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45)
- 2023(3846)
- 2022(3229)
- 2021(3179)
- 2020(2891)
- 2019(6537)
- 2018(6559)
- 2017(12907)
- 2016(6716)
- 2015(7651)
- 2014(7553)
- 2013(7439)
- 2012(6921)
- 2011(6203)
- 2010(6271)
- 2009(6145)
- 2008(6518)
- 2007(5872)
- 2006(5365)
- 2005(5155)
- 学科
- 济(30459)
- 经济(30389)
- 管理(28804)
- 业(26627)
- 企(25243)
- 企业(25243)
- 方法(15673)
- 财(13909)
- 数学(13697)
- 数学方法(13571)
- 务(11251)
- 财务(11235)
- 财务管理(11226)
- 企业财务(11033)
- 制(8370)
- 业经(6426)
- 体(5939)
- 中国(5426)
- 体制(5327)
- 农(5032)
- 融(4978)
- 金融(4978)
- 理论(4797)
- 学(4747)
- 银(4347)
- 银行(4345)
- 信息(4183)
- 行(4087)
- 技术(3853)
- 贸(3757)
- 机构
- 大学(106481)
- 学院(101960)
- 管理(44607)
- 济(42767)
- 经济(41991)
- 理学(38213)
- 理学院(37870)
- 管理学(37393)
- 管理学院(37174)
- 研究(29343)
- 财(24978)
- 中国(23857)
- 京(21280)
- 财经(19676)
- 经(17817)
- 科学(14867)
- 财经大学(14705)
- 中心(14423)
- 江(14037)
- 所(13897)
- 北京(13682)
- 商学(13137)
- 商学院(13027)
- 经济学(12961)
- 研究所(12000)
- 州(11817)
- 经济学院(11657)
- 范(11589)
- 业大(11561)
- 师范(11504)
- 基金
- 项目(63066)
- 科学(50924)
- 基金(49192)
- 研究(46085)
- 家(41737)
- 国家(41416)
- 科学基金(36994)
- 社会(30849)
- 社会科(29255)
- 社会科学(29248)
- 基金项目(26014)
- 自然(24344)
- 自然科(23876)
- 自然科学(23870)
- 自然科学基金(23509)
- 省(21454)
- 教育(21359)
- 资助(20436)
- 编号(19120)
- 划(18746)
- 成果(16840)
- 部(15124)
- 教育部(13738)
- 人文(13514)
- 项目编号(13494)
- 制(13284)
- 重点(13083)
- 国家社会(12956)
- 大学(12823)
- 创(12370)
共检索到155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春峰 李思成 房振明
本文以投资者对股票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研究了股价延迟现象的成因。实证检验了投资者认知度与股价延迟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且发现投资者对股票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够缓解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证明了投资者间信息不对称水平也是股价延迟现象的成因,进入市场参与博弈的知情交易者的数量越多,或非知情交易者数量越少,以及二者同时发生时,股价延迟越严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只有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适当地培育机构投资者及各种中介机构,通过对投资者的合理引导及构建信息环境透明的市场,才能有效缓解价格延迟现象,增强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发现的效率。
关键词:
投资者认知 信息不对称 股价延迟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代昀昊 唐齐鸣 刘莎莎
本文考察机构投资者与公司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未来股价的暴跌风险显著正相关;(2)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更显著;(3)此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作用在"牛市"与"熊市"阶段并无明显差异。本文对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等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信息不对称 股价暴跌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青原 刘惠 王红建
本文选用2003-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比例与股价延迟度之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压力抵制型与压力敏感型,进一步考察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价调整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比例与股价延迟度之间呈U型关系,即机构投资者是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还是与公司管理层合谋而被动投票,与其持股比例密切相关;第二,在上市公司两类机构投资者对立共存的情形下,如果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占优时,机构投资者将体现为监督效应,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占优时,机构投资者将体现为被动参与公司治理或者是与管理层合谋的效应。该结果将有利于我们理解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尹海员 华亦朴
本文选取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为样本,收集整理样本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中媒介使用手段和频率,分析其使用新媒介手段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偏好和规律,并分别就传统媒介和新媒介手段的应用水平对公司股价延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仍然以传统媒介手段为主,新媒介手段的应用水平较低;民营公司以及股权集中度低、规模大、高账面市值比、业务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公司更偏好使用新媒介手段;投资者关系管理渠道的丰富和使用频率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股价延迟水平,进一步看,传统媒介和新媒介手段对股价延迟的影响差异显著,新媒介手段使用水平的提高对降低股价延迟的作用更大。这些结论不仅证明了新媒介手段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股票市场信息传递效率,也为上市公司进一步改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加强信息披露工作提供了方向。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勇 王满仓
针对现有文献对于机构投资者与股价波动率研究结果的差异,我们认为不管是羊群效应模型,还是Fama-MacBeth截面回归方法,均由于无法考虑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而使股价波动率的估计有所偏误。因此,基于李勇、王满仓等(2010)所提出的扩展CAPM,本文将影响股价波动率的因素定义为机构投资者的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从而可以将羊群效应模型和Fama-MacBeth截面回归方法统一到相同的框架来分析股价波动率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相关数据,选择反映机构投资者逆向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宫汝凯
