2007(11924)
2006(11000)
2005(10571)
作者
(38180)
(32221)
(31904)
(30857)
(20729)
(15189)
(14653)
(12245)
(12143)
(11575)
(11247)
(10649)
(10627)
(10507)
(10223)
(9873)
(9427)
(9335)
(9206)
(8955)
(8317)
(7725)
(7630)
(7535)
(7424)
(7230)
(7134)
(6862)
(6423)
(6235)
学科
(79121)
经济(79030)
管理(46499)
(39514)
(34619)
企业(34619)
方法(25227)
数学(21707)
数学方法(21563)
(19883)
中国(18071)
地方(17790)
(17242)
业经(15261)
(13564)
(12889)
(12879)
地方经济(12642)
(12461)
金融(12459)
(11894)
财务(11874)
财务管理(11845)
(11525)
银行(11518)
企业财务(11397)
(11067)
(11050)
贸易(11044)
(10685)
机构
大学(207159)
学院(203152)
(100135)
经济(98321)
管理(75668)
研究(73792)
理学(63843)
理学院(63133)
管理学(62353)
管理学院(61950)
中国(57799)
(49782)
(42470)
财经(37968)
科学(37298)
(36152)
(34315)
中心(32708)
经济学(32680)
研究所(31644)
(31350)
经济学院(28914)
财经大学(28033)
北京(27356)
(26279)
师范(26113)
(26091)
(24707)
(24130)
商学(22465)
基金
项目(121590)
科学(97647)
研究(92306)
基金(91477)
(77432)
国家(76821)
科学基金(66774)
社会(63556)
社会科(60401)
社会科学(60385)
基金项目(47331)
(44397)
教育(42272)
自然(39665)
自然科(38739)
自然科学(38732)
自然科学基金(38055)
(37358)
资助(37236)
编号(35584)
成果(30738)
(29044)
(28907)
重点(27466)
国家社会(27275)
(26252)
教育部(26161)
人文(25266)
课题(25026)
(24861)
期刊
(123868)
经济(123868)
研究(73952)
中国(44252)
(41283)
管理(33658)
学报(25334)
科学(24975)
(23961)
金融(23961)
(22794)
财经(21274)
大学(20940)
经济研究(20705)
教育(19690)
学学(19591)
(18455)
技术(17418)
业经(15691)
问题(15691)
(14953)
农业(14700)
国际(14431)
世界(12462)
技术经济(11746)
理论(9837)
经济管理(9699)
统计(9539)
经济问题(9420)
现代(9403)
共检索到338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倪小璐  
印度2015年BIT范本纳入了用尽当地救济规则,标志着其在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方面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也暗含着用尽当地救济规则新的发展趋势。用尽当地救济规则曾经是国际投资领域中一项重要的争端解决规则。晚近以来,受投资自由化理论的影响,加之投资仲裁体制的盛行,用尽当地救济规则日趋"衰亡"。但随着投资仲裁制度正当性危机的日益加剧以及卡尔沃主义"复活"的影响,结合用尽当地救济规则自身的合理性,该规则似乎出现了"复活"的新动向。中国可以积极顺应这一趋势,重新考虑用尽当地救济规则在部分投资条约中的适用,以妥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龚柏华  
本文在回顾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由来和演进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TPP拟定中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的条款。本文在结合中国双边投资协定的实践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应该尽早参与TPP的谈判,反映中国的利益诉求,以便协调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的立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泽忠  
美国对外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和ICSID"中心"秘书处提出的有关创立上诉机制的建议对传统的"一审终审制"提出挑战。建立上诉机制有益于保持裁决的一致性、纠正适用法律错误和可能的严重事实错误以及弥补目前裁决审查机制的不足,但也存在与仲裁终局性原则相矛盾、增加待解决案件的数量以及导致争端解决制度政治化的缺限。少数发达国家和ICISD率先尝试建立国际投资争端上诉机制的行为反映了发达国家力图提升东道国对外资保护的强度;鉴于此,发展中国家应当提高警惕并采取因应之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盛斌  段然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ISDS)机制成为当代投资协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制度性与技术性缺陷,在处理投资争端问题中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分析与研究ISDS机制有助于中国在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并增强中国在制订国际投资新规则领域的话语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乔慧娟  
我国签订的BIT中关于东道国与投资者争端解决条款一般规定了三种解决方式:协商、东道国国内救济、国际仲裁。在新近签订的BIT中,中国对外资的管辖权逐步放弃。中国在今后签订或修订BIT时,有必要参考或借鉴中国BIT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BIT的经验或教训。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叶波  梁咏  
设计投资仲裁机制的初衷是以非政治化方式解决争端,但在实践中往往成为跨国公司挑战东道国政策措施的手段,所以澳大利亚等国目前不再纳入上述条款。可以通过设立上诉机构、常设国际投资法院以及引入调解等替代争端解决方式改革投资仲裁制度。我国也可以借鉴上述做法应用于上海自贸区的争端解决实践。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程卫东  雷京  
