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7)
- 2023(4469)
- 2022(3907)
- 2021(3658)
- 2020(3398)
- 2019(7741)
- 2018(7648)
- 2017(15494)
- 2016(7870)
- 2015(8535)
- 2014(8311)
- 2013(8339)
- 2012(7587)
- 2011(6666)
- 2010(6911)
- 2009(6517)
- 2008(6630)
- 2007(6066)
- 2006(5303)
- 2005(4928)
- 学科
- 济(29512)
- 经济(29466)
- 业(29343)
- 管理(27586)
- 企(24226)
- 企业(24226)
- 方法(15488)
- 数学(13622)
- 数学方法(13520)
- 财(12489)
- 险(10956)
- 保险(10865)
- 制(10707)
- 银(10703)
- 银行(10698)
- 行(10181)
- 务(9475)
- 财务(9467)
- 财务管理(9440)
- 融(9327)
- 金融(9327)
- 企业财务(9137)
- 中国(8982)
- 贸(6498)
- 贸易(6492)
- 业经(6490)
- 农(6452)
- 易(6344)
- 体(6282)
- 体制(5696)
- 机构
- 大学(110383)
- 学院(108076)
- 管理(47158)
- 济(47138)
- 经济(46229)
- 理学(40169)
- 理学院(39843)
- 管理学(39278)
- 管理学院(39072)
- 研究(31271)
- 中国(31259)
- 财(27664)
- 京(21840)
- 财经(21518)
- 经(19685)
- 财经大学(16447)
- 中心(16313)
- 科学(16226)
- 江(15804)
- 所(14918)
- 经济学(14324)
- 农(14107)
- 商学(13843)
- 北京(13830)
- 商学院(13743)
- 融(13695)
- 金融(13473)
- 业大(13223)
- 研究所(13098)
- 经济学院(12902)
- 基金
- 项目(69611)
- 科学(56394)
- 基金(54586)
- 研究(49377)
- 家(46738)
- 国家(46351)
- 科学基金(41603)
- 社会(33311)
- 社会科(31622)
- 社会科学(31614)
- 基金项目(29045)
- 自然(28499)
- 自然科(27977)
- 自然科学(27972)
- 自然科学基金(27542)
- 省(24687)
- 资助(23166)
- 教育(22865)
- 划(21078)
- 编号(19065)
- 部(16709)
- 成果(15434)
- 教育部(15140)
- 重点(14712)
- 人文(14660)
- 创(14103)
- 国家社会(13925)
- 制(13828)
- 科研(13733)
- 大学(13716)
共检索到166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华 杨威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包含投资者、贷款者和P2P平台三方的网络借贷模型,关注投资风险偏好程度和平台中介费率对三方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提高融资成功率和平台稳定运营的条件,同时指出了平台道德风险行为存在的可能。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P2P运营风险不仅来自于贷款方,也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相关,平台和监管机构应关注投资者的类型选择。平台企业的中介费率选择是平衡三方利益和融资成功率的有效手段,应赋予平台企业充分的定价权。作为监管机构的政府,强化资产隔离制度,提高对平台企业的审查和惩罚力度,是管理P2P行业的最根本的手段,但不应对P2P平台的定价和运营模式的创新设置过多限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营军 徐婧 雷屿森
P2P平台合规问题已成为行业监管重点。剖析P2P平台合规性对投资者选择平台的作用路径,运用系统GMM方法对100家平台24期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偏好合规平台,平台合规性越强,越吸引投资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鹏程 吴志国 赵京
P2P借贷行业在西方和我国都得到迅速发展,原因在于其提高投融资效率并将民间金融透明化。英、美等国已初步建立对该行业的监管框架,而我国目前在此方面缺乏顶层设计。研究提出,有效率的P2P借贷监管应当兼顾投融资效率和投资者保护,在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尽量给平台足够的发展空间。首先,加快民间信贷和隐私保护等立法进程刻不容缓。其次,基于国情,P2P借贷行业应当有央行和银监会联合监管。再次,提出建立行业协会和促进行业自律的重要性。
关键词:
P2P借贷 人人贷 投资者保护 监管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鹏飞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在我国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多家P2P平台成交数据,从投资者数量与人均投资金额角度探究平台交易规模、身份背景、社会资本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可以发现,投资者在选择网贷平台时具有从众心理,平台历史成交量越大,所拥有的投资者越多,人均投资金额越高。这是因为,对投资者而言这是一种稳妥而经济的选择策略,且随着这种效应的累积,P2P平台两级分化形势进一步加剧,市场集中度逐步上升。此外,平台身份背景对投资者选择也具有一定影响。相比于民营系平台,国资系平台在投资者数量与人均投资金额两方面均比较落后,上市公司系投资者数量更多,但在人均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璇
由于准入门槛较低,行业标准和监管机构的缺失,P2P网贷平台面临诈骗事件频频发生。投资者应当如何权衡网贷平台的风险和收益,而不是仅仅关注高收益忽视其高风险,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将以此为基础,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出发,构建基于P2P网贷平台风险预警模型。风险模型对原有的模型进行了修正,体现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并依据风险预警模型,给出相应地保护对策建议。
关键词:
P2P网贷 互联网金融 投资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国文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一种依托互联网而兴起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由于其方便、快捷、灵活,近几年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如平台性质不清、监管缺位、涉嫌非法集资、资金安全缺乏保障等,严重影响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规范和引导,本文在对网络借贷性质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合法性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等,提出一系列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欢 郭文
由于P2P网贷行业长期处于无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有效监管的状况,近年来频现风险问题P2P网络借贷是一种依托于网络形成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其具有满足个人资金需求、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发展社会征信体系的功能。2008年以来,国内P2P网络贷款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然而,由于P2P网贷行业长期处于无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有效监管的状况,近年来频现风险问题,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问题开始引起投资者和业界的高度关注。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借款人风险违约风险。P2P网络贷款平台的服务对象通常是无法提供抵押担保条件,被排斥在金融服务门外的借款人,这类借款人的偿债能力通常较金融贷款的对象弱,同时,由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会娟