信息传导的非同步和投资者情绪变化是股票市场的两个典型特征,前者会引发投资者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后者主要体现为投资者过度自信,两者共同作用影响股票价格变动。本文将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过度自信情绪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建立两阶段动态序贯定价理论模型研究现实市场上信息传导过程中股价变动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面临新信息的进入,投资者对股票收益预期的调整与均衡价格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2)面临有利消息时,过度自信投资者比例越大,股票的均衡价格越高,投资收益将越低;面临不利消息时则相反;(3)随着过度自信投资者比例以及过度自信程度升高,市场风险溢价将下降;(4)投资者群体在信息传导过程中出现分化,对股价变动形成异质信念,未获取信息和获取信息但未出现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认为股价被高估,获取信息且出现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认为价格被低估,促使更多的交易,引发市场成交量和股价变动;(5)过度自信投资者比例与过度自信程度提高均会对市场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而对市场深度具有负向效应。最后,基于理论结果对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等典型的市场波动性特征进行解释。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过度自信 股价变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陶洪亮 申宇
本文基于Merton(1987)不完全信息市场下的认知风险假说,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个股股价暴跌与投资者认知风险的关系。我们发现投资者认知风险越大,股价暴跌的风险越大,股价暴跌造成的损失也越大。进一步我们研究了影响认知风险的因素,发现在控制住经营风险和异质信念后,信息披露不透明是影响投资者认知风险的重要因素。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我们的发现并不受所使用的数据频率的影响。
关键词:
认知风险 股价暴跌 信息不透明 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雅璐 王冲
选取2002~2011年的A股数据,从媒体的治理机制出发,考察了媒体报道、信息不对称与股价暴跌风险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显示,媒体跟踪能够降低公司股价面临的暴跌风险,并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中,媒体的治理功能更为显著。这表明,在投资者保护体制亟待完善的背景下,提高媒体报道的自由度,鼓励媒体监督证券市场,也是降低股价暴跌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媒体治理 股价暴跌风险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叶振飞 陈伟忠
本文考虑做市商制度下的股价操纵。我们在Glosten-Milgrom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了基于交易基础上的股价操纵。由于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参与者买卖交易的不对称。我们在两个不对称假设条件下,理论上证明了未知情交易者股价操纵获利的可能,并考察了做市商的均衡定价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鹏 单书进
选取2008—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价延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够缓解股价延迟,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可比性缓解股价延迟的作用路径。截面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高和分析师关注较高的企业中,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价延迟的缓解作用有所削弱。研究结论揭示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在资本市场中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家财 苏冬蔚 刘少波
从股价信息含量角度对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行为影响股价信息含量,其中,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显著降低了股价信息含量,而险资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交易行为则显著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机构投资者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险资和QFII的持股和交易行为有助于提升股价的信息含量,只有继续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并规范其行为,才能充分发挥其公司治理职能,提高市场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章融 金雪军 马国旗
中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两种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包括信息经济学中信号传递、委托代理激励和声誉模型三个理论。我们认为完善信息披露、设计最优的委托代理合同(特别要优化股权结构)和建立声誉机制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信号传递 委托代理 声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岳意定 殷琦
信息问题是决定证券市场运行效率是否稳定的关键问题。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从无效到有效 市场过渡的中间状态。在此情况下,开展投资者教育是最有效的市场信号传递方式。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教育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程书芹
本文认为,由于上市公司和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委托代理问题,通过实施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可以减少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价值。而完善运行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关系管理 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诣之 潘敏
在国务院多次强调优化并购市场环境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借助市场力量以缓解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以机构投资者调研行为愈发频繁为现实背景,利用2013—2018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并购数据,采用特定事件研究方法,在甄别调研动因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调研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针对并购事件发起的调研不仅显著提升了并购事件成功率,也能显著增加并购可实现的财务绩效,并且调研频率越高,提升效果会进一步增加。机制检验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提升并购绩效的积极作用主要通过改善并购事件中市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积极效应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以及信息披露质量较差企业群体中表现更加明显。本文研究为理解“机构调研偏爱并购重组”的市场现象提供了新的启示,也为发展机构投资者以完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的政策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调研 并购绩效 信息不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