在关贸总协定(GATT)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争端,主要是指由于一缔约方采取的贸易政策(或措施)而引起的与他国的争端。GATT/WTO对这类争端都制定了一套争端解决机制,然而“用尽当地救济规则”在这类争端中是否适用,GATT/WTO的有关协议对此均未明确规定,而在实践中,有关国家又经常援引这一规则作为反对GATT/WTO机制对争端解决的管辖权。如何正确认识该规则与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关系,对于顺利解决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漆彤  方镇邦  
ISDS上诉机制改革是当前国际投资争端解决领域的讨论焦点。从理论起点到制度设计再到各国立场,均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关于建立ISDS上诉机制的理论起点,争议主要集中于上诉机构在解决ISDS机制一致性和准确性问题方面的作用以及有关终局性与效率的讨论。关于ISDS上诉机制的制度设计,分歧主要存在于审查范围与标准、上诉效力、审裁员选任、裁决执行等方面。作为政府领导型的改革,国家在ISDS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由此反映出不同的路径偏好和动力差异。有关ISDS上诉机构改革的分歧从根本上体现了国际投资法治正围绕着"南北矛盾"及"公私矛盾"演化形成新的平衡。尽管如此,ISDS上诉机制改革仍有望在提高仲裁员的公正性与专业性、提高仲裁效率等已有较高程度共识的领域形成突破并向前发展。保护主义抬头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的外部环境亦呼唤ISDS上诉机制改革为提升全球投资治理结构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源  
随着我国成为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美、中欧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的深入,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仲裁机制对我国的深刻影响日渐凸显。这就要求我国及时应对,对国内的相关法律机制作出适时调整,通过司法机制的衔接,国家豁免立法和对我国仲裁法的修改等举措,保护我国国家利益和我国投资者利益,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的仲裁机制与国际接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源  
随着我国成为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美、中欧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的深入,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仲裁机制对我国的深刻影响日渐凸显。这就要求我国及时应对,对国内的相关法律机制作出适时调整,通过司法机制的衔接,国家豁免立法和对我国仲裁法的修改等举措,保护我国国家利益和我国投资者利益,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的仲裁机制与国际接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俊荣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和欧盟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争端解决条款有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即在强化对东道国权益保护的同时,谋求在保护投资者私人利益和维护东道国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在具体规则的设计上,它们也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包括鼓励通过友好方式解决争端、限制投资者对诉权的滥用、提升透明度、强化第三方参与、增强对仲裁庭和仲裁员的约束和监督等。不过,欧盟在总体上更加注重对东道国利益的考量。在目前的中美和中欧BIT谈判中,我国可以将欧美在ISDS条款上的要价作为谈判筹码,换取欧美在其他有利于我国的条款上的让步。此外,我国还应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我国政府和企业参与国际投资仲裁的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熠星  
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因其正当性危机受到了质疑和批评。伴随TTIP的谈判,新一代欧盟模式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正在逐渐成型,该模式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要求,利用制度设计防止滥用争端解决机制,规定较高的仲裁员资质要求和仲裁员行为准则,引入两审终审的常设投资法庭;它将对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在与欧盟进行投资协定谈判时,应深入了解和分析形成中的欧盟模式的特点,结合双方的谈判诉求,制定合理的谈判策略,积极抓住制定和决策国际投资规则的机遇。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龚柏华  
中国政府或中国海外投资者已卷入国际投资争端仲裁,涉华仲裁案涉及的法律点包括工程受阻、项目中止、收购否定、取消许可、税收冻结、强制拆迁等。中国海外投资国有企业的投资仲裁主体资格问题值得澄清,外国投资者针对中国地方政府行政措施的诉讼已是一种趋势。总体而言,中国需要处理好国际投资中经济发展与公共政策管控目标之间的平衡,妥善处理投资者—东道国之间投资争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漆彤  
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ISDS)在国际投资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一机制近年来面临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改革压力。为构建更加透明、高效、节约成本且环境友好的程序,国际投资解决争端中心(ICSID)于2016年启动规则现代化改革,新规则于2022年7月1日生效。本次改革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有助于缓解ISDS机制的合法性危机,保持ICSID在投资争端解决领域的领先地位;有助于发展和凝聚国际共识,进而推动ISDS机制改革的深化;在提高透明度、扩大附加便利规则管辖范围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将对国家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践产生显著影响。本次改革主要限于程序性事项,在解决ISDS机制系统性不足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