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7)
- 2023(8574)
- 2022(6979)
- 2021(6655)
- 2020(5719)
- 2019(13327)
- 2018(12664)
- 2017(25318)
- 2016(13082)
- 2015(14920)
- 2014(14609)
- 2013(14970)
- 2012(13962)
- 2011(12775)
- 2010(12589)
- 2009(12160)
- 2008(12160)
- 2007(10732)
- 2006(9209)
- 2005(8578)
- 学科
- 济(68643)
- 经济(68577)
- 业(43819)
- 管理(41042)
- 方法(37513)
- 数学(34943)
- 数学方法(34827)
- 企(34564)
- 企业(34564)
- 中国(20992)
- 财(19406)
- 贸(15595)
- 贸易(15585)
- 易(15257)
- 农(14401)
- 融(14281)
- 金融(14281)
- 银(14235)
- 银行(14235)
- 制(14187)
- 行(13588)
- 务(13213)
- 财务(13210)
- 财务管理(13189)
- 企业财务(12813)
- 业经(11111)
- 险(11101)
- 保险(11010)
- 农业(9187)
- 体(8736)
- 机构
- 大学(201938)
- 学院(195860)
- 济(103076)
- 经济(101704)
- 管理(81833)
- 理学(70386)
- 理学院(69776)
- 管理学(69195)
- 管理学院(68814)
- 研究(65259)
- 中国(59288)
- 财(49576)
- 京(40849)
- 财经(40352)
- 经(37229)
- 经济学(35133)
- 经济学院(31904)
- 财经大学(30816)
- 科学(30532)
- 所(30491)
- 中心(30226)
- 研究所(27111)
- 北京(26693)
- 江(25535)
- 融(24667)
- 商学(24478)
- 金融(24321)
- 商学院(24292)
- 农(23122)
- 院(22868)
- 基金
- 项目(124677)
- 科学(102317)
- 基金(99791)
- 研究(92029)
- 家(84588)
- 国家(84005)
- 科学基金(74443)
- 社会(66409)
- 社会科(63351)
- 社会科学(63337)
- 基金项目(51304)
- 自然(45829)
- 自然科(44920)
- 自然科学(44910)
- 自然科学基金(44246)
- 资助(43225)
- 教育(41932)
- 省(41120)
- 划(35914)
- 编号(33504)
- 部(31918)
- 国家社会(29834)
- 教育部(29120)
- 人文(27749)
- 中国(27299)
- 重点(26920)
- 成果(26912)
- 创(25545)
- 大学(25389)
- 社科(25091)
共检索到297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静梅 申宇
Fama(1991)认为资产的个体风险可以被投资组合分散,与超额收益无关;Merton(1987)认为不完全信息市场中,认知风险是超额收益率的主要来源。本文构造我国股票市场的认知风险指标,采用横截面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结果都发现认知风险对股票未来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认知风险每增加1%,股票预期收益增加0.04%,证实了Merton的推断。本文还发现,经Carhart四因子模型风险调整后,最高、最低认知风险的股票组合每年超额收益差异超过20%,且这种溢价现象长期存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认知风险定价因子在我国股市中具有定价功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侯宇 叶冬艳
2001年之后,我国机构投资者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针对之前屡屡发生的违规行为,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根据Grossman与Stiglitz(1980)等研究提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更直接的体现为通过知情人交易向市场传递信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考察机构投资者交易对股价中公司特有信息含量的影响,从信息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检验。在控制了内生性、噪音等因素影响之后,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交易确实增加了股价中的公司特有信息含量,提高了市场的效率。本文加深了对我国资本市场中机构...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知情人交易 市场效率 同步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石阳 刘瑞明 王满仓
停牌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但近年来在中国股市却频繁发生上市公司的"随意停牌"现象。这些上市公司的随意停牌不但为国内投资者所诟病,而且引发了国际投资者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负面回应。本文根据沪深交易所2016年5月出台的规范性文件,首次对上市公司的多种随意停牌行为进行了详细界定,并利用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的国内重大事项停牌数据,实证检验了随意停牌对于投资者利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较于正常停牌,随意停牌平均造成了约4%的累计异常损失;(2)发生随意停牌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在停牌过程中出现内部人的私利行为;(3)随意停牌通过增加内部人的私利行为,引发了累计异常损失。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的部分停牌行为并没有实现投资者保护的初衷,反而通过有助于公司内部人的私利行为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本研究为完善停牌制度和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随意停牌 投资者利益 私利行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松莲 袁春生
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崛起正改变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本文选取2004-2007年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全部样本的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业绩正相关,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有效监督者角色。分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持股较高时机构投资者能改善公司业绩,符合有效监督假说;持股较低时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符合利益冲突假说和战略结盟假说。研究结果意味着,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取决于其持股情况:持股高时机构投资者扮演有效监督者角色,持股低时充当利益攫取者角色。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业绩 监督 攫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贾巧玉 周嘉南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使用分类转移方式操纵盈余以达到财务目标的行为。文章以2007~2014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Mc VAy(2006)[1]的核心盈余预测模型鉴别分类转移公司,采用控制年度和行业的OLS方法检验机构投资者和非机构投资者是否能看穿分类转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分类转移会降低公司核心盈余持续性,机构投资者能看穿分类转移行为,对分类转移公司核心盈余合理定价,而非机构投资者不能看穿分类转移,对分类转移公司核心盈余定价过高。该研究对会计准则制定者、审计师及监管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分类转移 盈余持续性 市场定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红星 施继坤 张广宝
本文利用2007~2011年间沪、深两市公开发行的公司债数据,分析产权性质和信息质量对公司债券初始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产权能够发挥隐性担保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路径降低投资者面临的违约风险,从而使公司债券获得较低的信用利差;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正面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能够向外界释放高信息质量的积极信号,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信息风险,从而使公司债券获得较低的信用利差,但这种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却不显著,说明政府的隐性担保可能会使投资者忽视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必要关注,存在诱发道德风险的可能。这些发现有利于深入剖析我国公司债定价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而推动公司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瑶 黄曼行