P2P网络借贷产生的风险包括平台面临的法律政策风险、涉及平台自身的风险、涉及借款人的风险、涉及出借人的风险和涉及第三方机构的风险等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之后平台数量飞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14年10月31日,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总数达到1474家。从行业规模来看,我国的P2P网络借贷总额已远超英国和美国。然而,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也带来了新的风险,近年来"跑路"的平台不断增加,这无疑损害了投资者的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岷峰 杨亮
P2P平台作为新型的组织形式,其内涵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把资金的供求信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撮合,从而形成网上直接融资的创新模式。2013年以来,伴随着网络借贷的飞速发展,诸多金融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大量问题平台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许多投资者权益严重受损。其中最核心问题是国内网贷平台尚无法可依,既无明确准入标准,也无健全监管体系。近日央行出台的《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已明确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因此P2P平台不仅有信息中介的属性,更有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属性。P2P平台信息中介与金融中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对P2P平台必须实施金融企业监管的基本原则,同时要根据P2P平台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监管。
关键词:
P2P网贷 金融属性 信息中介 监管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文辉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借贷的迅猛发展,其背后隐藏的诸多风险也逐渐暴露。本文对近期P2P平台风险事件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梳理,重点剖析了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包括:通过"活期理财+债转"业务设定类资金池,存在期限错配、短投长借风险;信息披露不透明,甚至涉嫌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投资者;虚构标的"自融"、实际控制人监管缺位等违法违规事件频发;未建立行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平台提供产品担保,偏离"信息中介"的定位等。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构建和完善P2P行业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准确、全面的信息报告和披露制度;实施"穿透式"风险监管;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回归平台"信息中介"定位等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迎飞 陈晓静
本文利用拍拍贷和温州贷两大网贷平台的交易数据,实证检验在不同本息保障方式的平台上,P2P网贷投资人对借款人信息的利用强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投资者是否存在羊群行为。结论表明,平台承诺本息保障的规则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当平台承诺对投资者的逐笔投资提供本息保障时,投资者对信息的利用强度较低,甚至不屑于跟随其他投资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渠道在国内外迅速扩散。由于制度和监管缺失,P2P网络借贷这种新生金融形态蕴藏着极大风险。通过对P2P网络借贷概念、现状和运作模式的介绍,分析其优势及存在的风险,提出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制度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
P2P 网络借贷 优势 风险 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锐
一、国内P2P的发展状况目前,P2P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种是P2P平台只以中介身份向借贷双方提供金融信息服务,同时由合规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在这种模式下,参与交易的主体是一对一或一对多,即一笔借款需求由一个或多个借款人投资,或多个贷款需求由一个投资人借出,此间如果借款人急需用钱,可以转卖债权从而随时实现取现。在国内,这种经营方式的代表有人人贷、网贷之家。另一种是多对多的参与交易主体,即P2P平台将投资借款与贷款需求打散组合,形成不同期限和金额数目的债权与债务,甚至由P2P法人代表自己作为最大债权人将资金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2013年是金融和互联网高度融合的一年,P2P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2013年,P2P业务在飞速增长中呈现两大趋势:一方面很多平台出现关闭潮;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平台受到风投的青睐或将网店铺设全国,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看待P2P行业的"冰火两重天"、应该从哪些方面优化P2P行业发展、P2P行业该如何监管,这些问题都等待着市场给出解答。本期一线话题特别约请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管理处副处长黄旭、翼龙贷网总经理赵洋,就P2P业务的发展与监管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建国 白昌易 于晓宇
鉴于P2P网贷平台跑路、非法集资等案件的频繁发生,国家构建了"1+3"监管体系以推动P2P网贷行业从无序发展期向合规整顿期过渡,但也引发有关"打压"是否会遏制行业发展的担忧。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50家P2P网贷平台24个月的面板数据对政府监管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3"政府监管政策体系中的银行存管、获取ICP证以及信息披露等主要监管措施能够带来P2P网贷平台成交量和投资人数的增加,政府监管能够有效促进P2P网贷平台的发展;交互分析表明,政府监管能够缓解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保证市场的有效性;执行了网贷新规的平台,预期收益率越高,平台投资人数和成交量越多;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政府监管对上市公司系、非国资系P2P平台发展的影响要比非上市公司系、国资系P2P平台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