以2004~200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财务重述的视角透视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从中发现了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控制了内生性影响后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确实产生了积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及不同持股比例的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作用有所差异,证券投资基金和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对于减少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在我国法律监管尚不完善的环境下,持有较多股权的机构投资者更容易利用私有信息牟取利益,从而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克平 邸丛枝 黎来芳
使用2000~2014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数据,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地检验了投资者权益保护水平对股权融资规模、股权融资结构、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水平越高,则股权融资规模越大,股权融资占总融资的比例越高,与此同时,股权融资成本越低。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上市公司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水平,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不足的难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与良性运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童勇 林洵子
市场时机选择是真实公司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我国上市公司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时机选择行为,但与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还具有较多的人为控制和行政因素,上市公司在发行市场时机选择上的空间还相对较小。今后,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上市公司数量将越来越多,增发、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行为越来越频繁,我国上市公司市场时机选择行为也必将更为普遍。
关键词:
市场时机 资本结构 行为金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立彬 秦博宇
现有理论认为,换届选举的政治不确定性能够导致公司投资水平降低,但鉴于我国中央政府换届选举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不同,我国中央领导人换届是否影响企业投资决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命题。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为天然试验田,采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中央政府领导人权力交接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央政府换届的年份,全体样本公司的投资支出相比其他年份显著下降;进一步地,根据所有权性质进行分类检验后发现,在中央领导人换届年份,非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支出所受影响显著大于国有企业。这表明,非国有企业对国家层面的政治不确定性更为敏感,中央政府换届对其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的研究不但在国内将领导人换届选...
关键词:
政治选举 不确定性 公司投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雁 黄美玉
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颁布为事件窗口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审计客户股票的十日累计超额收益率与审计单位是否由"四大"进行审计、是否获得"标准"审计意见、所承受的系统风险等因素显著相关,这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上审计需求保险假说大致成立,审计已能为投资者提供一种保险的功能,有利于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关键词:
审计需求保险假说 保险价值 鉴证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路军
本文以2004-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研究了女性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违规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本文选取的女性高管指标(企业是否拥有女性高管、女性高管比例以及根据女性高管比例计算的BLAU指数等)与企业违规概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女性高管降低了企业违规概率在对违规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分析之后发现,女性高管仅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违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未显著降低公司经营违规和领导人违规的概率文章结论丰富了女性高管治理和企业违规行为等领域的研究,对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庞小凤 郭智
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小投资者作为主要参与者未能获得与之贡献相匹配的投资回报,许多人甚至蒙受惨重损失。本文通过测度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投资回报状况,对比分析表现出年度趋势具有强波动性、行业差异特征明显、地区发展不均衡显著的特征,得出投资者投资回报状况整体较低和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状况较差的结论,从上市公司股利支付偏低和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缺失两方面分析了导致投资者亏损的直接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投资者投资回报状况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斌 沃鹏飞 楼雯倩
“脱实向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实务界的关注,对“脱实向虚”动因和后果的理论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本文以2015—2019年A股制造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投资的视角探讨其可能对上市公司“脱实向虚”行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参与驱动了企业“脱实向虚”,且相较于国有背景风险投资,非国有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越显著;(2)相比较国有企业,风险投资对非国有企业“脱实向虚”的驱动效应越显著;(3)市场竞争程度越高,风险投资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越明显。进一步从企业决策者的视角出发,考察CEO背景特征对上述关系的影响发现:当CEO具备技术背景、海外经历、贫困经历、更高的受教育水平或者长任职期限的特征时,风险投资驱动企业“脱实向虚”的效应会被削弱甚至抑制。本文不仅揭示了风险投资参与对非金融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为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动因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国家精准出台化解企业“脱实向虚”的政策组合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永建
经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5年6月的股灾事件,投资者们深刻地领略到股市的风险,而这个风险问题也侧面反映了市场的效率问题。股票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决定问题始终是股票市场关注的重点,也是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方面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归根结底疑惑的问题就是市场是否真的有效,所做的投资策略是否真的在起作用。基于此,本文基于三因子模型对CAPM难以解释的价值和市值效应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引入现金流指标以及毛利率指标重新构建五因子模型,基于流通企业的经验证据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以期实现对上市流通企业的收益预测指标构造。
关键词:
五因子模型 中国资本市场 流通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创新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提升——基于投服中心行权的证据
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变更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社交新媒体、业绩预告与资本市场效率——来自深沪两市投资者e互动的证据
女性高管、过度投资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放松卖空管制与企业投资效率——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研发投资——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浅谈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能否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来自“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兼论《证券法》中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